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水土保持林学考试复习题
水土保持林学考试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水土保持林2水土保持林学3.生态林业4.近自然林业水土保持林: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调节地表径流,防治土壤侵蚀,减少河流、湖泊和水库泥沙淤积,改善山地丘陵区的农牧业生产条件,提供一定林副产品的天然林和人工林。水土保持林学:是根据林学和生态学原理,结合山地丘陵区水土保持和资源综合利用,主要阐述造林基本原理与培育技术,水土保持林规划设计与体系配置建设技术,以及水土保持林体系多种功能与效益的一门应用学科。生态林业是指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发展林业,是充分利用适当地自然资源和促进林业发展,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近自然林业可表达为在确保森林结构关系自我保存能力的前提下遵循自然条件的林业活动,是兼容林业生产和森林生态保护的一种经营模式。二、简答题1.简述我国水土保持林发展的现状。2.目前我国水土保持林存在哪些问题?①数量少,发展速度慢,不能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②成活率、保存率低。这是目前水土保持林发展最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问题③生长缓慢,小老林面积大,既无生态效益,又无经济效益。④科学研究跟不上生产要求,对生产上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⑤树种单一,可替换树种研究较少。⑥造林所用苗木质量低。⑦对现有林分缺乏管理,重造轻管。三、论述题试述我国水土保持林发展的前景。(1)从目前国内外水土保持林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大尺度景观水平的研究甚少,研究的范围往往仅局限于小范围的流域,不能有效地解释景观水平的问题。在水土保持林体系的建设中,忽视了区域(或流域)的整体效益。因此,今后应加强景观水平水土保持林体系研究。(2)水土保持林体系稳定性的研究,将会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重视。林分稳定性是水土保持林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森林经营追求的目标。(3)应把近自然林业理论作为水土保持林体系发展的主要依据,加强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水土保持林体系近自然经营技术。(4)水土保持林体系高效空间配置及其合理的林分结构是水土保持林充分发挥其各种功能的保证。如怎样的配置才能达到高效空间配置?如何才能做到合理配置?优化的空间配置指标体系如何确定?什么样的林分结构才能反映高效空间配置,林分结构指标及指标体系如何确定?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深化水土保持林体系研究,加强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林的作用和功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章林木种子生物学一、名词解释1.林木种子2.林木良种3.林木结实周期性4.种子生理成熟5.种子寿命6.安全含水量7.种子休眠8.生理休眠9.强迫休眠10.无性繁殖11.嫁接12.扦插育苗13.遗传品质14.播种品质林木种子:指一切可以用于直接更新造林或培育苗木的繁殖材料,包括植物学意义上的种子,果实,枝、叶、茎尖、根等营养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人工种子等。林木良种:是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目前林业实践中,已经把良种概念扩大到一切具有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的繁殖材料上。林木结实周期性:林木结实丰产年和歉收年交替出现的现象生理成熟种子成熟过程中,当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种胚具有发芽能力时称为生理成熟。种子寿命: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维持生命力的年限称为种子寿命。安全含水量贮藏时维持种子生命力所必须的最低限度含水量。种子休眠有生活力的种子,由于内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影响,使种子一时不能萌发的现象。