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厦门市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
20XX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1、(2008•厦门)手机是人们常用的通讯工具,它传递信息依靠的是()A、电磁波B、红外线C、超声波D、次声波考点:移动通信。分析:要解答本题想掌握: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解答:解:手机是人们常用的通讯工具,它传递信息依靠的是电磁波.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们常用的移动通信的工具手机的了解和掌握.2、(2008•厦门)厦门园博苑有“水上大观园”之称.水域辽阔,能有效调节气温.这是由于水的()A、密度小B、热值小C、凝固点低D、比热容大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熔点和凝固点;密度及其特性;燃料的热值。专题:推理法。分析:厦门园博苑,水域辽阔,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据此分析;单位体积的物体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晶体的液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据此分析判断选择.解答:解: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能有效调节气温;而与水的密度、凝固点无关,水无热值.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及应用的了解和掌握,应用好“m、Q相同时,c大的△t小”,也可以借助Q=cm△t帮助记忆.3、(2008•厦门)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考点:音色。专题:应用题。分析:不同物体发声时,声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解答:解: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打开;故选B.点评:本题考察学生对音色定义的理解与应用.4、(2008•盐城)下列家用电器中,应用了电动机的是()A、电熨斗和日光灯B、电风扇和洗衣机C、电饭锅和微波炉D、电热毯和电热水壶考点:实用电动机的构造、特点和应用。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动机的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以及家用电器中能的转化.解答:解:A、电熨斗是将电能转为内能.日光灯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故A不符合题意.B、电风扇和洗衣机是将电能转化机械能,应用了电动机.故B符合题意.C、电饭锅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微波炉的能量转化是:电能到磁能再到电能最后到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电热毯和电热水壶是将电能转为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家用常见电器的能量的转化的了解和掌握.5、(2008•厦门)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吸热.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一一分析.解答:解:A、向地上洒水,水蒸发为气态,蒸发要吸热,所以感到凉快;B、在饮料中加冰块,冰块熔化为液态时,要从饮料中吸热,饮料就变得冰凉;C、干冰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可以迅速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升华要吸热,可以降低食物的温度,防止食物变质;D、游泳后,人身上有水分,水分蒸发要吸热,所以人感到冷.故选C.点评:此题考察的是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的判断,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6、(2008•厦门)我国的“嫦娥工程”将按“绕月、落月和驻月”三步进行.预计20XX年实施落月探测.已知月球上无大气、无磁场、弱重力.下列哪个仪器在月球上可以正常使用()A、手电筒B、气压计C、指南针D、电铃考点:地磁场;重力;大气压强的存在;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归纳猜想题。分析:无大气说明利用大气工作的仪器都无法工作,比如声音的传播、压强计;无磁场说明利用磁场工作的仪器不能使用,比如小磁针;根据各仪器的工作原理进行逐一分析.解答:解:A、手电筒是闭合开关后,电源电压使电路产生电流发光的,故可以正常使用;B、气压计是利用大气压来测量大气压值的,因此在月球上无法正常使用;C、指南针是利用地磁场指南、北的,因此在月球上无法正常使用;D、铃声是靠介质传播的,而月球上无空气,因此电铃不能使用.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大气压、地磁场或重力工作的仪器,并会根据地球与月球的不同之处,判断仪器是否可以正常使用.7、(2008•厦门)绵延在厦门环岛路上的“永不止步”群雕,将马托松比赛的场景永远定格在这条世界上最美丽的赛道上.雕像的大小跟真人差不多,设其密度是8×103kg/m3.则每一尊雕像的质量约为()A、5kgB、50kgC、500kgD、5000kg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估算题。分析:先由人的大约质量和密度,利用V=估算出人的体积,再结合雕像的密度利用m=ρV就能求出它的质量.解答:解: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大约是:ρ人=1.0×103kg/m3人的质量大约是:m人=65kg人的体积:V人===6.5×10﹣3m3雕像的体积:V雕=V人=6.5×10﹣3m3雕像的质量:m雕=ρ雕V雕=8×103kg/m3×6.5×10﹣3m3=520kg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密度的计算,要会估计人的质量和体积,是物理知识与实际的结合,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属于基础题.8、从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对电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A、当电压增大时,电阻也增大B、当电流增大时,电阻减小C、当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D、电阻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与电流、电压无关、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分析:导体的电阻是由电阻自身决定的,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而与外部的电流、电压大小无关.解答:解: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并不随电流、电压的改变而改变.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导体电阻的理解和运用,导体的电阻是不变的.学习物理公式时,要注意不能像数学公式一样来分析,因为物理公式中的每个字母都代表一个特定的物理量,有其本身的物理意义,如此题中的电阻就不能说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9、(2008•厦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15位空降兵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实施降伞,打通了重灾区与外界的信息通道,空降兵在4999m高空跳离飞机后先加速下降,最后比较小速度平稳着陆,关于降伞过程中空降兵动能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考点:动能的影响因素;动能大小的比较。