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何谓跨国银行?跨国银行发展对国际金融关系影响分析。跨国银行一般是指拥有广泛的国外分行或附属机构,在一些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经营存放款及其他业务的国际性银行。跨国银行发展对国际金融关系影响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拓宽了国际金融关系的联系渠道。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到跨国银行出现以前,国际金融关系几乎等同于国际货币关系,因为当时实行的是金属本位制,国际金融关系集中体现为各国的通汇银行所进行的外汇汇兑关系和政府用黄金所进行的国际债权债务清偿关系。跨国银行的发展将这种简单的国际金融关系复杂化了,最明显的表现是国际金融关系的联系渠道迅速拓展。①跨国银行发展使各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提高②使国际金融市场资金流动加快③使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渠道增多。2、突出国际金融关系的不稳定性。在跨国银行出现之前,银行业务不仅受本国限制较多,而且银行信用也以国家信用为保证,在银行系统出现危机时,中央银行的形成本身就是为了在本国政策控制范围以外进行无约束的逐利活动,围绕这一目标,跨国银行的业务不断推陈出新,违约风险(信用风险)、货币风险、道德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潜在风险随之加大。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跨国银行通过网络将资金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转移,跨国银行的这些潜在风险也随之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加大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从而突出了国际金融关系的不稳定性。3、加大国际金融关系协调难度。跨国银行突出了国际金融关系的不稳定性,如果国际社会对这种日益突出的不稳定性听之任之,国际金融秩序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对国际金融关系的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国际金融关系协调的关键不是对跨国银行造成的危机进行事后的援助,而是对跨国银行日常业务活动进行全程的监管,但是,随着现代跨国银行的日益发展,监管跨国银行业务活动的难度越来越大。①现代跨国银行的日益发展降低了单个国家对银行监管的效率②现代跨国银行的日益发展加大了国际监管合作的难度。4、改变国际金融关系的力量结构。国际金融关系的力量结构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表述,这里主要用来描述各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地位,虽然各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地位没有一个统一的量化指标来衡量,但我们仍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量化指标来作一些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如跨国银行的资产总额、营业额、集中程度等,这些具体的指标有助于判定各国吸收资本和运用资本的能力,从而可以理解跨国银行的发展如何影响各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地位。①跨国银行的发展改变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地位②跨国银行的发展调整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地位。二、跨国银行发展动因分析。(第二章第二节)1、从决定银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因素:追随客户,追随其它银行,增加业务基地,资本成本,分解金融风险。2、从跨国银行发展动力进行分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跨国银行演进的区位动力,即东道国的独特优势对跨国银行产生较大的吸引力,比如与本国有大量业务,金融自由港,国际金融中心,当地银行欠发达,监管不严格金融管制宽松等。具体优势在于税收优惠,市场容量大,监管环境松和其他优势。另一方面是跨国银行演进的机构动力,海外组织机构设置主要是分行、控股银行和参股银行、代理行和代表处,而影响其设置的主要因素有东道国因素、东道国监管因素、业务性质和成本因素。3、从跨国银行发展新特征进行分析。首先,当代跨国银行已发展成为提供金融服务为主的服务性企业,而决定它直接投资的因素是需要在全球内获取与使用全球性知识和已在某种领域形成大量的专业技术。