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内容简介:《城市建筑学》这本书1966年发表,到1982年第三版再版,随后译成西班牙语、德语、葡萄牙语和法语。1982年译成英语,1987年由艾森曼主持再版。《城市建筑学》(Thearchitectureofthecity),原以为本书研究的对象本是建筑,其实是城市。这里的建筑不仅包括城市中不同的建筑和城市的视觉形象,还包括城市的建造过程。这本书包括3版的序言、绪论与四个章节。阅读过程中感觉此书的内容略显晦涩,不太好理解,读完整本书以后再看序言比较有帮助。作者简介:阿尔多•罗西,理论家、创作者、艺术家、教师兼建筑师,在他的祖国意大利以至国际范围内获得了很大的声望。199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代表作品:卡洛菲利斯剧院,弗雷德里希大街公寓,威尼斯水上剧院,圣卡罗公墓等。《城市建筑学》(Thearchitectureofthecity),原以为本书研究的对象本只是建筑,其实说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发展本身,城市中的建筑的自主性问题,城市中的建筑学自身的发展。全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分类和类型学的问题。第二部分是由不同的元素来分析城市的结构,第三部分是研究城市建筑和留有其印记的场所及城市的历史,第四部分讨论城市动力的基本问题和整治作为选择的问题。一、城市建筑体的结构主要内容摘录:、因为,城市建筑物的一个普遍特征,就是能使人们会到下面的重要议题上来:个性、场所、设计和记忆。——《城市建筑学》第一章第1节城市作为人造的产品由自身的建筑构成,由所有那些真正转变了自然的作品构成。——《城市建筑学》第一章第3节第一部分中强调形式感染我们,同时又赋予城市以结构,想象力和几何几亿是城市建筑物的典型特征,强调类型对于城市的意义,但试想如果城市的每一栋建筑物都具有各自的类型都具有一种纪念性,那城市真的还有意思吗?这时的城市是否又回归平庸呢?罗西指出与城市建筑体相关的主要问题:个性,场所,记忆和设计本身,但没有提到功能,但是否真的去评价城市的时候可以忽略功能呢?功能是从一种需求出发,虽然在时间的向度里,功能有它的不确定性,但从功能考虑是基于一种社会性的考虑,如果建筑脱离了他的社会性,那它存在的意义有何在?如果城市全是一种精神愉悦,而不是功能的满足,那我们也只能走向死亡。在这一部分罗西阐述了类型学的观点。多数关于城市的描述集中在其形式方面,城市建筑体虽然只能是城市的某一方面,但却是讨论问题最为具体的实际出发点。每个城市建筑体都有其独特性,其特性取决于什么?更多取决于形式而不是材料(尽管材料更有实际意义),更取决于其在时空中发展出来的复杂属性。新建的建筑就因为缺乏丰富的历史,而不能具有同样的价值。因此我们就不能只讨论建筑的风格形式,而应该关注建筑留存的精神价值。罗西提出与城市建筑体相关的问题:个体,场所,记忆和设计本身。城市作为人造的产品,从新石器时期的茅草屋就开始,几乎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随着住房、神庙和更为复杂的建筑出现,最初的类型出现。类型根据需要和对美的追求的发展,特定的类型与某种生活方式相联系,尽管其表现的具体行状在各社会中不同。昆西(18世纪末法国著名建筑理论家)对类型下了定义:“类型”这个词不同于被精确模仿的对象,也不是一种作为原型规则的元素。原型是一种依样复制的物体,是精确而确定的;而类型刚好相反,人们可以构思出完全不同的作品。类型的模仿是需要情感和精神,类型是一种规则,是建筑的一种组织原则。罗西提出的类型学研究的是不能进行缩减的元素,不能等同于一种形式。例如住房,带有连廊的住房有悠久历史,出现在每个城市住宅中。罗西认为住宅作为一种类型从古至今没有变过,改变的只是元素的具体表现形式。“类型是建筑的思想,最接近建筑的本质。”要研究城市的结构,就不能单从功能的角度来解释城市建筑体。当然罗西并不否认功能概念的合理意义,只是反对在功能与形式之间建立一种线性因果关系。索尔曾写下一句话:“生命只能用生命本身来解释。”根据功能的分类不是一种解释,只是一种描述体系,功能分来只是类型定义中的一个方面。那到底从什么方面才能认识城市?每个人都会问这个问题。罗西指出研究城市历史是比其他方式更有用的,但把城市看成历史学科又显然是错误的。