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15版鉴赏诗歌的形象(创新设计)
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第二单元古代诗歌鉴赏补上一课“庭院深深深几许”——穿越语言屏障,读懂诗词字句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华罗庚评卢纶诗歌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云: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了此诗,认为大雪纷飞之时不可能看见大雁的踪影,于是写道: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他在质疑之后未停止思考,并询问了有关专家,恍然大悟。至此,华罗庚才明白卢纶没有错,是自己观察体验不够。你知道为什么吗?答案塞外气候变化莫测,经常在阴历八九月和三四月下大雪。比如有一年十月一日正是中秋节,而燕山北麓大雪纷纷扬扬,化了一天尚未化透,大地白茫茫一片。而这时正是北雁南归的季节。到了晚上,群雁都憩息在草丛里,间或有掉队的孤雁在空中飞过,常发出寻伴的嘹亮叫声。这时夜黑,人们看不见雁飞,却能听到雁鸣。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毕竟是古老的文体,是用古汉语写就的。读懂诗歌是鉴赏诗歌的前提,所以,穿越语言的屏障,排除文字的障碍,消除古今汉语的距离,才是深入诗歌艺术殿堂的桥梁。怎样才算读懂?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诗句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领会深层意思: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古诗词鉴赏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一个难点。在短时间内读懂一首古诗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一、看作者,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尽可能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歌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如南宋诗人戴复古的《江阴浮远堂》:“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考题中加了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这一关于诗人所处朝代的信息,提供了解读这首诗的钥匙。南宋后期,国家衰亡已无可挽回,这让许多爱国诗人伤痛之极。诗人登高远望,昔日大宋的江山都已沦丧,痛苦得不忍心再看,以致希望有高山挡住视线。这种想看又不忍看的矛盾心理,将诗人因国家败亡而生的无尽伤痛表现得淋漓尽致。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江总①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注】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二、看标题,纲举方能目张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题材、情感等,是解读诗作主旨的重要切入点。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题目就传达了作者对春夜之雨的喜爱之情;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题目表明内容是写送别,那么按照常理应该写离别之情。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请根据标题推测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1.《春日秦国怀古》周朴2.《山中留客》张旭3.《春日登楼怀归》寇准4.《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答案1.通过踏访秦国故地,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2.通过描写山中景致,表达以美景留客之情。3.看到春日之景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4.表达作者在寒食节,思念京师诸弟时流露出的孤独、寂寞、凄凉之情。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三、看字词,把握情感取向所谓“情感关键词”,指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词语,我们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词,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诗歌中那些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例如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作于贬谪黄州后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由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诗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显然是作者那种超然于物外的淡泊心境的真实反映。还如《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钱塘湖春行》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等。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阅读这首诗,根据诗中的画线的关键词,回答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描写了漂泊生涯路远孤独、同伴难寻的寂寞凄苦;表达了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同伴的忠贞之情。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四、看典故,援古而证今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怀古》里仰天长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中就用了廉颇的典故: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辛弃疾以廉颇自比,抒发了有心报国、却不被重用的悲叹之情。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他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写的是桃花。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如边塞诗中的,常会出现以下意象。景物:烽烟、长城、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箫、角、鼓。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下面的题目。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找出这首词运用的典型意象,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答案画角、牧马、西风、丹枫树、铁马金戈、青冢、夕照、秋雨。通过描写塞北边地风物,引发对沧桑兴亡的深重悲悯和对卷入其中的女子的深情怜惜。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六、知互文,明晓完整语意古人在写作诗文时,特意使前后词语互相呼应,彼此渗透,这种修辞方法就叫互文,也叫“互文见义”。诗贵精粹,但古人有时又喜作互文,也是诗人饶舌的习惯,欣赏者要懂游戏的规则。在理解互文时必须前后互为补充才能使语意完整。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等。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试指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并加以点评。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2.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孔雀东南飞》)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答案1.两句要表述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了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中的欢喜之情。2.可理解为“(兰芝)在十三到十六岁之间掌握了织素、裁衣、弹箜篌、诵诗书等技能”,表现了兰芝的多才多艺和知书达礼。并非一年学会一种。3.两句要表述的意思是:主人下了马来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马来到船上。不然,主人在岸客人在船,这样举酒饯行就可笑了。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七、找双关,看破言外之意谐音双关,就是利用语音相同的条件,使一个词语同时关涉两种不同的事物,即言在此而意在彼,指桑说槐。如唐人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道是无晴还有晴”的“晴”字,谐音双关“情”,一方面是说“东边日出西边雨”晴雨的“晴”,另一方面关涉“闻郎江上踏歌声”情意的“情”。用天气阴晴之“晴”,隐含地指称爱情之“情”。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阅读李白的《春思》,完成后面的问题。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第一联有两个谐音双关的字,请指出,并分析表达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描写春天之景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表现了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说说下面几首诗各咏什么花。①只爱柴桑处士家,霜丛载酒问寒花。秋窗闲却凌云笔,自写东篱五色霞。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②倚竹佳人翠袖长,天寒犹著薄罗裳。扬州近日红千叶,自是风流时世妆。③寒酸一尉出无车,身闲乃画富贵花。胭脂用尽少钱买,呼婢乞向邻家娃。④微雪初消半月池,篱边遥见两三枝。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许寻常草木知。答案①菊花②芍药③牡丹④梅花考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阅卷:归纳·矫正微专题1.(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15版鉴赏诗歌的形象(创新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3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