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信息:与地球表面空间位置数据相关联的信息,是对表达地理特征和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2、GIS: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惯例、计算、分析和表达数据的能力。3、GIS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空间数据、应用人员。4、GIS的基本功能: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分析与统计、产品制作与显示、二次开发与编程。应用功能: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辅助决策。5、大地水准面:假设海水面处于静止平衡状态下,将其延伸到大陆下面,构成一个遍及全球的闭会曲面,这个曲面就是大地水准面。是测量作业的基准面。坐标系:经线和纬线是地球表面上两组正交的曲线,这两组正交的曲线构成的坐标为地理坐标系。将椭球面上的点通过地图投影的方法投影到平面上所形成的坐标系为平面坐标系。高程:由高程基准面(平均海水面)起算的地面点高度。绝对高程:地面点至平均海水面的垂直高度。相对高程:地面点之间的高程差。WGS-84:国际地心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现用(陕西泾阳县永乐镇国家大地原点1980西安坐标系);1956黄海高程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GIS系统硬件GIS主机外部设备网络设备软件系统地信功能软件基础支撑软件操作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地理数据,具有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随时间变化)应用人员6、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投影、控制点、比例尺、地图定向。7、地图比例尺:地图上微小线段的长度l与实地相对应线段L的水平长度之比为地图比例尺。1𝑀=𝑙𝐿地图投影: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不可展开的地表曲面映射到平面上或可展开成平面的曲面(圆锥面、圆柱面等)上,最终在地表面点和平面点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地图定向:确定地图上图形的地理方向。在大于1:10万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上绘制出三北方向和三个偏角的图形。小比例尺地形图是以北方定向。国家地形图基本比例尺系列:1:5000:,1:1w,1:2w5,1:5w,1:10w,1:25w,1:50w,1:100w我国大于1:50w地形图都采用高斯林克吕格投影。6、矢量数据:用(x、y)坐标对、坐标串来表示实体要素点、线、面的位置及其空间关系的数据格式,适合表达离散数据。矢量数据的获取:外业测量、栅格数据转换、跟踪数字化。栅格数据:由一系列象元所处的栅格矩阵的行列号定义其位置,每个象元独立编码并载有属性。适合表达空间上连续的实体要素。栅格数据的获取:遥感数据、对图片的扫描、矢量数据转换、手工均匀划分网格。7、矢量数据结构:用坐标值来精确表示点线面等地理实体。包括无拓扑关系的矢量数据结构和拓扑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以规则的象元阵列来表示空间地物或现象分布的数据结构。阵列中的每个数据表示地物或现象的属性特征,即用每个象元的行列号确定位置,用每个象元的值表示实体的类型、等级等属性编码。8、拓扑:图形保持连续状态下变形(拉伸、压缩),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拓扑邻接、关联、包含。关联是不同类图形间的关系,邻接是同类,包含是多边形内是否包含了其它弧段或多边形。9、空间关系:顺序空间关系:用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等方向性名称描述空间实体的顺序关系。度量空间关系:实体间的距离关系。拓扑关系。10、空间索引: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如对象的标识、外接矩形及指向空间对象实体的指针。11、空间数据库: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和应用相关地理数据的集合。12、矢栅数据对比:矢:结构紧凑,冗余度低,便于描述线;利于网络分析,提供有效的拓扑编码;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高。数据结构复杂,数据交换困难;多边形叠置分析困难,表达空间变化性能力差;不能像数字图像那样做增强处理;软硬件技术要求高,显示与绘图成本高。栅:结构简单,易数据交换;叠置分析和地理现象模拟较易;利于与遥感数据的匹配应用和分析;输出快速成本低廉。难以表达拓扑;数据结构不严密需要压缩;投影转换困难;图形质量低,输出不美观。13、GIS数据源:原始采集数据,再生数据,交换数据。地图、遥感图像、文本资料、统计资料、实测数据、多媒体数据、已有系统数据。14、地理信息可视化:运用地图学、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形处理技术,将地学信息输入、处理、查询、分析以及预测的数据及结果采用图形符号、图形、图像、图表、表格、视频、文字等可视化形式显示,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15、可视化:将符号或数据转化为直观显示的图形、图像的技术。16、数据综合:包括图形数据的综合和专题数据的综合。图形信息的综合指地物轮廓形状的化简、各要素的选取、图形的合并、图形等级变换、重要图形的夸大、要素相互间关系的处理等;专题数据的综合是指专题数量的选取、形状的化简、现象质量特征与数据特征的综合。17、数字高程模型:是描述地表起伏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模型,由地面规则格网点的高程值构成的矩阵,形成栅格结构数据集。18、元数据: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条件和其他特征进行描述与说明,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内容之一。19、VR:通过计算机建立一种仿真数字环境,将数据转换成图像、声音和触摸感受,利用多种传感器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是一项综合集成技术。20、GP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卫星导航和定位的系统。21、智能交通系统:是以缓和道路堵塞和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利用者的方便、舒适为目的,利用交通信息系统、通讯网络、定位系统和智能化分析与选线系统的交通系统的总称。22、数字城市:是一个将城市和城市外空间连在一起的虚拟空间,它将城市地理信息和其他城市信息相结合并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上,供远程用户访问。虚拟空间涵盖这座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人文、经济、社会和居民日常生活等各方面信息。通过手机、电视或者网络,市民可以快速获取到各种信息,为工作、学习、娱乐等提供更为直接的服务途径。数字地球:它是一个多分辨率、多空间尺度、虚拟表达的三维星球,具有海量的地理空间编码数据,可以使用无级放大率进行放大。智慧城市: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23、精准农业:综合应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现代高新科技,获取农田内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各种因素的时空差异,避免因对农田的盲目投入所造成的浪费和过量施肥施药造成的环境污染。24、数据挖掘:是指从数据库中辨别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过程,它包括数据选择、数据预处理、数据变换、数据挖掘及模式评价。空间数据挖掘是指从空间数据库中抽取未显示的、为人们感兴趣的空间模式和特征、空间和非空间数据之间的概要关系以及其它概要数据特征。25、移动GIS(mobileGIS):是建立在移动计算环境、有限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条件下,提供移动中的、分布式的、随遇性的移动地理信息服务的GIS,是一个集GIS、GPS、移动通信(GSM/GPRS/cd2ma)三大技术于一体的系统。它通过GIS完成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GPS进行定位和跟踪,利用PDA完成数据获取功能,借助移动通信技术完成图形、文字、声音等数据的传输。26、地图投影:按一定数学法则,把参考椭球面上的点、线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地图符号库:利用计算机存储表示地图的各种符号的数据信息、编码及相关软件的集合。地图集:具有统一的设计原则和编制体例、协调的地图内容、规定的比例尺、分幅系统和装帧形式的多幅地图的汇集。27、叠置分析:将不同层的地物要素相重叠,使得一些要素或属性相叠加,从而获取新信息的方法。包括合成叠置分析和统计叠置分析。合成叠置:形成新的多边形,使新多边形具有多重属性。统计叠置:把其他图上的多边形信息提取到本多边形中。29、非监督分类:在遥感影像的计算机分类过程中,无需采用训练样本的分类技术,或没有先验知识的分类方法。监督分类: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的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建立判别函数对各待分类影像进行的图像分类。30、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其投影带中央子午线投影成直线且长度不变,赤道投影也为直线,并与中央子午线正交。
本文标题:GIS部分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89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