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优质教育中运用策略与方法的研究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优质教育中运用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名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优质教育中运用策略与方法的研究二、课题的提出优质教育是近几年来倍受世人瞩目的教育热点问题,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达喀尔会议”上明确提出:世界教育的发展目标应从全民教育向全民优质教育转变。提出了“向所有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是胜利,但如果不能向他们提供保证质量的教育,那不过是一种空洞的胜利”的重要论断。在我国,优质教育的问题同样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特别是随着自主创新型社会建设要求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知识型人才将逐渐被创新型人才所取代。如何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环境,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促进优质教育的实施,实现素质教育提出的全面、全体和个性发展的学生培养目标,这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也是广大社会民众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时代性要求。山东省作为教育强省,几年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全省中小学校拥有计算机821216台,全省各级各类中小学都已经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课程的实施和大面积的开展教师培训,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也已初具规模,我省建有市级城域网17个(含油田),县级城域网129个,有4123个学校建有校园网,有8762所学校能上互联网。各级各类中小学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覆盖全省的教育城域网络更是为开展信息化教学教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而且在学校教育的其他方面同样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如何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创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省电教馆从“九五”期间就开始组织全省部分中小学承担不同级别的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十五”期间,我省中小学校承担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积极性非常高,省电教馆组织领导了全省近400所中小学分别承担了国家级、省级的教育技术研究课题。通过几年的课题研究,我们已经培养了一大批科研型骨干教师,全省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水平也在逐年提高。这就为省电教馆承担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和保证。加上近年来我们已积累了很多带领全省中小学校进行区域性研究的组织管理经验,也为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实践意义:课题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建设优质的教育资源,改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环境,能够弥补因师资、环境等问题带来的城乡教育的不均衡,让更多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推动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理论价值:课题研究所总结出的研究成果,可以丰富优质教育理论,为广大中小学应用信息技术实施优质教育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为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优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应用提供有利的指导。四、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教育思想,在课题研究学校中建设优质的教育环境和资源,运用信息技术实施优质教育,使城镇和农村中小学的优质教育得到协调发展。2、理论基础基于优质教育理论什么是优质教育?就是让每一个人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的教育。优质教育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建设面向21世纪的高质量的教育,是教育质量普遍提高,能够符合社会大多数受教育者的需求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是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基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理论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号。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已由单一的教学辅助方面发展到改变课堂教与学模式、加速课程改革和管理信息化等各个方面,因此,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教育发展不容忽视的推动力。五、研究目标1、总结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优质教育环境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中的运用策略和方法建设优质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是实施优质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信息技术的介入为建设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参与研究的学校要通过优质环境和资源的建设研究,总结出运用信息技术建设优质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策略和方法,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中小学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2、探索运用信息技术实施优质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和策略不论是环境建设还是资源建设,最终落脚点都是课堂教学,要通过优质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合理运用,探索出实施优质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和策略。3、推动和帮助农村中小学建设优质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施优质教育,农村学校相对处于弱势中。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农村中小学改善教育环境、建设优质资源,尽可能地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村学生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六、研究内容1、农村中小学运用信息技术建设优质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研究(侧重物理环境和多媒体资源的建设)2、城镇中小学运用信息技术建设优质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研究(侧重人文环境和网络化资源的建设)3、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优质教学的研究与实践4、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师培训,建设优质教师队伍的研究七、研究方法本实验以统一规划、分工协作、共建共享、综合评价和在应用中反复修改完善的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调查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和统计法等。八、研究的实施步骤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一)、准备阶段(2006年6月--2006年12月)总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提出课题研究计划,组织子课题申报,确认实验学校承担的子课题,组织实验的开题和培训活动。(二)、实施阶段(2007年1月--2008年12月)总课题组对子课题进行指导,组织相关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开展优秀课例、优秀论文、优秀教学资源等评选活动;对子课题进行中期评估。(三)、总结阶段(2009年1月--2009年6月)总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完成研究材料的整理、检测,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汇编研究成果,进行鉴定验收。九、预期研究成果1、研究报告2、研究论文集3、优质资源(包括课件、网站、优秀课例)十、研究的组织管理(一)省电教馆成立总课题组。总课题组的任务是:1、设计方案、制定计划、组织和领导课题研究工作。2、审查、确认实验学校,论证审定子课题实验方案。3、组织培训、交流、研讨活动及宏观指导检查。4、组织对各子课题的中期评估检查和结题评估检查验收工作。5、总结、提炼各子课题学校的研究成果,完成最终本课题的研究任务。6、组织结题总结以及研究成果的评比、推广工作。(二)各市电教馆成立二级课题组。二级课题组的任务是:1、负责对各实验校进行指导、检查、分析、评估,帮助解决具体困难。2、负责本市各实验学校子课题申报和管理的有关事宜,搞好实验成果推广工作。3、负责本市子课题学校教师的有关课题研究的业务培训工作。(三)我省凡具备该项课题研究条件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省级电化教育示范校、市级电化教育示范校均可申报本课题的子课题进行研究。凡申报本课题的子课题的研究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实施方案,并认真做好子课题的研究与自我管理工作。十一、保障措施1、省电教馆成立总课题组,办公室设在省电教馆研究室,负责课题研究的日常工作,协调处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2、总课题组定期组织专家对该课题研究进行指导,并组织交流活动。3、子课题学校一定要执行有关的科研政策,对实验教师的工作要计入工作量,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4、子课题学校要保证实验教师在实验期间相对稳定。5、在实验期间,如果子课题负责人调动,到新学校后可向省总课题组重新申请立项。原实验学校的新任课题负责人可以申请成为省课题组的成员,继续负责本校课题的研究。6、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子课题研究所需经费,由子课题学校自筹解决。2006年7月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优质教育中运用策略与方法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3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