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创新党建模式抓好两新组织党建沙坪坝区教育系统有民办学校共80所(有学历教育的学校17所),教职工826人,学生10627人(短期培训的除外),党员104人,其中在册党员42人。全区民办学校分布广,数量大,人数多,对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沙区教育党工委充分借鉴运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启示,从抓党建指导员入手,在全区率先尝试了选派公办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到民办校任党建指导员的做法,采取1+N的对口联系指导模式,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有效指导和管理,促进民办教育党建工作持续健康的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五个落实——确保党建指导员制度的实施组织保障落实。成立了区教育工委“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党工委书记冯世春同志任组长,有专人负责“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一支13名经验丰富的党建指导员队伍,采取1+N的对口联系指导模式,加强对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的有效指导。责任单位落实。教委党办作为主抓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部门,负责培训和管理党建指导员,负责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整体规划和组织实施。教育党工委业余党校、教育党工委党建网、校级干部培训班及中心组学习成为民办学校党政干部及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培训和交流的重要载体。任务落实。明确党建指导员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制定了党建工作指导员职责,要求党建指导员做到“三个必须”:2一个月必须指导一次民办学校活动,一季度必须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一年必须接受教育党工委的工作考核(纳入支部书记年度述职和考核)。经费落实。在年初预算中安排了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党建指导员每月给予50元的工作补贴。要求各民办学校根据自身经济状况,积极拓宽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经费的筹措渠道。载体落实。制定《沙坪坝区教育党工委2006—2008年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三年规划》,为党建指导员开展工作找准目标、搭建平台;开办党建指导员培训班,提高党建指导员的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开展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专题调研,增强党建指导员工作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探索实践精神;坚持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党建工作“三个一个样”:入党标准一个样、考核评价一个样、评先评优一个样,确保党建指导员工作沉得下、铺得开、有实效。点面结合——确保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建峰填谷,整体推进。“建峰”即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壮大民办学校党组织力量。目前,全系统已建立的7个民办学校党组织中,党员人数增至42人,其中新发展党员4人,拟发展对象5人,引进党员教师8人,完善党组织关系6人。“填谷”即在已俱备党组织条件的民办学校中帮助建立党组织(自去年以来全系统民办学校党组织中新建的有3个),在暂不具备党组织条件的民办学校中组建群团组织,延伸工作手臂,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实施公办带民办“1+N”党建工作模式,实现80所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全方位、全渗透、全覆盖。3创新形式,落实职责。首先是摸清情况,建立4本工作台帐。即掌握全系统民办学校中30人以上的学校及其建立党组织情况、30人以上没有党员或党员极少的民办学校名单、有3名以上党员的民办学校名单、有条件建立党组织的民办学校名单。其次是牢牢把握“十字”方针,落实职责不走样。党建指导员在工作中,以“扶持、指导、联络、教育、监督”为职责,深入学校全面掌握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教职工队伍结构及思想现状、党建工作基础等情况,加强沟通交流,加强调查研究,把建立组织、发展党员、服务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其三是在“1+N”对口联系指导模式上不拘泥于固定模式。如青木关中学与计算机管理学校党支部一起进行党课教育;实验一小与名校联合外语小学的入党积极分子一起参加党课培训,并组织校际党员献课日活动;石井坡小学与中华职教社党支部每期一同过组织生活达2次;山洞小学与东亚专修学院党支部支委成员一起进行支部工作经验交流,帮助学校支部建立完善制度职责;莲光小学党支部支委成员每季度到对口联系的新世纪学校上一次党课,并与学校联合开展师德师风报告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创新了形式,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工作。典型引路,夯实基础。把大力推进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与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紧密结合,采取榜样示范、制度激励等办法,充分发挥民办学校在党的建设、依法办学、师德建设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先后有1所学校被评为“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示范学校”,1所学校被评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5名教师被评为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名校联合外语小学党支部连续2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4并将于12月份在该校召开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现场会,向全系统展示其党风、校风、教风、学风,为全面提高系统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水平找准基点。成效初显——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沙坪坝区教育党工委通过在全区开展公办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到民办校任党建指导员工作以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更趋科学化、规范化、正常化。一是时间突出灵活性。各民办学校从实际出发,按照“小型、业余、分散、务实”的原则,切实保证了各民办学校党组织活动及党员的学习培训时间。二是标识突出先进性。各民办学校均设立有固定的或活动的党员活动室,配备了必要的设备和学习资料,党支部标志牌放置或悬挂于显著位置,党员佩戴党员标志,使各民办学校党组织“建起阵地,亮出牌子,扬起旗帜”,使党员“亮身份、亮形象、亮成绩、亮姿态”。三是内容突出实效性。各民办学校结合实际,精心制定学习培训计划和日程安排,且学习有考勤,会议有记录,活动有小结,党组织生活逐渐正常化、规范化。民办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通过实施党建指导员制度,一年来,民办学校党组织得到建立健全,党的工作正常开展,争优创先活动全面展开,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明显。7个党支部都开展了“党建基础工作目标规范(示范)组织”争创活动,基本实现了在民办学校中有党的组织,有经常性活动,党员有新的发展,思想政治有可靠保障的“四有”目标。各民办学校党组织还围绕流动5党员的规范管理、党组织规范化运行、党组织作用发挥等问题,逐步探索建立民办学校党员学习机制、教育机制、管理机制、联系群众机制、民主参与机制等民办学校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目前,民办学校党组织的威信逐步提高,凝聚力日益增强,据统计,目前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教职工达34人(其中青年教师占70%以上),学生达8人。如今,全系统民办学校教职工队伍相对稳定,教职工的敬业精神、教学教研能力有明显上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关于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投诉自今年以来仅有3例,较去年下降40﹪),社会声誉逐步提高。如名校联合外语小学从2004年招生14人上升到今年招生670人,名校联合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居全区前列,光华女子职业中专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计算机管理学校被评为全国网络教育示范单位,目前正积极争创市级重点中职学校等等。民办学校的发展更加持续、快速、健康、和谐,也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着眼当前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谋划长远,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思考是:一、创新工作思路。结合城乡统筹,认真开展“贯彻党代会、迎接十七大、再创新佳绩”主题实践活动,用新思路、新办法积极为学校发展出点子、想办法、找路子,使民办学校发展达到“五个好”要求,即:“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二、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准确把握教育系统“两新”组织党建6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把加强标准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今年下办年对7个争创“党建基础工作目标规范(示范)组织”的支部进行指导和验收。三、创新工作机制。根据“两新”组织具有党员队伍流动性、分散性、多元化的特点,及时调整和转变“两新”组织党员队伍建设的思路,把“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原则引入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之中,坚定不移地奉行“以党员为本,强化服务”的方针,把服务理念贯穿到“两新”组织党员队伍建设全部过程,形成教育、管理、服务的有机结合。四、创新活动形式。与两新组织对口联系学校实行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优秀教育成果共享,以优质课交流、教育教学研究博客、教育论坛等丰富的活动形式,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交流。在党员中开展“六个一”的活动,使党员同志积极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带头上优质课示范课,带头学习党建理论书籍,热心帮扶学习和生活困难的学生,主动联系普通群众,通过支部述职、群众评定星级党员,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新颖的活动形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两新”组织活动特色。五、“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实施“两新”组织党建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组织“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党务工作者开展学习、考察和交流,加强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尽快建立完善支持学习、鼓励创新、典型激励机制,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标题:创新党建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5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