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本篇选自洪正士老师所著的《实用婚纱与艺术照摄影》。人像摄影构图法要拍好基本的人像摄影,一般人皆可以从构图方面来快速入门,因它有一个非常简单易学的构图公式可循,不必像其他科目的摄影,单就构图一项,就得花上很多的心思与精神去研究学习。人像摄影的构图技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人像公式构图法与带景艺术构图法。人像公式构图法又可分为特写公式构图、半身公式构图、七分身公式构图和全身公式构图四种公式构图类型。其构图要诀请参考下列人像摄影构图法简明一览表。一般初学人像摄影拍摄技法者,可以直接套用人像公式构图法的构图技术,进行此类不伤脑筋、简单易学、纯属以人像为表现重点的构图类别的拍摄。此类型公式构图法在摄影技术上缺乏创作价值,但对于初学者、婚纱摄影经营者或是一般只要求以人像为主的消费者而言,这却是最理想而且最受市场欢迎的构图类型。人像摄影的带景艺术构图法的构图表现,其最大特点是画面虽然仍以人像为主,但着重于人像与景物风光的艺术表现,是以艺术构图角度来经营的照片类型。它没有一定的公式可循,全看拍摄创作者的艺术素养的发挥,所以具有摄影艺术的创作价值,属于难度较高的拍摄类型。运用带景艺术构图法拍摄时,如果拍摄者在构图、采光、景深等各方面处理不当的话,极易拍成一般的生活照片。但若处理完美得当,则可能拍出最富艺术价值的照片。用此种构图法拍出的照片,不但人像部分要拍得漂亮,而且对景物部分的处理不能像人像公式构图法般含糊省略,景物部分要占整个画面的极大比例。所以说,带景艺术构图法照片的拍摄是较高层次的摄影技术表现。人像摄影构图法简明一览表通称公式构图名称构图要诀一、人像公式构图法1.特写公式构图(公式1)在拍照构图时,以人像为重点。通常在构图时以构图框的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构图框的下边,则与人像胸部位置上下约lOcm左右切齐。以此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为漂亮而通俗的人像特写照片,是市面上常见、也颇受一般人喜爱的照片类型。一般明星照甚为多见。2.半身公式构图(公式2)画面上仍以人像为主,构图时直构,并以构图框的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构图框的下边,则与人像腰部位置上千约lOcm左右切齐。以此构图法所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亦为漂亮而公式化的人像半身照片,也是市面上很常见很受大家喜爱的照片类型。3.七分身公式构图(公式3)画面上仍以人像为主,构图时直构,并以构图框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ra左右(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构图框下边,则与人像膝盖部位上下约lOcm左右切齐。以此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亦为漂亮而公式化的人像七分身照片,这是市面上最常见而且最受欢迎的照片类型。人像摄影的顾客,九成都喜爱这一构图。4.全身公式构图(公式4)画面上仍以人像为主,而在构图时直构,并以构图框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ra左右,构图框下边,则是在人像的脚部以下约20cm左右切齐(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以此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亦为漂亮而略带一点背景的人像全身照,是市面上颇常见的婚纱摄影的全身构图,尤其受顾客喜爱。二、带景艺术构图法此类型构图法,已超越了公式形态且无定形之构图公式,需依赖拍摄者本身之构图素养而定。仍以人像为主要表现主题,但是照片上人像所占的比例,大致为画面的一半以下,而风景艺术等其他画面,却占有照片的一半以上面积,这是以人像与景物为整体内涵表现的照片,没有构图公式可循。要拍出有别于一般相机即可拍出的生活照,需依赖摄影者本身对于构图美学、采光技术以及景深控制等摄影技术的运用得当与否。