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施工准备四、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五、主要劳动力组织六、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七、质量标准八、质量保证体系九、施工工期十、成品保护措施十一、文明施工及安全措施十二、主要施工技术资料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结构型式:钢筋砼剪力墙结构,地上11层、地下1层(一)建筑设计概况*********公共租赁房工程,属二类高层建筑物,基础采用筏板基础。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7度,地上主楼为十一层、地下一层设备用房。总建筑面积为23734㎡。本工程为地上11层,地下1层的剪力墙结构,总长126.5米,宽度18米,建筑总高度为44m,标准层层高为3.3m。(三)结构设计概况本工程为钢筋砼剪力墙结构,地上11层,地下1层,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物场地类别Ⅱ类,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基础形式为筏形基础,筏板厚750mm,本工程外墙剪力墙截面宽度主要为300mm,内墙剪力墙截面宽度2500mm。楼板厚度主要为:100mm、130mm地下室顶板厚为:180mm二、编制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标准》ZJQ08-SGJB204-20057、《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杜荣军著三、施工准备施工前我们将做好前期的技术准备工作:施工前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工作,做好变更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深化设计,编制各工序、工种的作业设计并落实到施工的工长和作业队伍及班组。掌握水准点标高,轴线控制点等资料。模板设计及制作1、根据本工程结构形式、各项荷载、地基土类、所选用的施工方法等条件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其中模板设计中含有模板体系的计算,计算内容包括以下几项:砼侧压力及荷载计算;板面强度及刚度验算:2、模板及其支架设计应考虑的荷载有:模板及其支架的自重;新浇筑砼自重;钢筋自重;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新浇砼对模板侧面的压力;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3、根据模板设计图进行翻样,提供模板设计规格和制作数量进行模板制作,并按其规格、类型编号和使用部位注明标识;所有定型模板自制。4、模板设计及制作时,应兼顾考虑其适用性和通用性,宜多标准型,少异型,多通用、多周转,不断改进和创新。四、主要工作量、施工机械及工器具1、工作量模板:10000平方;钢管:120吨;扣件:15000个;2、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具名称型号数量备注水准仪S32台经检定合格经纬仪DJ21台经检定合格钢卷尺50M2把经检定合格五、主要劳动力组织模板工:50人技术员:3人管理人员:5人杂工:15人六、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本工程模板包括:筏板、梁、板、剪力墙及填充墙的构造柱、现浇板带等。由于本工程模板工程量大,因此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就成为影响混凝土成型质量和结构安全的较为关键的因素之一。为使混凝土的外观尺寸、外观质量均达到质量验收标准,采用木质胶合板支模。1、模板选型及配置数量序号结构部分模板选型配置数量支设及加固方法1基础筏板、剪力墙木质胶合板配置全部的基础模板钢管扣件、加固体系2地下室外墙木质胶合板配置一层钢管扣件加固体系3梁木框竹胶合板配置一层钢管扣件脚手架4现浇平板木质胶合板配置二层钢管扣件脚手架5楼梯定型木质胶合板配置二层钢管扣件或脚手架2、地下室外墙模板2.1本工程地下室外墙模板采用木质胶合板,支撑体系采用¢48*3.0㎜钢管作支撑,采用Φ12对拉螺栓加固。