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读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有感
读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有感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他在经过了对黑格尔的崇拜到怀疑到批判的一个结晶,也是他从仰望巨人到超越巨人的一个里程碑。随着普鲁士政府作出压制新闻自由的决定,青年黑格尔派在《莱茵报》上本已明显表现出的分歧进一步发展到彻底的分裂的程度。那些在柏林受布鲁诺·鲍威尔领导的青年黑格尔派分子,越来越倾向于与政治运动相脱离。马克思“从社会舞台退回到书房”,开始为《德法年鉴》撰稿。有两个因素促成了马克思对黑格尔政治学的看法:其一,他新近担任《莱茵报》编辑的经历,使他更深刻地体会到国家制度的缺陷与黑格尔关于国家的论述的巨大分歧,他因此认为“要获得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锁链,不应当到被黑格尔描绘成的‘整个大厦的栋梁’的国家中去寻找,而应当到黑格尔所轻蔑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其二,阅读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对他产生的影响。费尔巴哈认为神学还没有被彻底摧毁,黑格尔哲学是它的最后一道理性壁垒,黑格尔哲学是神学的最后避难所,因此必须被摧毁。马克思的每一页都显示出了受费尔巴哈方法的影响。马克思赋予他的批判以一种费尔巴哈所缺少的社会历史的维度,但是他们两人的方法有一个共同的核心点:他们都宣称黑格尔颠倒了主词和宾词的正当关系。马克思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实际的政治制度,以此揭示出黑格尔对观念与现实之间关系理解是错误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主要是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第261节到331节中关于国家的观点进行的批判。黑格尔的国家观主要有三点:(一)“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也就是说,国家是伦理精神的体现,这抹杀了剥削阶级的国家是残酷地剥削本国人民、侵略压迫他国和其他民族的机器的大量事实;(二)“国家是绝对自在自为的理性东西”即国家是独立自存、永恒的、绝对合理的国家;(三)由于国家是客观精神,所以个人本身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马克思在这篇导言里告诉我们在德国要实现真正的解放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是哲学和无产阶级,“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一、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原因马克思并没一开始就向黑格尔法哲学开火,而是一步步地向它迈进。(一)德国的宗教批判为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希腊和中世纪,政治生活因素与社会因素密切联系在一起,而现在,政治国家才从社会生活中抽象出来。“政治制度到现在为止一直是宗教的领域,是人民生活的宗教,是同人民生活现实性的人间存在相对立的人民生活普遍性的上天。”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因此,彼岸世界的真理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这种对于宗教的批判结束之后,人们便要“伸手去摘取真实的花朵”。于是,人们便能从虚幻的世界醒来面对现世的困境,开始关注自己的解放和现实的幸福,因此宗教的批判是一切批判的前提,是转而对掌握着群众的德国法哲学批判的基础。(二)德国制度的落后是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必要性条件。马克思把对德国制度的批判“当作是一种手段,它的主要情感是愤怒,主要工作是揭露”。马克思对比了德国与法国和英国的差距:“在法国和英国,问题是政治经济学或社会对财富的控制;在德国却是国民经济学或私有财产对国家的控制。因此在法国和英国是消灭已经发展到最大限度的独占;在德国,却是把独占发展到最大限度。那里,正在解决问题;这里,矛盾才被提出”。他想通过揭露德国各个社会领域间的相互倾轧,德国统治者的庸俗粗暴的统治唤醒人们沉睡的意识,使他们大吃一惊,从而激起人们的勇气,实现德意志民族真正的沉醒,因为“当旧制度本身还想念而且也应当想念自己的合理性的时候,它的历史是悲剧性的”。(三)黑格尔法哲学是一切因素的最终原因。“德国的哲学是德国历史在观念上的继续。因此,当我们不去批判我们现实历史的oeuvresincompletes〔未完成的著作〕,而来批判我们观念历史的遗著——哲学的时候,我们的批判恰恰接触到了本世纪所谓的thatisthequestion!〔问题所在!〕那些问题的中心.”“德国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是唯一站在正统的当代现实水平上的德国历史。因此,德国人民必须把自己这种想像的历史和自己的现在制度联系起来,不仅批判这种现存制度,而且还要批判这种制度的抽象继续。”马克思认为要德国的哲学其实也是德国现实的一部分,并且哲学是为德国的实践和现实服务的理论,理论指导着实践,因此当理论出现了问题实践必定也会出错,于是对于理论的批判是德国获得解放的基础与中心。那么为什么是黑格尔的法哲学呢?因为“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得到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对这种哲学的批判不但是对现代国家和对同它联系着的现实的批判性分析,而且也是对到目前为止的德国政治意识和法意识的整个形式的最彻底的否定,而这种意识的最主要、最普遍、升为科学的表现就是思辨的法哲学本身”,所以要从黑格尔的头脑开始!当我们把从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中抽象出来一套真正地彻底地能表现历史也能指引未来的理论时,它便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它便能掌握群众,从而不但能把德国提高到现代各国的现有水平,而且也提高到这些国家即将达到的的人的高度的革命。二、德国解放的物质因素——无产阶级当我们为了使德国的理论与现实相适应没有分歧时,却没有“光是思想竭力体现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理想”。那么实现这一现实——解放德意志的因素在哪里呢?马克思认为“对德国来说,彻底的革命、全人类的解放并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只有部分的纯政治的革命,毫不触犯大厦支柱的革命,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因此国家是造成德国这个特殊世界的政治现状的缺陷的特殊障碍,在没有消除一般障碍之前,特殊障碍是无法摧毁的。而“部分的纯政治的革命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市民社会的一部分解放自己,取得普遍统治,就是一定的阶级从自己的特殊地位出发,从事整个社会的解放”,即让这个阶级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从而能够为了社会的普遍权利和普遍利益去奋斗。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但是,“一个阶级刚刚开始同高于自己的阶级进行斗争,就卷入了同低于自己的阶级的斗争。所以当诸侯同帝王斗争,官僚同贵族斗争,资产者同所有这些人斗争的时候,无产者就开始了反对资产者的斗争。”那么在德国的无产阶级解放德国的实际可能性在哪里?其一,德国的无产阶级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因为它们的产生是在社会急剧解体的过程,特别是由于中间等级的解体而产生的群众,它们一无所有,所以不致失掉一切;其二,德国的资产阶级不具有这种可能性,因为它们代表的是一个特殊的阶级利益,他们拥有私有财产,一切以“利己主义”出发,这种利己主义故步自封,因此也希望别人故步自封,这样的阶级是不可能摧毁德国的制度基础的。最后,马克思得出结论:“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这篇文章作为导言,它相比马克思以前的所有文章有一个突出而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在之前马克思都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个实际解放德国的的方案,但是在这里,他完全地从黑格尔的法哲学分离出来,不再只是从德国的政府和国家制度去剖析,而是在这个基础上,找到了人类解放的解决之道!09电子2班董佳斌090400526
本文标题:读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有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798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