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计划本学期是小学学习的最后阶段,时间匆匆而过,我们又迎来了后期的复习工作,为了使复习工作全面、系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以教学大纲、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以下系统性的复习。一、复习要求1、找准薄弱。复习过程一方面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更加有连贯性,系统性和规律性,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查漏补缺。所以,在复习之前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既要找到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足,又要发现个别的不足,针对这些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这样的复习才更有针对性,更有效。2、善于归类。通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在基础知识、阅读方法、习作方法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复习阶段,我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积累进行归类整理,提炼方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呈现给学生的练习要有代表性,内容要“精”,形式要“全”,方法要“活”,切实做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以获取“省时高效”的复习效果。3、注重运用。知识的积累最终是为了运用,因此,复习中要创设各种语言情境和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去运用,真正体现学以致用。二、复习的重难点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基础的字词,古诗名言应严格把关,作为重点。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又是难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突出中心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三、复习内容字:1、课后积累里的作为重点。2、多音字组词,能正确区分所学的形近字、同音字。3、能进一步巩固学习中的易错字、难记忆的字。尤其是会认字必须读准。4、上下册每个单元的生字要过关。词:1、所有生词,书本里的,都要会写,会运用。2、所有四字词语,成语牢记,听写,并会填空。3、按照词的类型分类复习,掌握所学的词语,认读并听写这些词语。4、复习课文中出现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5、根据句意填出适当的词语。句:1、所有课后积累里的句子、段、文以及教材中的古诗词部会背会默写,及时抽查。2、单元测试卷、综合测试卷注重句型之间的转换训练,能按要求完成或改写各种句式:比喻句、拟人句、陈述句、被字句、把字句、缩句、扩句。3、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能掌握基本的病句特点。尤其是改病段。4、会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初了步解一些复句之间的关系。阅读抓住每次测试卷上的篇章练习为主,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注重阅读方法的渗透。•仔细阅读这段话,谈谈你对以下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通过什么方法理解了这句话?(渗透“抓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全文中心理解、联系自身生活实际理解、反复朗读”等理解句子的方法)•理解下面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渗透“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近反义词换词、词语拆并法、字理分析等理解词语的方法)•短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渗透“题目扩展法、要素归纳法、段意合并法、问题案归纳法、摘录句段法、取主舍次法”等方法。)•读了这篇短文或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结合内容具体谈:全文中心、主要人物品质、主要事情所蕴含的道理)答习作:能按要求完成各类习作,叙事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习作可随时写,每周不少于一篇,写过的作文最好不写,可结合教材每个单元中的某篇课文中的重点拟定题目或根据单元测试卷、综合测试卷中的阅读拟定题目进行习作。加强学生的习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其审题、布局谋篇等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大胆想象、幻想,写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感受,真正做到“言为心声”。四、复习措施: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教给学生复习方法,防止简单粗暴,机械重复。2、认真备好复习课,上好复习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讲精炼,讲练结合,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努力探究。3、及时查漏补缺,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指导,对于学困生要重点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其做到乐学。4、改变测试方法,把书面试卷与朗读、口语交际结合起来,全面考核学生的语文能能力,促进全面和谐发展。五、复习时间及内容安排4月15—19日复习下册7、8单元22—26日复习下册5、6单元27、28和5月2、3日复习下册3、4单元5月6—10日复习下册1、2单元复习下册课本重点,同步测试《全程优选卷》。5月13—17日复习上册1—4单元20—24日复习上册5—8单元27—31日总复习6月3—9日总复习13、14日总复习以课本为主,结合《小学语文知识大集结》复习,同步练习《2013年全国小学毕业升学试题精选》、《小考王毕业总复习》及语文周报总复习。
本文标题: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58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