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必修二专题三第20课时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zxls
结束放映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历史(人民版必修)第二册第19课时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20课时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新阶段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结束放映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基础落实聚焦重点对接高考限时训练史论突破识图读表知古通今对接点2:考查知识比较联系归纳能力对接点3:考查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对接点4:考查认识评价新史观新情境对接点1:考查历史起因规律趋势影响第20课时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城市经改的内容及意义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特点家联承责任制的原因特点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原因含义结束放映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第20课时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返回目录结束放映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单元知识结构预览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十年探索与失误国民经济的劫难过度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共八大探索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破坏巨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点的转移改革开放的决策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4特区,14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海南特区,开发开放浦东历史性的跨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2南方谈话;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十二届三中全会南方谈话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1949~1976年)(1978~1992年)(1992年至今)返回目录结束放映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情境导入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你获取什么主要的历史信息?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返回目录结束放映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共十届三中全会I知识整合巧记速记夯基础知识点11.时间:1978年12月2.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2)停止使用“以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3)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4)做出实行的决策。3.意义:(1)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阶级斗争改革开放知识校对探讨:为什么说是“重大转折”。结合识图读表图1提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的起点▼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经济路线的拨乱反正揭开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序幕,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名师助学:十一届三中全会可归纳为“两次转折、三个起点”见教辅返回目录结束放映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对内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背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过程①开端: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②推广: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人民公社体制也在全国废除意义调动了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依据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①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适当分离,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②措施: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负责制1978农民经营权知识校对①概念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易错警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点误区见教辅P192提示:核心是国有企业改革。名师助学: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可归纳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结合识图读表图2返回目录结束放映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思维引导】阅读教辅材料,探讨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的原因,概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与实质。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史料印证】材料一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人均粮食产量,1958年303公斤,1978年316.6公斤,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每投入百元资金的纯收入,1956年为2.78元,1978年下降为1.85元。材料二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材料三以政社合一,“三级所有……为特征的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缺乏内在激励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农业集体化以后,人民公社体制严重压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温饱问题都没解决。▼返回目录结束放映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原因、内容及意义史论突破2【思维引导】阅读教辅材料,探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理解改革的内容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具有这样的经济意义?【史料印证】1988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14,015亿元,国民收入11,770亿元,平均年增长9.9%,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世界第八位。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5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增强了企业活力和竞争实力形成一批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国有资产大幅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返回目录结束放映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对外开放(1)过程:①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岛②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③沿海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起,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④开发开放浦东:1990年4月,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2)格局:(3)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圳——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田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特”在哪里?(易错警示:两个“特”的区别)1981年的深南中路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知识点2I知识整合速记巧记夯基础1、经济特区2、沿海开放城市3、沿海经济开放区5、内地(经济技术开发区)4、沿海经济开放地带(助记助学)沿海岸线北向南:“大秦天青烟连南上宁温福广湛北”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四大沿海经济开放区。①简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特点意义?②结合示意图试概括对外开放的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知识探究:对外开放“点、线、面、全、宽、多”的含义?提示:(1)“点”是指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了强烈的辐射作用。(2)“线”是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3)“面”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向内地延伸。(4)“全方位”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的两手战略,不仅要“引进来”,而且要“走出去”,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知识探究:对外开放“点、线、面、全、宽、多”的含义?返回目录结束放映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特点史论突破【思维引导】阅读教辅材料,了解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探究对外开放的特点。(3)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特点(1)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2)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以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返回目录结束放映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现代中国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开放”区别识图读表【思维引导】阅读教辅材料,简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及特点,列举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开放”的主要不同,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想。【结构图解】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认识感想】新时期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对外开放是建立在维护国家主权、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旧中国的“开放”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的,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服务的▼返回目录结束放映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背景(1)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2)国内: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2.过程(1)邓小平南方谈话①”①内容:②意义:(2)中共十四大②①时间:②内容:(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③①内容:②意义:(4)中共十五大④①内容:②意义:3.成就知识解读:显/隐教辅易错警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助记助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归纳为“一次谈话”“三次会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知识点3I知识整合巧记速记夯基础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②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③(核心识记点)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醒:十四大与南方谈话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阶段标志。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推动……建立。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主要内容(详解):①关于党的基本路线②关于改革开放的步伐③关于判断实践的标准④关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⑤关于社会主义本质⑥关于发展问题(详见下页知识拓展)③①②④返回目录结束放映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含义史论突破4【思维引导】阅读教辅材料,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史料印证】返回目录是指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即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含义:结束放映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邓小平“南方谈话”知识拓展(选讲)1、从邓小平讲话中,你怎样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认为计划与市场都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材料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
本文标题:必修二专题三第20课时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zxls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556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