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第三单元-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第三单元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学国学1.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选自《庄子·德充符》【译文】只要有过人的德行(充分的负责、忠诚、奉献及出色地表现),形体上的不足就会被人遗忘。【评说】他93岁去世,蹬三轮近二十年,为300个贫困孩子捐出35万元助学款。一个冬天,他到天津耀华中学,递上饭盒里的500元,说: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老师们全哭了。他叫白方礼,一个已经离去的普通老人。我们可能无法达到他的道德高度,但我希望他的故事被您传诵。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选自《庄子·知北游》【译文】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成语“白驹过隙”源出于此。【评说】人生转瞬即逝,恳请吃苦努力。人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许多人为了逃避苦一阵子,却苦了一辈子。夯基础1.作者名片精神分析大师艾·弗罗姆(1900—1980),1900年3月23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一个犹太人家庭。1918年弗罗姆进入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学习两学期法学。1919年进入海德堡大学改学社会学。1922年从海德堡获哲学博士学位,次年至慕尼黑大学专攻精神分析学。1925—1930年,他在柏林精神分析学会接受精神分析训练完毕。1930年,他开始临床实践,加入法兰克福社会观察学会。纳粹在德国执政后,弗罗姆搬到日内瓦,1934年为躲避纳粹的迫害而加入美国国籍,不久便成为UNAM教授。他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成员,毕生旨在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的精神处境,弗罗姆因此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心理分析和伦理学》《让人占优势》《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2.背景介绍作为一个在“反犹”环境中长大的犹太儿童,艾·弗罗姆很快就认识到了社会政治力量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作用。他14岁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使得他的这种认识又进一步得到了强化。青少年时期,他被周围战争的不合理性和破坏性所困扰。这些经历使他一生都对人类本性充满了好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弗罗姆力图从人本主义出发,以此来考察、分析当代世界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矛盾和危机。在弗罗姆看来,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因而它像其他艺术一样,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他认为,爱是在保持自己尊严和个性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感情交流的行为。本文就是作者在此背景下对“爱的艺术”的深入探讨。3.文学常识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达到这目标尽管困难,但这不足以成为理由,从而不去寻找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和了解克服困难的条件。为了使这一问题不再复杂化,这本书里避免使用专业词汇,同时也尽量不援引别的资料。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当然就是旧一点的思想在这本书里也会获得一层新的意义,因为这些思想都围绕着一个重点:爱的艺术。4.识记字音(1)单音字诞.生()凝.聚()休戚.相关()幼稚.()辜.负()归根结蒂.()罪孽.()惩.罚()咄.咄逼人()赢.得()鉴.于()惶.恐不安()(2)多音字给()给以()给予刹()刹车()刹那横()横竖()专横担()担子()承担称()称赞()称职解()解脱()押解()解数答案:(1)dànnínɡqīzhìɡūdìnièchénɡduōyínɡjiànhuánɡ(2)ɡěi/jǐshā/chàhénɡ/hènɡdàn/dānchēnɡ/chènjiě/jiè/xiè5.填字组词(1)dàn()生垂xián()三尺(2)罪niè()萌niè()(3)缺xiàn()chǎn()媚(4)jiàn()别qiān()名luán()驾(5)léi()弱yínɡ()得yínɡ()政蜾luǒ()(6)duōduō()()逼人zhuō()劣相形见chù()罢chù()答案:(1)诞涎(2)孽蘖(3)陷谄(4)鉴签銮(5)羸赢嬴蠃(6)咄咄拙绌黜6.成语积累[识记](1)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错点提醒:对象主要是利益联系密切的人,不能是物。)(2)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的问题。(错点提醒:动词性短语,不能作名词用。)(3)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指事物、现象等很平常。(4)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运用]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对的打“√”,错的打“×”)(1)提高首付比率,限购,限贷,每一次调控都与购房者的利益休戚相关....,也潜移默化地增加了购房者对政策变化的关注程度。()(2)有人认为,“马上就办”本是政府取信于民的基本做法,专门为此成立“马上就办办公室”荒唐可笑,纯属节.外生枝...。()(3)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牢牢地保留着对母爱的渴求,是不足为奇....的。()答案:(1)×与“利益”不搭配。(2)×不合语境。可用“多此一举”。(3)√7.近义词辨析(1)凝聚·凝集凝聚:a.气体由稀变浓或变成液体;b.聚集,积聚。凝集:凝结在一起,聚集。①生活的感悟、词曲的优美、感性的沙哑嗓音,都________在一个用灵魂演唱的歌喉中。②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________的药物,所以也是抗栓药物。(2)遵循·遵从“遵循”侧重于依照顺从,不偏离。程度比“遵从”重,书面色彩浓。“遵从”侧重于遵守照办,不背离,适用对象广。①历史证明,人类________大自然规律的生活才是健康的生活。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是人类生活的大趋势。②营养学家建议,对脂肪含量高的猪肉食用量要________适量适度的原则。答案:(1)①凝聚②凝集(2)①遵循②遵从一、阅读课文第1~5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根据要求,解释下面关键词语的含义。(1)第1段的“自恋”是什么意思?