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T课件
此课件可编辑版,如对课件有异议或侵权的请及时联系删除!课件可编辑版,请放心使用!.课文朗读课题解说课文简析比较阅读2本诗属于哪种体裁?回顾关于律诗的知识。•五言律诗。•律诗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以数字来判断是几言。返回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感上有什么特点?•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感情比较达观。返回4自古以来,送别诗多是充满了伤感凄清的愁绪,总是带着“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凉不舍,然而王勃所作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反常态,具有豪迈的气势与开阔的意境,堪称精品。5学习目标1、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解诗句的意思。2、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61、读一读:反复朗读直至背诵。2、译一译:对照注释,解词析句,扫清障碍,理解诗歌内容。3、说一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返回8课题解说课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少府,官名,即县尉。之任,去上任。之,动词。蜀州,现四川省崇州市。9这首诗是王勃在京城长安做朝散郎时,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前往蜀地任县尉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充满一种健康开朗的情调,洋溢着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是王勃最负盛名的诗篇。10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唐高中宗时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明人辑有《王子安集》。11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首诗的中间两联一般要求分别对仗,第二、四、六、八句要求押韵。主要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简称“五律”或“七律”。复习有关律诗的知识返回121.请用“/”划出诗句的节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13【注解】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2、辅:护卫。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14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译:(即将告别)由三秦保卫的长安城,(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译:(我)同您(此时)都怀有惜别的心情,(因为我们)都是离乡在外做官的人。15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译:(只要)四海之内有着知心朋友,(即使)远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尾联: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译:(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上,像小儿女那样(让泪水)沾湿手巾。16——写景,气势宏伟——抒情,劝慰友人——思念,友情深厚——壮别,点明主旨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全诗结构表达了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17•城阙辅三秦,点明送别之地:长安•风烟望五津。点明朋友赴任之地:四川。“望”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联系起来。暗喻了惜别情谊。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开阔的气象•与君离别意,写离情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千古名句,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无为:不要。•儿女共沾巾。尾联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及对友人的诚恳劝慰之情。1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深情厚谊2、情感上有什么特点?豁达乐观19•【思想内容】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对朋友的真挚的友情。•【名句赏析】诗的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于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中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而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20送杜少府到蜀州去上任长安城被关中之地护卫着,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个渡口。跟你离别的心绪,是你我同是为了做官在外奔走的人。四海之内只要有彼此互相理解而情谊深切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邻一样。不要在分手的岔道上,像儿女分别那样泪湿袖巾。21▲你认为首联中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2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颔联中诗人是怎样劝慰友人的?“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诗人劝慰友人: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2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这两句诗好在哪里?请作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24▲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感情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怎样理解尾联?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情深意长,同时,全诗气氛变悲凉为豪放25思考: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⒉这首诗哪几联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⒊怎样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千古佳句?26思考: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27思考⒊怎样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千古佳句?这两句的意思是:(只要)四海之内有着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千万里,也如近在咫尺。这句诗是全篇的中心所在。作者将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进一步劝慰友人不要为离别而悲伤,而要心胸豁达,坦然对待。两句诗说出古今几千年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了千古佳句。28•一,填空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王勃,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2、这首诗之所以成为送别诗的上乘佳作,就在于一扫以往送别诗中的离愁别恨,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3、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本诗中的句诗“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4、你能写出两句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同样感情基调的送别诗句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9•二,问答题•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表达效果?•形象地写出了送别之地(长安)和友人上任的处所(四川),勾勒出两处的地理形势.“风烟”二字写出上任路途的艰险.这两句诗境界高远,为全诗定下了豪壮的感情基调:乐观的情绪和对朋友的依依不舍。••2..概括首联内容并说说景色描写的特点是什么。•形象地写出了送别之地和友人上任的处所。景色描写一实一虚,实写送别•地点突出长安城的气势雄伟;虚写用“望”字,想象相隔千里的蜀地,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联系起来,衬托出双方依依不舍的情感。30•3.“望”改为“想”可好?•不能改。诗人巧用“望”字将秦蜀两地联系起来,暗喻了惜别情谊。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开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表达了诗人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4.“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从正面写离情而话语急转变为劝勉。31•5.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只要有知音在,即使远隔天涯,也好像比邻而居。作为赠别诗,此句一反前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诗句显得气象阔大,志趣高远。字里行间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这两句诗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远的也是无所不在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的意思是,只要海内有知音,则虽各处天涯,也如同比邻一般。运用设喻,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对朋友真挚的友情,一扫以往送别诗的离愁别恨,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32•6.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7.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直抒胸臆,以幽默口吻劝慰对方要豁达地对待离别,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宽慰劝勉,以及豪迈旷达(爽朗乐观)的惜别之情。•(“无为”意是不要、无须。“在歧路”照应了题目中的“送”。“儿女’字面意是指年轻的情侣。)•“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中“无为”的意思是什么,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无为”:不要。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及对友人的诚恳劝慰之情。•8.作者在尾联劝慰友人不必作儿女之态理由是什么?33•两人是知己,同是宦游人。•9、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一扫以往送别诗中的离愁别恨,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让人振奋。•一改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基调,表达出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让人振奋。•三.选择题:•(1)下列对本诗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34•(2)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3).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C)•A这首诗是王勃任职长安时送别友人的作品,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文坛四杰。•B这首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向和旷达的胸怀。是送别诗中的名篇。•C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所。“望”字将相隔千里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风烟”二字描写了想像中的友人赴任之地的繁华和富庶。•D尾联以幽默的口吻劝慰对方:要豁达地对待离别,因为我们都是志向远大的“宦游人”。“在歧路”三字,照应了题目中的“送”字。“儿女”二字字面意思是指年轻的情侣。35•(4)、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本文标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669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