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08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完成)
环境运行控制程序文件编号JKX/HG02-08版本A/0页次1/10生效日期2015.10.281.目的为减少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不断降低或避免环境风险,改善环境,降低污染,降低消耗。依据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与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为实现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确保环境的持续改善所采取的控制活动。3.职责3.1.生产技术运营中心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本程序3.2.生产技术运营中心负责与生产有关的环境因素的运行控制。3.3.其它各部门分别负责与本部门有关的环境因素的运行控制。4.工作程序4.1.噪声排放控制4.1.1.公司在采购机器设备时,需将设备的噪声作为一项技术指标来考虑。4.1.2.根据《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中列出的噪声源及其影响程度,制定适用减噪措施。4.1.2.1.根据设备的噪声排放特点,消除或降低机器设备对周围的环境影响。4.1.2.2.车间有防护罩的机器设备在运行时应关闭防护罩。4.1.2.3.设备管理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定期上润滑油,减少噪声污染。4.1.2.4.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实行操作,听到异常噪声立即停机检查,并报告主管人员。4.1.2.5.安排合理的工作时段,将噪声对员工及相关方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4.1.3.生产技术运营中心负责减噪措施的监督、检查。4.1.4.对于超标的噪声污染源,经评审后,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噪声排放。4.2.废气排放控制4.2.1.废气集中排放口的管理:公司没有明显的废气排放口4.2.1.1.根据《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中列出的废气污染源及其影响程度,由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控制办法并监督实施,尽最大限度降低对大气的污染。环境运行控制程序文件编号JKX/HG02-08版本A/0页次2/10生效日期2015.10.284.2.1.2.对废气的排放规定:必要时委托环保部门进行定期监测。4.3.污水排放控制4.3.1.对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做出规定,确保污水排放的各项环境指标不超过相关污水排放标准要求。4.3.2.在使用水时应尽量节约,减少用水量和污水的排放量。4.3.3.综合部负责采购无磷或含磷量低的洗涤剂并监督各部门使用无磷或磷含量低的洗涤剂,减少公司污水排放的总磷含量。4.3.5.本公司目前不产生生产污水。4.4.废弃物处理控制4.4.1.各责任部门将本部门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存放和标识。4.4.2.本公司的废弃物可分为一般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具体如下:4.4.2.1.一般废弃物a.办公活动产生的废弃包装材料、废旧纸张和报纸、办公垃圾等。b.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包装物、废旧设备零部件、报废的下脚料、生产垃圾等。4.4.2.2.危险废弃物a.办公和生产活动产生的废旧灯管和电池等。b.生产活动产生的废机油及其污染源、拼板胶、固化剂及其容器等。C、擦拭设备的抹布、维修人员的油手套等。4.4.2.3.生产技术运营中心监督存放在指定区域的一般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的存放情况,要求各部门或人员分类存放并标识、防止混放。4.4.3.对办公活动、生产活动和实验活动产生的一般废弃物,应由产生废弃物的部门集中暂时存放并送到指定区域,由综合部进行集中处理。4.4.4.对办公活动、生产活动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应由产生废弃物的部门进行分类存放,做好标识,并送到指定区域。不能直接从水池或下水道排出,对所有的危险废弃物,应由综合部联系有资质的处置单位回收处理。对一般废物,应由综合部联系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垃圾清运。4.4.5.公司应定期对废弃物的排放量和处理量进行统计,每月进行汇总,必要时做出分析评价,具体执行《固体废弃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环境运行控制程序文件编号JKX/HG02-08版本A/0页次3/10生效日期2015.10.284.5.消防控制4.5.1.消防器材的配备和使用应符合环境控制的有关规定。4.5.2.综合部负责组织各部门建立、完善各类消防管理制度并建立消防组织,分工明确,责任到人。4.5.2.1.确定防火重点部位:办公场所、库房、仓库、车间、油品库等,重点部位应重点控制、检查,并挂警示牌。4.5.2.2.综合部负责组织消防培训,熟悉消防应急预案、灭火器材的使用及员工的消防意识,适时组织实战演练,并作好记录。当火灾发生时,应立即执行《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及相应的应急预案。4.5.2.3.综合部在编制消防管理制度及消防应急预案时,应明确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做到布局合理,并保证其有效状态。4.5.2.4.综合部负责消防设施的管理,并建立相应的《消防器材检查表》。4.5.3.综合部负责建立消防检查制度,同时组织每月一次消防大检查并做好记录,部门兼职消防员应做到每天巡视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并保持记录,对记录结果分析评价,必要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执行《改进控制程序》。4.5.4.综合部负责建立消防工作奖罚制度,根据月检查及每天巡视检查记录结果对相关人员进行奖罚。4.6.特殊工种作业控制4.6.1.特种作业范围a.电工作业;b.根据特种作业基本定义由省级劳动部门确定,并报劳动部备案的其它作业。4.6.2.特种作业人员具备的条件a.工作认真负责,遵章守纪;b.年满十八周岁以上;c.高中以上文化程度;d.上岗要求的业务理论考核及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e.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f.国家技术监督局或其它部门组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环境运行控制程序文件编号JKX/HG02-08版本A/0页次4/10生效日期2015.10.284.6.3.特种作业日常管理4.6.3.1.特种作业管理由特殊作业岗位所在部门负责,主要承担组织监督检查工作。4.6.3.2.公司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持劳动部门颁发的《特殊工种操作证》,持证上岗,并根据劳动部门的统一安排定期参加培训和年审。4.6.3.3.相关部门必须把现有特种作业人员花名册报综合部备案,综合部分类登记,建立《特殊作业档案》4.6.3.4.