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知识点整理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知识点目录绪论篇第一章1.什么是第一语言?什么是第二语言?什么是母语?什么是外语?什么是目的语?第一语言是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是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这里所说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完全是从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时间先后来区分的。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一般情况下母语是人们的第一语言,但是两者不能等同。目的语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成为目的语。(1)一个在美国出生的香港孩子首先学会了英语,他掌握的这种语言是他的()。A第一语言B第二语言C外语(2)李明学习汉语之后,又继续掌握了法语。法语是他的()。A第一语言B第二语言C母语(3)华侨小明熟练掌握汉语和英语,汉语是他的()。A母语B外语C目的语(4)华侨小明熟练掌握汉语和英语,英语是他掌握的()。A母语B外语C第一语言(5)人们正在学习并且希望掌握的语言被称为()。A母语B外语C目的语答案:(1)A(2)B(3)A(4)B(5)C2.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这个称呼的优点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它只适用于中国。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的进行的汉语教学。这一名称基本上体现了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涵,在国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简洁上口、符合汉语习惯,从1982年提出后一直使用至今。但是这一名称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突出了主要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1)中国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被称为()。A中国语教学B对外汉语教学C华文教学(2)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除外国人外,还包括()。A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B外国人C第一语言是广东话的海外华人(3)“对外汉语教学”的提出时间是()。A1982年B1983年C1985年(4)“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名称的显著特点是()。A简洁上口B符合汉语习惯C突出主要教学对象(5)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是()。A第一语言教学B第二语言教学C目的语教学答案:(1)B(2)A(3)A(4)C(5)B3.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学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内部因素指:学习者和教师、所教的目的语、学习和教学活动;外部因素指相关的基础学科、语言环境。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分为三个部分:理论基础、学科理论和教学实践。理论基础部分提出与本学科的发展关系最密切的七个基础学科,即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科学及哲学;学科理论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两部分;教学实践是学科理论服务的对象,也是学科理论产生的土壤。(1)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教育目的是()。A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B建设自身学科理论C培养汉语交际能力(2)以下选项中属于对外汉语学习过程中内部因素的是()。A相关基础学科B语言环境C学习者和教师(3)以下选项中属于对外汉语学习过程中外部因素的是()。A学习者和教师B所教的目的语C语言环境(4)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分为理论基础、()、教学实践三个部分。A学科理论B基础理论C应用研究(5)学科理论服务的对象以及学科理论产生的土壤是()。A理论基础B应用研究C教学实践答案:(1)A(2)C(3)C(4)A(5)C4.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是一种集中强化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特点有三个:一、对外汉语教育是专门的学科;二、对外汉语教育是综合的学科;三、对外汉语教育是应用的学科。(1)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的外语教学。A第二语言B第一语言C外语(2)对外汉语的教学目标是()。A语言对比B技能训练C培养汉语交际能力(3)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心是()。A语言对比B技能训练C培养汉语交际能力(4)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是()。A语言对比B技能训练C培养汉语交际能力(5)对外汉语是一门专门的、()、应用的学科。A综合的B理论的C实践的答案:(1)A(2)C(3)B(4)A(5)A第二章5.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1950年7月在清华大学成立的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开始的标志。以1978年为界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分为两个时期:开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时期、确立对外汉语教育学科时期。前者分为三个阶段:一、开创阶段(1950—1961年),本阶段周祖谟1953年发表了本学科最早的一篇论文《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1958年我国出版了第一套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二、巩固阶段(1962—1966年),这一阶段中钟梫在《十五年汉语教学总结》中提出了“精讲多练”和“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实践性原则。;三、恢复阶段(1972—1977年)。后者分为建构学科理论框架阶段和深化学科理论研究阶段。(1)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开始的标志是我国第一个汉语教学机构()的成立。A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B中国语文专修学校C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2)以()为界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分为两个时期。A1982年B1978年C1987年(3)1953年()发表了本学科最早的一篇论文《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A周祖谟B刘月华C吕必松(4)1958年,我国出版的第一套对外汉语教材是()。A《学汉语》B《汉语学习》C《汉语教科书》(5)钟梫在《十五年汉语教学总结》中提出了“课内课外相结合”和()的实践性原则。A精讲多练B听说结合C以词汇为主答案:(1)A(2)B(3)A(4)C(5)A6.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是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1987年7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其常设机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第一任办公室主任为北京语言学院院长吕必松;二、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已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1979年9月《语言教学与研究》改为正式出版的季刊,成为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三、学科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以较具代表性的汉语言专业本科教育为例,主要课程分为三大类:语言技能课、语言知识课和中国文化知识课;四、学科理论体系;五、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对外汉语教师的数量有了很大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1983年北京语言学院首先开设了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师为目标的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1)“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的常设机构是()。