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语文是一双看世界的眼睛
语文是一双看世界的眼睛这段时间同孩子们学习了两篇不在一处的文章,分别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十七课《月光启蒙》与第二十四课《望月》。之所以然,则是因为在教学之初,见其内容都与月亮相涉,而其精神主旨亦有关联。一篇是暑月之下,母亲的歌谣是那样甜美、清凉,如那月光,轻柔地散发出浓郁的诗情;一篇是江轮之上,甥舅俩望月赛诗,诗境月光溶溶相和,无分彼此,令人遐想。特别让人歆羡的是那两个孩子,他们身边的世界、心中的世界,都透出一种富于幻想、纯净清和的美感,这才是童年的样子呀!而细心体味这两个孩子的精神世界,就能发现身边的很多孩子们,似乎缺失了点什么。黄河故道不长庄稼却长歌谣,一个孩子就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长大,他的精神却不贫瘠。而另一个孩子,我们无法得知他的成长环境,但我们至少可以知道,他也不缺少歌谣——便是那首首浸透月光的唐诗。他们的情趣、想象,都自内而外地透出一股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气质,让人不由揣测:他们好像是没有上过学的孩子,不然那份拘谨和滞涩,或者早熟与做作,是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了的。上了学的孩子们,常常就失却了这份珍贵的童心与童趣。母亲的童谣没有语言的分析与形式的学习,舅舅的赛诗没有课程的严谨和效率的追求,就是这种朴素而自然的交流,却给了孩子们最珍贵的东西。他们看似无所作为,也无所用心,但却于“无意”之下,极为小心地呵护了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对情感世界的敏感、依恋,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想象。这是至为珍贵的人性的萌芽啊!这种朴素的做法,能给当下的语文教育以何种启示呢?沉思之余,便想到了江轮上小外甥的比喻:月亮——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多么神奇且充满妙趣的幻想啊!不由偶发奇想,何时,语文也能像月亮一样,变成眼睛,孩子们的眼睛,一双看世界的眼睛?也许,有了这样一双眼睛,就能产生精神的化育,就能直达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唤醒某种内在生命的成长,而这种成长又将不断凝聚和激发他们精神内在的潜能,最终育成他们堂正、真诚的气度,廓大、开朗的视野,生动、无羁的想象和自由、独立的精神,为他们的未来积淀无限的可能性和无穷的创造力。这样的“眼睛”,便是他们最需要的,成长的瑰宝啊!不惟是敬仰,还有对文明的思索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有这样三篇课文:《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和《音乐之都维也纳》,因为内容的魅力,孩子们皆能学得兴致勃勃。然于学习之中,只存一种对前人文明敬仰的态度,却让人实感不足。因为我们似乎被某一种美丽而迷人的诱导蒙蔽了:后人对这些文明的巨大象征只应崇拜,并以此为自己的、民族的光荣,且这种光荣也能永恒到人类的未来。这里缺乏一种科学的学习精神,除了敬仰,我们是否能让孩子们在不被暗示和诱导之下,独立地、理性地面对这些文明的遗迹,而他们的头脑也不致被那些过于辉煌的光芒所灼伤?语文,在此就是孩子们需要的,一双冷静审视的眼睛。在深入了解过这三篇课文,孩子们心生感叹、无限神往之余,便引导他们跳出迷醉的情绪,以一个人类后来者的身份回视那些伟大的文明。首先,让他们给文章的内容进行定位,以此在他们的头脑中创生一个崭新的视角,它们都是——世界文化遗产——既然是遗产——毕竟不是我们创造的,毕竟时间过去了那么久——我们应持虔诚的学习态度、但不必匍匐于它们的脚下。然后,面对它们,我们可以独立地思考这三者的联系与区别,并给出个人的评价。有孩子发现,兵马俑是秦始皇坟墓的一部分,是陪葬品,金字塔就是埃及的皇帝——法老的坟墓,它们都是为死人建造的,它们本身在未被发现之前好像也是死亡的。而维也纳却是一座城市,一座有着无限生机和艺术魅力的城市,它是为活着的人建造的,也好像是为音乐建造的;有的孩子则认为,秦始皇和法老们太会享受了,生前享福作乐,死后还这么排场,这么宏伟的建筑只为着一个人,还是一个死人,真不知道当初的建造者过的是何种生活?而维也纳则是为很多人建造的,尤其是为了音乐家和爱好音乐的人们,大家都享受着平静、充实的生活,有了音乐生活会更加美好;有人则提出,秦始皇和法老们想通过兵马俑和金字塔,让他们死后也被后人崇敬,可大家并不怀念他们,而生活在维也纳的音乐家们,因为创作了优秀的音乐,却被大家永久地纪念和敬仰;还有人认为,兵马俑埋在地下两千多年,金字塔建造在荒凉的大漠里,它们虽然伟大、壮观,却都是寂寞可怜的建筑,而维也纳的地理环境那么优美,有音乐和音乐家,还有无数的音乐爱好者和辉煌的音乐建筑,它真够幸福啊!