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整理)我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学院姓名学号题目:我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自然辩证法论文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随着近年来不断的提出改革的口号。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如火如荼。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当然也不免导致了很多问题出现。这个作为我们普通人当然也很容易理解。事物的发展总是循环上升,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况且纵观历史各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在快速发展的时候总会让人们忽略一些基础问题,最终导致全盘皆输,甚至倒退。中国正处在这一个关键时期,改革是必须的。怎么改才是应该坐下来好好思考的。怎么巩固这几年的经济发展成果,牢牢的打好基础才是目前的当务之急。这其中文化改革当然是重中之重,也是我认为离我们普通人生活最近的改革措施。我一直认为:当前中国社会的浮躁、金钱、物质享受、传统美德遗失等氛围,都是经济相比文化发展过快所导致的问题。是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不相称的必然结果。重新摆正认识文化发展的地位,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正是我们社会亟待需要注入的青春活力。一、从理论上了解党文化改革的具体措施政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鲜明回答了事关我国当代和未来文化发展的重大命题,意义重大而深远。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国家的灵魂。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必然与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构成的社会发展道路一脉相承。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进步、繁荣富强唯一正确的道路。在这条光辉道路上,我们党带领人民坚持不懈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符合国情、顺应民意的道路,方向正确,前途光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全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大局、遵循文化改革发展规律,推动文化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改革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文化改革发展只有牢牢把握这个主题和主线,才能与我国丰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相承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就是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使文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基石。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突出强调了正确把握文化改革发展方向的极端重要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针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关键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空前活跃,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才能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迈向前进。3、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方向,不断满足人民对文化发展的新期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基本任务。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兴旺,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持续增长,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和水平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仍显滞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还很不平衡。全会提出了构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双重任务,强调既要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又要满足人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实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4、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就是要坚持不懈地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文化建设始终拥有蓬勃生机。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改革创新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求新,而文化决定着思想观念、引领着时代风气,因此文化领域最需要改革创新。文化建设要全面贯彻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敢于突破陈规陋习,用改革创新破解难题,在改革创新中增强本领。全会提出了包括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等系统要求,对文化领域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决心坚定,目标方向明确。这些大政策似乎离我们生活很远。那就让我谈谈我眼中的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二、我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首先,让我们从身边的社会热点事件看建设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性。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大众舆论的监督力开始通过网络显示出它巨大的威力。