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江西省2019年中考地理复习-第三部分-世界地理(下)课时训练10-日本与印度
1课时训练(十)日本与印度一、选择题[2018·青岛]左图是“日本本州岛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为海洋;右图是著名的“雪墙公路”景观图(公路两侧积雪高达20米)。读图完成1~2题。图K10-11.形成“雪墙公路”的水汽来源及风向组合正确的是()A.甲海洋—东南风B.甲海洋—西北风C.乙海洋—东南风D.乙海洋—西北风2.“雪墙公路”景观最可能位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2018·恩施]读“日本略图”,完成3~4题。图K10-23.日本海沿岸一侧降水丰富,主要是因为它处于()A.东南风的迎风坡B.东南风的背风坡C.西北风的迎风坡D.西北风的背风坡4.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带的主导因素是()A.资源丰富,品种齐全B.人口密集,市场广阔C.地形平坦,地价低廉D.港湾众多,海运便利5.读“日本略图”,据此判断下叙述正确的是()2图K10-3A.日本领土由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大岛组成B.图中⑤是日本的首都东京,位于濑户内海沿岸C.日本重要的海港主要分布在A大洋沿岸D.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B海域沿岸6.下列关于日本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A.日本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B.日本是世界最高收入的国家C.日本的农业现代化程度高,许多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D.日本工业布局分布均衡7.下列自然资源中,日本比较丰富的是()①森林资源②水能资源③矿产资源④土地资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读图,完成8~9题。图K10-48.日本发展经济最优越的自然条件是()A.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原料和燃料充足B.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C.劳动力丰富,科技水平高D.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9.大量中国游客喜欢去日本旅游及购物的原因不包括()A.日本文化东西方兼容,与我国文化渊源相近B.中国距离日本较近,交通费用较低C.日本制造业发达,产品质量高D.日本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充满热带气息[2018·娄底]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0~11题。3图K10-510.图示地形区具有的典型特征是()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千沟万壑,黄土广布C.地表崎岖,沟谷幽深D.地势低平,沃野连绵11.当图示盛行风控制该地区时,恒河最可能出现()A.枯水期B.汛期C.结冰期D.凌汛期[2018·白银]读图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纳、判断、描述地理事物的现象和特征,是学习地理的重要途径。下图为“印度地形区分布图及印度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完成12~13题。图K10-612.据图判断,下列关于印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B.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地势落差大C.北部山脉的隆起是板块张裂的结果D.地势中部低,东西高,地势落差大13.据图中信息推断()A.城市加尔各答为棉纺织业中心B.城市孟买为麻纺织业中心C.棉花种植区在西部沿海平原区D.黄麻种植区在东北部平原区14.印度在东北部的粮食作物主要是()A.小麦B.棉花C.黄麻D.水稻15.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该产业的特点是()①信息技术含量高②利润高③资源消耗小④不需要劳动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综合题16.[2018·长沙]【走近国家区域认知】印度是南亚大国,目前人口超过13亿,仅次于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对外依赖性强,人口老龄化严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4图K10-7(1)读气候资料统计图,孟买和东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是。(2)印度每年承接全球近1/2的服务外包业务,被称为“世界办公室”,该国南部因软件开发闻名被称为“印度硅谷”的城市是,从劳动力成本和消费市场分析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印度生产与销售的主要优势。(3)2018年5月14日,69岁“无腿勇士”夏伯渝经过5次挑战从珠峰南坡成功登顶。珠峰南坡位于尼泊尔,雪崩多发,危险性大。读图,说明从南坡登顶珠峰大多选择每年4、5月份的主要原因。17.[2018·龙东]读“日本略图”,完成下列问题。图K10-8(1)从海陆位置看,日本西临A海。(2)日本四个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3)日本的首都是。(4)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沿岸。(5)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主要是因为日本处在板块和板块交界处。18.[2018·烟台]烟台市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下列三幅图探究影响印度农业生产的因素。据图完成下列问题。探究一印度农作物的分布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5图K10-9(1)读甲、丙两图,小麦主要分布在()(双项选择)A.德干高原西北部B.德干高原南部C.恒河上游地区D.半岛东西两侧(2)读乙、丙两图,水稻大致分布在年降水量毫米以上的地区。(3)在我国甘蔗主要分布在24°N以南地区,同学们发现印度直到30°N仍有大面积甘蔗分布。读甲、丙两图可以看出,这主要与北部山脉阻挡寒冷气流使之气温偏高有关。探究二印度粮食生严的现状。(4)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印度粮食产量很不稳定,他们认为这与当地的季风有密切关系。请说出他们持这种观点的理由。。(5)印度13亿人口中有70%以上从事农业生产,耕地面积也比我国多,即使风调雨顺的年份,粮食产量仍不及我国的一半。请说出印度粮食产量低的原因。(6)针对印度粮食生产的现状,请你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参考答案1.D[解析]日本季风气候显著,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吹向岛屿的东南风,冬季盛行从日本海吹向岛屿的西北风。读6图可知,甲在本州岛的东部,毗邻海洋是太平洋,盛行东南风时,温暖湿润,不会形成雪墙。冬季盛行西北风时,甲处于背风坡。乙毗邻日本海,冬季盛行西北风时,带来日本海的水汽,受山地阻挡,迎风坡降雪多,所以会形成雪墙。2.C[解析]读图可知,①和②处于东南季风的山地迎风坡,夏季降水多,③处于西北风的山地迎风坡,冬季降雪多。④地面积狭小,又位于峡湾内,风雪较小。3.C[解析]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东临太平洋,西濒日本海;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由此分析可知,日本海沿岸一侧降水丰富,主要是因为它处于西北风的迎风坡。4.D[解析]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有利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而且这里也是城市和人口集中地,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5.C[解析]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图中⑤是日本的首都东京,位于太平洋沿岸;日本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产品,所以重要的海港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6.A[解析]日本经济高度发达,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是世界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但不是最高,最高的是列支敦士登;日本的农业现代化程度高,但因国土狭小,种植面积小,大部分农产品产量在世界排名不靠前。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7.A8.B[解析]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自然条件是:日本是太平洋西北海域中的一个岛国,海岸线曲折,优良港口多,海运便利。不利自然条件是:日本国土狭小,矿产资源贫乏。9.D[解析]日本文化东西方兼容,与我国文化渊源相近;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日本工业发达,产品质量高。日本没有热带自然风光。10.D11.B12.B13.D14.D15.A[解析]软件产业具有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16.(1)东京(2)班加罗尔印度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人口众多,市场广大(3)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降水少[解析](1)孟买是热带季风气候,东京是亚热带季风气候。(2)班加罗尔被称为“印度硅谷”,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市场广大。(3)印度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6~9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来自亚欧大陆的东北风,为旱季。17.(1)日本(2)本州岛(3)东京(4)濑户内海(5)亚欧太平洋(顺序可互换)[解析](1)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2)日本是由本州、北海道、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岛屿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州岛,首都是东京。(3)日本的工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的地带。分布原因是这里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有利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而且这里也是城市和人口集中地,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5)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18.(1)AC(2)1000(3)喜马拉雅(4)西南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频发。(其他说法合理也可)(5)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效率低(或生产规模小)、生物育种技术水平低。(任一要点即可)(6)兴修水利工程,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技术等。[解析](1)读图可知,应选A、C。(2)读图中的数据可知,水稻主要种植在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3)印度地形主要由三大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4)印度盛行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5)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国,消费量大。(6)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抵御自然灾害,就要兴修水利工程,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技术等。
本文标题:江西省2019年中考地理复习-第三部分-世界地理(下)课时训练10-日本与印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598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