(2)第2段中“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有被人爱的资本”一句中“被人爱的资本”指什么?(3)第2段“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这句话中“祝福”和“和平”是什么意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以自我为中心。(2)所谓“被人爱的资本”,也就是指“我”是母亲的孩子。(3)“祝福”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真切关心与爱护,包含有无私的、纯粹的、不求回报的意味。而“和平”一词用得尤为巧妙,韵味颇丰。它不仅指出了母亲温柔、平和的特点,而且有一种博大、宽厚的感觉。2.[理解文章内容]第3段中提到两种爱的原则,一种是“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另一种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这两种爱的原则区别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前一种,“被人爱”是原因,“爱人”是结果。因为被人爱,所以“我”爱人。以自己为中心,强调先获得再付出,是幼稚孩童式的爱的方式。后一种,爱人是原因,“被人爱”是结果。因为“我”爱人所以“我”被人爱。先付出再获得,是对爱成熟的理解。童稚的爱是单向的、简单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成熟的爱是双向的、相互的,更加复杂,也更加美好。3.[理解文章内容]从婴儿到童年的成长过程中,对母爱的感受和体验是怎样发展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一开始,婴儿还不能辨认物体,还意识不到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存在,还不具备感知爱的能力。(第1段)(2)孩子不断生长、发育,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也渐渐有了母爱的体验。但母爱是无条件的,其缺陷是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不需要去赢得。(第2段)(3)大多数八岁到十岁的孩子仍然是要被人爱,但在以后的成长中会慢慢出现新的感情,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换取爱,从被人爱转变为爱别人,去创造爱。(第3段)4.[理解句段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承上启下,从婴儿与母亲的关系过渡到幼儿与父亲的关系,引出下文中关于母爱与父爱的区别的阐述。5.[理解文章内容]第5段,作者为什么要在括号里特别说明“理想典型”这一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因为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母亲爱孩子,是因为孩子给她以慰藉和希望,“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作者这样写体现了论述的严密性。二、阅读课文第8~10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6.[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第8段中,作者运用“不会”“应该”“不应该”等词语想表明怎样的观点态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灵活地运用这几个词语,指出了正确的父爱、母爱和错误的父爱、母爱区别是怎样的,从而告诫为人父母的人们,应该正确处理与孩子的关系。7.[理解语句含意]怎样理解“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这句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在内心剥离父母的外部形象,而建立起有关他们的精神世界。他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设计这个问题还是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成熟的人会融合父母给自己的爱,从而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懂得爱父母,懂得回报社会)8.[理解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理想的父爱是怎样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能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2)应该宽容、有耐心,不要盛气凌人更不要专横。(3)应该使孩子能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自信心,成为自己的主人。问题1有人说,既然“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那么我们必须对父亲的话言听计从,你认为对吗?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作为孩子,应该顺从父亲的意愿。因为每一个父亲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个美好的前途,我们要体会、理解父亲的爱,不要觉得父亲落伍了,他的想法不合时宜,而自己是新生力量,不该受父亲的影响,更不要说管束。其实父亲的人生阅历和智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感受到其价值的。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阶段又各有特点,自己的前途不能由别人决定,也不可按别人设计的模式成长。现实生活中有些父亲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希望通过孩子达到自己没有达到的目标。这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的做法,只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对于自己的前途,我们有权力做出自己的选择,不能一味地顺从别人的意愿。【点拨】父爱对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父爱是深沉的,往往显得粗糙,不那么细腻,但父亲对我们的关爱往往是无微不至的,需要我们用更多的耐心、更敏锐的感觉去体会,可能父爱就在平常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关切或者期望的眼神中。问题2文章说,母爱是无条件的,对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看的?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母爱是无条件的。相对于其他的爱来说,特别是从爱的性质上看,母爱表现出的动机和目的性是所有爱中最少的,似乎没有明确的意识、没有明显的报偿动机。(2)作者只看到了母爱无条件的一个方面,但从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第三单元-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98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