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再谈议论文写作之论据分析
1谈议论文写作之论据分析【教学思路】议论文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一篇以理服人、以理取胜、推理逻辑性强的议论文往往在高考中更能获得高分。为了达到目的,就要在观点与材料间搭一座理性的桥梁。1.强化论据要紧扣论点的意识。2.学会“就例说理”。在分析问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根据说理的几种语言表达形式或套子,先学会模仿,在思维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随心所欲,灵活运用,提高说理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议论文中常见的四种分析方法2.难点: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议论文中常见的四种分析方法【教学过程】导入:上节课,老师针对同学们在写议论文的过程中出现的“例而不析”问题,提出了“论据要紧扣论点”的要求。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议论文中常见的四种分析方法,让我们的论据更有说服力。(展示课题“会分析才有硬道理”)1.目标要求:强化论据要紧扣论点的意识;学会“就例说理”。2.典例感悟例一:不轻易说“不”,这是一种智慧。(论点)十几年前,互联网在中国还没有造成重大影响。一个外国记者采访某外资企业老板时问:“您以为互联网在中国有市场吗?”那位老板几乎不假思索地说:“不,那不可能,中国技术太落后,经济也不行。”但这句话却启发了当时正从事翻译工作的马云。他仔细地分析,中国有十几亿人口,且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也逐渐发展,如果利用互联网发展贸易,不是有很大的市场吗?于是他敏锐地从别人说“不”的事业里看到了商机。马云也成为了著名网站“阿里巴巴”的总裁,他的智慧也为人称道。(论据)如果当时马云只看到困难,就轻易地说“不”,那么现在还哪有功成名就可言?由此可见,有些看似不可能的事,请不要轻易对它们说“不”。有时候经过仔细分析,认真思考,所谓的不可能也是有可能的。(分析)——08高考优秀作文《不要轻易说“不”》例二: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连才能为国争光(论点)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已是奥运冠军的冼东妹光荣退役,开始了新的生活,但是2007年初,国家需要她再拼搏一次时,她毫不犹豫,不顾自己已经是32岁的高龄,狠心给仅仅5个月大的女儿断奶,牺牲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毅然重返柔道训练馆,踏上艰辛的复出之路。在布满荆棘的卫冕之路上,冼东妹克服了无数困难,最终在北京奥运会上勇夺金牌,再次为祖国赢得荣誉。(论据)假如07年冼东妹只顾享受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以自己的体育年龄已大、女儿未断奶为由,拒绝重返体坛;假如冼东妹承受不了复出的压力,惧怕训练过程遇到的困难;假如冼东妹只顾个人的利益,不顾国家的利益……那么08奥运的奖牌榜上中国将少了一块熠熠生辉的金牌。可见,只有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连才能为国争光。(分析)点拨:简言之,正例反说,反例正说。这就是最简单易行的说理方法——假设分析法,每个学生都可以掌握。标志性词语:如果……,那么……假如……,怎能……试想、倘若例三: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论点)2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研究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论据)他们为什么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呢?因为他们是生活的强者,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因为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分析)例四:必须重整全民道德观念(论点)奶粉添加三聚氰胺事件,再次引爆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令我们更为忧心的是事件透露出来的中国的道德危机。联想到其他的造假,不能不问,中国商人的道德丢到哪里了?过去几年,中国问题食品频生,从苏丹红一号、劣质奶粉、有毒大米、孔雀石绿,到去年的毒豆奶、毒饺子和近期的毒奶粉事件。(论据)为什么中国的问题食品屡禁不止?这显然是内地商人的商德、地方政府包庇、法律和监管质检等方面都出现问题。究其原因,在商品经济的大潮的冲击下,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渗透了相当多人的灵魂之中。现在,为了利润,为了赚钱,连孩子的健康也不顾了,这不可怕吗?所以,所有有影响的人士,都必须为重整全民道德观念呐喊呼告。道德低下了,经济上去了最终还是要垮下来。(分析)点拨: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由果索因,使内容逐步深化。这就叫“探因分析法”。标志性词语:为什么……,是因为……;正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究其原因……3.实战演练运用假设分析法或探因分析法紧扣论点对下列论据进行分析换一种角度思考,将有另一种收获(论点)相信大家对“牛仔大王”李维斯并不感到陌生,对他的发迹史也略有所闻:他一开始是想到西部淘金,在此过程中他遇到了和其他所有的淘金者相同的困难。面对挡住淘金者西行去路的大河这一障碍,他想到了利用替淘金者摆渡赚钱;面对西部缺水的困境,他想到了卖水给淘金者赚钱;面对到西部淘金的人裤子极易磨破的现实,他想到了用破帐篷来制造裤子买给淘金者赚钱。后来,他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牛仔裤,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论据)4.发展提升归纳分析法:在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对这些论据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这种分析法就是“归纳分析法”。例五:乐观是成功的保证(观点)牛顿发明地心引力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哈费发明血液循环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达尔文宣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人反对他;贝尔第一次造电话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莱特初用苦功于制造飞机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讲到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论据)但这许多人都因抱着乐观主义的精神,而为后世所称道。