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HLA-、HPA血型系统
HLA、HPA血型系统的简绍HLA血型系统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HLA基因介绍•位置:第6号染色体的短臂上(6p21.3);HLA是一种免疫源型很强的同种抗原,具有极为复杂的多态型;•根据HLA的结构和分布特征,分为HLA-I、II、III三个区域HLAI类classI:A、B、C,经典HLA基因E、F、G、MIC;非经典HLA基因HLAII类classII:DR、DQ、DP经典HLA基因DM、DN、DO;非经典HLA基因TAP、LMP:抗原提呈加工相关蛋白基因HLA-III类基因:补体系统(有争议)21-羟化酶、热休克蛋白、肿瘤坏死因子•HLA位点目前有A、B、C、E、F、G、DR、DQ、DP、DO、DM、TAP1、TAP2、MICA、MICB•具有临床意义的HLA基因有A、B、C、DR、DQ、DP等位点(Loci),•每一个体的每个位点可以是纯合子,也可以是杂合子。如为杂合子,便表达两个抗原如为纯合子,或其中一个等位基因为“空白(blank)”(该基因的产物尚不清楚或者尚未发现相应的特异性抗血清,无法检定),则只表达1个抗原。例如:HLA-A*02xx,blank;B*13xx,15xx(75);Cw*05xx,07xx;DRB1*04xx,03xx(17);•与输血、移植急性排异反应有密切关联.•等位基因(alleles):位于同源染色体对应位置的一对基因。•复等位基因(multiplealleles):在群体中位于同一基因位点而具有不同编码特性的基因系列。是群体的基因概念。•共显性表达(co-dominant)每一对等位基因位点的两个基因均为显性基因,其编码分子可同时表达于细胞膜表面。HLA基因特点HLA基因特点•符合孟德尔遗传法则:分离率;以单倍型为单位自由组合率、连锁与互换命名组织分布和表达功能及其特异性免疫应答作用I类所有有核细胞表面识别和递呈内源性抗原肽,HLA-A,B,C包括血小板表面与其受体CD8分子结合约束CTL效应功能。II类B细胞,APC,激结合和递呈外源性抗原肽HLA-DR,活的T细胞与其受体CD4分子结合,DQ,DP约束Th细胞的识别功能;异体HLA分子与排异反应有关。I、II类抗原结构和分布特点HLA的功能•参与T细胞受体定向分化成熟•参与抗原提呈•调节NK细胞活性。•怀孕:保护胎儿免受母体T、NK细胞攻击。血型抗原种类及分布•红细胞抗原系统:红细胞、血小板表面•白细胞抗原系统:淋巴细胞、血小板等有核细胞表面•粒细胞抗原系统: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抗原系统:血小板HLA与临床的关系致敏状态供者的HLA分子作为免疫原,启动受者的免疫防御机制,产生HLA抗体,并诱导产生针对该分子的CTL;供者的免疫活性细胞在受者体内被诱导增殖分化,产生针对受者的免疫应答。免疫下调1、供者抗原+HLA-DR类分子被受者T细胞受体,CD4分子识别,HLA-DR类分子与供者部分相同,引起同种异体免疫下调,引起IL-10,通过作用于树突状细胞,引起免疫耐受2、供者血液中的非职业性APC细胞,诱导受者转化成TH2状态,与自身抗体生成有关,参与免疫抑制、免疫耐受3、输入的血内有可溶性HLA分子、FAS-L分子等,封闭了T细胞与HLA相关的输血性疾病或反应输血反应同种异体输血术后感染输血相关急性肺损害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后紫癜慢性良性粒细胞减少症其它不能排除HLA为致病因素的疾病或反应•新生儿同种异体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理与血小板输注无效基本类似只是免疫途径不同:怀孕代替输血)•新生儿同种异体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抗原导致粒细胞抗体产生)HLA在特殊输血领域的作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干细胞移植•骨髓干细胞移植HLA分型的意义供受者间HLA相配程度越高,GVHD发生率越低,长期存活率越高目前认为供受者必须相配的基因位点:以A、B、DR为主,但不能忽略:C、DQ、DPA、B、DR谁更重要?•HLA-Ⅱ类不配合要比HLA-Ⅰ类不配合产生更严重的GVHD•HLA-I类不配合要比HLA-II类不配合容易产生植入不种活(failureofengraft)不同移植对HLA配型要求移植类型•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移植•实体器官移植•肝移植•角膜移植HLA配型要求低无无(除非角膜有新生血管)HLA的分型方法和抗体检测血清学分型技术细胞学分型技术HLA的DNA分型技术•传统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方法主要是血清学和细胞学方法,分型准确性较差。