如果上述各项摄影技术能表现突出的话,此类型照片就脱离了通俗而易拍的公式构图法的窠臼,成为最具艺术价值的人像摄影作品。人像摄影构图法取景简析图1.特写公式构图(公式1)2.半身公式构图(公式2)3.七分身公式构图(公式3)4.全身公式构图(公式4)如果超越上述公式构图法的范围,便会形成表现出甚多景物的带景艺术构图法。[2004-10-1214:05补充如下]在前两页有全部的内容,只是例图不是很多,但几乎都有,讲得也比较详细。[2004-11-0510:50补充如下]人像摄影的常用的特效器材人像摄影经常要使画面产生特殊的美感,所以需以特殊效果的镜片,或特殊摄影器材的运用,来增加画面的美感、降低光比等。以下便是在人像摄影时经常用到的特效器材:(1)半透明遮光齿状板:其齿状遮光设计能使画面产生逐渐朦胧柔化的效果。常用于高阶色调类的照片柔化,例如白色礼服下摆的柔化等。可自行制作或购买现成的,是人像摄影不可或缺的遮光板。使用时可直接加套于镜头前,并在取景窗中调整其位置。(2)黑色遮光齿状板:其功能与用法与半透明遮光齿状板相同,只是适用的照片类型稍有不同。常用于低阶调类照片的摄影减光,可使主题逐渐减光,并与黑色背景达成一气呵成的气氛感,是专业婚纱摄影必备之特效器材。(3)柔焦镜:此为专业人像摄影甚为重要的特效滤镜,是拍照时使肤质柔化的利器。其柔化的程度,则依其厂牌不同与拍摄时设定的光圈值不同或镜头倍率的不同等而各不相同,故需在实践中熟记其最佳的用法。在曝光时,需加开一档光圈作为曝光补偿,而且光圈值不要太大,约在f8以上的小光圈,才能得到不会太朦胧的柔度。人物太小时亦不宜使用,以免因影像太小又模糊,而使人像脸部产生不清晰的现象。(4)减光镜:为了使景深短浅、人像主题凸显,人像摄影经常需要开大光圈,此时减光镜是降低光量、使光圈开大的器材之一,曝光需依减光指数来增开光圈或减慢速度补偿。(5)有色滤镜:为了使照片画面产生偏色的特殊感,需使用黄色调Y2、蓝色调C12或橙色调YA3等有色滤镜。有色滤镜是经常而且必需的器材,具有使画面立即产生色调更改的功能。(6)渐层滤色镜:这是局部改善色彩的最简易的滤镜,为了使反差局部降低、色彩局部改善或局部加色;都需使用渐层滤色镜,只是在使用此滤镜时,需使用得当,否则易形成不自然的色彩变化。亦不可过分滥用,以免适得其反。(7)其他滤镜:其他还有流影滤镜、放射状滤镜、重复曝光滤镜等特殊效果的滤镜,其厂牌与功能不胜枚举,拍摄者可以根据各厂牌的功能说明或是自己的需求去选用。只是滤镜的使用是一门艺术,过度或不当使用,都会使照片太具匠气,使用者不可不慎。专业人像摄影的采光技法认识光的性质与功能,以及它投射于主题所产生的各种光影变化,并运用于摄影上,这种对于光的知识与运用的技术,便是摄影采光技法。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户外人像采光技法与棚内人像打光技法两种。在生活及摄影中,光是一切影像与色彩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更是创造宇宙万物立体感所不可缺少的因素。有了光,才能使人类的眼睛见到万物的形与色。在人像摄影的领域中,不同的采光方式会令同一人像产生不同的胖、瘦、柔、硬等感觉,所以,采光技术对于人像摄影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然,如果对于照片只要求一般的影像,而不要求立体光影的效果,则采光又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下列采光技法简明一览表,即是关于光的基本知识以及常用于人像摄影的采光技法。在棚内人像摄影中,为了使照片达到更完美的采光效果,室内摄影棚必须具备二盏以上的灯光来打光,这种打光技法称为“复灯打光法”。依据各灯的功能,可分为:①主光;②辅光;③效果光。打效果光的光源又可细分为:①背景灯;②发灯;③聚光特效灯等。至于打光所用的光源的采光数量则不受限制,可依实际需要来增减灯数。除了上述基本知识外,下列常用的采光知识仍需熟知:(1)光比:人像摄影打光除了主光源投射的亮部外,在相反的另一阴暗部,仍需有适当比例的补光,这样才能拍出一张明暗反差适宜的照片。照片中亮部与暗部的光度比值称为光比。这是摄影采光上极为重要的技术,只有在光比控制适宜的情况下,才能拍出一张明暗对比漂亮的照片。一般亮部与暗部的比例大约为3:1(亮部三倍光,暗部一倍光),4:1(亮部四倍光,暗部一倍光)以上的光比则反差较大。