生理休眠种子本身还未完全通过生理成熟阶段,即使供给合适的发芽条件仍不能萌发,此种情况称为深休眠或生理休眠。强迫休眠:种子已具有发芽能力,但因得不到发芽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而被迫处于静止状态,此种情况称为强迫休眠。无性繁殖又称营养繁殖,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枝、叶、芽等)的一部分为繁殖材料,在一定条件下人工培育成完整新植株的方法。嫁接将两块活植物组织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并生长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技术。扦插育苗是从母树上截取枝条、根段制成插穗扦插到一定基质中,在一定条件下培育成完整新植株的方法。遗传品质:指与繁殖材料的遗传特性有关的品质,主要通过引种、选种、杂交育种和遗传转化来实现,良种基地是良好遗传品质的载体。播种品质:指与种子播种后的出苗状况(无性繁殖的成活情况)、苗木或幼树生长发育状况等有关的品质。二、简答题1.简述林木发育期与结实的相关性。2.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与外界环境因素有哪些?(一)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1.种子内含物质的性质2.种皮构造的影响3.种子含水率的影响4.种子的成熟度和损伤状况(1)种子成熟度(2)机械损伤(二)环境条件对种子寿命的影响1.温度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和空气的相对湿度。适宜的贮藏温度是0-5℃2.空气相对湿度3.通气条件含水量低:密封条件下能长久地保持生命力。含水量高:必须有通气设备。4.生物因素霉菌昆虫3.扦插生根原理是什么?影响插穗生根的因素有哪些?生根原理插穗生根的类型主要有皮部生根、愈伤组织生根和综合生根类型。1.内在因素(1)树种的生物学特性(2)母树年龄(3)插穗年龄和着生部位1年生枝的再生能力最强;或母树根颈部的1年生萌蘖条。(4)枝条部位枝条不同部位的根原基数量和贮存营养物质量不同。(5)枝条的发育状况影响枝条内营养物质含量的多少。(6)插穗上叶和芽的作用(7)插穗下切口位置下切口位置必须紧靠节处(或芽处、或叶痕处)。2.环境因素(1)土壤条件土温:最适温度为20℃左右,常绿阔叶树为23-25℃。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土壤通气:插穗生根时需要氧气(2)气象条件光照空气相对湿度4.简述嫁接愈合成活过程。(1)接穗与砧木形成层的密接(2)伤口反应(3)愈伤组织桥形成(4)创伤修复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形成(5)导管和筛管连接,砧木与接穗成为一体5影响嫁接愈合成活的因素有哪些?(1)砧木和接穗的亲和力影响嫁接成活的关键因子。嫁接亲和力强弱主要与砧木和接穗双方的亲缘关系(树种特性)、遗传特性、组织结构、生理生化特性和病毒影响有关。(2)砧木和接穗的质量以及嫁接方法与技术接穗不能失水,失水越多,愈伤组织形成越困难,嫁接成活状况越差。(3)环境条件温度25℃左右湿度当砧木容易离皮和接穗水分含量充足时,双方形成层分生能力都较强,愈伤和结合较快,砧木和接穗输导组织容易连通。愈伤组织是由薄壁而柔嫩细胞群所组成,在其表面保持一层水膜(饱和湿度),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如接穗进行蜡封,并对接口进行保湿处理可为愈伤组织形成和愈合成活提供保障。(4)嫁接的极性愈伤组织具有明显的极性,砧木和接穗的愈伤组织的极性影响结合部的生长正常与否。三、论述题1.试述林木结实周期性产生的原因以及提高林木结实率的措施。结实周期性产生的原因(1)营养问题大量结实,影响了当年的花芽分化和果枝的形成。首先使当年的花芽分化不能正常进行。其次降低了新枝梢生长,影响了果枝的形成或形成果枝少。(2)内源激素的影响成花激素和抑花激素当两者的含量在林木体内达到平衡状态时,才有利于形成花芽。种子中抑花激素的含量较多,大年使成花激素和抑花激素的比例失调,花芽分化受到拟制。(3)环境条件林地土壤养分与水分不足使花芽分化、发育受到不良影响,出现落花、落果,降低结实量。2.试述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以及延长保持种子寿命的措施。(一)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1.种子内含物质的性质一般认为富含脂肪、蛋白质的种子(如松科、豆科等)寿命长。而富含淀粉的种子如栎类、板栗等种子的寿命短。2.种皮构造的影响(1)种皮构造致密、坚硬或具有蜡质的种子寿命长。(2)种皮薄、膜质的种子,种子寿命短。如杨、柳、榆、桦、响叶杨、梭梭。(3)有些种子具有长期休眠的特性。