随着PCR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分型方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序列特异性引物、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直接测序、基因芯片等各具特点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技术不断出现,使人类白细胞抗原的分型更加准确、精细、简便、实用,为临床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各种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分型方法各有优势,不能相互替代,这也是由人类自细胞抗原系统的高度多态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根据不同的用途可选择相应的方法。HLA抗体检测抗体筛选: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用新鲜、冰冻或培养的混合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筛选HLA-Ⅰ类抗体,用B淋巴细胞筛选Ⅱ类抗体,凡有阳性反应的血清便留下来进一步作抗体特异性鉴定.抗体鉴定:鉴定细胞为已知HLA特异性的淋巴细胞,被检血清分别与每份已知HLA特异性的淋巴细胞试验;交叉淋巴细胞毒试验:以受者血清加供者淋巴细胞,供者血清加受者淋巴细胞作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本试验主要用于骨髓移植或肾移植配型,也用于输注血小板配型。血小板血型系统分类血小板相关抗原:是与其它细胞表面或组织共有的抗原,主要与红细胞的ABO血型系统以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有关。如ABH,Lewis,I,P及HLA-Ⅰ类抗原等血小板特异性抗原:是由血小板特有的抗原决定簇组成,表现血小板独特的遗传多态性。血小板血型抗原ABO系统血型抗原:血小板表面存在红细胞ABO系统的A抗原和B抗原,血小板上没有RhD抗原,现已证明ABO型不合的血小板输注,血小板寿命将缩短,因此,应选择ABO同型血小板输血。血小板血型抗原HLA血型抗原:血小板膜上存在HLA-A和B位点的抗原,尚未发现有HLA-DR、DP、DQ等位点的抗原。应用氯喹或用酸溶液在0℃处理血小板,能够除去血小板表面HLA抗原,这为应用输注酸处理后血小板治疗血小板输注无效性患者提供了重要依据。血小板血型抗原HPA抗原(humanplateletantigen,HPA):血小板特异性抗原是通过相应抗体的检出而发现的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的命名原则是以HPA为字头,然后连接数字表示。在由2个对偶抗原组成的遗传系统中,对偶基因分别用英文小写字母a和b表示。如果某血小板抗原的对偶抗原尚未被发现,将给予暂时命名,在等位基因数字后加后缀w表示。只有在2个对偶抗原全被检测出来后,才能被称为系统。已发现的血小板抗原一览表系统国际命名曾用名发现年代糖蛋白CDHPA-1HPA-1aZwa,PIA11959GPⅢaCD61HPA-1bZwb,PIA21961HPA-2HPA-2aKob1961GPⅠb?CD42bHPA-2bKoa,Siba1965HPA-3HPA-3aBaka,LeKa1980GPⅡbCD41HPA-3bBakb1988HPA-4HPA-4aYukb,Pena1985GPⅢaCD61HPA-4bYuka,Pena1986HPA-5HPA-5aBrb,Zavb1998GPⅠaCD49bHPA-5bBra,Zava,Hca1989HPA-6bwCaa,Tua1993GPⅢaCD61HPA-7bwMoa1993GPⅢaCD61HPA-8bwSra1990GPⅢaCD61HPA-9bwMaxa1995GPⅡbCD41HPA-10bwLaa1997GPⅢaCD61HPA-11bwGroa1994GPⅢaCD61HPA-12bwIya1995GPⅠb?CD42cHPA-13bwSita1999GPⅠaCD49bHPA-14bwOea2002GPⅢaCD61HPA-15HPA-15aGovb1990CD109CD109HPA-15bGova1995HPA-16bwDuva2002GPⅢaCD61Vaa1992GPⅡb/ⅢaMoua1998?