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音乐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1幼儿教师的音乐教学工作技能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素质和能力,还是使幼儿身心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早在我国古代,圣人孔子就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思是说:人的修养由诗开始,以礼为依据,由音乐来完成。“乐德之教,乐语之教,乐舞之教”(西周)也充分揭示了音乐对人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功能。音乐教育符合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江总书记曾经说过:“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幼儿期能否接受高素质的教育,将决定其一生的发展,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富有人文内涵的艺术教育。西方有识之士认为音乐是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的科学成就许多是受音乐的启发而得到的。”这说明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的特殊育人功能是其他教育无可比拟的。音乐教育对于塑造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幼儿整体的心理发展水平,使幼儿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信心,良好的性格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来说有着独特的意义。所以说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一、音乐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教育学》告诉我们,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是幼儿翅,幼儿时期个体社会性发展水平的高低将影响其今后适应社会、创造社会的能力。如何促进幼儿完整自我的形成,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无疑是实现这一心理特征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特别是幼儿园音乐活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形式融入幼儿的生活之中,从各个方面去促进了幼2儿健全人格的形成。那么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发展究竟有哪些作用和影响呢?(一)、音乐教育能促进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在艺术世界里,音乐是最善于表达并激发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的旋律时而活泼,时而激昂,时而舒缓,这些都能给幼儿以美的熏陶与感染。它可以使幼儿兴奋,也可以使幼儿镇静,消除紧张情绪,获得情感的平衡。而每一首歌词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寓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从而给幼儿以形象、生动的教育。通过广泛接触表现不同情感、不同内容的音乐,幼儿的情感世界逐渐丰富、充实起来。如在歌曲《娃哈哈》中,一开始就给了幼儿一个美丽的画面——“我们的祖国j黾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对孩子们来说,美并不需要额外的装饰,那种开满鲜花的花园已经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在幼儿社会情感中重在培养他们的爱,从爱父母到爱老师、爱小朋友、爱幼儿园、爱祖国,虽然这些概念显得抽象,但通过系列音乐活动,如,《我的好妈妈》,《小娃娃跌倒了》、《国旗,国旗多美丽》等歌曲的情结体验,这些抽象的概念就内化为孩子们的行动了。当然,音乐形象是非常抽象的,需要教师的启发诱导去激发幼儿的情感,在老师和幼儿的交流中,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二)、音乐教育能促进幼儿社会认知和协作能力的发展。社会认知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对幼儿来说,主要包括社会的日常行为规范、礼貌行为的认知等等。对幼儿的认知教育是不能按正规的认知教育方式来灌输的,大部分是通过教师和家长的言传身教、待人接物等来了解的。因为观察和模仿周围人的行为是幼儿社会认知发畏3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尽管如此,他们也很难了解众多的社会规则和相互协作的意义,这个缺憾只好由音乐教育弥补了。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有许多的音乐活动就可以让幼儿形成这样一种认知:“我一定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就不能玩下去了。每个喜欢音乐游戏的幼儿都会自然而然地遵守游戏规则,同时也培养了协作能力。例如在音乐游戏《小兔乖乖》中,什么时候小兔出来,什么时候兔妈妈上场,什么时候大灰狼被抓住,这一切都要听音乐的指令,而不是随心所欲地进行。“小兔子’’之间要配合协作才能将大灰狼抓住,“大灰狼’’和小兔子之间也要协作才能将游戏进行到底。音乐活动使幼儿得到了既轻松的自我表觋而同时又受约束并与他人合作这样一个训练的机会,幼儿在过程中理顺了自我和集体的关系。在歌曲《交通警》、《从小讲礼貌》、《我是妈妈的好宝宝》等歌曲中都可以找到教育的原型,让孩子们在学习歌曲中受到熏陶、训练,使他们从小认识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和与他人合作的意义。(三)、音乐教育能促进幼儿社会性交往的发展在当今社会里,独生子女增多并且娇惯,有限的接触环境使孩子们交往世界日趋狭窄,他们很难得到与别人交往的机会,更说不上交往能力与技巧的提高。音乐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沟通的渠道,为幼儿提供了交往的机会。好的幼儿歌曲本身就是一首好儿歌,歌词中丰富的词汇,精练而富有感情色彩,再配上优美的旋律,幼儿非常喜欢并乐于接受。如幼儿歌曲《来吧!亲爱的小伙伴》,歌中唱道:“来吧,亲爱的小伙伴,我的玩具真好玩,红的绿的多好看,我有玩具大家玩……,又如音乐游戏《找朋友》、《打电话》等都是通过一系列音乐活动的感染,促进了幼儿的交往,提高了幼儿的交往质量,使他们知道玩具等物品与他人分享,知道帮助小朋友,体会到理解同伴和老师的情绪。当他4们表演一个音乐作品时,会寻求老师和同伴的赞许;当表演出现错误时,会虚心接受老师的纠正;当进行游戏时,他们会自发组成小组,一起唱、跳、玩。这些事例说明,交往永远是和活动紧密相连的,而音乐活动正是促进幼儿社会交往的最佳方式。(四)、音乐教育能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幼儿只有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才能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这种个性品质包括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性格品质。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幼儿才可能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考,独立的交往,独立面对困难,在生活中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五)、音乐教育影响着幼儿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语言的发展。音乐能够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幼儿时期正是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时期,是由再造想象逐步自创造想象发展的时期。幼儿在进行内容丰富的音乐活动中,运用想象进行创造。