此外,有的孩子则提出,造兵马俑和金字塔的人中,肯定有伟大的艺术家、建筑师,但他们都默默无名,而维也纳的音乐家们却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们的遭遇太不相同了……在经过这些零碎的思考之后,引导他们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你认为,一个优秀的人类文明应该是怎样的?孩子们的回答很多,归纳下来有这几点:是为了更多人的,是让他们不用过于劳累,生活得更好、更自由的,有美的创造和科学的创造,有伟大的艺术家、建造师和其他优秀的人物,人们会记住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的名字。也许这些认识是肤浅的,然而比之于单一的敬仰,却让孩子们的内心生长出更丰富的精神。语文应是这样一双眼睛,即使是面对那些巨大的文明象征,它也能够让孩子们毫不慌张、毫不怯懦,用自信的目光和理智的头脑去发现藏在伟大背后的智慧和秘密。每个生命都应有自己的家园在茫茫的宇宙中,目前已知的有生命繁衍的星球只有一个——那便是人类及其他万千生灵唯一的居所——地球。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物,他用那惊人的创造力,从只具生物性的生命圈中突围出来,把自己塑造成前所未有的、有灵性的生命物种,并创造了无比辉煌和壮丽的人类文明。然而,由于某种生命的本性或本能,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大,却使得其他物种的生存希望日益凋零。这种源自本能的侵略性和凶残性,甚至会绞杀属于同类的文明(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更别提对于相异物种的命运是否关切了(此种例子最可见于某些国人的饮食习惯)。而默然无声的自然,在多数人的潜意识里,则历来没有想过它们是否也有生命、有生命的感受力,只觉其理应奉献自己,并甘愿承载人类的丢弃物。然而造物主的报复也是无情的,随着生命多样性的竞争所造成的生态平衡被人类的一支独大所破坏,环境遭到污染,生存条件日益恶劣,生存空间日益局促,维持生命的基本资源(如淡水、动植物、矿产等)也面临枯竭的危险,人类的生存前景变得令人忧虑。于是,反思人类之于自然的关系,成为当前人类文化的一大主题,这在语文课本中也多有体现。语文是孩子们观察世界的眼睛,彻底地认识这种关系之重要,而非沉迷于对某种生命品质或行为的歌颂,关乎人类前途的平安无虞,确实不容轻视。如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25课《灰椋鸟》,作者描绘了晚归的灰椋鸟在人工林中“喧闹而又热烈”的生活场面,她被深深地“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在回来的路上”,她感慨到:“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作者的感慨真切、情绪热烈,所描绘的景象确实给人一种阅读享受。然而细读之下,却不免觉出文中潜藏着一种“以人类为中心的”生命意识。显然作者是很明白的,“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但她担忧的却是——没有人工林,鸟儿们就会失去乐园——她将无处“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因此当她感念着“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和“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之时,就丝毫不会想起:在这人工林未造之时,灰椋鸟们的“自然家园”又是如何失去的?所以,在孩子们阅读这个段落的时候,应帮助他们超越这种“以人类为中心”的思维习惯,而去思索这样几个问题:灰椋鸟原来有自己生活的家园吗?它们为什么要“舍弃”自己的家园,来到这人工林栖息呢?是否它们原来的家园比不上人工林?作为人类,我们又该怎样评价自己的行为?在灰椋鸟面前,我们做的那些事是否值得赞扬、歌颂?经过这些新视角出发的问题,我们就能引导孩子们认识到:面对自然、面对其他的生命,我们人类要做的更多的是对往昔错误的赎救。面对环境的恶化、生命的困境,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厌其烦地进行麻木而自豪的感慨了!