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2016高考语文作文分析(最新)
——2016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作文分析1原题回顾22016高考作文题背景•目前,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对‘任务’的褊狭理解,使材料作文类比联想没了,据事说理没了,因事证道没了,即事抒感没了。生发、说理、悟道、兴感都没了,只剩下就事论事一径,路似乎越来越窄。在此背景之下,漫画作文突兀重现。使人联想到岳飞‘还我河山’的誓言,八路军‘到敌人后方去’的战略战术。”3认识任务驱动型作文•训练任务驱动型训练的是就事论事、缘事析理的能力,对事件的敏感,对事件的本质的挖掘,对事件的外延的想象以及对事件本身分析和升华延伸两者比例的把控能力。如果后者未能真正掌握,那么不管分析那种材料,都会捉襟见肘,拙态百出。4•一、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的漫画题:•1、描述画面•2、揭示寓意•3、拟写标题•4、拟公益广告•二、漫画材料作文:•整合了以上的题型1和题型2,即:作文首段需简单描述画面,第二段开始结合漫画寓意行文即可。认识漫画材料作文5•1、取材于:•2、强烈的:漫画素材的特点社会现实热点新闻时代感现实性6•1、讽刺、批判现实生活中的不良行为。•2、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不良现象,警醒人们。•3、以幽默、诙谐的画面,赞扬或歌颂某类人和事。漫画的寓意分类78【1983年全国高考卷】寓意:批评现实生活中做事缺乏恒心的人。9【1996年全国高考卷】寓意:批评现实生活中做事不负责任,粗心大意的人。“截错了”10【2007年全国Ⅰ卷】寓意:提醒人们思考——家庭、学校、社会,该如何面对孩子学习独立的事情?11“啥年月了!有鱼吃着还捉老鼠!”【2010年全国Ⅰ卷】寓意:提醒人们思考——生活富裕了,是否还需要居安思危的意识,是否还需要坚持创业的精神?等等。12漫画材料作文与文字材料作文有什么异同?•【不同点】•前者以漫画为材料,后者以文字为材料。•【相同点】•1.同属于材料作文。•2.材料蕴含一定的寓意。•3.所写的作文不能脱离材料的寓意。132016高考作文分析•今年的漫画作文,它没有对事件的文字描述,只是用图画的形式来表达一种现象,而这个画面则可以描述为:“当考卷拿到100分的时候,被奖励了一个亲吻;当考卷分数降低为98分的时候,被打了一个巴掌;当考卷拿到55分的时候,被打了一个巴掌,后来考卷分数升到61分的时候,被奖励了一个亲吻。”漫画只是比文字多了一个步骤,把图表转换为文字而已,而剩下来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个现象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这不就是最简单的“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吗?今年高考作文题型:(漫画+任务驱动)材料作文142016高考作文审题技巧•一看对比:对象(2人);•二看变化:•1、分数变化(前者由100到98,后者由55到61);•2、脸上标志变化(前者由“吻”到“巴掌”,后者由“巴掌”到“吻”)•三看反常:•截然相反的两种奖惩方式和教育观念,谁对谁错?都错?都对?还是需要辩证看待?•四联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有哪些?不同个人、家庭、国家之间的教育理念有何差异?如何看待中国式教育?15考生习作存在的问题•一、漫画分析方面:•1、把对象弄错,张冠李戴,分数变化没能对号入座;•2、没能把分数拓展到教育方面,全文只谈学习成绩,视角太窄;•3、没能看出漫画对象的差异性和深层含义,只是把漫画看成考生自己的成长经历。16考生习作存在的问题•二、引述漫画内容方面:•1、全文脱离漫画内容,针对中国教育泛泛而谈;•2、只是局部引用漫画内容,例如只引用分数变化由100到98的那位漫画人物,脱离后者,缺少对比分析,割裂漫画反差关系;•3、把无关紧要的小标题“据夏明作品改动”放大引用。