如:一段悠扬的旋律,幼儿可以想象成小鱼游水,鸭子嬉戏,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想象自我在大海或天空中翱游、飞翔。幼儿在想象音乐、创造音乐的同时,为了表达内心世界,他就要积极地运用语言来展现,把自己的想法体验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加强了语言能力的发展。(六)、音乐教育影响着幼儿身心健康。幼儿时期身体发展正是由大肌肉活动逐步到小肌肉的细腻活动。幼儿通过学习打击乐器可以放松地、自由地运用大肌肉,促进小肌肉的发展。他们在打击过程中满足了活泼好动的天性,同时在悦耳和谐声音中享受着乐器带来的快乐,这使他们感到身心轻松愉快,消除了身体疲劳与紧张感。5音乐教育可以让幼儿意识到自己在这个音乐活动中所承担的任务和作用,如幼儿在歌曲中担任不同的演唱形式,打击乐中承担的某一乐器的演奏,都让幼儿感到自己在这个集体中是不可缺少的,从而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如器乐学习,一条条枯燥乏味的音阶练习,单调重复琶音,为了练好手指基本功,无论严冬酷暑,都要天天坚持练习。在这些音乐活动训练中,不断地强化了幼儿意志力的培养。使性格孤僻的幼儿也能充得活泼起来。由于音乐表演的成功,使胆小的不善于表现的幼儿增强了自信心,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以上的分析论述,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音乐活动的教育价值,并尽可能地完善我们的音乐教育,使音乐成为创造幼儿感知社会、感知生活的一种手段,并摒弃以往那些在音乐活动中一味的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而忽视幼儿参于、体验音乐的错误做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音乐教育的社会性功能,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艺术教育作为五大领域之一,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在不同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是其他领域都不能比拟的。而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之一,又在艺术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特殊意义。本文从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全面影响作以详实的阐述,以期同行对音乐教育的重新认识,以便更有效地实施音乐教育。二、音乐教育对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对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音乐是促进脑发育的最好途径。音乐教育能促进智慧的发展。记得有人说“音乐凝聚着人类的智慧。”雨果精练地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在一把就是音符。”这说明音乐对智力的开发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音乐能开发人的智力,这是符合大脑机能活动科学规律的。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左半球具有语言、计算等功能,是比较繁忙的半球;右半球具有音乐、绘画、空间知觉等6功能,是比较清闲的半球。人们一直把大脑的左半球视为优势半球。《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形象地称左右半球为“学术性左脑”和“创造性右脑”。左右脑均衡发展,功能互补,才是人脑发挥其最大潜能的要点。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模式造成学生左脑超负荷,右脑则呈睡眠状态。音乐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大脑建立更多、更复杂的神经联系,因为熟悉旋律,感知节奏等音乐活动都需要右脑的参与,而对音乐性质及乐曲之间关系的理解中左脑则起着决定作用,尤其是音乐技能训练的工具大部分都是双手协调活动促使左右半脑的兴奋和思维,从而促进全脑的开发。现就音乐教育对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作用论述如下:(一)音乐教育培养了幼儿的感知能力发展各种感觉器官的感觉和知觉能力,是开发智力的基础。因为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表情艺术,它用音响的魔力唤起人们的各种感受,上升为心灵的直接语言。幼儿学习音乐不需要先认识文字符号,而是通过感知觉来辨别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众所周知,音乐的学习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长期听辩,试唱和试奏的过程。从单个音到和弦,从单个声部到多个声部,从浅显的旋律到复杂的织体。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视觉,听觉以及口、手、脚、脑等器官都同时启动,并且依靠大脑的紧张活动来进行调节和平衡。有人称这个过程为多种器官同步发展训练,它通过听觉神经传导使大脑产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记忆,形成一个音乐表象,从而产生音乐想象和联想。例如,幼儿在谈奏乐器的过程中,两眼不但要同时看准高低音谱表中的旋律,还要兼顾键盘上的音的位置。乐谱中很多符号是不断变化的,幼儿必须在瞬间通过视觉、听觉和两手的协调动作来完成,而且还要认真领会和表现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感觉、知觉、联想等心理活动同理解思维都得到了很好的配合和锻炼。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幼儿听觉的敏锐性,促进了幼儿的感知能力的发展。7(二)音乐教育促进了幼儿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幼儿时期注意的特点是以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但还很不稳定,极易转移,周围那些新颖强烈的刺激和变化,都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音乐作为一种转瞬即逝的时间艺术,要求幼儿保持注意力的稳定习惯于跟乐音的运动和变化,以便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形成对乐曲的整体感受。音乐欣赏和演奏还要求儿童具有一定的注意力分配能力。在演唱中,即要控制自己的发声,使自己的音高、节奏和自己的声部协调统一,还要倾听其他的声部,注意指挥的手势和要求;在欣赏中,既要聆听主旋律,又要倾听不同的音色、表情、变化等等,否则就无法完整地体会音乐作品的丰富性和层次性。音乐教育也促进了幼儿记忆力的发展。音乐具有直观性,它能刺激人的感官并引起记忆等心理反应。整齐的节奏、和谐的旋律使人的记忆有一定的根源基础,优美的旋律不仅容易上口并储存脑海中,使记忆进一步加深巩固。学龄前儿童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开始发展,更多地依赖于表象,而幼儿音乐课的形式活泼多样,既有唱歌又有律动和音乐游戏,有时也边歌边舞或进行节奏练习,使幼儿各种器官都活动起来;同时教师教唱歌曲时采用恰当的教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各种形式向幼儿讲解歌曲的内容,使幼儿理解歌曲的性质,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感情。例如:教师在教唱歌曲时,可以把歌曲内容编成幼儿爱听的故事或结合图画。这样幼儿兴趣很高,很快记住了歌词,增强了记忆力。实践证明,音乐教育正是促进幼儿注意力,记忆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三)音乐教育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音乐中的音乐形象是一种广泛的对音乐意境的生动想象
本文标题:音乐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427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