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心理与心里学第一节心里的实质心里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2.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周围神经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与人的感受器、效应器相联系的机构。大脑皮层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大脑皮质的表面的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将大脑半球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四部分)(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和过程1.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及反射弧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就是通过反射活动实现的。反射式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体外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感受器:将各种刺激转变成神经活动传入神经:它把神经冲动传向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把传入的神经冲动进行整合,然后发出指令传出神经:把来自大脑皮层的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它是产生反应的部分,如腺体和肌肉(2)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形成的反射,条件反射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种暂时的神经联系,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叫做经典性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是这样设计的:狗吃食物时分泌唾液是一种无条件反射;而铃声跟狗是否流唾液本来是没有关系的,叫做中性刺激。如果当狗吃食物的时候,同时伴有铃声,这样经过多次重复之后,铃声单独出现时,狗也会分泌唾液,狗就形成了对铃声的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本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这样设计的:将饥饿的白鼠放入斯金纳箱(斯金纳设计的专用木箱,箱内有一套杠杆装置)白鼠就会在箱内乱跑乱撞,偶然之中按压杠杆,杠杆连带着的活动门中就会掉出一个食物丸,白鼠从而取得食物,这种情况多次重复之后,白鼠进入箱中就不会再乱跑而是直接去按压杠杆取得食物,这样就在按压杠杆和取得食物之间形成了条件反射。由于这种条件反射是动物必须首先通过自己的活动或操作才能得到强化,所以称之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它们都是随着强化的次数增多而得到巩固,为得到强化而消退。差别:一是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有机体是被动强化的,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有机体必须经过主动操作才能得到强化。二是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有机体的反应是能控制的,随意的行为。(3)两种信号系统2.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3.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1)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第二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一)个体心理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二、心理学的发展状况(一)科学的心理学的诞生现代科学的心理学的诞生有两个基本的思想起源:一是哲学中心理学思想的发展,二是19世纪天文学、解剖学、生理学、物理学等多门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及方法。诞生标志: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冯特摒弃了主观思辨的方法,主张以实验法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工具,使心理学研究具备了科学特征中所强调的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三大标准,并初步建立起心理学的科学体系,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德国的另外一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形象的说“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却只有一段短暂的历史。”(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1.构造主义:奠基人冯特代表人物:铁欣纳研究人们的意识内省方法2.机能主义:美国詹姆斯杜威安吉尔3.行为主义:1913毕生《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实验法4.精神分析:奥地利弗洛伊德5.人本心理学:美国马斯洛罗杰斯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一、心理学研究的意义(三)实践意义1.帮助人们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2.注重个体的心理素质的培养3.帮助人们正确理解生活的涵义,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实践性原则5.教育性原则(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3.心理测验法4.问卷法5.访谈法6.产品分析法第二章动机第一节需要的概述一、需要的概念需要时由个体生理或心理上的缺失而一起的一种内部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个体对体外环境的一种稳定要求,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重要源泉。二、需要的种类根据需要的起源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根据需要对象的性质: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马斯洛认为需要的层次越低,其对个体行为的作用力就越强。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作用力相对减弱。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首先满足低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第二节动机的概述一、动机的概念(一)什么是动机一般认为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内部过程。(二)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和调整功能(三)动机的形成1.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2.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二、动机的种类(一)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二)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三)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四)主导动机与非主导动机(五)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第三节动机的影响因素一、兴趣(一)兴趣的概念兴趣是人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兴趣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对个体的的认识活动有巨大的推动力。(二)兴趣的品质1.兴趣的倾向性2.兴趣的广阔性3.兴趣的稳定性4.兴趣的效能性二、价值观信念和理想(一)价值观是由个体评价事物的价值标准所构成的观念系统(二)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或思想的正确性,并以此来调节控制自己行动观点人格倾向性(三)理想是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三、认知: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与判断四、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五、意志: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行动,通过克服困难去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人的意志分为二个阶段;(一)采取决定阶段1.