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以公益性原则为导向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创新
-1-以公益性原则为导向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创新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2006年9月25日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上午好!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就“以公益性原则为导向,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创新”这个问题,与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进行交流和讨论。借此机会,对“公益机构改革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主办单位的邀请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大家长期以来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崇高的敬意。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地位。新世纪的头20年和本世纪中叶,中国政府要实现两个阶段性的奋斗目标,一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是在此基础上,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当今世界,国民财富的增长越来越依靠知识的创新和人才的培养,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改善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中国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改革格外关注。这里,我愿意首先简要介绍一下中国教育事业这20多年来的进步和发展。因为,这些变化不仅是巨大的,而且是极其重要的。第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使我国城乡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提高到初中毕业以上。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决定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颁布和实施了《义务教育法》。到2000年,中国实现了基本普及-2-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第二,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开始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正在发挥着基础和引领作用。1999年,中国政府作出了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提高到21%,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同时,高等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成为自主创新的生力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第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为社会成员获得新知、增长才干提供了学习培训机会。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崛起。与此同时,以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迅速,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今天,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基本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目前,全国有各级各类学校65.32万所,在校学生2.6亿人,专任教师1300万人。这样的发展速度,这样大的规模,对于人均GDP刚刚达到1700美元的中国来说,教育的确是真正实现了优先发展。女士们、先生们:发展的动力从何而来?我相信:起关键性作用的有两个,一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二是意志坚决地推进了教育体制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穷国办大教育”的新路子。第一,改革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明确中央和地方的职责权限,-3-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教育管理权。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级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高等教育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的管理体制。职业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第二,改革教育投入和办学体制,落实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首先,义务教育阶段政府负全责,国家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非义务教育阶段以政府投入为主,实行教育成本分担和社会投入相补充。其次,将民办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促进形成政府办学为主、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在此,我要向大家介绍,根据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公益性事业,不收学费、杂费。2007年,中国将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第三,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探索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断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合理确定了中小学编制标准。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编办、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制定颁发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将中小学的编制与国家财政拨款的保障机制挂钩。也就是说,政府财政保障编制内每一个教职工工资预算并全额拨款,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有力保障。二是积极推行聘任制。打破传统用人观念和体制弊端,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和教职工合理流动机制,逐步解决教师队伍存在的结构性失衡问题。-4-三是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20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指导下,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学校的活力。第四,强化管理和制度建设,规范各类办学行为,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中国特色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逐步建立科学民主的教育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同时,建立和完善学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女士们、先生们:在我国正确地选择了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依靠改革,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改革,我们加深了对教育公益性本质属性的理解,深化了对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了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创新之路的信心。第一,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教育事业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第二,要切实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受教育权是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要构建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的教育制度,并以其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起点和基础。第三,要分类推进教育改革,不断完善政府的教育公共服务职能。提供教育服务是政府和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政府在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普及和提高教育水平的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在所有领域调动公共资源、社会资源和私人资源发展教-5-育,保障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四,要强调法治理念,全面推进和落实依法治教。要保证各项教育改革措施符合法治精神和原则,形成法律关系明确,均衡维护各种教育主体的权利,公平、公正、开放、有序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环境。这里,我想特别指出的是,要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教育始终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体制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相应的改革,但不等于教育应市场化。如果教育完全依靠市场提供和调节的话,将导致教育有效供给不足,侵害人民群众受教育权益,阻碍教育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另外,反对“教育产业化”,也并不等于不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促进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共同发展。女士们、先生们: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实施素质教育、保障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政策的基本取向,坚定不移地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推动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这需要教育系统自身和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几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要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要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人-6-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积极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女士们、先生们: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教育部,感谢国内外各界长期以来对教育的关心、关注与支持!希望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继续关心支持下,教育的明天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以公益性原则为导向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创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65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