相关部门根据需要向综合部报《劳动、安全防护用品需用量计划》,由仓储管理员统一汇总后填写采购单,经公司领导审批后进行采购。必要的特种作业安全防护用品和用具由相关部门向总经理申请。4.6.4.特种作业培训、教育4.6.4.1.综合部协同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具备条件的特种作业人员送有关安全主管部门进行培训和复审工作。4.6.4.2.综合部负责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分类、分批每年进行健康查体工作,并做好记录。4.6.4.3.各部门、车间及生产部的部门负责人或各班组长进行班前教育及班后总结分析,生产技术运营中心安全员利用各种会议“三栏一报”、标语、图片、安全讲课、事故现场会等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总务部对实施效果验证。执行《人力资源控制程序》。4.6.5.特种作业活动中出现的应急情况,按《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执行。生产技术运营中心负责实施效果的跟踪检查、验证。4.6.6.相关部门必须严格遵守特殊工种的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程,制造部负责对其进行监督检查。4.6.7.《特殊工种作业指导书》或《设备操作规程》由生产技术运营中心组织编写,管理者代表批准。4.10.设计和开发控制4.10.1.对新产品或新项目按照《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进行初步评价,将必要的事项(如环境现状、主要污染物)记于申请表中,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提交生产技术运营中心。4.10.2.新产品如需投入新建项目或设备、设置时,设计部门应对新产品、新项目等按照《环环境运行控制程序文件编号JKX/HG02-08版本A/0页次5/10生效日期2015.10.28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进行初步评价,将必要的事项,记录于申报表中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提交生产技术运营中心。4.10.3.生产技术运营中心负责对上述评价结果的相关内容确认后,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的结果,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对环保方面问题的总结与建议等内容,记录于《环境事先评价申报表》中,并提交总经理批准。4.10.4.经批准后的项目由综合部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总经理批准后,下发责任部门与该项目一同执行。4.10.5.新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无毒害的原材料和工艺技术,并简化制造工艺。4.11.生产过程、设备管理控制及特种设备的控制4.11.1.生产技术运营中心及各工序严格按照《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生产。4.11.2.对可能造成重要环境影响的设备应采取措施进行严格控制。4.11.3.设备维护、保养时,应防止废油等漏到地面。4.11.4.带有油污的设备零件在维修更换时,不能直接放于地上,应放于专用托盘中。4.12.相关方管理控制4.12.1.营销中心、供应部分别将适用于公司的原材料及物资供应方、运输公司、固体废弃物处理者等相关方在环境事宜方面的影响做出标识。4.12.2.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相关方由各相关部门提交本公司的《相关方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要求》。4.12.3.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相关方,必须对其施加影响,并定为重点施加影响相关方,由涉及部门建立《重点施加影响相关方一览表》,在供应部备案。4.12.4.对可能造成一般环境影响的相关方,公司定期以文件方式向其宣传公司的环境方针、环境保护常识、安全常识,不断提高其环境意识,如原材料为环保型、无毒无害材料,固体废弃物处理应采用分类处理等。4.12.5.对原材料化学品供方的具体控制4.12.5.1.此供方提供的产品包装应符合环保要求,如包装材料坚固、标识明确,对环境有影响的包装品应有回收的承诺,或说明处理办法,并提供产品使用细则、MSDS,提供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综合治理办法。环境运行控制程序文件编号JKX/HG02-08版本A/0页次6/10生效日期2015.10.284.12.5.2.对相关方的投诉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关规定执行。4.13.能源、资源控制4.13.1.水的管理4.13.1.1.生活用水相关人员要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4.13.2.电的管理4.13.2.1.生产用电应严格遵守电力管理法,树立“安全第一、高效低耗”的原则,4.13.2.2.生活或生产用电,做到人走灯灭,及时关掉不用的电器设备。4.13.3.关于水电的管理,具体执行《节约用水管理规定》、《节约用电管理规定》。4.14.化学危险品控制4.14.1.管理对象:在公司的经营活动中所需用的化学危险品。4.14.2.化学品采购相关部门向仓储人员提出化学品的需求,经公司有关领导审批后实施采购,采购时要选择具有资质的合格供应商,合格供应商评价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采购控制程序》。4.14.3.运输的管理危险化学品由有资格的车辆及驾驶员负责运输,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及防泄漏的措施。4.14.4.贮存管理4.14.4.1.化学危险品在储存中要防止泄漏。4.14.4.2.盖子要拧紧,避免挥发及泄漏,标识要清楚,分类存放。4.14.4.3.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要经过专门的培训,作好《化学品入库记录》、《化学品领用记录》4.14.5.使用管理4.14.5.1.危险化学品的现场保存量应不超过一周的使用量;4.14.5.2.危险化学品的领用要由专人负责,领取时填写《化学品领用记录》;4.14.5.3.化学危险品使用时,要戴防护手套与口罩,工作场所严禁进食和饮水。4.14.6.危险化学品的废弃废化学品容器应暂存在指定场所,防止雨淋、泄漏,要有防火设施。4.14.7.废化学危险品的处置应由相关部门对废弃物集中统一处置,见本程序对固体废弃物的管理控制。环境运行控制程序文件编号JKX/HG02-08版本A/0页次7/10生效日期2015.10.284.14.8.异常情况处置一般化学品泄漏时应及时清洗泄漏物及周围环境,防止化学品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14.9.紧急情况的处理执行《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4.14.10.关于办公区域环境及安全的管理,执行《安全检查管理规定》。4.14.11.关于对新、改、扩建项目时所产生的环境因素风险,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5.相关支持性文件5.1.《相关方环境要求
本文标题:08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完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87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