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数据库 > 小学语文名师优质课听课感想
商丘听课感想我的收获:一、优质课常态化.小学语文课堂由华丽开始回归平静,不管是获奖教师的课堂实录,专家的评论,还是听课老师的反应一致认为踏实常态的课堂是最舒服的课堂,这就避免了语文课上成图片欣赏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上成音乐课,上成表演课,(让我深刻的意识到不能滥用教具,这些幻灯片、音乐等只有在突破难点,创设情境或者拓展时才可以拿出来用)纵观不少名师的课,课件都很简朴,甚至连背景色也是单色的.因为课件就是为课堂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二、不流畅的课堂才是最完美的.就如同有缺憾的人才更真实一样,尤其是安阳李伟老师执教的古诗《赠汪伦》获得大家一致好评,她的课从了解作者李白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初读,注意节奏读,理解诗句的意思读,最后了解李白的其他的诗。非常简单,常态到几乎跟我们普通老师上课思路没有两样,特别是让学生在读熟的基础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出现了卡壳,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都不作答,李老师却冷静的告诉同学们结合书上的插图再读一遍,也许你就能猜出来一点呢,结果有的学生还真懂了点,就支支吾吾的,有的说读懂了是李白在送行汪伦,有的说是汪伦送李白,老师再次笑着追问说答的学生,你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根据是李白乘舟将欲行。说到“不及”,有的孩子把它翻译成来不及,老师就举例说“我小时候还不及你们呢,在这里及可以翻译成什么?”就这样老师没有直接说一个答案,而是一步步告诉他们学习的方法,耐心引导着,直到学生全部自己理解。可以说这节课上下来,很不顺畅,学生一次次的出错,摇头,闹笑话,确切来说是磕磕绊绊,可是这节课却专家和听课老师一致觉得这样的课才真实,堪称完美,我也觉得李老师的课堂润物无声很了不起,学生在自足中获得的又何止是一首古诗呢?后来省教研室许老师评课时也提到,学古诗:孩子读通了,理解了,会背了.就达到课堂目的了.三、一课一得平时上课,总觉得哪个点都很重要,恨不得都要提到练到,唯恐没说的知识点,正好被考到.岂不后悔晚矣?不但不舍得去掉,对文本看透的老师还会挖掘出好多的教学点,濮阳市赵瑞红老师在内容取舍上就很大胆。她讲的是毕淑敏的《学会看病》一课,开始用五分钟时间问同学们:“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而后就抛出了教学重点“写母亲都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自读课文用曲线画出心理描写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并做出批注。”用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心里描写的分类,最后十五分钟给出一个情景,让学生接着往下续写,写一段自己得心理描写。真可谓一课一得,不仅去感受了心理描写的妙处,而且对心理描写进行实际训练。赵老师之所以大胆的不去花时间概括文意,也不去谈语言描写更不言其他,是因为她是站在整个学段,整个单元去审视这一课的,了解了编者的目的,抓住一点教懂教会,再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一节课下来不是走过程,而是真正给学生留下了干货。反思:一、优质课常态化,但常态课却没有优质化.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距离.平时也知道需要精心备课,实际上,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和理由,让课堂留下缺撼.有时读名师的课堂实录,当时如醍醐灌顶,恨不得把名师的课堂背下来,但一进入自己的课堂,发现就不是那么回事,不是自己没把控好,就是学生的反应不是自己所预料的样子,这就是所谓的:“似我者死,学我者活,”看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他人的看得见的“优质”,更得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目的是什么?否则真的无异于邯郸学步.二、平时有没有言不由衷?“课堂上要说由衷的话。”郑州教研员许睿老师在评课时很犀利地这样点评。很多课堂上,充斥着浮夸的表扬,几乎泛滥成灾。课堂上学生回答了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教师就夸大的表扬,“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是太聪明了”。平时我们总说,学生不是需要鼓励、被认可和被赏识吗?是的,上面所说的几点都不错。错在你说的不是由衷的话语,错在你说这些话时,不真诚。由此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的“棒杀”与“捧杀”。我们的课堂也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的情况吧。对于差生一味的挖苦、讥讽何异于棒杀;在公开课、观摩课上对表现平平的学生极尽赞誉之词何异于捧杀。教育的形式从来就不只有表扬一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缺撼的,当然惩戒是手段并不是目的.为此,我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够客观。三、人在课外课堂是要用心融入的。人在课外,课自然不会是一节好课。就像许睿老师所说:“课堂上老想着要掌声,送掌声。你是在上课,怎么能老想着台下的老师。”在课堂上,我想借用一句歌词表达我们上课的状态,“我的眼里只有你”,这个你是学生。在课堂上,教师的心里一定要装着学生。教师的教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一定要以学定教。教学设计应该基于学生的学情,首先要思考的是学生要学什么,而不是我要教什么。在课堂上,我们应该能听得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能只肯定自己想听的话。课堂上的每一个问题,教师都有一个心理预期。每一个问题提出后,教师总是盼望着、盼望着,对答非所问的孩子常常说:”好的,坐下”。如果有孩子说的是自己想的,就连忙说:”太棒了!你跟老师想的一样!”。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形成一个恶习,学生会极为的揣摩教师心里所想的答案,以此来讨好老师。这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四、静能生慧课堂是学习行为发生的地方,需要阅读,需要思考。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慷慨激昂、近乎于声嘶力竭,试问这样的氛围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当教师的声音高亢起来的时候,孩子们的声音也会不自觉的高亢起来。高亢的朗读难道意味着学生的理解吗?不,恰恰相反。高亢的朗读之下,学生没有余力去思考,如此朗读只会和理解、感悟背道而驰,南辕北辙。如此课堂还有一个弊端,面对慷慨激昂的语言,学生是有压力的,会让学生无法回答,会让学生没有安全感,慢慢的学生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于是,课堂便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朗读应该是激昂处还它一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一个委婉。而课堂很多时候,应该是宁静、润泽的。另外,商丘市实验小学的孩子们都给听课老师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深厚的国学功底,一言一行体现着国学修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到学习能力的形式离不开一如既往的坚持,实验小学做到了,我们若有心做,自然也是能做到的。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名师优质课听课感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099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