17考生习作存在的问题•三、文体特征方面:•1、采用议论文的框架,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叙述文字很多),既不像记叙文,也不像议论文;•2、采用三个小标题式的议论性散文,但标题内容指向不明,导致中心欠突出;•3、采用书信体,如《给童年的我的一封信》,议论过多,叙事抒情过少。18考生习作存在的问题•四、其他问题方面:•1、缺少题目或字数不足800字;•2、字体潦草或版面涂改痕迹太多;•3、把漫画材料作文当做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加长版对待,简单拼凑“漫画要素”和“漫画寓意”;•4、过于停留在漫画的表面意义,未能挖掘深层含义,也未能联系社会现实。1920仁而有礼,理性待人•【引】有这样一副漫画:第一个孩子第一次考100分,得一亲吻;第二次考98分,得一巴掌。第二个孩子第一次考55分,得一巴掌;第二次考61分,得一亲吻。显而易见,这漫画讲的是一个如何看待进步与退步的问题:有的人不管别人起点如何基础如何,只是机械地看进步了还是退步了,然后依此进行奖惩。(概述、解读原材料)•【议】我的看法是:此等举动,实在是简单粗暴,不合情又不合理。传统儒家文化告诉我们:待人接物,无非“仁、礼”二字。对进步还是退步的问题,我们也要从“仁”出发,以“礼”相待,理性来看。(亮出观点,彰显文化品位)21仁而有礼,理性待人•“仁者,二人也。”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在奖惩孩子之前,我们首先得看看他(她)这考分的背后,实际上意味着什么,而不是让区区一个阿拉伯数字就主宰了我们的想法。考试得100分,并不意味着孩子对知识就百分之百掌握了,也许还有20分不会的,这次并没有考到而已;考试得98分,也不意味着比原来退步了2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可能只有15分不会了,只是这次偏偏考到了其中不会的那2分。同理,从55分增加到61分,也未必一定是进步了,也可能只是试题更简单了、考前正好复习到了、多蒙对了两个选择题、阅卷老师这一回发慈悲……。据此就判断考98分的退步了,考61分就进步了,这种家长,其逻辑水平,本身就值得怀疑。•而且,自己满意就送一个吻,自己不满意就扇一巴掌,随心所欲地走极端,本身也是思行毫无定数、毫不守礼的表现,我们鄙视之。(分析原材料,就事论事)22仁而有礼,理性待人•我们的主张是:理性看待孩子成绩的进退,根据孩子的基础、试题的难易、要达成的目标等,给一个客观的标准。孩子将来是要考名校、做学者的,某些科目的目标分高一点,自然可以理解,但也无需搞成强迫症。孩子若愿意将来只做一个平凡而幸福的人,也未尝不可,那么,“堂吉诃德的马叫什么名字”这一类的题目,答不出来又有什么大不了的?(提出自己的见解,怎么办)23仁而有礼,理性待人•【联】当然,我们做家长做老师的,还是得告诉孩子:到了社会上,无论干哪一行,一个至少中上的成绩还是必须要的。开餐馆的,总不能说:我的菜由煮不熟进步到只是咸淡不均了,食客该满堂了吧?卖时装的,总不能夸口:我的衣服由怎么看都难看进步到仔细看才难看了,女士们该蜂拥而至了吧?卖楼盘的,也不会宣传:我的房子由到处漏水进步到只是偶尔渗漏了;卖汽车的,也绝不会狡辩:我们造的车原来是发动机底盘都出问题,现在只是偶尔漏机油、断轴而已了……生活总会让孩子们知道:从55到61分的“进步”,没什么用。倒是从100分到98分的“退步”,还可能让人暂时忍耐一二,比如苹果手机明显没有了乔布斯时代的完美,但目前粉丝还算多。(联系社会生活,继续讲进步与退步的问题)24仁而有礼,理性待人•历史上很多时候也是无视进退,只看最后成绩的。比如尧出身高贵,本人又高大帅气,舜却是典型的矮挫穷出身,但最后两人都是被人传诵的帝王,没人会强调舜的进步更大;刘邦无赖出身,项羽世代将门,但刘邦战胜项羽靠的是他的仁政和用人之道,而不是他进步有多大……(略举几个典故,提升一下文化品格)•【结】结论是:学生时代,我们不苛求完美,也不要被没有质变的“进步”所蒙蔽;但展望将来的需要,我们务必要让自己达到一个相当的水准,然后再力求完美。那时候,社会自然会给我们一个客观的奖惩。父母们,仁而有礼,理性待儿即可。你们真是太性急了,何苦呢?何必呢?