否则,当我们尽情地陶醉于人工林中灰椋鸟们欢噪而热烈的晚归时,人类的斧锯将继续毫不留情地砍向那为数不多的鸟儿们栖居的“自然家园”;当我们不断地惊叹于猎枪下,“团结协作、勇于献身”的老羚羊们用生命创造的一类“奇迹”,并被它们无私的爱感动得要融化之时(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第17课《生命桥》),人类的枪口却依然会冒着青烟,逼着可怜的动物们继续上演“生命的奇迹”;直至连不受“生老病死”折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也被迫宣布消亡的时候(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第18课《特殊的葬礼》),我们就只能念一篇无可奈何的悼词去反省了。语文是孩子们看世界的眼睛,关注我们生存的家园,这双眼睛要擦得更亮。我们不能够再迷惑于轻薄的歌颂和糊涂的感动,而要使孩子们深深地认识到:每一种生命在地球上都应有自己的家园,每一种生命也都应该遵守大自然的法则,并享有生命的尊严和生存的权力,而贪图享受、肆无忌惮的破坏者,也必将毁灭自身。人生有苦也有乐,我们该如何面对?在和孩子们学习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26课《水》时,发现在课后第三道习题下,有一处颇有意味的注释(此教科书乃用过的旧书)。这道题是引导孩子们理解文章之精神主旨的,言道:“缺水给村里人带来了‘苦’,可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对于此题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说苦道乐皆而有之。原因即在于,大家都知晓,弘扬“精神之乐观、坚毅”是为当然主题,且比之“诉苦”一说,在境界上原本也高出一层;但无可回避的是,文中那实在困窘之极的现实生活,那缺水之苦似乎无可解说、也无法摆脱。据说,犹疑之下,本地区曾有教师在公开课前电询文章作者马朝虎先生,得一言似说“文章之宗旨在于揄扬精神之乐观”云云,因而自以为得其真味,孰料上课时,学生们却不甚认同。文章内在的精神,竟连作者的答复也缺乏说服力,那究竟又该如何去理解呢?此处注释却有一番新解:作者早年为一懵懂儿童,人生之初,经历少,思虑浅,苦痛亦少,对所识见的世界印象混沌,若无大的事情,如家庭悲剧、飞来横祸等,则少年乐观无邪之习性天然浑成,无所损益,缺水之苦,不过尔尔。即使后来年齿增高,阅世已深,但其回忆往昔之时,如其少年情性原无大改,加之成年后早已身离其境,已无机会深尝生活劳作缺水之苦,此时再作遥远的回忆,思甜忘忧,当属人类本性使然。此为本文“乐”之由来也,并无关精神超迈、以苦为乐之宏旨。读罢小小一段注释,顿有眼界豁开之感。人生在世,非苦即乐,苦乐不均,皆有由来,多有忧乐少而患苦多者,此为人生实际之状况。而面对种种人生况味,不溺于表层之感受,能作深层之思考、有独立之见识者,则又少见。当此之时,语文应为孩子们之明目,启其辨识苦乐异境、体察世道纷繁,为现在及将来,培育真正有利于人生的道德感与价值观,以清醒的人生意识面对未来的道路。如《水》一文,细细一读,年少谐趣之语则比比皆是:“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是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然后大人们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里来,只是他们远没有我们这样的无遮无挡——男人们穿着短裤,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我们四兄弟,像四根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从小到大,排在了母亲的跟前…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这些语言明白真切,无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其情感实可见得是出自作者真心,他在回忆幼年生活的时候,确实是以快乐居多的。他只是没有想到,笔下的乡村图景实在出乎大多国人的预料,缺水如此,在现今水资源如此紧张的今天,大家即使拼着脑力想,也有所不及:“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家居用水竟然用水窖储藏,还加一把大锁(好似富豪们用保险柜装钱,可他们最缺的其实并不是钱);一勺水,就给弟兄四人洗了如此痛快的一把澡(多次口误,说成是一“瓢”水,便遭孩子们强烈抗议)…这里的种种情形,在大家眼里,近乎于灾难;这样的地方,在大家看来,原本就不应是人类能够生存的环境;这里的童年,贫乏至极,竟然也可以品尝出
本文标题:语文是一双看世界的眼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244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