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第五章改造理论ppt
第五章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本章要点1、建国初期社会的性质、特点2、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必然性3、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1、建国初期中国社会性质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1)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并存,国营经济居领导地位(2)政治上:工人阶级领导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工、农、小资、民资)(3)文化:马列主义为指导新民主主义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4)基本特征: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具有过渡性,属于社会主义范畴,最终向社会主义过渡2、主要矛盾(1)建国初期(1949~1952年)人民大众与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2)改造时期(1953~1956年)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1、总路线的提出中国为什么在5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国民经济的恢复1950年2月22日,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2、总路线的内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转变的必然性)(1)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必然要求A、历史的教训B、现实要求C、工业化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怎样才能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从历史上看,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中国究竟走哪一条路呢?选择的标准只能是:哪一条道路能够更有效地推动生产力发展,尽快让中国走上富强之路,让绝大多数人享受到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好处。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的,如果又不搞社会主义,那就要两头落空。-------毛泽东(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是为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工业化创造条件。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较强大,理应成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国营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1949年为34.2%,1952年上升到56%。(3)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工业化创造条件。三、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1、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恩格斯说:“当我们掌握了国家权力的时候,我们决不会考虑用暴力去剥夺小农……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化的生产和占有,但不是采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列宁指出,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改造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途径:合作化,由低级到高级(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逐步过渡初级社以土地入股多少和参加劳动的数量质量多少,进行粮食分配到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6.3%,5亿多农民通过合作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全国入社农户比例图入社农户96.3%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政策:和平赎买•为什么实行“和平赎买”政策?中国资本主义分为:A.官僚资本主义:没收(民主革命时期)B.民族资本主义:保护(民主革命时期);改造(社会主义革命时期)(2)改造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由低级到高级初级形式: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公私合营(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到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上海工商界代表荣毅仁等带着申请书参加公私合营大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在内容上包括两个方面:对企业的、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和平改造内容企业、制度的改造人的改造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过了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个阶段。毛泽东接受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呈献的报喜信。工商界人士和广大群众一同欢呼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在搞社会主义方面,毛泽东主席的最大功劳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我们最成功的是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造是否成功,要以它对社会生产力是否起促进作用作为衡量的标准。四、改造的意义1、实践意义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20世纪第二次历史性飞跃B、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理论意义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3、缺陷过急、过快、工作过粗,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历史局限,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即使是主观上的局限,后人也不应该求全责备,苛求前人。1、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革,都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产物。改造: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是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2、改革不是对改造的否定,而是对改造的继承、纠正和发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与今天改革的关系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主要矛盾是什么?2、为什么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3、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是什么?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改造与今天改革的关系?思考题
本文标题:第五章改造理论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767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