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创新型经济创新型经济是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是以知识和人才作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的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作为标志的经济,现在谈经济转型升级。转型最重要的就是增长方式转型,发展创新型经济实现经济转型,主要靠物质投入的推动转向创新要素驱动。这个创新型经济有三个特征,一是以创新知识密集产业和绿色技术产业作为标志,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互动结合,第三知识创新为主体,也就是大学、科研机构同技术创新主体紧密合作。在领先发达的地区应该领先发展创新型经济,这里概括沿海过去两次机遇,第一次机遇是沿海经济发展乡镇经济,实现农村工业化。第二次机遇,开放型经济,实现经济的国际化。现在这两个发展经济的活力和动力在沿海地区充分释放,优势不再明显,因此创新型经济成为第三个发展机遇。创新型经济: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中坚(中共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当前,苏州在经历了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和开放型经济两个重要阶段以后,进入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期,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为赢得挑战,加快发展以全面创新为主要驱动力2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尤为重要与紧迫。“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引领主战略,加快实现创新型经济的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资源富集、创新效率高、创新辐射广和引领示范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把握住五个环节是至为关键的。主攻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形成创新型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产业,是创新型经济的主体。截止2010年底,苏州新兴产业在建项目1200个,占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已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必须进一步坚持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第一方略,推动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一方面是加快构筑新兴产业先发优势。目前苏州已确定8个新兴产业,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集聚国内外各种资源,加大有效投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求在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另一方面是确立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端路线。组织联合攻关,开发重大关键技术,加快创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以技术领先占领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同时,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互动发展。再一方面是以推进新兴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打造新亮点。围绕建设自主创新之区、优势产业之区和功能提升之区,营造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金融支持、配套服务、政策激励等综合环境,规划建设好30个市级特色产业基地和8个省级以上特色产业基地,重点扶持推进发展趋势好、增3长潜力大的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加快打造苏州新兴产业发展新亮点。优先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以人才高地锻造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发展创新型经济,集聚人才是关键。我们明确了“人才集聚与产业升级互动并进”的思路,以人才高地造就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一方面是加快推进企业集聚人才。突出企业引才主体地位,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共同开发重大项目,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努力形成高层次人才向创新型企业、新兴产业集聚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是加快搭建长效揽才平台。高标准建设“姑苏人才”服务中心,努力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让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释放出“集聚人才、培育产业、建设高地”的链式效应。再一方面是加快增创引才品牌优势。重点实施“1010”人才工程,以“汇聚全球智慧、打造创业天堂”为主题,深化开展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把开展活动与宣传推介苏州新形象结合起来,凸现苏州“新经济、新产业、新城市”特点,使苏州成为辐射全国、影响海外的“人才天堂”。建设宜居创业新城市,全面增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载体功能。作为紧靠上海的长三角地区重要城市,苏州当前正处于城市现代化快速提升期。这为高效率地集聚自主创新要素、支撑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我们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城市功能建设。深入实施“东融上海、西育太湖、优化沿江、提升两轴”的空间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轨道交通、城铁综合交通枢纽和城市快速路系统为重点4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做好水环境治理、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空气污染防治,提升城市便捷功能和人居生活品质。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加快提高城市智能化程度;打造数字城市信息平台,建立科学、精细、高效的城市管理模式,加快构建“智慧苏州”生活体系。再一方面要切实增强城市发展软实力。保护传承好苏州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遗存,加快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形成新的文化优势,使城市更富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同时大力弘扬“崇文、融和、创新、致远”城市精神,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崇尚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加快形成敢于创新、勇于创业、不断创优的城市氛围。营造一流新环境,加快突破创新型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环境营造不仅是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更是重要内容。只有加快改革攻坚步伐,才能切实提升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创新型经济发展的环境竞争力。首先是创新政策环境。强化产业、技术、人才发展政策的创新和突破,促进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加速向创新型经济流动和集聚,到“十二五”末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以上。其次是创新投融资环境。加强产权、股权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自主创新担保和再担保体系,推动创新型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培育和引进创业投资机构,完善风险投资体制机制,拓宽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实现金融与创新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做大做强创投产业。再次是创新服务环境。