也正因有了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们才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获得了成功。(归纳分析)3例六: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门”。(观点)古今中外成才者,大多出自寒家。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亦出身贫寒;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还供姐姐读书……。(论据)这都是幼时曾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由此看来,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归纳分析)正反对比法:举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然后,对这两个例子还要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证明论点。例七:蔺相如摒弃一切世俗,以一颗宽容之心来对待廉颇,他创造出了流芳百世的“将相和”。包容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加受人爱戴。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人并不理解包容的奥妙,总是因为一些小事而斤斤斤计较。曹丕因为不能容忍弟弟的才华,而最终留下了“煮豆燃豆萁”的千古骂名。当以上事实摆在眼前,你难道还会不愿意去选包容吗?例九:①秦始皇之所以能“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是因为他具有雄才伟略,能够“奋六世之余烈”。②小仲马之所以能写出震动世界的名作《茶花女》,是因为他从父亲大仲马的身上继承的不是万贯家财,而是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地描写人物的能力。事实告诉我们:以本事处世,则事业可成,功名可就。相反,身继巨富,而无本领者,只能是事业无成,乃至国破家亡。③秦二世胡亥之所以在位仅仅三年,便落得个“身死人手而七庙隳”,为天下人耻笑的下场,是因为他仅仅继承了秦始皇留下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金城万里”的万世之业,却没有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④约有70%的“富二代”、88%的“富三代”、97%的“富四代”之所以难挑守业重担,难续父辈辉煌,是因为由于与父辈生活环境完全不同,尤其是父辈往往给予了他们远超社会常规的优越生活条件,使他们自我优越感极突出,却没有担当继富重任的能力、魄力与见识。5.反馈练习:下面这段说理综合使用了哪些方法?不要轻易说“不”,还因为它需要我们付出代价,有时候,甚至是血的代价,生命的代价。败兵垓下的项羽对乌江亭长说“不”,放弃东山再起的机会,自刎乌江,从此霸王别姬成为一曲绝唱,而韩信,不对漂母说“不”,不拒绝她的帮助,忍辱负重,终成一代名将。究其原因项羽太在乎他的英雄气概,殊不知大丈夫能屈能伸,像韩信。假如项羽不轻易说“不”,那历史恐怕就要改写,项羽或许就不仅仅是一个悲剧英雄了。——《不要轻易说“不”》6.小结:议论文常见的的四种分析方法是假设分析法、探因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同一论据,可以采用多种分析的方法,到底用哪一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7.课外巩固:(1)紧扣论点,运用归纳分析法为下面的一则论据续写一段分析。只有付出,才有收获(论点)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宽终不悔”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10年,10年中,他不懈地努力,却不4断地失败;不断地失败,却又不懈地努力。10年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论据)(2)紧扣论点,运用对比分析法为下面的一则论据续写一段分析。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论点)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才有了马陵道之胜。(论据)(3)选用下面的一则或三则论据续写一段分析。要求:1、紧扣论点。2、选择运用议论文常见的四种分析法中的一种或综合运用四种方法换一种角度思考,将有另一种收获(论点)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欧洲大陆,一种方便、价廉的圆珠笔开始在书记员,银行职员甚至是富商中流行起来。不久人们却发现圆珠笔前端的钢珠在长时间的书写后,因摩擦而变小继而脱落导致笔筒内的油泄露出来,弄得满纸油渍,给书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这时一个叫马塞尔•比希的人想到:既然不能将圆珠笔的寿命很好的延长,那为什么不主动的控制圆珠笔的寿命呢?于是,他在实验中找到一颗“钢珠”所能完成书写的“最大用油量”。然后每支笔所装的“油”都不超过这个“最大用油量”。这样,方便、价廉又“卫生”的圆珠笔有成了人们最喜爱的书写工具之一。(论据1)海尔公司曾低价出售一批洗衣机给某贫困地区,后来该地区农民反映洗衣机存在质量问题,用了没几年便坏了,一时海尔的声誉大跌。海尔公司派专家去调查此事,结果专家们发现当地农民用洗衣机去洗土豆,导致排水管堵塞不能再用,调查结果传回了公司,这本是一件令人捧腹的笑事,而海尔公司却认真对待此事,最后竟研制出一种既能洗衣服又能洗土豆的新型洗衣机,并迅速占领了当地市场。(论据2)洛克菲勒在一家石油公司里谋到一份工作,任务是检查石油罐改是否焊接好。他仔细观察焊接的全过程,发现按照常规,焊接好一个石油罐盖,共用39滴焊接剂。为什么一定要用39滴呢?少用一滴行不行?他认真测算试验,结果发现,焊接好一个石油罐盖,只需38滴焊接剂就足够了。使用这种新型焊接机,每焊接一个罐盖可节省一滴焊接剂。积少成多,一年下来,他竟为公司节省开支5万美元。许多年后,他成为世界石油大王。(论据3)5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都精于谋略,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孙膑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上下齐心,孙膑在此,计出即行,
本文标题:再谈议论文写作之论据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51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