分析:物体的动能大小由物体的质量、物体的速度两个因素来确定,应通过分析这两个因素的变化情况判断动能的变化情况.解答:解: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空降兵的质量不变,但其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因此降伞过程中空降兵动能的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故选C.点评:掌握物体动能的决定因素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10、(2008•厦门)如图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中,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可以肯定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F甲<F乙D、F甲>F乙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分析: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可知,当处于悬浮和漂浮时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浮力,并且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将处于悬浮状态,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上浮.解答:解:(1)我们知道在悬浮和漂浮时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浮力,即F甲=F乙=G,故C、D不符合题意;(2)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中,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所以ρ甲=ρ蛋,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ρ乙>ρ蛋,故ρ甲<ρ乙,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这是物体沉浮条件的实际应用,所以要结合条件进行分析计算,不可混乱.11、(2008•厦门)厦门市文曾路有一个怪坡.洒在怪坡地面上的水看起来能向上流.如图所示,某游客把小轿车熄火后停放在怪坡上,小轿车居然能自动向“坡顶”运动.对此现象的解释你认为正确的是()A、小轿车由于惯性保持运动状态B、小轿车受到强大的磁力作用向上运动C、小轿车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斜向上的,而不是竖直向下D、周围参照物造成视觉错误,其实小轿车正在下坡考点:惯性;参照物及其选择;重力的方向。分析: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小车运动状态的变化原因,结合对应的物理知识加以分析,从而确定答案.解答:解:A、小车已经停在怪坡上,由于惯性,它应该保持静止状态,而不是保持运动状态.故A错误.B、周围环境只有地磁场,而地磁场产生的磁力不足以将轿车吸引前进.故B错误.C、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故C错误.D、小轿车的向下运动,说明其受到了力的作用,而此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这里所说的向上是一种视觉错误,其实小车是向下运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要从选择项中提到的各种现象中把握住实质:重力的方向是始终竖直向下的,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2、(2008•厦门)如图所示,灯L1的电阻大于灯L2的电阻.接通电路后,对通过各导线的电流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的电流最小B、c的电流最小C、b的电流相等D、a,c的电流相等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分析:由电路分析可得两灯泡并联在电源两端,则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及欧姆定律可判出哪根导线的电流最小.解答:解:由图可知两灯为并联关系,流过b的电流与流过L2的电流相等,流过c的电流与L1中的电流相等;因L1的电阻大于L2的电阻,由欧姆定律可得流过c中的电流要小于流过b中的电流;因a为干路,故流过a的电流等于流过b和c的电流之和,故a中电流最大,故c中电流最小.故选B.点评:本题中导线也可以当成一个用电器对待,从图可看出导线与哪一用电器串联,则导线测量该用电器的电流.二、填空题(共11小题,满分24分)13、(2008•厦门)如图所示,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对准看到的鱼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浅一些(选填“深”或“浅”).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简答题;信息给予题。分析:猩猩看到的鱼在水中,光是从水中折射入空气中进入了猩猩的眼睛,当光从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猩猩感觉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逆着光看去,好像是从光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处来的,比实际位置偏高.解答:解:由光路图可以看出,鱼在A点,折射形成的虚像在A'点.故答案为:折射;浅.点评: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及应用,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眼睛看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4、(2008•厦门)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km,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汽车以100km/h的速度通过全桥,需要0.36h.为了清除驾驶员视觉疲劳,工程技术人员为大桥设计了彩虹般七色闪耀的护栏和防眩板,七色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犹如长虹卧坡.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光的色散。专题:计算题;学科综合题。分析:杭州跨海大桥的长度是已知的,汽车的速度也是已知的,要求汽车通过全桥的时间,可以根据t=得出;彩虹就是太阳光通过空中的水滴色散形成的,太阳光是一种混合光,可以色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解答:解:汽车通过全桥的时间t===0.36h;彩虹就是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形成的光带.故答案为:0.36;紫.点评:此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和太阳光的色散,是一道基础题.15、(2008•厦门)如果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阻R1的电功率,则图中x是电压表,y是电流表.考点: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专题:图析法。分析:电流表测电路电流时应串
本文标题:厦门市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594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