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新课)
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概念特点分类1、概念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植物:以种植业为主动物:以畜牧业为主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概念)2、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1、地域性。原则:因地制宜2、季节性、周期性。原则:不违农时练习、以下句子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1、海南岛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稻,三江平原以旱地为主,一年一熟麦。地域性2、春播、夏种、秋收、冬藏。3、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4、我国有这样的农谚: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季节性、周期性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种植业畜牧业按农业生产对象分粗放农业劳动密集型资金技术密集型密集农业按投入的多少分自给农业商品农业按产品的用途分农业的分类混合农业3、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对环境的影响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自然因素:材料新疆地区的瓜果特别甜,比其他地区的含糖量高。尤其是新疆的哈密瓜更是驰名中外,堪称是水果中的佳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新疆的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较大等原因形成的。气候对农业的生产的影响是重要的。气候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地形小资料:临沂市苍山县的大蒜闻名遐迩,皮薄,味辣品质优良。虽然出产大蒜的地区多的是,但它们的质量远远赶不上苍山大蒜。为么他们赶不上苍山大蒜呢?原来苍山的大蒜产区有独特的砂姜黑土,而其他地区则没有!土壤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土壤水是生命之源,许多江河的中下游因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农业发达,往往成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只有水源充足的绿洲地区才能发展农业,因绿洲也成为干旱地区农业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水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水源小资料:山东郯城县是有名的“银杏之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部分农户靠经营银杏很快致富,于是许多人纷纷种植银杏,到二000年前后,种植面积比前时期增加了七八倍,结果银杏树苗贱到没人要,许多农户将树苗拔掉当作烧火柴,种植面积迅速下降。近几年来,郯城县人民政府帮农户找销路,与外地园林绿化部门签了许多订单,银杏的销售市场又火起来了,农户的收入增加了,银杏的种植面积也比以前增加了好几倍。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2、社会经济因素:同样的农产品,为什么山里的价钱只有城里的三分之一交通是重要制约因素中央种粮补贴款发放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了国家的农业政策对农业区位的选择一定的影响。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机械化肥农药良种冷藏农业区位以下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受什么区位因素影响形成的?1、《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2、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日本的茶道爱好着把茶种带回日本栽培,但效果不好。3、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的气候都较寒冷,为何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类型不同。4、杭州市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乳、肉、蛋的农业生产基地。5、萧山公路边的乳肉畜牧业、园艺业。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气候——土壤——地形——市场——交通——政策农业生产主导因素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河西走廊的粮棉和南疆的棉花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城郊的乳牛、花卉、蔬菜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热量水源地形市场土壤填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1)新疆的哈密瓜甜又香。(2)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3)大城市的郊区一般都有农副产品基地。(4)江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5)冬季,南方四川等省区的蔬菜供应到东北三省。(6)我国大部分省区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气候)(地形)〔市场)(土壤)(交通运输)(政策)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农业生产的投入和产出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游牧农业迁移农业初步定居农业原始农业稻作农业传统谷物农业传统混合农业地中海式农业传统农业现代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大牧场畜牧业市场园艺业现代农业环境条件动植物种类发展阶段生产方式农业发展的三阶段农业地域类型原始迁移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原始迁移农业刀耕火种不断迁移特点:不使用畜力,很少使用工具,生产技术极其简单,无固定的土地。传统旱作谷物农业自给自足精耕细作类型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谷子、高粱、玉米等豆类大豆经济作物棉花、烟草、亚麻、甜菜亚麻也叫胡麻,是我国5大油料作物之一,不仅是油料作物也是纤维作物,集中产于西北、华北干旱高寒地区高粱燕麦谷子亚麻混合农业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的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状况如何?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现代混合农业的特点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混合地域——以澳大利亚为例东南部东南部东南部东南部想一想: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与降水、气温、人口分布有什么关系?降水量大气温较温和人口较密集养绵羊种小麦121110987654321月份播种牧场放牧生长配种剪羊毛收割麦田放牧犁地秋种冬长春收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的优点1、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2、时间上互补,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3、生产的灵活性,市场的适应性灌溉----成为澳大利亚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东水西调/雪河水利工程)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也属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三、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森林草原减少影响生态系统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图1.分布: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气候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一)水稻种植业2.影响亚洲水稻种植的区位因素(2)比较平坦的地形(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4)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1)高温多雨的气候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3、亚洲水稻种植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特点原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家庭为主,人均耕地少集约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机械化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加快机械化发展水利工程量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大力投资兴修水利科技水平低靠传统经验加大科技投入特点:“一小一大一高三低”(二)大牧场放牧业1.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美、阿---牧牛澳、新、南---牧羊区位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方便历史悠久,商品率高2、大牧场放牧业——以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为例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的分布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景观阿根廷牧牛业的商品率高阿根廷人建设大牧场,促进草原牧牛业发展的措施:1.培养良种牛2.改善交通运输条件3.开辟水源4.种植饲料(三)、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种植作物:小麦、玉米。•分布: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经营:家庭经营/国营(我国)(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控制的发达国家)优势区位条件:①优越的自然条件、②地广人稀、③便利的交通、④高度的发达的工业、⑤先进的科技。春小麦冬小麦商品谷物农业——以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为例玉米带美国是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居世界前列,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和出口国,粮食产量超过3亿吨,其中玉米占2亿吨,小麦占6千-7千万吨,按人口平均,每人每年占有粮食约1500多千克,粮食约占世界粮食市场的40%-50%。材料:生产率高商品率高粮食需求少产量高(四)、乳畜业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大城市周围接近市场、交通便利法国乳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①气候温和湿润②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大③土壤肥沃④降水充沛,水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⑤需求量大,市场广阔⑥交通发达,信息通达。⑦政府支持⑧农业科技水平高,农产品贮运技术先进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分布区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分布地区九大商品粮基地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①太湖平原、②洞庭湖平原、③江汉平原、④鄱阳湖平原、⑤成都平原、⑥珠江三角洲增产潜力的地区——⑦江淮平原粮食商品率高的地区——⑧松嫩平原、⑨三江平原五大商品棉基地①江汉平原②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③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④黄淮海平原⑤南疆油料作物基地花生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辽东半岛产量大油菜长江流域最多,有“北移南迁”趋向糖料作物基地甘蔗热带、亚热带地区,川、粤、桂、滇、闽、台是主产区甜菜中温带地区,内蒙古、新、吉、黑四个省区是主产区出口商品基地花卉、蔬菜、水果、塘鱼、禽畜①太湖平原②珠江三角洲③闽南三角地带(1)图中①②③区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条件。(2)②、③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其收获时期是否相同?理由是什么?学以致用(2)春小麦冬小麦②区种植春小麦,秋季收获;③区种植冬小麦,夏初收获。(3)②区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A.华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南地区D.华中地区(4)与①②③区域农业发展的背景关系最小的因素是()A.工业化的发展B.城市化的进程C.世界经济全球化D.国际局势多极化BD(5)①区除种植谷物外,还轮种牧草和麦类,近年来又轮种大豆,并用这些农产品加工成精饲料来发展畜牧业。试分析这样做的好处。(5)玉米与大豆、牧草和麦类轮作,可调节土壤养分结构,有利于农作物的高产。农作物又为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饲料,而畜牧业的发展又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料,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握紧拳头,自我提示:
本文标题: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新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527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