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8学年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17课时-无端崖之辞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17课时无端崖之辞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垩.漫(è)斫.之(zhuó)郢.人(yǐnɡ)B.逡.巡(qūn)踵.(zhònɡ)怵.(shù)然C.恂.目(shùn)巨缁.(zī)期.年(qī)D.腊.之(là)黄馘.(xù)舐.(shì)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夫处穷闾阨巷穷:贫穷。B.履危石危:危险。C.惠子相梁相:辅佐。D.益车百乘益:增加。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B.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C.骛扬而奋鬐D.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顾”,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B.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C.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D.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两项是()A.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B.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C.揖御寇而进.之D.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6.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我,东海之波臣也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C.南冥者,天池也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运斤成风”一段,庄子的本意是赞扬石匠“运斤”技艺的高超,同时也说明郢人胆量大。B.“为浑沌凿窍”说明违背人民性命之理的作为,即使是出自善意,也必将导致悲惨的结局。C.“任公子钓鱼”的寓意是说,只有具备大本领、大思想、大学说、大抱负、大作为的人才能参与治理世事。D.“舐痔得车”讥讽那种用卑鄙下流的手段求得富贵还向别人炫耀的人。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古往今来,东方和西方的思想家都在思考着宇宙和人的关系,①,从源头开始就有非常大的不同。马克思曾称古希腊是人类文明健康的童年,②,称为中国古代健康的童年。健康并不是讲当时没有战伐、③,而是指人们的思想比较贴近自然。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徐无鬼》)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庄子·田子方》)9.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郢人垩.慢其鼻端垩:白色土。B.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听:顺从。C.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措:安放。D.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履:踩,践踏。10.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而:连词,却。B.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之:代词,这件事。C.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与:连词,和。D.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乎:助词,吗。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斧头任意砍向那尘土,把那苍蝇翅膀一般大小厚薄的尘土全部砍了下去,鼻子却丝毫没有受伤,这是匠石的高妙之处,也是《庄子》为文大奇之处。B.郢地人面对斧头呼呼生风地从自己鼻子尖上砍过来,岿然站立面不改色,这是郢地人的高妙之处,又是《庄子》为文大奇之处。C.匠石的头任意砍向郢地人鼻子上那尘土,《庄子》这里是单说匠石的高妙,斧头挥动得如此之快,没有伤到郢地人的鼻子。D.庄子斧头是借助砍尘土的例子发感慨:自从惠子死了以后,自己已经没有谈话的对象了,自己已经没有谁可以说话了。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译文:(2)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译文:三、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宋一鹤,宛平人。为诸生,见天下大乱,即究心兵事。崇祯三年举于乡,授教谕,以荐迁丘县知县。巡按御史禹好善以一鹤知兵,荐之。授兵部员外郎,寻擢天津兵备佥事,改饬汝南兵备,驻信阳。时熊文灿总理南畿、河南等地军务,主抚议。一鹤降盗魁黄三耀,又降其死践顺天王之党刘喜才。左良玉降其贼李万庆,一鹤抚而定之数万。文灿屡上其功,荐之,进副使,调郧阳。文灿诛杨嗣昌代以一鹤能荐之擢右佥都御史代方孔炤巡抚湖广时湖广贼为诸将所逼多窜入四川。