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公路养护与管理-第一章绪论
公路养护与管理张淑英温故知新什么是公路?公路有哪些组成部分?什么是公路养护?第一章概述引言公路工程建设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规划与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使用阶段。公路养护与管理是公路工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保证公路能够为行车提供安全、经济、舒适、高速运行的一个保证,因此,公路养护是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公路养护与管理是公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能对公路使用过程中当受到自然因素和车辆荷载作用时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公路投入使用后,由于反复承受车轮的作用,遭受暴雨、洪水、风沙、冰雪、日晒、冻融等自然力的侵蚀,以及设计、施工中留下的某些缺陷,如果缺乏养护与维修,使用状况必然快速下降,道路通行必然受阻。因此,公路越发展,越需要养护,建养并重、协调发展是公路交通事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一节影响公路使用状况的主要因素(1)(一)行车荷载1、垂直荷载——竖向变形2、水平荷载——磨损及剪切破坏3、冲击荷载——破浪及搓板破损4、真空荷载——松散破坏第一节影响公路使用状况的主要因素(2)(二)自然因素1、温度的作用2、水的作用第二节公路养护的任务及其工程分类一、公路养护的目的与基本任务公路养护的目的就是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养护资金,通过养护维修使公路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经常保持良好技术状态,以保证公路具有快捷、畅通、舒适、安全、经济、美观的使用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的综合效益。公路养护的任务1.经常保持公路及其设施处于完好状态,有针对性的及时养护与维修,保证行车安全、通畅。2.采用正确的技术措施,提高养护工作速度与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3.防治结合,消除公路存在的病害与隐患,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4.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的路段及沿线设施进行分期改善和增建,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二、养护工程的分类我国公路养护按其工程性质、技术复杂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四类(见表1-1):1.小修保养工程:经常性保养和修补其轻微损坏部分的作业。2.中修工程:定期修理加固一般性损坏以恢复公路原有技术状况的工程。3.大修工程:周期性修理较大损坏以全面恢复到原技术标准的工程项目。4.改善工程:对因不适应现有交通增量和载重需要而提高技术等级指标,显著提高其通行能力的较大工程项目。高速公路分类三、养护工作的特点1.预防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经常性和周期性每日,每月,春夏秋冬3.复原性恢复路面原有使用功能4.补强性弥补原有路面强度不足5.时效性及时维修,快速恢复交通6.安全性保证养护人员和车辆行驶安全第三节我国公路养护工作的方针与技术政策一、公路养护方针二、公路养护技术政策三、采取技术措施的原则公路养护质量的评定公路养护质量的考核,应严格按照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规定执行。第四节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方向一、现状二、存在的问题二、发展方向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1.组织机构比较健全2.人员素质比较适应3.机械配置比较合理4.管理措施比较到位存在的问题1.养护管理体制不顺事业型体制、养护成本高2.养护机械化程度底经费不足、人工操作效率低3.管理与养护不分,缺乏专业化养护队伍4.养护技术科技含量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应用缓慢5.重建轻养公路养护的发展方向今后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养护现代化,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管养分离、事企分开。”养护作业的方向是“专业化、机械化、规范化、科学化。”小结目的、任务、养护工程分类及内容、方针与技术政策、现状与发展方向
本文标题:公路养护与管理-第一章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684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