(总括全文,回扣原材料,再次点明主旨)25仁而有礼,理性待人•【作文评语】•优点方面:本文能紧扣题目材料中的漫画内容,采用时评类材料作文的写作思路“引——议——联——结”,就事论事,能结合生活中教书育人的道理和素材,突出中心论题“仁而有礼,理性待人”,全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不足方面:本文有较为明显的套路化模式化痕迹;“我的看法是”、“我们的主张是”、“我们做家长做老师的”等处过于强调个人观点和存在感;“议”和“联”两部分的视野角度显窄,还可进一步提升深度和高度。•综合评分:基础分35+发展分15=50分26进奖退罚合情理?•漫画中一个孩子考卷拿了100分,被奖励了一个亲吻,后来拿了98分,则被罚了一个巴掌;另一个孩子考卷拿了55分,被罚了一个巴掌,后来拿了61分,被奖励了一个亲吻。这一奖一罚之间,看似是一进一退,可是这个亲吻这个巴掌的背后还有什么呢?•“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中就有对奖罚公平而分明的描述,由此可见,赏罚古而有之,这分数高低以及其变化带来的奖励和惩罚正是其延续的一个小缩影。27进奖退罚合情理?•不可否认,奖罚的的确确有着其存在的巨大意义。苏格拉底有言:“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关键是如何让它发光。”而奖励属于赏识教育的具体形式,它具有让这个太阳发光的能力。你看,《放牛班的春天》里的淘气鬼不是在挖掘赏识鼓励中找到自我了吗?另一方面,“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上的惨痛教训,而这巴掌打得越痛,反思就越深刻,崛起就越有力。也正是因为那一巴掌,让55分的孩子痛定思痛,奋发图强,从而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了61分的成绩。进步无论大小,都是可喜可贺的。28进奖退罚合情理?•然而,赏罚严明固然是好,但是赏罚也必须建立在对事物本身的客观科学的认识之上。100分被奖励当然合乎人情,98分被罚也许是出于“严师出高徒”的心态吧,又难逃苛责的罪名。表面上看来是退步,毕竟还是处于一个优秀的水平线上,有所提醒可以,一个巴掌下去,罔顾他人感受,反倒会事与愿违。“恨铁不成钢”,55分被罚一巴掌似乎无可厚非,而一巴掌之后有了进步,马上便得到了对前面一巴掌的补偿以及对以往努力的肯定。可是,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这些巴掌和这些亲吻真的能够让被教育者拥有积极良好心态,让退步夭折,让进步可持续吗?无论是亲吻还是巴掌,都是看不到分数背后的实质和根本原因的。这就是它们不合情理之处。29进奖退罚合情理?•与其说,看不到与能力水平有很大关系,还不如说,看不到的根本在于观念问题。•其实啊,这种简单粗暴的进奖退罚折射出来的是一种唯结果至上的观念以及急功近利的心态。一进步就赏,一退步就打,不问过程不问原因只看结果,省了不少心思,却暴露了分数至上、业绩至上、功绩至上的短视眼。若不是奢望着“一口吃个胖子”,祈求着立竿见影,哪里会那么心急火燎地一巴掌一个吻呢?行为完全只是基于分数,急功近利的丑陋也了窥见一斑了。30进奖退罚合情理?•这种现象,在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都颇为常见,在工作中以及社会发展中也并不罕见。奖罚要讲究,要合情又合理,并不意味奖罚要缩手缩脚,畏首畏尾,而是要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再来选择。或许,我们可以借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做法,有鼓励有奖赏,有提醒有监督,各取其优,或许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进则奖,一退则罚,为了省心偷懒而不问原由,即使能带来暂时的进步,也为将来埋下了祸根,实在是不合情理,而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折射出来的意识问题,更不容忽视。3132333435写作一个钟,背后十年功!36
本文标题:2016高考语文作文分析(最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95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