这些光比可以利用测光表来测量得知,这也是专业摄影师经常使用到的。(2)直射光的运用:在户外晴朗无遮蔽的天气下,太阳大都呈直射光。室内棚的裸灯(无任何遮蔽物或反射物光源时)就属于直射光类型。这是属于较为阳刚硬调的光质,运用于人像摄影时,较难产生柔和的质感,而且会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故不适宜直接运用于人像摄影的采光。但喜爱硬调质感的创作者,或是风景摄影等,则不在此限。(3)散射光的运用:户外太阳经过云层或是其他遮蔽物所漫射成反射出来的光,称为散射光。室内棚的反光伞、无影罩或经反射物折射的光,都属于散射光。这是柔和软调的光质,是人像摄影较为理想的光源,可以使人像摄影的皮肤质感产生柔和美丽的效果。无论是上述的户外人像采光法,或是室内人像打光法,都是摄影师经常使用的光影控制技术。摄影师还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创造出各种富有变化或气氛的打光法。只是在影像与光影的整体表现上,需要有与人体共鸣性的美感,而不是曲高和寡的照片,否则即会失去人像摄影艺术的共赏意义。只要能创作出艺术共赏与共鸣的佳作,无论运用何种打光、采光技法,都是可贵的,也是采光技法研习的最后目标。摄影棚设备由于户外的光源并不是唾手可得,光量也不可能尽如人愿,因此,依靠外景来拍摄婚纱照与艺术照,那是非常不方便的。这样,可以经由人力掌握的摄影棚也就应运而生了,而且显得特别重要。在摄影棚里,光源操控、背景设计以及道具运用等,都极为方便与实用。摄影时最重要的采光问题能在摄影棚内得到完全满意的控制。因此摄影棚的运用与操作技术,实为专业摄影师无可取代的专业技能。摄影棚硬件设备的规划,首先应以摄影器材能“运动”自如为原则;其次需具备三大器材,其一为灯光器材,其二为背景器材,其三为道具器材。以下就其特性作一简述。(1)灯光器材:灯光设备是采光时不可取代的唯一器材。如果说相机与底片是拍照的主要设备,则灯光是摄影棚产生影像的最主要器材。一切光与影皆需依靠这一器材来生成。(2)背景器材:如果说灯光是摄影棚产生影像最主要的器材,则背景可算是灯光发挥功能的舞台。要想拍出内涵丰富的照片,背景的衬托是不可缺少的。而室内摄影棚的背景可以预先设计好各种理想的造型与图样,所以摄影工作可以既快速又方便地完成。依其设计的形式,背景可以分为以绘画方式画于大布幔上的平面式布景和以真实景物来设计形成的立体式实景两类。前者适用于一般需特写而背景可忽略的人像摄影类型,后者则适用于中景以及比较讲究真实意境的照片类型。当然也有此两类相混合或利用科技组合以及幻灯投影等影像合成方法来制作的背景……然而目前最实用与传统的背景形式,仍是上述两类。(3)道具器材:道具具有绿叶衬红花的功能,虽然不是最主要的器材,却可以使主题因道具的衬托而显得更生动真实。适当地利用道具衬托,可以拍出更具意义的照片,只是道具与人像造型的意义有相同之处,那就是不宜过于繁琐与造假,否则不仅会失去画面的意义,更会产生喧宾夺主的负面影响。(4)其他设备:摄影棚除了上述三大器材的规划设计之外,如果空间与理想允许的话,还可以规划仪容整理区、快速更衣区及各类独特景观区等多功能式的空间设计。当然,这是在摄影器材能充分运用以及三大器材完整规划之后,始能开发的理想区域。一般摄影师可依自己的运作习惯,设计更适合自己风格的完美的摄影棚。(一)摄影棚的灯光器材人像摄影棚的灯光器材,一般可以分为瞬间光式的闪光灯类和连续光式的石英灯类两种。闪光灯类的闪灯是摄影棚最基本、最常用的设备,属于常态性的拍摄时使用。其光源一闪即逝,底片可在瞬间便感光完成,故又称为“瞬间光”。主题打光时的明暗情形,可借闪灯内部设置的模拟灯来直接观看。拍照操控颇为便捷,色温为5400K左右正常色调,是摄影棚内最基本的设备。连续光式的石英灯类光源,用于希望能有暖调色彩,或是喜欢慢速细致感光的拍摄。其光源属于连续性发光体,所以与闪光灯类的光源相反,可以以慢速感光的方式来得到较为细致的色彩。只是此类型灯光的电量消耗较大、容易发热,色温亦呈3200K的暖黄色调。由于是连续性发光,所以是电影等动态影片拍摄时的最主要光源。若想得到5400K的正常色温,可以用C12蓝色滤镜来矫正。摄影棚的灯光器材,无论是闪光灯,或是石英灯,其打光方式皆非单灯打
本文标题:人像摄影构图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359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