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VDA6.3:2016红皮书中文版检查表部分(P2-P7)
IVDA6.3过程审核(第三版)-2016红皮书-P部分-中文VDA6.3过程审核-2016红皮书(正式版)-P部分-中文说明:VDA6.3过程审核第三版,即2016版,已于2016年12月正式发布。现将2016版与2010版(第二版)的主要变化作概括介绍,并对P部分条款要求进行中文翻译,以供大家学习交流。与2010版相比较,2016版在P2P3P4部分和D部分作了较大变动。通篇来看,P部分对条款和要求内容作了精简和调整,主要变化例如:条款总数变为58个(P2P3P4共20个,P5共7个,P6共26个,P7共5个)星号条款数变为18个(2010版19个);P1条款数36个(2010版35个)审核结果,即总体落实程度EG的计算:不再以各过程要素得分的简单平均值计算,而是用所有审核条款的得分总和除以所有审核条款的最大可能得分总和删掉了基本属性(PV,ZI,KO,RI)增加了三方独立审核员的要求评分指南作了简化参考文献以条款关联矩阵表的形式出现VDA6.3过程审核-2016红皮书(正式版)-P部分-中文说明:P2P3P4条款内容在结构上作了重新编排,对2010版中P2与P3P4存在内容要求重复的地方作了调整部分条款的顺序/内容做了调整,例如:原P6.2.3(设备能力要求)变为物质资源P6.4.1,原P7.4(0公里问题)和原P7.5(0公里后)作了合并,往顾客端发运从P7移到过程输出P6.6.4,P6.3.X条款顺序作了调整…强调了顾客关怀/顾客满意/顾客服务以及现场失效分析,要求在开发阶段加以策划,P3P4对此有专门条款增加了一些新的概念或要求,例如嵌入式软件、效能测试、测量过程能力…FMEA不再以单独条款出现,FMEA只是风险分析的一种形式,兼顾了非汽车行业原则上新版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行。可有18个月过渡期,即最迟从2018年7月1日开始必须执行新版。期间,新版本执行日期按照顾客要求。㭋㬈俢译中还可能会存在不足,后续将进一步斟酌优化,也望大家给予指正。1P2-P7*P1运输&零部件处置过程要素最低要求示例P2项目管理2.1X是否建立项目管理及项目组织机构?具有项目管理流程。详细规定跨职能项目组织机构,并定义联络窗口。确定项目负责人及小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项目小组成员有资质来执行项目任务。项目组织机构能满足顾客要求。供方被纳入项目管理。-确定项目负责人/项目小组技术专家的角色、任务、能力以及职责-涉及多个地点的项目协调与接口-项目组织机构图-项目小组的组成-资质证明-顾客对项目管理的特殊要求2.2X是否为落实项目而规划了所有必要的资源,这些资源是否已经到位,并且体现了变更情况?资源规划应在项目合同的基础上考虑到顾客要求。制定并落实项目成员规划。必须考虑员工的工作负荷。当发生变更(时间、开发规模,等等)时,对资源规划开展复核,必要时加以调整。这既适用于由顾客发起的变更,也适用于内部变更以及由供方发起的变更。在资源规划中,要特别留意关键路径。针对人员和设备(例如测试和实验室设备等)方面必要的项目预算,进行了规划并审批通过。项目组织机构(与顾客接口)的变更必须进行通报。-资源规划的证据(兼顾了其他项目)-设备资源规划(例如,测试平台)1P2-P7*P1运输&零部件处置过程要素最低要求示例2.3X是否编制项目计划,并与顾客协调一致?项目计划满足顾客的具体要求。所有内部里程碑以及顾客里程碑都被完整地纳入项目计划。在项目计划中所定义的里程碑时刻开展评审,以确认所有计划的事项都得到实施,相对应的成熟度等级得到落实。产品如有特殊的法规方面的认证/批准要求,那么该认证/批准程序要包括在项目策划中。要确保内部对于项目计划变更的联络沟通。对于影响到顾客的项目计划变更,要同顾客协商沟通并达成一致。关键路径产生于项目计划,并顾及到关键的零件范围。项目计划必须包括具体的项目质量事项。可从项目计划生成出单独文件(质量管理计划)。这些计划必须考虑原型件和试生产。项目计划必须包括涉及采购的具体事项。