城市中有一些建筑长期保留下来,因为具有一种持续的活力,它们使城市带有过去形式的特征,使人们在今天仍能体验到过去的形式。这些经久元素,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可以推进作业的元素,例如帕多瓦的拉吉翁府邸,其中底层被当做了零售市场,这种人们部分仍能使用的建筑;另一方面是变态的元素,例如阿尔罕布拉宫,孤立于城市之中,什么也加不上去。这两者区别在于,前者我们仍能体验过去的形式,而后者则是孤立和异常的。纪念物就是城市结构中的的固定元素,体现真正的美学意义。当然城市主要是演变而不是保护,所以纪念元素在城市中保留下来肯定是因为它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元素。历史过程中主要被提出有三种认识评价城市的论点。罗西提出了一种特有的方式理解城市,城市被认为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建筑,居住区和主要元素在城市中起决定性作用。历史上有三种论点支持其论点:第一种论点最重要,米利齐亚把城市建筑分为私密和公共两大类,前者为住房,如别墅和住宅,后者则是指那些称之为首要建筑物的“重要元素”,如警察局、公共设施和仓库设备等,其他的部分则具有艺术品功能。第二种论点,每个城市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建筑物虽然没那么突出,但是你会因为他们的类型风格一致而感到这个城市很美,如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第三种论点,功能概念不依赖于形式,这里的功能指的是建筑物的目的,而不是自身的功能,例如:服务于公共卫生和安全目的的建筑物因其宏大、庄严而同属一类。城市建筑体的集合特性是理解城市建筑的关键。二、主要元素和区域概念主要内容摘录:这种趋于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自然因素,但它也是公共创造的物体,成为城市建筑中的重要部分——《城市建筑学》第二章第1节整体考虑城市建筑体,完整的分析城市的某一部分,确定其中所可能具有的一切关系。——《城市建筑学》第二章第2节罗西首先提出三个概念:首先,城市的发展有一个时间的尺度,即城市有先后之分。这意味着可以根据时间坐标,把本质不同的可比现象联系起来。其次,城市空间是有连续性。第三,城市结构中有某些特殊性质的主要元素,它们据有延缓或加速城市过程的力量。城市在本质上不能被缩减成单一的东西,地区之间的差异是城市的典型特征之一。但作为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区域的形式有助于分析城市本身的形式。罗西认为城市中有两个主要的持久元素:居住区和纪念物。居住区就是城市形成的一部分,与城市演变和性质密切相关,居住区自身由部分组成,又反过来构成城市的形象。居住区作为单个的住房是可变化的,但作为一种类型是不会发生变化。“纪念物在城市中长久保留下来,是城市变化中的固定点,它们比经济规律更有力。”纪念物重要的不仅是其建筑的风格和纪念性特征,重要的是它的历史和建设。就像人们在摧毁巴士底狱时,法国人是在消除其形象所象征的几百年的凌辱与悲伤。罗西特别强调纪念物的作用。他认为记忆尤其依靠于确定的纪念物来表现,特殊的建筑由于他们的纪念品质可以抵挡住时间的侵蚀。“一个真正的纪念物赋予城市的不只物质上、视觉上的表现,它赋予城市以意义。”但似乎在一些缺乏文化底蕴的城市中,纪念物的作用还是挺微弱的。当然纪念物并不是唯一的主要元素,罗西认为规划也是一种主要元素。经过规划的城市核心也是一个主要元素,例如巴西利亚的三权广。那种认为规划会很严格的限制城市空间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规划只是城市很多元素中的一个。三、城市建筑体的个性主要内容摘录:尽管在最为衰败的时期,城市也并没有真正死亡,而只是出于一种惊恐状态——《城市建筑学》第三章第六节城市本身就是市民们的集体记忆,而且城市和记忆一样,与物体和场所相联——《城市建筑学》第三章第7节采用集中布局的建筑具有双重功能它会最有效地使灵魂自由地到达其冥想的境地,以此达到某种使观者心灵升华和净化的目的——《城市建筑学》第三章第三节建筑。在古典世界中,任何建筑物或城市的选址都很重要,地点就是由场所精神,由地方守护神来控制的。“场所是某一特定地点与其中建筑物之间的某种关系,既独特,又普遍。”