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第四讲(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一节经典条件作用理论一、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I.P.Pavlov,1849-1936)•最早提出了条件反射学说。他的理论常被称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一)巴甫洛夫的实验实验程序•将做过唾液腺导管手术的狗放在实验台架上进行实验:•给狗灯光或铃声刺激,这时,狗不分泌唾液(无反射);•给狗一团肉,狗分泌唾液(无条件反射);•当灯光或铃声与肉多次配对呈现以后,灯光或铃声也能诱发出唾液分泌(条件反射)。•也就是说狗学会了辨别刺激,知道了灯光或铃声所表示的“食物即将到来”的信号意义。经典条件反射说•一个原是中性刺激(铃声)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肉)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时铃声和唾液之间就建立了联系,铃声(中性刺激)就变成了条件刺激。•经典条件反射是人类和动物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二)学习律(1)习得律指条件反射形成过程。是机体学会一种新的反应,并被逐渐加强的过程。(2)消退律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CS)不再伴随无条件刺激(US)出现,条件反射的强度将逐渐减低,最后会降低到条件反射不再发生的程度。•消退现象发生后。如个体得到一段时间休息,条件刺激再度出现,这时条件反射可能又会自动的恢复。•(3)分化律•在经典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个体对条件刺激之一(CS1)形成条件反射后,也可能对另外的与CS1相类似的条件刺激之二(CS2)、之三(CS3)不经强化而引起条件反射。•例如:幼儿因怕鼠,而致怕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4)高级条件反射•即人们可利用已形成的条件反射,进一步建立一个新的条件反射。•例如,当一只狗形成条件反射后,停止强化,铃声继续出现,然而每在铃声出现前,即在狗的视觉范围内增加一张绘有黑色正方形的卡片,也就是说加上一个条件刺激。此一新加的刺激最初可能会引起狗的注意,不会引起唾液分泌,但经多次练习后,这种卡片单独出现时,也能引起狗的流涎反应。•这种由原级强化衍生而成的强化也被称为次级强化。二、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约翰·华生(JohnB.Watson,1878一1958)于1878年出生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维尔。他从小是在单室学校里开始接受教育的,华生承认自己小时候不是个好学生,有点懒、不听话、好争斗、学业成绩不好,只能勉强升级,只是在进入了当地的弗曼大学后才有所改变。•1900年在弗曼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03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随后在芝加哥大学任讲师。1908年到约翰·霍布金斯大学任比较心理学的教授。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的旗帜。1915年,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LittleAlbert”实验:将经典性条件反射运用于学习领域,将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发展成为学习理论。(一)恐惧形成实验有机体的学习就是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建立,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试验程序•小艾伯特是日托中心的一个健康、正常的幼儿,当时他只有11个月又5天。•条件刺激是一只小白鼠。小艾伯特最初的反应是好奇。他看着它,似乎想用手去触馍它;•无条件刺激是用铁锤敲击一段钢轨发出的声音。这显然是一种令人生厌的声音,因为小艾伯特的无条件反应是惊怕、摔倒、哭闹和爬开。•在白鼠与敲击钢轨的声音一起出现3次后,光是白鼠就会引起害怕和防御的行为反应。在6次条件作用后,小艾伯特见到白鼠时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在小艾伯特1岁又21天时,华生进行了一系列泛化测验,即在小艾伯特面前呈现小白兔、小白狗和白色裘皮大衣等。•在每一种情况下,小艾伯特都表现出一种很强的情绪反应,类似于对白鼠的反应。•接下来,华生探讨了用来消除小艾伯特恐惧情绪的种种可行的办法。但不幸的是,小艾伯特在接受可能的治疗之前,离开了日托中心,举家迁徒到别的地方去了。•华生认为,这项实验表明,小艾伯特的条件情绪反应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存在。尽管其强度会有所减弱,但这种条件反应会在一生中始终存在,并改变他的个性。•华生嘲弄精神分析学派说,过了一些年后,艾伯特可能会去找精神分析学家,以求解决自己这种奇怪的害怕心理。•精神分析学家也许会告诉他,这是恋母情结的结果。•华生说,还是让我来向他吐露真情吧,他的这种情绪反应是由于条件作用引起的。•华生就是用这类方法逐一抨击各种心理学派,以达到他“使心理学成为科学”的目的。(二)学习律•(1)频因(frequency)律•华生认为,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2)近因(recency)律•华生认为,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一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Watson,1924)三、对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评价–贡献:•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机制•华生:将巴甫洛夫的理论引进学习领域,促成了该派学习理论的形成–局限:•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不适用于复杂的学习第二节联结主义理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EdwardL.Thorndike1874—1949)是美国动物心理学实验的创始人之一,又是第一个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桑代克根据对动物的实验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猫的研究),提出了对学习问题的系统见解和理论,著有《教育心理学》、《人类的学习》和《成人的学习》等书。桑代克迷笼(一)关于猫的学习实验•是将一只饿猫关入“问题箱”中,笼外放有鱼和肉。猫在笼中用爪求食而不可得,于是在笼中乱咬、搔、摇……。后来,偶然碰到门钮,笼门打开,于是猫逃出笼外,取得食物。•实验者将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记录下来,然后将猫放回笼中,笼外仍放置鱼和肉。此猫仍需要经过乱咬、搔、摇等同样的过程,不过所需时间较少。如此连续实验多次,所需时间逐渐减少;无效的动作逐渐摒除,最后,猫一入笼内,就能转动门钮而取得食物。