其次,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的跨国银行发展迅速,建立自身进入发达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为本国企业跨国经营提供相应金融服务,学习先进金融管理、运营经验,锻炼与培养人才,有助于提高国内金融经营管理水平,拥有实力雄厚、信誉卓著的跨国银行时已过综合国力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三、根据近五年的国际大银行排名变动情况,分析跨国银行近年来的发展态势。根据2009年《银行家》排名,由中国领跑的亚洲银行实力的上升标志着全球金融秩序的继续重构,尤其是当考虑到该地区对全球经济增长日趋上升的经济重要性的时候。因为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流动性和支持性的政府政策,中国的银行是美国银行霸主地位的天然的最终继承者。事实上,在全球25强银行榜中,有四家中资银行,其中有三家排在前13位,然而六年前,中国银行在前25强中了无踪迹。但是中资银行要取代美欧的银行(比如汇丰和西班牙国家银行)可能还为时尚早,毕竟就规模与实力而言,即便不是盈利能力,西方银行依然主导着全球银行业排行榜。(一)倍加重视战略运筹及系统环境的优化。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与竞争激烈的市场,商业银行经营者,特别是许多大银行的高层经营者深深感到,只注重银行内部资源的利用,不注意外界环境对银行的影响;只满足各个专业职能领域的有效控制,而不关心制订和实行银行的总目标、总任务和总战略的管理,银行就很难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他们越来越注重内外环境对银行管理系统的影响,并将战略制订和决策放在首位,以统筹全局。(二)坚持不懈地进行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对于商业银行利润乃至生死存亡的决定意义是显而易见的。21世纪银行业务不断扩大,资产负债结构的日趋复杂和市场的复杂多变,要求银行家们抛弃不合理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坚持不懈地进行质量管理。(三)不断地对人才资源进行战略投资。21世纪,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一批勇于开拓、善于经营、团结进取的金融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争取主动、求得生存和发展;而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银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是不可能的。(四)兼并与集中浪潮不断兴起银行并购从过去的“强并弱”到现在的“强强联合”型并购;过去银行被兼并是出于一种无奈的选择,现在不少并购更多是出于提高竞争力的考虑在银行业兴起并购浪潮的同时,国际银行的活动也出现了迅速向大型国际金融中心集中的趋势,纽约、东京、伦敦三大金融中心尤为突出。它们市场发达,流动程度高,易于产生规模效应,加上高效的支付清算系统与高素质的劳动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银行机构。(五)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创新是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银行业本身向成熟转化的过程中,全球竞争的必然趋势。各国银行为保持竞争优势,以客户需要,客户满意为目标,努力寻求产品的差异化,强调创新性的“新”产品。四、跨国银行参与全球竞争的基本战略分析。(第三章第一节)跨国银行参与全球竞争主要有以下四种基本战略:1、国际战略。当某个跨国银行拥有独特的核心技能,而在外国市场上的竞争者又不具备这种能力,同时所面临的地域差别和成本压力都较小时采用,通过把自己有价值的技能和服务推向外国市场,从而实现价值的创造。在该战略下,母公司集中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协调,经营决策权由母公司控制。2、多国战略。跨国银行追求最大程度得估计地域差别,广泛调整其产品、服务和营销策略,并力求在东道国建立一整套的价值创造活动体系,以使自己的产品与服务能适应各国不同的情况。在该战略下,也是由母公司集中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协调,但是子公司有较大经营决策权。3、全球战略。跨国银行将有其价值链中的主要环节集中在少数几个最有利的地点进行,最大限度降低成本,适宜于降低成本的压力很大、而低于差异化的压力较小时采用。4、跨国战略。跨国银行必须同时面对成本与地域差异化的压力,其目标在于同时实现降低成本和产品多样化的优势。该战略认为企业独特的竞争力并不仅仅存在于母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地方形成,强调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信息的相互流动,强调全球学习。