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天然产物创新药物研究
天然产物创新药物研究名词解释:天然产物(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是药物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天然化学物质;具体内容包括主要类型的天然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提取分离方法、结构测定、结构修饰、构效关系等。简答题:列举国外成功上市的海洋药物1.头孢菌素钠(cephalosporinnatrium):为海洋微生物中发现,经结构修饰后开发的第一个海洋抗生素类的药物,开创了开发海洋新抗生素类新药的先例。2.Ziconotide:芋螺,芋螺毒素(conotoxin),药品名镇痛作用强于吗啡1000倍3.阿糖胞苷(arabinosidecytosine,Ara-C):海绵中获得海绵尿嘧啶核苷(spongouridine),后利用合成的方法进行了结构修饰,获得有效抗癌药物目前在市场上获得广泛应用。4.Manoalide:海绵中分离得到的,磷酸酯酶A2抑制剂消炎镇痛作用,2000年FDA批准5.ecteinasidin743(ET743):加勒比海背囊类动物,2007年欧盟批准上市,结肠癌,黑色素瘤。6.河豚毒素(tetrodotoxin):一种存在于河豚、蝾螈、斑足蟾等动物中的海洋毒素。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的性腺、肝脏、脾脏、眼睛、皮肤、血液等部位。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在低的pH值溶液中也不稳定。河豚毒素是强烈的神经毒素,很低浓度的河豚毒素就能选择性地抑制钠离子通过神经细胞膜。河豚毒素还有其他药理作用,是神经生理学和肌肉生理学研究的有用工具。河豚毒素(TTX)系小分子量非蛋白质神经毒素,河豚毒中毒后,潜伏期短、病死率高,吸收后迅速作用于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传导障碍,首先感觉神经麻痹,后运动神经麻痹,严重的脑干麻痹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思考题:如何进行中药现代化的研究随着西药虽然对抗性强、疗效确定、用药量少、治疗速度快,但是作用单一,常顾此失彼,而且毒副作用明显,对于多因子、多层次的慢性病也难以应付。回归自然成为国际发展趋势,采用天然中草药治病强身也就成为国际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中药化学研究存在4个主要问题:一是中药化学活性成分研究少。二是活性成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不当,化学家与生物学家工作脱节,无法进行活性成分研究。三是很少尊重中医药传统经验。中药多以汤剂形式应用,但是水溶性成分过去很少成为化学研究者的工作对象。中药多为组方用药,疗效主要是方剂的药效,但方剂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的研究,化学家很少涉足,甚至不想涉足,身体内环境(如pH值、肠内菌丛、酶等)对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成分的影响也常被忽视。四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在中药活性成分研究方面存在3个难点:1.难于建立适当的活性评价模型;2.中药制剂作用的多样性。几百种常用、较常用中药经过不同的辩证组合,构成了几千种不同的中成药制剂,分别用于治疗不同的疾病,这样就给活性成分的研究带来一定的难度,极大的增加了工作量;3.中医与西医哲学思想的差异,使研究者很难将中、西药研究的方法融会贯通,从而取得更大的成果。从天然产物中寻找生物活性成分和先导物,以研究创制新药,是世界各国新药研究科学工作者公认的有效途径之一,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而天然活性成分以及天然活性先导化合物的研究仍然是植物化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如常见的模式为:天然原型化合物活性筛选化学修饰活性筛选构象和效果研究目标分子设计化学合成新药研究叶新药开发以及资源研究等。中药现代化的重点是中药复方的研究,中药复方研究的关键点是其化学物质基础研究,其目的是阐明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及其协同作用机制。我国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是中药生产工艺、质量标准、质量控制的规范。中药信息学应包含中药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共享、分析、解释筹各个方面,且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中医药学、化学、现代医学、药理学等技术和手段,来揭示和表达各种数据的特定意义。进行中药信息学的研究将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现代化。1.单味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重点转向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研究:中药单味药的化学成分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尤其是近10多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重点课题连续资助,对常用中药化学基础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大多数单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基本清楚,这给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进人21世纪,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研究是摆在天然产物研究专家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中国天然药物研究要在国际上占有重要位置,中心环节便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2.中医药理论建设,中药资源的保护、创新及可持续利用,中药饮片的标准化,中药生产技术、质量管理的规范化,生产企业的现代化,中药化学、中药药理、毒理及临床研究的标准以及说明书的现代化等将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内容,亦将是今后中医药领域优先考虑的重大课题。
本文标题:天然产物创新药物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58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