试误说•根据上述实验,他认为学习是一渐进的、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应逐渐增加,终于形成固定的刺激反应,即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了联结。•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探式的、尝试与错误式的学习,从而提出了他的“尝试与错误”的学习理论。所以,他的学习理论又被称为错误说或试误说。(二)桑代克的学习律(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且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映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即S-R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3)效果律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三)对桑代克学习理论的评价•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是第一个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他提出的学习规律一直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争论和研究的主要课题,也是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重要的源泉。•他的学习理论不仅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有贡献,而且广泛地被运用于中外学校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桑代克强调神经的联结,也承认观念的结合,但他轻视顿悟和理解。•他的理论是行为主义的、机械的。他把人的学习等同于动物学习,归之于“试误”,这是不科学的。第三节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案例】•有一个老人,对噪音特别敏感,但是,有一群孩子常在他的房前踢铁桶,“咣咣咣”的噪声让老人烦躁不安。老人为了制止孩子们踢铁桶,他采取的方式别出心裁:•老人对这些踢铁桶的孩子们说:“你们踢的声音很热闹,很好玩,如果你们使劲踢,我每天给你们一块钱!”孩子们听说踢铁桶有钱赚,都卖劲地踢了起来。•第二天,老人说:“今天不能给一块了,只能给五角。”孩子们听说今天踢铁桶的价格减半了,踢铁桶的劲头也马上松懈了。•到第三天,老人又对来踢铁桶的孩子们说:“孩子们,今天你们踢铁桶,没有钱给你们了,等我以后有钱的时候再说吧。”•孩子们一听今天没有钱了,纷纷说:“那怎么行,一分钱不给,谁会为你卖力?”说完,一帮调皮鬼一哄而散,老人于是又找回了过去的宁静。一、人物介绍斯金纳(Burrhus.Frederic.Skinner1904—1990)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斯金纳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卓著。他发展了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研究,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他设计的用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被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广泛采用。•他在哈佛大学的鸽子实验室名垂青史。•他根据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机器”并设计了“程序教学”方案,对美国教育产生过深刻影响,被誉为“教学机器之父”。•为表彰斯金纳在心理科学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1958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卓越科学贡献奖”,1968年他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这是美国最高级别的科学奖励。1971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1990年8月10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荣誉证书。8天后,即8月18日斯金纳去世。经典条件反射的困境•经典条件反射可以解释很多简单的学习行为,但不能解释所有的学习。•例如:训练一只狗学习打滚,就无法采用经典条件反射的程序进行。在实际训练时,常是先帮狗翻一个身,然后给予食物作报酬。在这个过程中,动作(反射)在前,刺激(食物)在后,绝不能说翻身这个动作是食物刺激所引起的。•所以,人们认识到在经典条件反射的学习方式外,还有操作条件反射的学习方式。二、经典实验斯金纳箱斯金纳实验及其分析•将饥饿的白鼠或鸽子放进一个设有供食装置的箱(即斯金纳箱)中。箱内装有一操纵杆,操纵杆与另一提供食丸的装置连接,动物并不能直接看到食物。•动物在进箱中最初是无目的的自发活动,偶然碰到操纵杆,供食装置会自动落下一粒食丸作为报偿。动物经过几次尝试后,就去会不断按压杆以获得食物,直到吃饱为止。•在实验中,动物最初按压操纵杆的偶然动作经过其行为后果的强化(出现食物)而频率大增,即学会了。•在这里,动物按压操纵杆的行为成为获得食物的手段或工具,所以,操作条件的反射又称为工具条件反射。三、基本观点•(一)关于行为的分类:•1、行为的分类•应答性行为(刺激引发的反应):经典性条件反射(S-R)•操作性行为(有机体发出的反应):操作性条件反射(R-S)•2、条件反射的分类•应答性(经典性)条件反射•反应性(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指有机体在某种情境自发作出的某种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学习是指有机体在某种情境自发作出的某种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即形成了反应与情境的联系,从而获得了用这种反应应付该情境以寻求强化的行为经验。(二)关于学习实质的看法(三)强化理论•1、强化物:凡是能够增加某种反应概率的刺激都可以称为强化物。•诸如食物、赞许、承认、注意和金钱等都可做强化物。•令人不快的事物也可做强化物,如教师的皱眉、斥责或成绩不及格等。普雷马克原理(祖母法则)•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写完作业看电视”。“吃完蔬菜才可以玩”。等等2、强化类型•(1)正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正强化、负强化与惩罚:•反应后呈现反应后消除•奖励性刺激正强化惩罚(1)•厌恶性刺激惩罚(2)负强化•不能混用负强化与惩罚这两个概念!•强化是增加或维持反应的概率。•惩罚是抑制反应发生的概率。强化类型•(2)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他人(包括同伴和文学作品、影戏、电视中的人物)受到强化而使自己被强化的现象。“杀鸡儆猴”就是对它的形象概括。•自我强化——是通过自身内部刺激的作用而完成的
本文标题: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175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