综上,可以用下图进行一个总结。五、试述跨国银行经营战略的基本理论。(第三章第二节)跨国银行经营战略的基本理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能力与关系匹配观。代表人物是凯和马瑟,其中凯的主要观点是:企业战略是企业内部与外部关系的匹配;企业的竞争战略应该建立在起独特能力(结构、声誉、创新)、战略资源与市场结构上。马瑟的主要观点是:企业战略是改进企业将来经营行为的主要计划;竞争战略是确定企业将来提供的产品在竞争者和顾客眼中地位的计划。而K-M模型主要包括全球战略、产品集中战略、顾客集中战略、扩张主义者集中战略和区域集中战略。2、多米尼克.卡瑟里的“风险-战略”。风险是指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营业风险、环境风险和行为风险五大风险,战略是指知情人战略、技术战略、推导战略、类分战略和规模战略五大战略。全球战略跨国战略多国战略国际战略地域差异化压力成本压力3、戴维斯对杰出银行标准的探索。1984年的标准:开放的文化、强有力的共同价值观、利润指标、投资新产品的欲望、管理信息系统和严格的信用程序。而1989年的标准:关键业务、战略方向的选择、有效管理多样化经营能力和英才的造就。可见,经营战略的选择越来越重要,日本跨国银行正式凭借了正确的战略—低息规模战略,不断的再对外扩张中开拓市场。六、分行和子银行有何不同?跨国银行在什么情况下应设置分行,在什么情况下应设置子银行?(第四章第二节)分行是外国银行在东道国开设的分支机构,不具有东道国法律上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其法律责任由总行承担。分行与总行在债权上存在连带责任。跨国银行分行流动性的监管责任主要在于母国监管机构,同时在银行于各地所从事的全部业务的基础上,母国监管机构对其所辖银行或银行集团进行并表监管。子行是法律上独立的机构,全部或大部分为子行所在国以外的银行所拥有。字行具有东道国法人资格,在东道国内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东道国可以采取适用于本国其他银行的监管手段如资本要求、检查、审计、贷款限制等措施以确保字行安全稳健经营。影响跨国银行海外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东道国的金融环境。A东道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水平,金融体系发展水平影响了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需求,从而影响不同组织形式的选择。B东道国具体的银行业政策环境,如对分行和字行设立的许可程度,不同国家对跨国银行组织形式的规定差异很大,有些国家禁止外国银行在本国设立分行,有些国家则禁止外国银行设立子行;东道国的税收等影响跨国银行运营成本的政策,税法一般对不同的跨国银行进入东道国的方式采取不同的税率。C东道国的文化价值观,如果跨国银行母国与东道国的文化价值观差别很大,就可以先考虑建立代表处或代理机构,以适应东道国的环境,随着业务的发展,再考虑分行、子行形式。2、所有权优势。主要包括银行的规模,国际化程度,产品的多样化,特许权价值等。如果对东道国来说银行时一个新的进入者,则银行一般采取限制的形式,比如代表处、代理行;而如果跨国银行在其他国家由比较丰富的海外经营经验,银行在东道国也倾向于采取程度比较高的形式,如分行或子行。3、银行所要从事业务的性质。综上,银行建立海外子行的比例与东道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水平成正比、与东道国的金融监管强度成反比,银行规模大、国际化程度高、产品多样化程度高、特许价值高的银行更倾向于选择子行。另外,那些积极寻求服务本国的海外客户并在大的金融中心经营批发业务的银行更倾向于建立分行,而有意在国外市场从事一般的零售业务和商人银行业务的银行,一般采用子行形式,因为子行享有国民待遇,比较容易进入当地市场。4、监管。如果跨国银行采用分行形式进行海外拓展,主要监管机构是母国监管机构,而母国监管者主要考虑用母行资产降低外国损失与用分行资产降低母行损失的可能性,前者是监管更严,后者更加宽松。如果采用子行形式进行海外拓展,主要监管机构是东道国监管机构,因此母国监管机构对其监管比较松。最后参加第四章第二节的图表。七、试述跨国银行并购动机的理论(基于市场势力论的解释、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并举一案例详解之。(第五章第一节)八、试述跨国银行并购动机的理论(基于规模经济论的解释、其它观点),并举一案例详解之。(第五章第一节)1.基于市场势力论。其原理是银行业是一个不适宜完全竞争的行业,规模大小(公众信心)对其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影响。银行业横向并购对市场结构的影响:(1)增加市场集中度,提高金融机构对零售服务等的市场定价能力(同类服务);(2)使行业的推出壁垒降低,实现整
本文标题:跨国银行复习思考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631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