可从项目计划生成出单独的详细计划。-包含里程碑的项目计划-针对工艺技术和/或产品组的顾客特定要求-顾客的项目计划-顾客的时间期限-顾客的里程碑-顾客的目标要求(各里程碑的评估指标)-里程碑评价(评审)-质量计划(例如,来自于VDAMLA或APQP)-国家特殊认证要求(ECE、SAE、DOT、CCC…)-关键系统(电镀、涂装…)的法律法规批准流程2.4X是否进行项目质量策划,并对其符合性进行监控?项目质量策划满足顾客特定要求。产品和过程保证的措施是项目质量策划的内容之一。产品和过程的验证/确认要求要包含在策划事项中。策划也考虑到关键零部件和关键供应方(内外部供方)。定期监控策划的符合性和目标的达成情况。-项目计划-顾客里程碑-顾客对质量计划的要求-顾客规范2.5*X项目所涉及的采购事项是否得以实施,并对其符合性加以监控?必须确保只有批准的和具有质量能力的供方才能用于生产。事项级别取决于采购对象的风险等级。这些包括供方的选择与定点标准、定点数量和交付目标日期。确保顾客要求在供应链上的传递。也包括在协议中规定的顾客指定的供方(指定供方)的事项。设施、设备、工装、试验、测量系统以及服务的供方都被纳入。必须对供方定点活动加以适当的清晰的记录。定点日期、供方里程碑以及批准事项已经体现在计划里并与总体时间进度相一致,对进展情况加以监控。-自制或外购决定-供方选择标准-供方的开发计划-项目所涉及的供方清单-批准的供方清单-每个供方的风险评估-由顾客指定的供方的接口协议-零件分类-提供服务的供方,例如研发、实验室、维护保养等1P2-P7*P1运输&零部件处置过程要素最低要求示例2.6*X项目组织机构是否可以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提供可靠的变更管理?项目中的变更管理满足顾客特定要求。必须对(顾客发起的、内部发起的、供方发起的)变更进行评估,必要时调整项目计划。评估既包括产品质量风险评估,也包括时间期限。确保供方(关键零件范围)主动参与变更管理。及时通报变更,并与顾客达成一致。必须确保遵从既定的变更节点(设计冻结)。若无法实现,则必须以文件形式与顾客和供方达成一致。所有变更必须加以记录。对于变更管理,必须规定对应于顾客、内部、供方的对口负责人。-时间计划-变更管理流程描述-变更管理-变更表-产品和过程的变更历史-变更评审-变更批准2.7X是否建立事态升级程序,该程序是否得到有效执行?项目的事态升级程序符合顾客特定要求。对于项目中的不符合情况,一旦影响到总体时间计划,那么就必须有一套事态升级模型(风险管理)可供使用。识别、评估并通过适当措施来降低项目风险。确定事态升级的原则,规定职责和权限,对异常情况制定措施。如果发现在工艺技术、供方以及供方所在国存在特殊的风险,那么,也必须在事态升级管理中将这类情况考虑在内。-根据具体的风险,约定事态升级的时间范围-在事态升级程序中定义了联系人/决策者-定义了事态升级原则以及联络沟通路径-包括措施在内的里程碑评价记录1P2-P7*P1运输&零部件处置过程要素最低要求示例P3产品和过程开发的策划3.1X针对产品和过程的具体要求是否已明确?对于要开发的产品,所有相关的要求都已经清楚。对于带有嵌入式软件的产品,硬件与软件的接口要求要确定。对该要求进行管理。组织必须确定为了满足顾客特定要求在物流方面和法律法规方面与产品有关的必要的要求。组织必须考虑并利用产品和过程方面之前的经验。必须在内部要求、顾客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生产工艺以及产品应用的特性的基础上,识别特殊特性。必须具备顾客对于产品和过程的质量要求。对询价和合同文本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如果顾客要求无法实现,必须通知顾客。获得顾客对偏离的“放行”/许可(以合同的形式)。顾客在供方和/或原材料选择方面的要求必须予以记录。针对由顾客指定的供方(指定供方),签署了接口协议。产品/过程开发-询价文件-合同文件-要求规范(产品,过程)-顾客要求-法律法规要求-采购条款/条件-涉及质量管理的要求-质量协议-文件记录方面的要求-物流要求(JIT,JIS,托运)-时间计划,技术交货条件-互联网信息平台/访问端口-供方职责定义(例如资质认可、样件提交、批准、审批、试验...)