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自然保护区管理期末总结
绪论•自然保护区(NatureReserve):是人类从对自然界的不断索取和破坏的经验教训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而划定的加以保护的自然区域。因此,自然保护区是人类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科学研究基地;是自然保护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建设;是保护、发展和研究野生生物资源及自然历史遗产的主要场所;也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种源的储存地(基因库)•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自然特色——地热奇观峡谷、瀑布、温泉、间歇喷泉。•••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56年,鼎湖山成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第一章•自然资源分类:按自然资源本身固有的特性:再生性、非再生性资源、恒定资源再生性资源: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非再生性资源:金属和非金属矿物、煤,石油等恒定资源:太阳能、潮汐能、原子能、风能、降水第二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生物圈经历的地质大演变:(1)第一次冰期(气候转暖,生物登陆);(2)第二次冰期;(3)白垩纪的大陆飘移;(4)第三次冰期(人类出现);•生态系统的共同特征:(1)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2)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结构复杂,限度);(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能量流动:单向的,物质流动:循环式,信息传递:网状。食物链食物网)。(4)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数目受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最大能值和这些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巨大损失,因此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会超过5~6个;(5)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其早期发育阶段和晚期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性。•群落的概念: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在群落内,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通过食物,竞争,以及共生等渠道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群落的基本特征:(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2)具有一定的结构;(3)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4)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相互影响;(5)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6)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7)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群落演替的原因内因:(1)建群种对环境条件的改变。(2)不同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与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如白桦喜光,云杉耐荫。外因:(1)渐变的环境条件:如冰期的进退,气候条件的改变等。(2)突然改变的环境条件(即干扰):干扰是指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的的物理作用或事件。•干扰:指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的的物理作用或事件。•演替的干扰类型:A森林倒树的干扰;B河岸侵蚀和沉积干扰;C火山干扰;D滑坡干扰;E风暴干扰;F昆虫爆发;大兽害;火灾等;•演替干扰对自然保护区的利弊对于那些适应性强的物种而言,高频干扰对它是有利的,会使得物种多样性大大增加。但是对于那些特化性强,种群小,适应性弱的物种而言,干扰则会造成物种的绝灭。演替干扰是一把双刃剑。这就提示我我们,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上不能一刀切,应该分别物种进行管理。保护区需对干扰的大小和频率有大致的估计,并不断监视这些干扰。•种群:种群是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总和。在一定空间中,能自由相互杂交(交配)、具有一定结构、一定遗传特性的同种个体总和。•种群的特征:(1)基本特征是种群密度(N)(或者用种群大小表示);(2)初级特征:影响密度变化(种群大小)的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可以称为初级种群参数。出生和迁入是使种群增加的因素,死亡和迁出是使种群减少的因素;(3)从这些特征又可导出次级种群特征,如性比,年龄分布,种群增长率、遗传组成、分布式样等。•年龄结构: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某一种群各龄级或繁殖状况和个体数目占总数的百分比。A.增长型种群: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B.稳定型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C.下降型种群: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性比:是种群中雌雄个体所占的比例。在动物中比较容易理解。在植物中,因为繁育系统较为复杂,性比这一概念只在雌雄异株且为有性生殖的物种里才有意义。一般来说,在某一种群内,雄性个体的数量远远没有雌性个体数量对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大。原因很简单,出生率主要取决于雌性个体的数量。•种群空间分布结构估测—样方法以样本方差与平均值的比值判断种群的分布型。比值为1时为随机分布,比值显著大于1时为集群分布,比值显著小于1时为均匀分布。严格均匀分布的比值为零。•一种新的技术和方法----种群生存力分析(PVA)其目的是建立最小生存种群(MVP),使该种群的绝灭危险减少到可接受水平。•最小生存种群:广义的MVP概念有两种一种是遗传学概念,主要考虑近亲繁殖和遗传漂变对种群遗传变异损失和适合度下降的影响,即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一定遗传变异所需的最小种群大小。另一种是种群统计学概念即以一定概率存活一定时间所需的最小种群大小。•PVA分析的三个方面:PP:种群表现型E:环境PSF:种群的结构和适应性•种群灭绝的特征:环境变化、种群统计变化和遗传因子的共同效应使得由一个因素引起的种群数量下降反过来又加剧其他因素的敏感性,产生旋涡效应,加速种群走向灭绝。这样的反馈系统被比喻为灭绝旋涡(灭绝环)。(1)R环:N的偶然性减少和Var(r)的增加,使种群在面对进一步的环境干扰时显得更加脆弱,因而进一步导致N的下降和Var(r)的增加。即环境干扰的作用程度将可能因种群N和r的目前状态而得到进一步的加剧,这个过程的不断重演将给种群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在某种意义上说,种群大小N在许多世代中的下降所产生的作用是可以累加的。环境干扰改变种群的年龄结构,使种群面对进一步的干扰时显得更加脆弱以及种群因性比偏离1:1而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现更大的变异,均可能导致发生R环灭绝。(2)D环:D环的过程为:N减小和Var(r)增加可改变种群的空间分布,增加种群的斑块状分布。种群在空间分布上的碎裂(Fragmentation)对种群的生存有许多不利的作用。首先,由于每个斑块中种群的绝灭概率与其大小呈负相关,一个种群分布的碎裂程度越大,它发生绝灭的速率将进一步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剧种群的岛屿化。其次,种群的碎裂对种群Ne有非常不利的作用。F环:Ne的减少对种群有长期的作用,特别是当较低的Ne持续存在了许多世代,如果种群的Ne减少到足够严重的程度,两个基于遗传学的绝灭环将被启动,他们都是遗传漂变增加和杂合性与遗传变异丧失的结果。F环因为近交衰退导致杂合性与适应性降低。近交衰退和杂合性丧失对种群表现型的多数成分,包括代谢效率、生长率、繁殖生理学和抗病能力等,均可能有一定的损害,而且,这些损害将影响PSF方面中决定着r的出生和死亡的进程。这些损害对种群所产生的作用或多或少是独立于环境的。在F环的结束部分,较低的r和N将进一步减少Ne,增加由该环和其它环引起的物种绝灭。(4)A环:这个环也是遗传漂变和遗传变异丧失的结果。遗传漂变可影响自然选择的准确性,使种群和环境之间的配合出现失调。因此,任何减少Ne的过程或事件都将减弱这种稳定的、定向的自然选择的效能,加剧种群表现型(PP)和环境(E)相互配合间出现失调的状况。这种影响将进一步减小r和N,使种群堕入绝灭的漩流中,同时也加剧其他绝灭环的进程。如适应性的减小可能增加种群的碎裂,出现以上所述的恶果,并且,随着适应性的恶化,边缘生境或斑块将变为亚缘生境或斑块,也可能导致上述恶果的出现。此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种群遗传变异的丧失将使种群更加不能在遗传上追踪环境的变化。四个绝灭环是环境干扰通过四个种群变量以不同方式作用于种群而可能导致种群发生绝灭的过程。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在种群灭绝过程中可被多次重复,在特定条件下构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推测种群在每个灭绝环上所表现的脆弱性。一般小体型和高增长率的昆虫,鱼类和啮齿类动物,特别是那些存在幼体进行相对长距离散布现象的种类,可能并不面临F和A环灭绝的可能性,而相对容易发生R环灭绝。另外一些世代重叠的K型有机体,可以以较低的种群水平持续存在许多代,因为他们的寿命较长,因此,K型脊椎动物发生F和A环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导致绝灭的一个复杂的系统。•••••••••••••••••••••••••••••••••
本文标题:自然保护区管理期末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688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