依法治国当然更要以德治国。法律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更好的去辅助社会正常的发展。所以大众的道德引导是重中之重了。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当然也是冲在网络浪潮中的先锋,组成道德的舆论监督力量,共建一个美好的社会。下面就回顾一下那些热点的“道德”事件。1、湖北“捞尸索钱门”10月24日,湖北荆州宝塔湾地带,两名少年不慎落水。为了营救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生不幸遇难。就在人们为见义勇为者扼腕叹息时,一则新闻却使整个事件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一名参与施救的大学生告诉媒体:“在两个少年落水不足5米的地方就停着一艘机械渔船,我们同学都给渔船的老板跪下了,求他们看能否捞救方招等三人,老板说,长江上哪天不死人,不死几个人我们靠什么挣钱啊?活人不救,捞尸体,白天每人一万二千元,晚上一万八千,一手交钱一手捞人……”后经媒体调查发现,当地存在一个牟取暴利的民间打捞队,专靠捞尸体赚钱。一时间引发众怒。这个事件曾经是网上点击率最高的新闻,如今读来依然让人心中百感交集。三名19岁的大学生为了营救落水少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拯救的不仅仅是两个少年,更是日益沦陷的社会道德;那些捞尸者的冷漠和唯利是图,激起的不仅仅是人们的愤怒,还有公众对于曾经美好道德的向往。2、富二代“飙车门”2009年5月7日晚8时许,24岁的谭卓在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西路被胡斌所驾驶的改装三菱跑车撞飞,后送120后不治身亡。有目击者声称,谭卓被撞出大约5米高后再重重摔在20米以外的地方。此事一经报道,立即引来公众的关注。富二代、飙车,这些敏感的词汇引起巨大争议。此案以胡家赔偿受害者父母113万元、胡斌被判三年有期徒刑告一段落。期间,演变出“七十码”、“胡斌替身门”、“以赔款抵刑期”等诸多事端,令其成为2009年最跌宕起伏的网络热门事件。据媒体报道,在出事后,有一群年轻人站在血肉模糊的尸体旁,还若无其事、勾肩搭背,甚至悠闲地吐着烟圈……这些“富二代”轻视他人生命的行为深深刺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痛了民众的道德神经,也让这群年轻人的形象一路跌停。网上对于“富二代”的指责不绝于耳。胡斌飙车案之所以受到网民们的特别关注,在于它引爆了杭州乃至全国各大富人聚集城市由来已久的闹市飙车痼疾,也在于它使普通民众对“娇纵的富二代”那沉积已久的愤懑得到了宣泄通道。但同时,它也唤醒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生命面前人人敬畏的社会共识。伴随着富二代的“飙车门”,一场关于驾驶员驾驶公德的辩论随即展开。不久后,兰州一老人在斑马线上向闯红灯的汽车扔砖头的事件,迅速引起广泛关注。时值岁末,醉酒驾车撞死5人的张明宝以无期徒刑为2009年一连串的交通话题画上句点,曾经群情激奋的人车关系辩论依然没有结果。3、感冒农民工“民意门”陈国芳和张大有是四川内江人,在广西一家工厂打工。12月20日,二人放假准备回家过新年。在大巴车上,陈、张感到嗓子沙哑还伴有轻微咳嗽。每次咳嗽,都有乘客投来异样的眼光。于是,陈国芳和张大有自觉戴上了口罩。没想到,他们的举动反而引来了更多异样的眼光。21日凌晨,大巴驶入服务区。全车近30个乘客进行“民意表决”,所有乘客举手同意让两人马上离开大巴,到服务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区“隔离”。随即,两人被撵下了车。凌晨4时,高速公路执法支队队员发现了正在高速路上步行的陈国芳和张大有。经检查,两人患的只是普通感冒。整个事件中,人们把道德谴责投向了30名乘客,并认为这是对农民工的歧视。但相信,在谈“甲流”色变的当下,这样的悲剧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忽然想起前些日子一个罚站的14岁孩子,在寒夜里被冻死,老师争辩称,孩子死得“很安详,很舒坦”,心头不禁有些颤栗。这种自私品行的张扬、对他人生命的冷漠、人性道德的缺失,都有可能在任何一次事件中成为杀人的利刃。这样的事件还很多,我想我并不用多说。这些事件都是耳熟能详的。也经常引发人们对社会道德风尚的缺失感慨,对物欲横流精神文化生活缺乏的失望。作为研一新生,我们也经历过毕业。很多同学都努力的奋斗在社会的最底层。关系、“拼爹”、“求包养”、公务员热潮等等的社会“新风气”,让我们这一代变得抱怨,躁动。有的人留有最后的理想奋斗者。有的人承认接受习惯。告诉自己这就是中国。我想,我们作为日后祖国发展的中坚力量,如果我们都这样轻易的被洗脑影响,那这个国家还能发展多久。我想,作为一个国家,它能给年轻人多大的发展空间当然也预示着她能发展多久。而目前我们的社会给我们的大多是物欲思维,鲜有那些精神文化追求。我的祖国,如果想继续飞速发展的神话就必须开始注重文化建设。不仅是为了给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年轻人一个好的社会氛围,也是给社会大众一个真正和谐美好的社会。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们吃饱后就有时间思考了。目前我们的社会,正缺失的是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毕竟幸福俩个字不是仅仅物质问题。最后,简析我眼中文化发展道路的具体着眼点。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文化发展的重点还是要抓教育,教育重点在从小抓起。例如,从小培养对生命的珍视。不仅对人类的生命,对动植物当然也是。这样,滥杀野生动物等环境保护意识也会逐步随着人们素质提高。我们学校正在积极的搞绿色大学。个人很赞同这个想法的。但是,个人认为教育部的提倡是好的。但是局限在大学就有些太局限了。改革的时候最调查一下身在其中之人。我们这一代才是新中国教育改革成长的一代。在我的同学里,凡是从注重素质教育地方来的学生一般环保意识都比较好。我想在我自己的成长中就能感觉到。小学的启蒙教育很影响一个人。那时培养喜好才是最重要的。大学时期再搞这个那个教育,不得不显得有些困难了。毕竟每个人都有了自己想法世界。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才能得以感召。大部分行动的人还是那些本来就生态文明、环保意识比较好的人。只能是对他们的知识进行补充罢了。但是对于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让意识好的人行动起来,更要做的是让那些还没有意识到的人群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所以,从教育抓起,更要从小抓起。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还应着眼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我想我们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很大一部分不是看物质如何丰富。更重要的是看这个社会的人文风貌,人们的精神面貌。党的政策中强调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这正是在营造一个和谐的、正直的、友爱的、团结的社会氛围。不
本文标题:(整理)我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143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