动机冲突:双趋势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2.确定行动目的3.行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二)执行决定阶段第四节动机规律的运用一、动机与行为效率(一)动机与行为的关系1.行为与动机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2.在同一人身上,一种行为的背后的动机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主导性的动机也有从属性的动机3.在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上,情况也非常的复杂。良好的动机不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而不良的动机也不一定会产生不好的效果(二)动机与工作的效率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不仅各种活动都存在以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当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时,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而且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中等难度的任务,中等强度的动机最适宜;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比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二、动机的激发和培养(一)通过澄清价值观的活动,鉴定个体努力的方向(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1.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2.意志品质的培养(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2)发挥纪律、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3)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4)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第三章认知心理一、什么是认知心理心理学家倾向于用“认知“来表述人认识方面的能力。这主要是因为”认知“包括认知和知识两个方面,认识是一种动态性的加工过程,而知识是一种静态性的内容结构二、认知心理的成分(一)感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二)记忆1.什么是记忆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等方式,在人们的大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2.记忆的种类按照记忆的内容分: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按照记忆的时间长短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3.记忆的表现形式记忆的表现形式是表象和语词。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海中出现相关的事物的形象,它以感觉和知觉为基础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三)思维1.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简介和概括的反映。2.思维的种类根据思维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分: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程度分:习惯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根据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分:辐合思维发散思维(四)想象1.什么是想象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2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五)注意注意虽然不属于认知心理的范畴,但一切认知心理活动都必须在注意这一心理的背景下展开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3.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三、学习认知心理的意义1.认知心理有助于正确思想的形成2.认知心理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3.认知心理有助于身心健康4.认知心理有助于健康交往第二节认知心理活动的规律一、认知的规律(一)感受性及其变化1.感受性对刺激强度的依存性(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2.感受性的变化(1)感觉适应(2)感觉间的相互作用(3)个人的意识倾向,知识经验对当前感受性有明显的影响(4)感受性的个体差异(二)知觉规律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理解性3.知觉的整体性4.知觉的恒常性(三)记忆的基本过程及规律1.识记过程(1)有意识记优于无意识记(2)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3)识记对活动任务和活动性质的依赖2.保持与遗忘(1)保持具有质和量的变化(2)遗忘:时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重现,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重现(3)再认和重现★遗忘的主要规律和特点1.不重要的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容易遗忘2.抽象的内容比形象的内容容易遗忘,无意义的材料要比有意义的材料容易遗忘3.以往的进程不均衡,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4.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对遗忘有重要影响5.遗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再认与重现的规律1.再认的巩固程度低于重现,一般能再认的不一定能重现,能重现的一定能再认2.再认或重现于测量密切相关3.再认或重现时,与需要提取的信息密切相关的景象,声音,气味,味道等其他体内感觉和情绪体验也将同时提取出来(四)思维的主要规律1.分析与综合式最基本的思维过程2.人类思维活动主要是以概念进行的3.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思维活动中相互作用4.问题解决中的思维规律(1)什么是问题解决?????第五章情感一、情感的概念(一)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二)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二、情感的分类按情感状态分类:1.心境2.激情3.应激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类:1.道德感2.美感3.理智感第二节情感的一般规律一、情感产生的原因1.身体外部刺激2.主观认知活动3.个人生理特点二、情感的特性(一)情感的外部表现:1.面部表情2.体态表情3.言语表情(二)生理特性:1.呼吸系统的变化2.循环系统的变化3.消化系统的变化4.腺体活动的变化(三)情感的两级性三、情感的功能1.动力功能2.信号功能3.调节功能4.感染功能四、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一)理智分析法1.加强自身修养,确立人生的价值目标2.理智化解不良情绪(二)宣泄法1.自助宣泄法:眼泪缓解法目标转移法愉快转换法合理化法2.他助宣泄法:向他人倾诉模拟宣泄(三)放松训练:呼吸放松训练想想放松训练(四)音乐调试第六章自我意识第一节自我意识的概述一、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时指人对自身及其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体验和调控。作用表现:1.健康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2.自我意识的健康和完善时个体适应社会的必要
本文标题:心理学原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624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