一鹤以云南军移镇当阳,中官刘元斌以京军移镇荆门,相椅角,献忠陷襄阳,与革里眼,左登王等东萃黄州、汝宁间。一鹤移驻蕲州,焚舟,遏贼渡。践移而北,一鹤又断横江,贼不敢渡。……一鹤起乡举,不十年秉节钺,廷臣不能无忮。御史卫周允上疏丑诋一鹤。一鹤亦连疏引疾,帝疑其伪,下所司严核。先以襄阳陷,夺职戴罪,至是许解官候代。十二月,襄阳、德安、荆州连告陷,一鹤趋承天护献陵。陵军栅木为城,贼积薪烧之,烟窨纯德山。城穿,一鼓而登,犯献陵,毁裎殿。守陵巡按御史李振声、总兵官钱中选皆降,遂攻承天,岁除,明年正月二日,有以城下贼者。城陷,一鹤自经。先是左良玉军扰襄、樊,一鹤疏纠之。既,良玉自襄走承天,军饥而掠,乞饷于一鹤,不许。良玉衔之。至是,一鹤谋留良玉兵-武昌,故及于难。(节选自《明史·宋一鹤传》,有删节)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寻擢天津兵备佥事擢:提拔。B.改饬汝南兵备饬:整顿。C.左金王等东萃黄州萃:荟萃。D.廷臣不能无忮忮:嫉妒。1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文灿诛/杨嗣昌代/以一鹤/能荐之/擢右佥都御史/代方孔炤巡抚湖广/时湖广贼为诸将所逼/多窜人四川/B.文灿诛/杨嗣昌代/以一鹤能/荐之/擢右佥都御史/代方孔炤巡抚湖广/时湖广贼为诸将所逼/多窜人四川/C.文灿诛杨嗣昌/代以一鹤能/荐之/擢右金都御史/代方孔炤巡抚湖广/时湖广贼为诸将所逼/多窜人四川/D.文灿诛杨嗣昌/代以一鹤能/荐之/擢右金都御史代方孔炤/巡抚湖广/时湖广贼为诸将所逼/多窜入四川/15.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一鹤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早年间,他虽然只是一个童生,但是看到天下大乱,就用心地研究军事,后来也终能学以致用。B.宋一鹤有很强的军事能力,在任天津兵备佥事期间,屡立战功,因此熊文灿多次上报他的功劳并举荐他,宋一鹤升任副使,调到了郧阳。C.宋一鹤在作战的时候,是一个能与和他人合作的人,在剿灭湖广一带的贼兵时,就和中官刘元斌互为掎角。D.宋一鹤是一个非常有气节的人,在承天保护献陵的战斗失利后,有人投降,但他仍坚守承天,因有叛徒,城陷后他自杀身亡。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鹤亦连疏引疾,帝疑其伪,下所司严核。译文:(2)至是,一鹤谋留良玉兵,良玉走武昌,故及于难。译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17课时无端崖之辞参考答案及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A【解析】B项,踵,读zhǒnɡ;怵,读chù。C项,期,读jī。D项,腊:读xī。2.D【解析】A项,“穷”应为“偏僻”之意;B项,“危”应为“高”之意;C项,“相”应是名词作动词,为“做国相”之意。3.D【解析】A项,惮,通“怛”。B项,恂,通“瞬”。C项,“鬐”,通“鳍”。4.AC【解析】A、C两项相同:回头。B项,但,只。D项,回头看。5.CD【解析】C、D两项相同,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A项,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B项,是名词活用作动词。6.D【解析】D项为被动句。例句和ABC三项均为判断句。7.A【答案】A项,“说明郢人胆量大”不正确,应为“说明谈话辩论要有合适的对象”。8.示例:①可是东西方文明的差异②那么我们也可以把中国的春秋战国之变交③没有杀戮【解析】①前一句谈“都在思考着宇宙和人的关系”,后一句是“有非常大的不同”,可见应该填转折的关联词语,前一句足“东方和西方的思想家”,后一句是“从源头开始”,可见话题应该是“东西方文明”。②前一句谈“古希腊是人类文明健康的童年”,后一句是“中国古代健康的童年”,可见话题应该是“中国的春秋战国之交”,自然的推断,应该填关联词语“那么”。③和“没有战伐”并列或更进一步自然填“没有杀戮”。二、课内阅读答案:9.B【解析】B项,听:任意。10.C【解析】C项,与:介词,和。11.C【解析】其实,《庄子》这里不是单说匠石的高妙,也不是单说郢人的高妙,其根本是在说二人搭档配合的高妙。12.(1)匠石挥动斧头呼呼生风(速度极快),放手砍下去,全部把那点儿白色的垩土砍了下来,郢人的鼻子却没受伤。郢人站着,脸色一点儿都没变。(2)伯昏无人说:那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上可以登上青天窥探,下可以潜入地下的黄泉,意气奔放于八方,神情不会改变。【解析】第(1)题要准确译出“运斤成风”“斲之”“尽垩”“尽垩”的含义,正确译出句意。第(2)题要准确译出“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的含义,正确译出句意。译文语意要通顺。三、课外拓展阅读答案13.C【解析】萃:集结。14.B【解析】首先,要读懂原文的内容,准确理解断句处的语境意思,然后,将四个选项与原文内容比照,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15.B【解析】不是发生在任天津兵备佥事期间,根据原文应是提拔为天津兵备佥事,后来改派他去整顿汝南兵备,驻在信阳。16.(1)宋一鹤也接连上书称病求退,皇帝怀疑他在说假话,交给有关部门严加核实。(2)到这时,宋一鹤打算把良玉的部队留驻在承天,良玉却开向武昌去了,所以宋一鹤遇难死了。【解析】第(1)题要准确译出“疏”“引疾”“伪”“下”的含义,正确译出句意。第(2)题要准确译出“至是”“谋”“走”“及予难”的含义,正确译出句意。译文语意要通顺。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本文标题:2018学年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17课时-无端崖之辞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75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