探索构建“大调解、大防控、大服务”机制,加快提高行政管理5效能,大力发展技术评估、技术转移、科技信息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组织,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对社会安全事件的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和谐氛围。打造新型领导干部队伍,为发展创新型经济提供坚强保障。实践告诉我们,发展创新型经济,发挥根本性作用的是一支既具有创新思路、又善于创新实践,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领导干部队伍,这是苏州创新型经济加快崛起的重要保障。我们要着力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创新创优意识,不为已有经验所束缚,不为取得成绩而自满,不为面临困难所吓倒,积极谋划新思路、新举措,勇于并且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进发展。要着力增强勤学敏思意识。要把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作为提高能力素质的关键举措,切实改变领导干部学习中不同程度存在的浅尝辄止、学用脱节的现象,倡导良好学风,加快提升战略思维能力、统揽全局能力、科学发展能力,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创造性和协调性。要着力增强求真务实意识。面对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推进苏州全面转型升级的繁重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勇担重任,切实增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自觉性、坚定性,不因事难而怕为,不因事急而盲为,不因事杂而乱为,努力在见效上下功夫,在执行上求速度,在落实上见高低,扎扎实实6推进苏州创新型经济的跨越发展。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四个趋势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认为,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力量是不一样的。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从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逐渐进入创新驱动阶段;与此相适应,21世纪的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步转变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不再严重依赖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而是依赖于国家和企业的创新构想和创新能力。所谓创新型经济,主要是指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推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为标志,持续、均衡、健康发展的经济。其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创新已经从驱动经济增长的一种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并扩散到整个经济体系,从而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因为创新决定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影响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从而产生了任何其他因素都难以比拟的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2)知识和人才是创新型经济最重要的两个支撑要素,知识是创新的源泉,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可以说,创新就是二者的有机结合,或者说是知识的积累与人的创意和创造的融合。(3)创新型经济本质上是“人本7经济”,它体现了对人的自由和价值的尊重,核心理念是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型经济不仅仅是一种发展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对未来影响深远,其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创新系统化。创新型经济能否顺利成长关键在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能否创造出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系统来支持创新型经济发展。所以,发展创新型经济,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识别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包括实物资源、科学和智力基础、文化和制度因素、市场机会以及寻找市场机会的战略,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链。发展低碳化。低碳发展,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发展之路,这也是创新型经济有别于传统经济的主要特征。目前,世界经济正在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低碳经济也在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发展不仅是一种趋势,也是事关国家未来的一种战略选择。顺应低碳发展趋势,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二产三产化。所谓“二产的三产化”,是指原来与第二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生产性服务业逐渐脱离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开始实施专业化分离,应该留在第二产业的留在第二产业,形成工业的核心竞争力与自主知识产权;应该社会化、专业化运作的全部分离出来,8交由不同性质与功能的第三产业来运作,其实质就是顺势而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2.5次产业”的兴起,就表明以服务为主体、与工业生产或工业生产者联系密切的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工程、研发、广告、咨询、设计等行业的发展,不仅在改变服务业的结构,而且也在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产业创意化。后危机时代,以知识为核心的创新竞争力日益显现,以文化、设计、智慧、思想为主要要素的创意产业迅速崛起,并以极快的速度扩展、渗透到其它产业,成为引领许多国家和地区产业创新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据联合国统计,创意产业已占全球GDP的7%,并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大大高于全球GDP的增长速度,产业创意化的趋势锐不可当。迎接新增长周期:发展创新型经济[摘要]走出后危机阶段的关键是提振产业投资信心和明确产业投资方向。危机过后,新产业革命将推动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新产业革命推动的产业创新目标是发展知识密集产业和开发绿色技术产业。产业创新依赖于创新型经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动性结合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基本特征。创新型经济牵动增长方式的转型,创新型经济仍然需要投资推动,但要求投资方向转向推动创新。创新型经济不否认开放型经济,但需要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在新增长周期,地区竞争力指的是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这种能9力特别需要地方政府进行培育。[关键词]产业创新经济[作者简介]洪银兴(1950—),男,江苏省常州市人,经济学博士,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理论经济学和经济运行机制研究。中国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已经进入到后危机阶段,后危机阶段即经济停止下滑、复苏尚未开始的阶段。危机是短期的,发展是长期的。进入后危机阶段,意味着需要及时地由保增长转向求发展。后危机阶段有多长,很大程度上看迎接新增长周期的发展性投资的强度。研究投资结构发现,中国在危机阶段刺激经济主要是靠政府投资,企业和民间投资不足。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率从2008年1-9月的33.7%提高到2009年1-8月的82.7%,同期外资的增长率由6.8%下降到-12.1%,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增长率由24.0%下降到11.0%。显然,进入后危机阶段后,必须解决好企业和民间投资问题。如果企
本文标题:创新型经济材料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9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