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幼小衔接家长手册》
《幼小衔接家长手册》目录认知篇小学教育与与幼儿园教育有何不同面对有效衔接,家长应持怎样的态度关于有效衔接,家长要重点关注那些问题为什么要在小学入学初设置“学习准备期”如何配合学校实施“学习准备期”准备篇孩子入学前,家长应该做好那些心理准备如何知道孩子有规律地生活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要提醒孩子注意那些安全事项如何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如何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适应篇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如何使孩子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孩子做作业遇到困难怎么办家长对孩子的日常忌语有哪些小学一年级的家庭作业有哪些特点沟通篇孩子入学后,家长应如何与老师进行沟通习惯篇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要培养孩子那些必要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如何培养孩子做事专注的习惯为什么家长也要重视孩子的写字习惯孩子做事拖拉怎么办小学教育与与幼儿园教育有何不同幼儿园和小学是相互衔接的两个教育阶段。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性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1、幼儿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小学教育则属于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等特点,即让每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因此,家长必须将适龄孩子送到小学接受小学教育。2、幼儿园教育是“教养并重”,小学教育则是“已教为主”。幼儿园除了对儿童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启蒙教育外,还要给儿童以生活照料和教育等。小学则要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对孩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包括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每门课程不仅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还特别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3、幼儿园课程是综合性的,小学课程则以分科为主。幼儿园课程将和领域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以主题方式呈现。小学则设有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自然、体育与健身、唱游、美术、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等学科,还有各类兴趣活动和探究活动等。4、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以游戏为主、小学则以课堂教学为主。幼儿园教育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小学教育非常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探究、讨论、表达等方式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面对有效衔接,家长应持怎样的态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每件事情都可能是他成长的契机。因此,面对幼小衔接中的种种为题,家长虽然要予以重视,但也不要过分焦虑。您应该做到:1、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在关心孩子入学准备是否充分的同时,您也应关注一下自己的言语与态度。千万不要用:“上学就要‘收骨头’”等话来吓孩子,而应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个小学生了”“我们家要有个小学生了”……这样,孩子会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值得自豪。2、全面关注孩子的发展一般而言,对学习是否感兴趣,生活是否有规律,在集合中是否合群,这三个方面的情况往往影响孩子入学后的适应情况。家长需要时时关注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发展,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等,应适应创造条件,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如:“让孩子自己起床、吃法、收拾房间、整理物品,学会负担起应有的责任。3、面对问题时积极与孩子沟通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您应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仔细观察他的行为,并给予积极的暗示,如:“你真有毅力呀”“你做得不错,但如果……你还可以做得更好”。总之,家长要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但不要包办,也要尽量避免消极的暗示,如:“你为什么每件事情都做不好呢”“你真是不争气”。每一个孩子都在以他独特的方式进步着,在幼小衔接这一特殊的发展阶段,孩子更需要的支持和鼓励,请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成长过程吧。关于有效衔接,家长要重点关注那些问题在幼小衔接事情,家长往往特别关注孩子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及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您可以通过观察、谈话等方法全面了解孩子在心理、情感、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以下这些方面,可以帮助您分析、了解孩子的情况:•孩子是否对入小学充满期待和向往?•孩子是否能与周围同伴友好相处?•孩子离开家人,进入陌生环境后是否会沮丧?•孩子是否能自然地与家人以外的人交往?•孩子是否能自然地与家人以外的人交往?•孩子对阅读是否感兴趣?在阅读一遍故事后是否能回答相关的问题?•孩子对能独立完成系鞋带、戴围巾、收拾玩具、整理书包等事情?•孩子是否会照顾自己,如:主动饮水、根据冷热穿脱衣服、独自暗示睡眠?•孩子是否会重复简单的口信?•孩子是否能熟练地使用纸、颜料、剪刀、胶水、水彩笔等物品?•孩子是否能说出自己的家庭住址和家人的姓名、电话号码?•孩子是否会承认自己不懂,而主动请求帮助?•……请考虑以上这些问题,看看您的孩子做得怎么样了,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的培养和教育。请记住,绝不要期望所有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能完全达到上述要求。为什么要在小学入学初设置“学习准备期”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自2007学年开始将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设置为“学习准备期”。“学习准备期”是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角色转化的“缓冲期”,是其平稳适应的“过渡期”,以及正式踏上学习旅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哺育期”。“学习准备期”旨在促进小学教育对幼儿园教育的衔接,适当缓解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之初的身心压力,呵护他们对小学学习生活的美好憧憬。在小学入学初设置的“学习准备期”,结合一年级新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师生情感交流,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学习准备期:帮助一年级新生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教育阶段间的平等过度,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快乐成长开好头。