2.1.1首先弹出墙的边线及控制线,根据模板拼装图采用散装拼接法。先就位阴角临时固定,按照先横墙后纵墙的原则施工。2.1.2在安装模板前,按位置线安装门窗洞口模板,与墙体钢筋固定,并安装好预埋件或木砖等。2.1.3安装模板宜采用墙两侧模板同时安装。第一步模板安装锁定插入对拉螺栓和套管,并将两侧模对准基线使之稳定,然后用蝶形扣件与钩头螺栓固定于模板边肋上,调整校正两侧模板的平直。2.1.4用同样方法安装其它若干步模板到墙顶部,内钢楞固定,穿墙螺栓由内外钢楞中间插入,用螺母将蝶形扣件拧紧,使两侧模板成为一体。安装斜撑,调整模板垂直。2.1.5模板安装必须保证位置正确,立面垂直。不垂直时通过模板支架进行调整。模板横向应水平一致,不平时可通过模板下部地脚进行调整。2.1.6对拉螺栓要连接牢靠,松紧力度一致。2.1.7安装支撑加固架体,水平肋采用普通双钢管加固,间距700mm,竖向支撑间距500mm,每600mm设一道双层斜撑,保证模板垂直度及位置正确。2.2保证地下室外墙模板质量措施2.2.1轴线控制:每道墙弹墙边线和偏200mm控制线,支好模后检查地下室外墙轴线,在同一轴线上的几道墙,上下各拉一条通线,保证各墙能串线,将轴线误差控制在3mm之间。2.2.2垂直度控制:沿墙体长度每2m左右吊一次垂直度,并将误差控制在3mm之内,确保地下室外墙的垂直。2.2.3支模前必须对墙体钢筋进行检查,严防由于钢筋偏移、倾斜造成墙模校正困难。2.2.4模板施工前将施工缝处理干净,剔除掉悬浮的石子,防止夹渣、烂根的发生。3、现浇板模板3.1模板设计3.1.1结构选型:现浇楼板底模采用12㎜厚竹胶合模板,Ø48×3.0㎜脚手架钢管及50×80㎜木楞组成支撑体系。3.1.2模板体系材料构造的确定:采用12㎜厚1.22m×2.44m木胶合模板,50×80㎜木楞@350间距,Ø48×3㎜钢脚手架管竖向支撑@800㎜间距。3.2模板验算:3.2.1现浇板模板荷载设计计算模板支承体系承受的荷载包括:恒荷载、活荷载。恒荷载包括:脚手架立杆、纵、横向水平杆和扣件、钢筋混凝土等重量。活荷载包括:作业层上人员、设备、工具及风荷载。3.2.2模板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N=1.2∑NGK+0.85×1.4∑NQK∑NGK: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与钢筋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NQK: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荷载清理:恒荷载:新浇砼自重标准值(18mm厚):24KN/m3钢筋自重标准值:1.1KN/m3模板自重标准值(胶合板、木龙骨):0.5KN/m2小计:(24+1.1)×0.12+0.5=3.512KN/m2钢管重3.11㎏/m(3.11×3+3.11×4×0.8)×9.8×10-3=0.0.189KN扣件重量按12.5KN/个12.5×4=0.050KN则:∑NGK=3.512×0.8×0.8+0.189+0.050=2.49KN活荷载:作业人员、设备、工具等荷载标准值:2.5KN/m2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标准值:2.0KN/m2小计:4.5KN/m2则:∑NQK=4.5×0.8×0.8=2.88KN于是:N=1.2×2.49+0.85×1.4×2.88=6.42KNc、立杆的稳定性计算/N/(φA)+MW/W≤f其中:φ:稳定系数,λ=l/i=1500/15.9=94.φ=0.634A:立杆截面面积3.95cm2W:截面模量5.08cm3f: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205N/mm2MW:立杆段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MW=0.013则:6464/(0.634×3.95×100)+0.013/5.08=40.55N/mm2≤205N/mm2.符合要求。(5)梁模板验算:梁尺寸为:长×宽=600mm×300mm荷载清理恒荷载:新浇砼自重标准值:24KN/m3钢筋自重标准值:1.1KN/m3模板自重标准值(胶合板、木龙骨):0.5KN/m2小计:(24+1.1)×0.6+0.5=15.58KN/m2钢管重3.11㎏/m(3.11×3+3.11×4×0.8)×9.8×10-3=0.0.189KN扣件重量按12.5/个12.5×4=0.050KN则:∑NGK=15.58×0.8×0.25+0.189+0.050=3.355KN活荷载:作业人员、设备、工具等荷载标准值:2.5KN/m2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标准值:2.0KN/m2小计:4.5KN/m2则:∑NQK=4.5×0.8×0.25=0.9KN于是:N=1.2×3.355+0.85×1.4×0.9=5.097KN立杆的稳定性计算:N/(φA)+MW/W≤f其中:φ:稳定系数,λ=l/i=1500/15.9=94.