A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B国务院外事办公室C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第一任办公室主任是()。A周祖谟B刘月华C吕必松(3)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是()。A《学汉语》B《汉语学习》C《语言教学和研究》(4)汉语言专业本科教育的主要课程分为语言技能课、()、中国文化知识课三类。A语言知识课B国际政治课C西方经济课(5)我国首先开设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师为目标的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的学校是()。A北京语言学院B北京大学C南开大学答案:(1)A(2)C(3)C(4)A(5)A7.世界汉语教学的现状与特点。世界汉语教学是在各国人民与我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又常常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和国家关系变化的影响,经历过兴衰的变化和曲折的道路。我国周边国家由于历史和文化的渊源关系,汉语教学历史最久。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是从公元3世纪或更早时开始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70多个国家的主要大学开设中文系或中文课程。当前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学习汉语的人数迅速增长,教学规模不断扩大,但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汉语仍属于“非普遍教授语言”;二、现代汉语的教学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很大程度上汉语教学仍附属于汉学,未能成为独立的学科;三、中文的专业教育、学历教育有所发展,汉语教学出现向中、小学发展的趋势。但总的看来学生学习汉语的起点仍比较低,多数地区上不能培养高级汉语人才。(1)世界汉语教学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和()的影响。A科技B国家关系变化C自然环境(2)最早开始汉语教学的国家有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A朝鲜B印度C法国(3)学习汉语的人数迅速增长,教学规模不断扩大,但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汉语仍属于()。A普遍教授语言B非普遍教授语言C重要教授语言(4)现代汉语的教学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很大程度上汉语教学仍附属于()未能成为独立的学科。A汉学B政治经济C外交(5)中文的专业教育、学历教育有所发展,汉语教学出现向()发展的趋势。A学前B大学C中、小学答案:(1)B(2)A(3)B(4)A(5)C第三章8.语言的基本特征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一、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启示:学习一种语言要重视意义;学习一种语言要掌握语言系统和各分支系统;语言的学习和教学应该从听、说开始,首先要着眼于口头语言。二、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启示:对外汉语教学必须以言语为对象,从言语入手,只有通过言语才能学会语言;从言语接触到的大量语言事实,应当总结归纳成一定的语言规则,让学习者自己掌握。三、语言有生成性。启示: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汉语的能力,而不只是教会学生掌握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要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语言规则。四、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启示: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课要充分体现工具课、技能课的特点。五、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启示:要学好目的语,必须了解目的语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课堂中要尽量用汉语进行教学,要求学习者用汉语来理解和表达,尽可能不借助于母语或媒介语。六、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启示:对外汉语教学不能脱离汉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与汉语紧密相关的文化因素的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七、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特殊生理基础。启示:语言是可以学会的;成功的第二语言教学必须考虑到学习者的生理和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影响到语言学习;研究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和规律,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意义。(1)语言的学习和教学应该从()开始,首先要着眼于口头语言。A听、说B读、说C读、写(2)对外汉语教学必须以()为对象。A言语B语言C第二语言(3)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要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A言语规则B外语C语言规则(4)语言课要充分体现工具课、()的特点。A知识课B技能课C文化课(5)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和运用语言的()。A智商B交际需要C特殊生理基础答案:(1)A(2)A(3)C(4)B(5)C9.语言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人类对语言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希腊是语言研究的三大中心。语言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一、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为19世纪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德国语言学家格里姆和葆朴。19世纪中期德国学者施莱赫尔提出了语言的“谱系树”理论,并画出了印欧语系谱系树形图。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兴起,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结构主义语言学。代表人物索绪尔和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这本书后来被封为语言学的“圣经”,索绪尔被公认为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奠基人;三、转换生成语法。代表人物乔姆斯基,他提出了“语言习得机制”和“普遍语法”的假说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的理论;四、功能主义语言学。代表人物韩礼德,他建立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以“系统语法”为框架论述语言功能。(1)古代语言研究的三大中心是古中国、古印度、()。A古希腊B
本文标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知识点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192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