血小板抗原与抗体自身抗体同种抗体抗原血小板抗体同种异体抗体主要针对HLA抗原、HPA抗原自身抗体HPA抗原抗血小板抗体产生机理:机体对血小板表面或相关抗原免疫临床分类:血循环里的游离抗体结合于血小板上的抗体(PAIgG)血型学分类:血小板同种抗体,自身抗体见于:血小板输注治疗无效;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自身免疫血小板减少症;药物,病毒,细菌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抗体发生率00.10.20.30.40.50.605101520输血次数抗体阳性率血小板抗体阳性与输血次数成正比,输血次数在10次以上,抗体阳性率高于50%血小板输血血小板输血近十余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输血量显著增加,原因:•临床医师对血小板输血适应症,充分认识•化学疗法,免疫抑制疗法•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成份制剂质量(分离法,浓缩法提高)的保证•血小板单采(血液成份分离机)术的普遍应用血小板输注利弊益处:减少微小出血的发病率降低大量出血的发病率/死亡率风险:同种异体免疫反应输血感染过敏反应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associatedgraft-versus-hostdisease,TA-GVHD)血小板输血适应症•血小板减少机制–产生不足–破坏亢进–抗体消耗–脾脏储存量增大•血小板功能异常–先天性血小板功能异常–后天性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输血适应症•白血病•再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ITP)•弥漫性血管内溶血(DIC)•癌症肿瘤病人作化疗放疗法时•需要大量输血的血小板减少症•脾肿大导致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储存量增加)•血小板减少症,外科手术前血小板输血•血小板功能异常–先天性(血小板无力症)–后天性(尿毒症,阿斯匹林服用)禁忌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TTP)•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thrombocytopenia,HIT)病人因出血而输血小板衡量输血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指标是临床效果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应当通过测量输血后血小板计数的增加来评估的效果。•根据病人的大小和血小板输注的多少,有多个公式可以计算血小板计数的增加值。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特征是指多次输血小板均未取得满意效果。有些病人可能有一次输血小板效果不好,而以后几次效果不错。只有在2次及2次以上输血小板效果都不好,才能诊断为血小板输注无效。影响血小板输注的因素非免疫因素–血小板的质量–发热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循环的免疫复合物–骨髓移植–脾肿大–与药物相关的抗体–自身抗体同种免疫因素–红细胞相关抗体–HLA抗体(占70~80%)–血小板特异性抗体(HPA抗体)非同种免疫因素–血小板的质量–发热感染发热感染血小板输注疗效比预期减少20%~40%;感染期,血小板暴露隐抗原,吸附IgG抗体;败血症或感染病人;血小板表面抗体上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凝血功能异常被激活,血小板消耗大量上升;感染、败血症、恶性肿瘤。–循环的免疫复合物:感染和免疫介导疾病的病人,循环的免疫复合物数量上升,血小板数量下降,可能的原因:循环的免疫复合物吸附于血小板的Fc-II受体,通过网状内皮系统清除。–骨髓移植:自体或异体移植可能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移植造血细胞恢复期,可发生类似免疫个体发生自身-非自身免疫识别的暂时紊乱。这种免疫失衡导致血小板自身抗体上升。急慢性GVHD和巨细胞病毒感染增加PAIgG。放疗、化疗药物、生长因子、免疫调节药物治疗GVHD可助长血小板消耗的血管病。–脾肿大(15~20%)–与药物相关的抗体:(某些抗菌素和抗真菌药物)青霉素、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药物抗体实验阳性-提示可能•
本文标题:HLA-、HPA血型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2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