如何配合学校实施“学习准备期”“学习准备期”是孩子踏入小学学习生活的起点,家长们要用心关注,多谢耐心。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有效衔接之一关键阶段。您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如这本《幼小衔接家长手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了解更多教育子女的方法,并身体力行地尝试着做一做。相信您的努力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不菲的收获。您也可以带孩子提前实地参观学校,全方位地了解孩子学习的新环境,用赞赏和鼓励的口吻,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美好生活的憧憬,让孩子拥有“我上小学,我快乐”的良好心态。班主任家访时,家长可以向老师介绍自己孩子的有关情况,如:孩子的兴趣爱好、行为行管、性格品行;也可以让孩子作自我介绍,这样老师可以尽快掌握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孩子也能与老师尽快熟悉起来,消除陌生感。孩子入学后,您应每天抽些时间进行交流,保护孩子在学校的见闻,在学习上是否遇到困难,在学校是否快乐等等,并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心理疏导和鼓励。您还应帮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使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这一角色。您还应配合学校,做好孩子每日学习生活的表现反馈,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早日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学校有“学习准备期”的展示活动,希望您能积极参加。当您看到孩子一个月来取得的进步,一定会非常开心,并从中体验到孩子成长的快乐!入学前,家长应该做好那些心理准备需要经历幼小衔接这个适应过程的,除了孩子,还有您——孩子家长。为了在这个时期能给予孩子有力的情感支持,成为他们勇敢向前的坚实后盾,您需要和孩子一起完成自我角色的转变。以下,是我们给您的一些建议:1、清楚认识自己的觉得转变告诉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父(母)亲了,并积极获得与此相关的经验积累,如:主动向周围家有小学生的亲友询问和请教,了解他们作为小学生父(母)亲的心理感受和各类教育问题的处理经验等。2、尽量调整好自己的生活节奏和作息时间,为孩子入学做充分准备。孩子要入小学了,每天的作息要有序、有规律,如:用餐、学习、休息都应安排在相对稳定的时间。为此,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新的家庭作息时间表,在原来的作息时间中增加和孩子共同学习的时间。最重要的是,您要带头按新的作息时间生活,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3、理智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进入小学后,面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波动,您应镇定而理智地分析情况和原因,找有经验的朋友或老师商榷。千万不要让孩子独立承担学习的压力。您应成为孩子的知音和朋友,和他一起面对学习上的各种困难。4、清楚了解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客观分析自己孩子的特点,即自己的孩子在个性、能力和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长处和短处。您还应对孩子入小学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分析自身的优势,结合孩子的情况,帮助他扬长避短,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补救。如何指导孩子有规律地生活有规律的生活符合孩子健康成长的生理需要。从心理学上讲,作息有规律,也是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1、逐步帮助孩子确立时间观念在孩子作某件事(如:收拾玩具、整理书包、做作业)之前,要让他做好充分准备,约定完成这件事情需要的时间。一旦开始,就要引导孩子不以各种行为(如来回走动)来拖延时间。另外,可为孩子准备一个定时的小闹钟,设定好时间,让孩子自我监督,自己监控时间。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完成了任务,可让孩子自由安排省下的时间,体验珍惜时间的快乐。2、为孩子安排相对稳定的作息时间家长可以利用入学前的暑假来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养成孩子准时就寝,按时起床的习惯,要逐步改正“晚上不肯睡觉,早晨不肯起床”的坏毛病。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按照时间表去做相应的事。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培养孩子初步的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不仅对其愉快学习、生活、交往有重要作用,还直接关系到孩子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社会性适应。我们建议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共同制定家庭规则,并共同遵守,如:进屋先敲门;遇人礼貌招呼;安静倾听,适时表达;犯错后真诚道歉。由于这些家庭规则是孩子参与一起制定的,因此,他容易认同并乐意遵守、执行。2、保持家庭规则的一致性与相对稳定,以免孩子无所适从。如:规定吃饭前要洗手,那么家里每个成员都要自觉遵守之一规则。3、制定规则是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要求。给孩子提出的各种规则,要慢慢增加难度,有少到多,让孩子逐步理解并持之以恒地遵守。4、告知孩子一些集体生活、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及做法,让孩子明白遵守规则可以给大家带来方便与快乐。如:与同伴游戏的规则,交通行走的规则,礼貌交往的规则,并通过树立榜样、经常提示灯方式帮助孩子把规则落实到行动中。要提醒孩子注意那些安全事项孩子活泼好动,但他们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就需要您在孩子入学前教会他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1、上学路上的安全您可以提前给孩子讲解和实践一些安全常识,如:在上学路上“红灯停,路灯行”“过马路要走横道线”;放学后不要跟随陌生人走;如有意外要找巡警或交警寻求帮助。2、校园内的安全您要提醒孩子不能和同学在操场上做危险游戏;在玩“滑滑梯”等大型校园设施时,要注意安全,不做危险动作;在走廊里不要和同学互相追逐打闹;无论是楼梯还是走廊转角,一律靠右走,以免和同学发生碰撞,造成伤害。3、教室里的安全您要提醒孩子下课时,不要在课桌之间的狭窄通道上玩游戏或追打,以免摔到撞到桌角;不要把尖锐的小刀或者削尖的铅笔等当做玩具和同学玩耍,避免伤害到自己或他人。如何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包括整洁、安静、温馨的物质环境和富有鼓励、支持、民主气氛的人文环境。首先,在物质环境方面,家长应在家中各位孩子布置一个学习的小天地,使孩子喜欢并珍惜自己的小天地。建议您这样做:1、选择高度合适的书桌和椅子,在书桌上放置和孩子一起挑选的台灯、闹钟等。2、准备一个小书橱或书架,里面放上您和孩子一起挑选的适合孩子阅读的有趣、有益的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经典童话等)。3、准备一个有多个抽屉的柜子,和孩子一起为每一个抽屉贴上标签。抽屉里分门别类地放入孩子学习所需的文具,同时应保证这些文具是朴素而实用的,太过华丽的外表只会反散孩子在学习时的注意力,并引起攀比心理。其次,在人文环境方面,您可以这样做
本文标题:《幼小衔接家长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603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