φ=0.634A:立杆截面面积3.95cm2W:截面模量5.08cm3f: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205N/mm2MW:立杆段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MW=0.013则:5707/(0.634×3.95×100)+0.013/5.08=46.36N/mm2≤205N/mm2.符合要求。4、现浇板及梁模板的安装4.1梁板的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满樘架,同时支模,由于梁板跨度较大,为加快施工进度,建立早拆体系,先支梁模后支板模,支模系统又要相互兼顾,并要进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验算。4.2满樘架的搭设要求:立杆间距为800mm,立杆之间纵横向均加设水平拉杆,一般距地15cm设一道扫地杆,以上每隔1.2m设一道,其顶部一道上放50×80mm方木作为现浇板模板的主龙骨,主龙骨间距为300mm,在横木上放置1.2cm厚竹胶合板,用铁钉将其固定在龙骨上。4.3满樘架搭设好后,先将梁底模按轴线标高固定牢靠,其底模水平背杆间距不得大于800mm,要求当梁跨度大于4m时,起拱高度为全跨的3/1000。待梁底模支设完毕,钢筋绑扎完毕后开始安装侧模,其侧模必须与底模靠紧,并要求其侧模上口标高必须准确无误,侧模立好后采用短钢管与满樘架连接成稳固的三角形,使其侧模牢固可靠。5、特殊部位要求4.4梁底模与梁侧模连接可靠、紧密,梁底的定位扣件应牢固,确保梁的轴线、标高及截面尺寸正确。4.5模板的拼缝应严密。模板组拼完后,若有拼缝较大时,应用腻子补平、补严,并在模板表面粘贴50mm宽胶带。4.6与其它梁、板、柱模板的衔接应紧密,互相交错拼接的顺序应正确,确保能按正常的顺序拆模。5、楼梯的施工楼梯模板采用定制整体木模板,底模采用竹胶合板,楼梯踏步立面与平面做成整体,固定在楼梯侧模板上,每三阶设一浇筑口,楼梯底板及踏步模板支设。6、构造柱、过梁模板的支设为避免因模板支设对墙体的扰动破坏,对于框架结构和框架结构中,砖墙和砌块墙上现浇小构件(包括构造柱、圈梁、过梁等),采用自制定型整体竹胶合板,用15mm竹胶合模板做面层,50×80木方做龙骨,用φ12对拉螺栓连接加。本工程所有预制过梁按型号、规格、尺寸不同分类型采用定型竹胶合模板等设钢筋卡具夹固,进行现场预制,如附图所示,制作长度比设计梁长度大10mm,制作宽度比设计过梁宽度小5mm。7、后浇带模板的支设后浇带模板直设前必须先将施工缝和钢筋上的松散混凝土及浮浆清理干净;剪力墙模板采用对拉螺杆加固,水平向两根,竖向间距700㎜;顶板、梁后浇带模板按梁板模板支设要求支模;后浇带模板支设前在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部位粘贴双面胶带,保证模板支设紧密。8、模板的拆除8.1制定拆模顺序,模板拆除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顺序,拆模时杜绝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8.2拆模时必须经工长批准,侧模应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时,方可拆除,底模的拆模强度必须达到下述要求且不少于15天。设有早拆体系的现浇模板底模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早拆体系才能拆除。其它部分满樘架及梁板底模,混凝土强度达到50%时,便于拆除。结构名称结构跨度(m)达到砼标准强度百分比(%)板≤2502,≤875梁≥8758100悬臂构件1008.3拆模时在拆模区域设置警戒线,设专人警戒,直到模板拆除完毕,并将模板、配件、支架运走,拆模时一次性拆除干净,禁止把难拆模板保留,尤其是悬空模板一定要拆除干净。8.4拆下的模板、配件严禁抛扔,定点堆放整齐,堆放地点不能临边,及时清理模板上残留
本文标题:小高层模板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490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