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选择题10-1根据地基损坏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可将地基基础设计分为(B)设计等级。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10-2扩展基础不包括(A)。A.柱下条形基础B.柱下独立基础C.墙下条形基础D.无筋扩展基础10-3为了保护基础不受人类和生物活动的影响,基础顶面至少应低于设计地面(A)。A.0.1mB.0.2mC.0.3mD.0.5m10-4除岩石地基外,基础的埋深一般不宜小于(B)。A.0.4mB.0.5mC.1.0mD.1.5m10-5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A)。A.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B.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C.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D.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10-6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B)。A.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B.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C.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D.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10-7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荷载效应(D)。A.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B.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C.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D.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10-8计算基础内力时,荷载效应(C)。A.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B.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C.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D.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10-9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可由(B)确定。A.室内压缩试验B.原位载荷试验C.土的颗粒分析试验D.相对密度试验10-10计算地基土的短期承载力时,宜采用的抗剪强度指标是(A)。A.不固结不排水剪指标B.固结不排水剪指标C.固结排水剪指标1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推荐的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理论公式是以(B)为基础的。A.临塑荷载crpB.临界荷载4/1pC.临界荷载3/1pD.极限荷载up10-12地基的短期承载力与(B)无关。A.基础埋深B.基础宽度C.土的抗剪强度指标D.土的状态10-13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B)时,从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规范表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进行修正。A.0.3mB.0.5mC.l.0mD.l.5m10-14由(A)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无须进行基础宽度和埋深修正。A.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以理论公式计算B.地基载荷试验C.规范承载力表格10-15对于框架结构,地基变形一般由(B)控制。A.沉降量B.沉降差C.倾斜D.局部倾斜10-16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地基变形一般由(D)控制。A.沉降量B.沉降差C.倾斜D.局部倾斜10-17对于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地基变形一般由(C)控制。A.沉降量B.沉降差C.倾斜D.局部倾斜10-18计算地基变形时,施加于地基表面的压力应采用(C)。A.基底压力B.基底反力C.基底附加压力D.基底净压力10-19纵向和横向尺寸相差较大的高层建筑筏形基础或箱形基础,在荷载分布和地基土层都比较均匀的情况下,从安全角度出发,首先要严格控制的是(D)。A.平均沉降量B.最大沉降量C.纵向倾斜D.横向倾斜10-20(C)应验算其稳定性。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B.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C.经常承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10-21(A)不存在冻胀问题。A.粗粒土B.细粒土C.黏性土D.粉土10-22对于设有地下室的筏形基础,在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埋深修正时,埋深d应(A)。A.自室外地面算起B.自室内地面算起C.取室内外的平均埋深D.当室外有填土时从老天然地面算起10-23对于设有地下室的独立基础,在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埋深修正时,埋深d应(B)。A.自室外地面算起B.自室内地面算起C.取室内外的平均埋深D.当室外有填土时从老天然地面算起10-24砂土地基在施工期间完成的沉降量,可以认为(A)。A.已接近最终沉降量B.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50%-80%C.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20%-50%D.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5%-20%10-25当地基压缩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基础底面尺寸宜(D)。A.按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确定,这样也就满足了持力层承载力的要求B.按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后适当加大C.按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后适当加大D.按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选择后,再对软弱下卧层进行承载力验算,必要时还要进行地基变形验算10-26处于同一土层条件且埋深相同的甲、乙两个相邻柱下方形基础,甲基础的底面积A甲大于乙基础的底面积A乙。现两基础的基底压力p均等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但其沉降差超过了允许值。如从调整基础底面尺寸出发来减小其沉降差,但规定p不得大于fa,则应(A)。A.增大A甲B.增大A乙C.减小A甲D.减小A乙10-27下列措施中,(D)不属于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A.建筑物的体型应力求简单B.相邻建筑物之间应有一定距离C.设置沉降缝D.设置伸缩缝10-28多层砌体承重结构设置圈梁时,若仅设置两道,则应(D)。A.在基础面附近和底层窗顶或楼板下面各设置一道B.在房屋中部适当楼层窗顶或楼板下面各设置一道C.在顶层和其下一层窗顶或楼板下面各设置一道D.在基础面附近和顶层窗顶或楼板下面各设置一道10-29同一土层由载荷试验所得的三个以上试验点的承载力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多少时,可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A.10%B.20%C.30%D.40%10-30在不考虑宽度修正的情况下,具有地下室的筏形基础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比同样条件下的条形基础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A.高B.一样C.低D.略低一些10-31对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A)。A.仅需作深度修正B.仅需作宽度修正C.需作宽度和深度修正D.仅当基础宽度大于3m时才需作宽度修正10-32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若要显著减小柱下扩展基础的沉降量,较可行的措施是(D)。A.增大基底面积B.减小基底面积C.增大基础埋深D.减小基础埋深10-33下列说法中,哪一条是正确的?(D)A.增大基础埋深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因而可以减小基底面积B.增大基础埋深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因而可以降低工程造价C.增大基础埋深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因而对抗震有利D.增大基础埋深虽然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但一般不能有效地减小基底面积10-34下列说法中,哪一条是错误的?(D)A.沉降缝宜设置在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变化处B.沉降缝宜设置在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C.沉降缝宜设置在建筑物结构类型截然不同处D.伸缩缝可兼作沉降缝10-35下列说法中,哪一条是错误的?(B)A.原有建筑物受邻近新建重型或高层建筑物影响B.设置圈梁的最佳位置在房屋中部C.相邻建筑物的合理施工顺序是:先重后轻,先深后浅D.在软土地基上开挖基坑时,要注意尽可能不扰动土的原状结构10-36下列说法中,哪一条是错误的?(B)A.柱下条形基础按倒梁法计算时两边跨要增加配筋量,其原因是考虑基础的架越作用B.基础架越作用的强弱仅取决于基础本身的刚度C.框架结构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较为敏感D.地基压缩性是否均匀对连续基础的内力影响甚大10-37柔性基础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基底反力分布呈(A)。A.均匀分布B.中间大,两端小C.中间小,两端大10-38排架结构属于(A)。A.柔性结构B.敏感性结构C.刚性结构10-39框架结构属于(B)。A.柔性结构B.敏感性结构C.刚性结构10-40可不作地基变形验算的建筑物是(D)。A.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B.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C.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D.《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表3.0.2所列范围内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10-41进行基础截面设计时,必须满足基础台阶宽高比要求的是(D)。A.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B.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C.柱下条形基础D.无筋扩展基础
本文标题:第十章选择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651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