这些种子因含抑制萌发的物质,使种子寿命长3.种子含水率的影响(1)含水量低的种子,呼吸作用极其微弱,寿命长。(2)含水量高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寿命较短。应用:种子在入库前必须充分干燥。干燥是保持种子生命力,延长种子寿命的重要措施。4.种子的成熟度和损伤状况(1)种子成熟度(2)机械损伤(二)环境条件对种子寿命的影响1.温度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和空气的相对湿度。适宜的贮藏温度是0-5℃2.空气相对湿度3.通气条件含水量低:密封条件下能长久地保持生命力。含水量高:必须有通气设备。4.生物因素霉菌发展所需最低湿度为15一16%,所以种子含水率在15%以下,就能抑制霉菌的发展。用40℃左右的温度干燥的种子,可以杀死种子携带的昆虫。贮藏种子含水量低于9%,能抑制昆虫的生长和发育。3.为什么种子含水量是影响种子贮藏方法与效果的主导因素。种子含水率的影响(1)含水量低的种子,呼吸作用极其微弱,寿命长。(2)含水量高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寿命较短。第三章良种品质保障技术一、名词解释1.良种基地2.母树林3.种子园4.种批5.千粒重6.采穗圃7.净度8发芽率9发芽势10.生活力11种实调制12.种子品质二、简答题1.调拨种子应注意哪些问题?2.简述不同类型种子的贮藏方法。1.干藏法适于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1)普通干藏法短期贮藏①方法使用通风良好的普通仓库和低温库②特点温度和湿度不能人为控制③适合树种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国槐、刺槐、合欢、元宝枫)(2)密封干藏法方法:无毒、密闭的容器条件:0-5℃密封适合树种:安全含水量低的小粒种子(3)低温贮藏方法:塑料袋包装条件:1-5℃密封适合树种:含水量小于4%的长命种子榆树、杜仲低温冷藏是种子贮藏的最佳环境2.湿藏法条件:0-5℃,经常保持湿润,通气适合树种:安全含水量高的种子如栎类、板栗、七叶树、银杏等。特点:贮藏期限比较短1-3个月(1)室外坑藏与湿沙混合(体积比1:3)(2)室内堆藏(3)流水贮藏3.用TTC染色法测定种子活力的原理。4.从播种品质来说,林木良种的主要指标有哪些?指示播种品质的各种参数为播种品质指标,通常有净度、含水量、千粒重、发芽能力、生活力等。种子活力5.试述安全含水量高的林木种子贮藏的条件和方法。湿藏法条件:0-5℃,经常保持湿润,通气如栎类、板栗、七叶树、银杏等。特点:贮藏期限比较短1-3个月6.良种基地有哪些类别?采穗圃对现代苗木培育具有什么意义?目前我国的良种生产基地,主要包括优良种源区保护较好的原始天然优良林分、母树林、各类林木种子园和采穗圃等。采穗圃的优点有利于优良繁殖材料扩繁繁殖效果好经营管理方便7.如何做好种子采集、调制、贮藏和运输工作?8.建立母树林的意义及途径。采种母树林简称母树林,又称种子林,是以大量生产播种品质好、遗传品质有一定程度改善的林木种子的林分,是在现有天然林或人工林中选择优良林分,进行去劣留优,逐步改建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建成的初级良种基地。优点:建成时间短,产出种子早;种子产量高,且品质较好;种子地理起源清晰,便于种子调拨与应用;面积集中,便于经营管理和种子采收。三、论述题1..以郁闭度为1.0的优良林分为例,试论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第四章苗木培育技术一、名词解释1.播种育苗2.合理的苗木密度3.播种量4.壮苗5.根系表面积指数6.硬枝扦插7营养繁殖苗8.嫩枝扦插9.容器育苗10.假植11.实生苗12.移植苗13根生长潜力14.地径15.茎根比16.接穗17.苗木质量21.苗木活力二、简答题1.简述播种苗的特点。2.简述营养繁殖的意义?3.影响扦插成活的内在与外界因素?4.提高扦插成活的技术措施有哪些?5.接穗与砧木的选择着重考虑什么?6.容器育苗的特点有哪些?7.营养土应具备的条件?8.壮苗应具备哪些条件?9.简述容器苗相对于裸根苗的优缺点及其应用条件?三、论述题1.苗木质量的主要指标有哪些?在苗木培育过程中注意哪些环节有利于提高苗木质量?(以播种苗为例)2.论述优质苗木的主要条件和苗木出圃过程中保存其生命力的技术要点?第五章森林立地与树种选择一、名词解释1.立地2.立地条件3.立地条件类型4.立地质量5.立地指数6.立地质量评价7.立地分类8.森林立地主导因子9.人工林10.人工造林11.人工更新12.林种13.防护林14.适地适树二、填空题1.我国《森林法》规定,将森林划分为5大类,即()、()、()、()、()。2.人工林
本文标题:水土保持林学考试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529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