-试验规范-特殊特性目录/外观件表面参照-之前项目的经验-产品/过程特性-订单文件,包括内容数量/时间安排-法律/法规-环境保护,回收利用要求-能力证明产品开发-技术规范,技术图纸,特殊特性过程开发-设施设备、工具、检测设备的适用性-加工工位和检验工位的布置-搬运、包装、仓储和标记(标识)1P2-P7*P1运输&零部件处置过程要素最低要求示例3.2*X在产品和过程要求已明确的基础上,是否对可行性进行跨职能分析?可行性评价过程必须以跨职能形式开展。对所有已确定的产品和过程方面的具体要求(技术、功能、质量、物流、软件...)必须开展可行性分析。材料和人力资源必须在可行性研究中加以考虑。可行性研究必须在报价前完成。必须确保关键采购件的可行性。如果顾客要求无法实现,必须通知顾客。获得顾客对偏离的“放行”/许可(以合同的形式)。产品/过程开发-顾客要求规范和标准-时间安排,时间框架-法律法规,标准,环保-产品责任要求-建筑,空间-CAM,CAQ-产品和过程创新-跨职能进行的可行性分析(例如,销售、研发、采购、生产规划、生产、质量管理策划、物流)产品开发-实验室/测试设备过程开发-产能-原材料到位情况-负责研发的有资质的人员-生产可能,生产地点-设备,模具,生产/检测设备,辅料,实验室设备,运输工具,容器,仓库1P2-P7*P1运输&零部件处置过程要素最低要求示例3.3是否具有产品和过程开发事项的详细计划?产品和过程开发策划的详细程度取决于零部件、软件以及过程的复杂程度。在开发阶段,必须采用合适的方法,为产品和过程开发提供保证,使得产品在量产时能够满足使用条件(功能,可靠性,安全性)。这点必须在策划时予以考虑。风险分析(产品FMEA和过程FMEA,或其它类似方法)是策划的内容之一。在策划阶段,新产品和新过程的开发要考虑产品的使用条件。时间计划包含产品和过程开发的所有信息(总体项目计划里的时间节点/持续时间、里程碑,效能测试,PPA日期,软件标准)。开发的批准方法要满足顾客要求,如有不同,必须与顾客澄清。对采购有关的事项进行计划,并与总体时间进度保持一致。外包的过程和服务也是项目策划的内容。产品/过程开发-包含所有时间节点的总体项目计划-顾客要求-重新评定计划-顾客的时间进度-时间期限-采购批准、供方批准和变更截止期限-风险最小化方法(QFD,FMEA;统计试验设计,例如DOE,Shainin,Taguchi)-原型件/试生产详细计划-定期检查开发进度状态(评审)-针对投资项目(建筑和设施,生产设备...)的项目计划-包括包装在内的产品和过程开发各阶段的物流规划-配件方案产品开发-可靠性试验、功能试验、试验计划的详细策划-开发阶段样件的时间安排过程开发-效能测试、工装(工装件)的时间安排-检测计划、测试设备计划、以及包括备件管理在内的维护保养计划的详细策划1P2-P7*P1运输&零部件处置过程要素最低要求示例3.4顾客关怀/顾客满意/顾客服务以及现场失效分析方面的事项是否具有相应计划?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顾客对产品供货方面的要求予以考虑。在策划阶段就要制定持续确保供货的方案,其中包括应急计划。对于产品和过程创新要有后备方案。对今后0公里问题和现场失效问题要制定分析计划(流程)。现场失效分析要考虑到顾客要求。如有新技术和新产品,在顾客服务方面,要提供员工培训和制作必要设备/工装方面的支持。产品/过程开发-培训计划-资质矩阵-投资规划过程开发-标准测试和加载检测方面的检测规划-定义启用准则-NTF流程-配件供应方案-应急计划3.5是否对产品和过程开发所需的资源进行策划?实施确定资源的流程。确定资源包括确定如下资源的到位:具备资质的人员、预算、基础设施,例如建筑物、检测设备(硬件和软件)、试验室设施、机器、设备等。针对原型件制造、样件制造、生产
本文标题:VDA6.3:2016红皮书中文版检查表部分(P2-P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83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