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源氏物语》女性形象分析
《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其作者紫式部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女作家,她被誉为“大和民族之魂”。因其是位中等贵族的宫廷女性,内心本就细腻、敏感,加之她的感情生活坎坷,而且因为有宫廷生活的直接体验,对平安时期的贵族情况十分了解,所以《源氏物语》读来令人感动,就仿佛一部古典静雅而又美丽哀婉的“言情小说”。书中的文字细腻,优美,虽然简介令人扼腕无味,但是读起文本却会给人一种清秀异常的感觉。书中写了大量充满清丽气息的和歌,也描写了大量平安时期女子美丽的穿戴。书中描写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常明显的独特之处,一言一语都让人感觉到她们那些或温柔或冷清或完美或高贵,或是如平民般的安详等等的心性。但她们的结局大多都走向了悲剧,让人不忍,直至落泪。读过作品一定会发现虽然小说主要是在描写源氏的爱情生活,但仔细品来会发现紫式部没有单纯地表现“卿卿我我”的爱情,而是深刻的揭露一夫多妻制下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贵族阶级喜新厌旧,玩弄女性的卑劣行径。一、独特女性的芬芳魅力与多舛命运(一)至上高贵的皇室亲王女儿1、藤壶纵观整部《源氏物语》,藤壶应该是全书中最高贵美丽的女子,因为是出身于帝王之家,这就使她深知宫廷斗争的厉害,可她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高傲冷酷,在她身上我们仍旧可以看见一颗善良克己的心。她那样的深爱源氏,然其一生,只能作为源氏的继母而存在。从道德对女性的要求来看,藤壶是有罪的。身为桐壶帝最爱的妃子的她,内心里深爱的却是自己的继子,并且还生下他的孩子。可其实藤壶也是一个牺牲者。她之所以可以得到桐壶天皇的宠爱完全是因为她长相酷似源氏之母。桐壶帝之后是否忘了源氏的母亲而爱上了藤壶本人,物语中从未提过。但无论如何桐壶帝的盛年早已过去,而年轻美丽的藤壶与这位只小自己四岁的光彩夺目的继子发生恋情,似乎也是可以原谅的了。桐壶帝死后,藤壶为了保护源氏和太子,于盛年毅然落发出家,似乎是要永久的忏悔自己的罪愆。而与此同时,源氏也被流放荒地。两人同时受着罪恶的煎熬。等到源氏官复原位,已是冷泉帝顺利登基以后的事情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源氏已不是昔日年少时专心痴情的源氏公子了,他已经有了一干的妻妾,包括被认为是源氏一生唯一所爱的紫姬。他虽然没有也不可能忘记与藤壶凄美悲哀的爱情,却也已将其深深掩埋在心中。此时的藤壶,被封为女院,高贵无匹,母仪天下。人前人后只能与源氏商议国事,辅佐皇上,不再提起昔日之情。这对于美貌不减当年的藤壶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但是她的身份,她存在这世间的意义,已经不是一个妻子或者一个恋人,而是皇上的母亲,一国之母。在这样神圣的光晕之下,她没有了自己,她不可能再是自己。她只能修行念佛,尼装后隐藏着所有的悲哀。藤壶在三十七岁的春天樱花初绽之时落叶般逝去。在临终前虽能与源氏隔帘对话,但垂泪的两人却也只能说着朝政的安排。我想藤壶在弥留之际,在愧对上皇的同时,作为一个女人何尝不想能在纠缠了一世的恋人怀抱中闭上双眼呢?但是她不能。她维护了一位皇后、一位国母所该有的所有礼仪和高尚,而湮没了人生中唯一一次刻骨的爱情。在生命的尽头,她想必是遗憾的吧?假如她不是先皇的公主,不是皇后,不是女院……是不是可以多享受一点作为女人的幸福。这位最为高贵却遗憾一生的女子,成为物语最神圣的传奇。2、三公主与藤壶一样,三公主也是皇室的女儿。她的父亲是源氏同父异母的哥哥朱雀院,之所以被父亲嫁给晚年的源氏,仅仅是为了让她的生活有所依靠,用朱雀院的话说就是:“那个人很好,你可以把他当作父亲……”。可怜的三公主就这样嫁给了一个年龄都可以做自己父亲的男人,开始了作为一个女人的生活。三公主的出身的确是高贵,但是母亲却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没有母亲的培育,她所受的教养定是有缺陷的,可能还是重大的缺陷。