“最伟大的建筑作品更多是由社会而不是个人做创造的,它们是个民族辛勤劳动的产品,不是天才的灵感所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遗产,是长期积累的财富,是人类社会不断升华的沉淀,一句话,它们是一类结构。”——维克多•雨果正是建筑和它所包含的记忆的综合构成了城市建筑体的结构,而城市是一系列价值的综合体。这些价值与建筑自身的组织和功能没什么关系。像雅典这种城市所表现出来的城市思想,远远超越了它们自身的物质形式。像古巴比伦这种城市更是一种极端,除了物质形式消失以外,具有其他的一切。可以说,城市本身就是市民们的集体记忆,而且城市和记忆一样与物体和场所相关联。记忆或者说历史,就是理解整个城市复杂结构的线索。四、城市建筑体的演变主要内容摘录:同说有城市建筑体一样,城市也只能通过对空间和事件的严格参照来定义——《城市建筑学》第四章第1节人们可以看到,为解释现代城市根源而武断编造出来的一些论点成痛苦之一。与之相反,所有时期中的一切被压迫阶级或多或少地受到住房短缺的折磨——《城市建筑学》第四章第6节这一章探讨了影响城市的经济和政治因素。罗西认为:城市的性质和这些力量产生转变效果的具体方式对理解城市的力量会有很大的帮助。并认为规划是一种现代现象,经济力量是其主要影响,这也使得经济因素会在城市演变中发挥主导作用。但经济因素并不能完整解释城市建筑体的结构。有些建筑的产生,肯定不是因为经济的需要,而是城市本身的需要。另外作者也提到了政治因素,政治是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政治是一种选择。”人们总是且只能通过政治体制来最终选择城市的形象,但这种选择是一种集合意愿,并非一人多能决定的。最后罗西把建筑上升到一种新高度:“城市的法则或许就像控制个人生活和命运的那些法规一样。每一部传记都有自身的乐趣,尽管它被限定在出生和死亡之间。当然作为人类卓越成就的城市建筑就是这部传记的具体体现,他超越了我们所认识的城市的意义和情感。”五、随想读完《城市建筑学》,自己对于自主性建筑的理解又通透了点,可以说罗西对于自主性建筑的贡献还是很大的,正是有了一种理论的知道,建筑的自主性就更明确了,同时罗西对于类型学的思考,对于其他学科的交叉,又更深层次的去推进了建筑自主性的发展,自主不意味着自闭,只有这样建筑学才能发展壮大。“书中对于现代建筑的发展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同时对现代建筑所深切关注问题的赞同中,也折射出对现代建筑的忧郁”。关于主体与客体统一的概念追求方面,罗西重新引入了历史学与类型学的基本”原理,但这种引用不是要留恋往事或运用缩减式的科学方法,相反,历史被类比为一个度量时间而且又被时间所量度的“构架”,在罗西看来,建筑的历史就在建筑的实体中,正是这种实体构成了城市这个分析客体。地点,时间和标记之间的这种三重关系构成了城市建筑体的特征。只有十分清晰的理性体系才能使人们正视非理性的问题。但是我们同样认为类型学还是有其局限之处。比如我们不能忽视功能的多重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忽视建筑的社会性,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要想一种一劳永逸的形式去适应社会,是不现实的。试想我们的地震灾区重建,临时性设施,我们会不优先考虑它的功能性吗?难道这时还要强调它的纪念性,它对于人们记忆的存在吗?(罗西只是反对在功能与形式之间建立一种线性因果关系)同时书中一直在探讨城市本身的内在逻辑,与形式发展,指出作为城市记忆即集体与场所的关系的历史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城市结构的意义,城市的个性以及表现这种个性形式的建筑。但是我们应该怎样的去应用类型呢?还有就是感觉对全书理解真的不够,作者想要表达的太多,但又有很多重复的东西,一直在强调类型,但对于设计本身的方法,其实是很少涉及的。我们认为《城市建筑学》虽然能很大层次上提高读者的思想境界,但对于如何很好的解决现今建筑设计所遇到的瓶颈没有给出很好的答案,是本书的一大遗憾。
本文标题:《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496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