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养殖场测控技术上起步比较早。20世纪50年代,生产型的高级养殖场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养殖场设施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近百年来,养殖场大棚作为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技术不断得以提高,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70年代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微型计算机的出现,更使养殖场环境控制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80年代,随着微型计算机日新月异的进步和价格大幅度下降,以及对养殖场控制要求的提高,以微机为核心的养殖场综合环境控制系统,在欧美得到了长足发展,并迈入了网络化,智能化阶段。目前,国外现代化养殖场的内部设施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程度,并形成了一定的标准。养殖场内的各环境因子大多由计算机控制,检测传感器也较为齐全,如养殖场内外的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营养液浓度等,由传感器的检测基本上可以实现对各个执行机构的自动控制,如无级调节的天窗通风系统,湿帘与风扇配套的降温系统,由热水锅炉或热风机组成的加温系统等,以及适用于养殖场作业的农业机械等。计算机对这些系统的控制已经不是简单的、独立的、静态的直接数字控制,而是基于环境模型上的监督控制,以及基于专家系统上的人工智能控制,一些国家在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正在向着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自行开发的养殖场测控系统其技术水平和调控能力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而我国综合环境测控技术的研究刚刚起步,目前仍然停留在研究单个或少量环境因子调控技术的阶段,而实际上,养殖场内的光照度、温度、湿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都是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状态中对牲畜的生长产生影响的,环境要素的空间变化、时间变化都很复杂。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研制出适合我国养殖业的发展的自动化设备,并在养殖场中进行推广。
本文标题:养殖场国内外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51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