比如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应具有的温柔体贴,和丈夫相处时应注意的事项,甚至包括如何提防身边不良的人以便保护自己等等。从源氏和三公主结婚后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缺少爱滋润的三公主,像没经打磨和雕琢的璞玉一样,粗糙直露,缺乏温婉优雅的风度,总是长不大。她做不到善解人意,也不懂的人情世故的深浅;在生活细节上缺乏情趣,对打扮、房间的装饰全无兴趣,对书画也无法做到专心,在源氏众多的女人中显得太过平庸。等到源氏把三公主娶回家之后才发现还是个孩子的三公主和紫姬一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每次看到三公主,他总是忍不住回想紫姬在和三公主同年龄时是多么的优秀,久而久之,就对三公主感到了厌烦。但源氏的这种比较对于三公主来说是多么的不公平啊!没有母亲的呵护,从小在深闺里长大的三公主怎么可能达到源氏悉心教养长大的紫姬那种标准呢?是源氏的苛刻毁了三公主的一生。三公主后来与源氏信赖的柏木私通生子的确是由于她年幼浅薄,但假如她一开始就能和一个真心爱她的人结婚,这样的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了。对于三公主,我总觉得无需太过苛责,她所犯的错误是所有女人都可能犯的错误,那是一个女人在特定的年龄阶段、特定的心理时期、特定的空虚环境、碰到一个纠缠不休的人才能发生的。没有母亲在身边悉心关爱的三公主因从小生活在皇宫,养尊处优,不知道做人还要提防,事情发生后也不会隐瞒,便稀里糊涂地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后,三公主选择了出家,可怜她要终身和孤灯经书为伴,永远也不会知道和品尝爱情的真滋味了。(二)高雅矜持的上等贵族女儿1、葵姬葵是左大臣之女,“走进葵姬房里一看,四周布置的秩序井条,尤其是这个人,气质高雅,毫无半点瑕疵。”按理说,如此这般优雅的女人应该博得源氏的怜爱,可是“源氏公子觉得她过于端庄,似乎难以接近,不免美中不足之感。”造成这种境地的根本原因是父母包办的结果。婚前的源氏和葵姬从未见过面,所以他们没有爱情可言;婚后两人又不情投意合,没有任何感情上的火花,这种表面上是夫妻,但在精神层面和心灵领域没有交流的状况一直持续到葵姬死去。文中有一段写源氏身患疟疾从山中医治完去左大臣家休养时,抱怨葵姬对他冷淡,葵姬回答:“你也知道遭受冷遇的感觉?”说时,她向他流目斜睇,眼中含有无限娇羞,这样的表情神态在一如既往地高贵的葵姬身上很少遇见,也是葵姬少有的放开心怀的一次。面对这样的葵姬,对女人一向周到的源氏却教训她说:“你说的被人冷落之语完全是恋人之间的对话。我们既已成亲,何苦说这情话……。”说完就撇下葵夫人,一个人到寝室里休息。在源氏的眼里或许认为对妻对妾是完全不一样的,“你也知道遭受冷遇的感觉”只能是恋人间的对话,换句话说就是对妾要调情,对妻就不必了。有人说“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越不容易得到越要追求。”源氏一定也是这样想的,因为葵姬从一开始就是妻。他无需费力讨好,也不用偷偷摸摸,一切如此容易的得到,何须再用手段谈情呢!爱情是在对的时间里遇见对的人,可惜他们在错的时间里相遇了。假如,他们的婚姻不是以政治为目的,不是父母包办,源氏或许可以唤起葵姬的热情。又或者他们再晚点遇见,让葵姬换做三公主,她性格的高贵与矜持定不会红杏出墙,而源氏的成熟、稳重也定能带给葵姬安全感,他们的结局会好很多,葵姬最终也许不会在别人的妒恨之中,无辜地死去。2、紫姬紫姬是源氏一手教养出来的,而源氏教养的核心内容是顺从和对他的无所保留。他很得意自己的教育成果,甚至在紫姬死后还想:“从幼年起,无论何事,凡我心中不喜爱的,她从来不做。”但事实上紫姬在后期对源氏已不能畅所欲言,她在嫉妒、出家、死亡的事情上也是自己的主张,从某种角度说,对源氏也是不顺从的。的确紫姬是源氏最爱的一个人,他为她做的已经远远超过了对其他许多人,可是我依然觉得正这种爱摧毁了紫姬。从外人眼光看,紫儿被源氏盗取到二条院西殿,就像掉进福坑里一样。源氏自己就曾这样教育紫姬“你跟了我,好比在父母保护之下的深闺长大起来一样,这等安逸是别人所盼不到的,即此一端,便见得你的命运比别人好”,但紫姬的感受是:“谁知我心中一向怀着难于堪忍的痛苦呢?”自己的这种痛苦,是当时社会环境对一个贤惠女人的要求,加上源氏总是用主人加恩人的身份迫使紫姬一直隐忍着自己的不满和忧伤而已。其实源氏对于紫姬的爱决不是父亲对女儿的爱那么单纯无私。他首先要求紫姬待他如父亲,百依百顺。少许的异样,都视为美中不足。有一次,因为明石姬的事情,紫姬心中不快,便把身子转向一旁,茫然地望着别处,表示我自为我。这给了源氏极大的刺激,“连这个人也和我两条心肠,真教我伤心呵!”我想在源氏的内心深处,他一定认为是自己把紫姬教养大,紫姬一切的行为都是按照自己理想中妻子的模样去调教的,现在的紫姬不应该也不许有自己的情感,在源氏看来,紫姬只属于他自己一个人,甚于属于紫姬自己。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源氏在要求紫姬百依百顺的同时,还要求她宽厚地接纳自己的一切,他把一切都告诉紫姬,在紫姬那里求得理解和认可,每次都带着倾诉后的平静和安宁出去找别的女人。紫姬不是花散里、未摘花,只要给个好脸色,只要能够吃饭穿衣,在源氏的众多妻妾中苟且地安居一隅就心满意足;紫姬也不是明石姬,她没有那样的城府和心机,不知道顺应时势,她原本就是心直口快、真诚执着的人,是教养和性格使她不能象云居雁那样哭闹行事,最终,紫姬心底的痛苦和绝望使她像花儿一般枯萎。在那个时代,完美幸运如紫姬命运也不过如此,更幸福的人是找不到的,也许只有时代变了,婚姻制度变了的今天才能找到幸运的人吧!今天的女性起码不至于像紫姬那样无助和无路可退。(三)身不由己的中等贵族女儿——空蝉空蝉是源氏成年后萍水相逢的第一个女子,也是唯一一个终身不接受、逃避源氏之爱的女子。空蝉本是佛教用语“现身”之意,象征无常人世或短暂性。后来音译为“空蝉”汉字,于是人们便将其引申为“蝉蜕”,或直接比喻蝉本身。这个女子就如同她的名字一样,淡薄脆弱,若隐若现,“柔中带刚,好比一丝细竹,看着要断了,却始终断不了,极有韧性”。空蝉和源氏相遇在一个雨后天晴的日子。那天,源氏于雨后去左大臣家,正巧遇见方向不吉,必须“方违”。为了避免葵夫人对自己的无端猜测,“选来选去,最后选中位于平安京东京极中川旁的纪伊国守宅邸”。那天,纪伊国守家还住着因斋戒而寄宿的父亲家的女眷,她就是空蝉——伊予介的继室,纪伊国守的后母。在源氏与纪伊国守的交谈中,他了解到空蝉本应入宫侍候皇上,却由于双亲早逝,只得带着弟弟小君嫁给老地方官当续弦。文中的纪伊国守说了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话:“她的到来纯粹是机缘巧合。人生的姻缘从来都是难以料定的,女子的命运更是飘忽不定。可怜人啊。”是的,连当时的男子都会发感慨说女子的命运飘忽不定,可以想象到那时的女子是如何没有地位。掌权的人总是看不到被掌者的悲哀,现在纪伊国守看到了、源氏看到了、整个社会的男人都看到了,但女人依旧无法改变自己的地位。男人们看到了女子飘忽不定的命运,但他们并不认为是由自己造成的,反而更加认为女人若是没有一个可以当靠山的男人,命运只能是以悲剧收场。而女人呢,或许是没看到了,看到了又怎样,看到了别的女子因男人而地位显赫,只会愈加接近男人、讨好男人。在她们的世界里,“独立”就像天方夜谭甚至根本就没出现过。和《源氏物语》中其他比她容颜更为动人、身份更为高贵的女子们相比,空蝉的形象已然清丽脱俗,即使是在源氏强闯入其内室对她表白的时候,她仍坚守者自己的纯洁。或许在许多男人心目中,为人妻者,其心之楷模莫过于空蝉了,但我还是想说空蝉最终的命运是由于社会的压迫和自己的顺从造成的。无论是空蝉这么些年来拒绝源氏的理由,还是最后因受不了继子的纠缠而落发出家,都是因为她逃不出男权至上的思想和社会。在她拒绝源氏的理由中“没有娘家当靠山,也没有经济能力,自己还是有夫之妇”这点说明在她心中根深蒂固着一种女人是无法独立存活于这个世界上的。有父亲兄长的时候,需要他们当做靠山,失去他们后就只能听天由命,不去争取,不能争取。面对源氏的爱,只因已有了丈夫便苦苦隐藏。我想空蝉未必是不爱源氏的,比起苍老憔悴的丈夫,源氏才更符合一个女子对于爱情伴侣的期望。这么说来,空蝉的这一生定是由遗憾的,她不可在哪怕仅仅一个夜晚忘记自己的身份、忘记对未来的担忧,投入自己的爱情中。为女子者,竟然不可以为自己活一次,可悲!可叹!最后的空蝉几乎还是保持了美丽圣洁的背影,静静的隐没于我们的视线里。身穿青灰色
本文标题:《源氏物语》女性形象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195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