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路易斯·康LOUISKAHN1901-1974静谧与光明Betweensilenceandlight静谧与光明‚建筑师的任务是想办法让那些尚未出现的可以得到的空间,让那些已经存在的有更美好的环境。做一个真正的建筑师而不是一个盖房子的专家。职业性会将你埋葬,你变得可以和别人相提并论,被人吹捧到完全不认识自己。你将会功成名就,整天玩高尔夫球你的建筑物也会随意地建起来。可是这算哪门子建筑,这又是什么样的生活?—路易康‚对那些低能的建筑师来说,建筑不过是挣钱的来源。而不象它所应该的那样——创造美感和艺术。‛—康‚我对这些建筑说:‘哥特建筑,你看我做的如何?希腊建筑,你看我做的如何?’我也对自己说:‘柯布西耶,你看我做的如何?’你知道,柯布是我的老师,保罗克列特也是我的老师。我学会不去做他们做过的,不去模仿,而是去感受他们的精神。学生的作品不应该针对问题的解决,而应该去感知事物的本质。‛康的生平路易康被认为是美国自莱特以来最杰出的建筑家之一。是战后美国纪念性建筑的代表人物,在现代主义建筑与古典纪念性之间做出独特的探索。强调建筑的精神性,被誉为建筑界的诗哲。1901年生于爱沙尼亚1905年随全家迁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24年毕业于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后进莫利特事务所工作1928年赴欧洲考察1947年在费城执业。1957设计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1974印度回纽约心脏病突发去世主要作品目录1951-1953耶鲁大学美术馆1954—59屈灵顿游泳池更衣室1957-61费城宾州大学理查德医学研究实验中心(MedicalResearchLaboratory1959-63纽约州罗彻斯特基督教唯一神教派第一教堂1959-65萨克生物研究所(SalkInstituteforbiologicalstudies)1962-64孟加拉国达卡政府建筑群1967-70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森堡奥里维蒂一恩特华克工厂1967-72得克萨斯州沃思堡金贝尔美术馆1967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ExeterLibraryExeter,NH)1967-74何伐犹太教堂1968意大利威尼斯市政府1969-74英国耶鲁大学艺术中心(YaleCenterforBritishArts)1974印度管理学院(IndianInstituteofManagement)1975孟加拉国家会展中心(NationalAssemblyBangladesh)社会环境50--60年代,美国的建筑更为引入注目。美国经过二战前一段时间的建筑文化的转变,二战之后,建筑舞台上活跃异常。社会经济条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欧洲许多像格罗皮乌斯(1937年抵美)、密斯、孟德尔松(1941抵美)等现代主义建筑师先后到达美国。他们除了以自己的建筑作品影响美国人之外,有的还从事教学活动,培养了一大批年轻一代的美国门徒。后来成为第二代现代主义建筑师的佼佼者,使现代主义建筑在20世纪中期的美国兴盛一时。在世界范围内,现代主义建筑成了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主流。到20世纪中后期,随着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建筑界更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局面。50年代,向古典传统的回归成为一股重要的潮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对文化渴求。建筑有其自身的精神属性它往往成为意识形态及其他非建筑文化的载体。把各种形式还原为抽象的现代主义,在此时在代表国家权力和意识形态方面已经不再另人满意,人们也似乎觉得在国际主义简单的方盒子中似乎缺少了点什么。纪念性表现的需求日益增长。康认为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纪念性建筑的出发点,然后通过新技术赋予其现代性。他从哥特、罗马穹顶和拱券等历史形式中抽取现代建筑所需的“精神品质”。费城学派认为设计的关键在于灵感,灵感产生形式,而形式启发设计,而灵感不是凭空而来,而来自建筑所在场所和当时技术的限定。“形式”是一种外在于建筑师思想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建筑师的工作就是捕捉这种灵感,并转化成设计。“形式无形状,尺寸。形式是“什么”,设计是“怎么”。形式不属于个人,设计则属于设计人。设计是一种物质化行为,有多少钱,场地,业主,以及种种知识。形式与物质条件不相干。”以结构、构造为装饰的建筑的产生,而不是在建筑外形上随意加上装饰。“形式引起功能”(Formevokesfunction)认为功能是变化的,而形式是不变的。康认为“功能”是最低的下限,“功能”满足只意味着将房子造成遮庇所而已。康曾有过“砖自己就想成为拱!”“树荫下的第一所学校”等论述,认为在一切设计之前,建筑形式本身就具有存在的意志。(叔本华)‚通过对认识过程的理解,获取形式。形式不是形状。设计是通过对形式的认识而告诉我们的东西变成实体。形式是探知的事物本质,设计是在某一时刻竭力应用自然法则来使形式实现,使光起到作用。物质的源泉,也就是制作,实现。‛——康倚重感觉,远离思想。感觉中有精神。思想是感觉加精神的体现。秩序,形成一切存在,但并无存在的意志。我选择秩序这个词,来替代知识这个词,因为个人知识于抽象表达而言太渺小。意志存在于精神之中。但我要警告的是,停留于感觉,远离思想,意味着一事无成。当个人的感觉转变为宗教(指本义的宗教),思想引导向哲学之时,智慧就为理解而开放。理解什么可能是特定空间的存在意志。理解是在精神,智慧间最密切的和睦关系中,思想和感觉的结合,是事物愿意成为什么的源泉。这是形式的起点。——康屈灵顿游泳池更衣室Trentobathhouse(1954—59)‚如果在我设计了理查德大楼之后,全世界都认识了我,那么在我设计了特伦顿的那间小公共浴室之后,我认识了我自己。‛—康顶视图秩序服伺与被服伺空间VillaRotonda帕拉第奥圆厅别墅墙与柱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尺度采光泳池入口萨克生物研究所SalkInstituteforbiologicalstudies(1959-65)“这座房子想要成为什么?”机构的原初欲望(存在之欲existingwill)房子的任务(意义)是什么?诗性是一切事物的缘起,意义是一切事物的开端。建筑师扮演的角色就是发现房子的存在之欲。‚我认为学校是一处适于学习的空间环境。学校起源于一个人坐在树下与一群人讨论他的理解,他并不明白他是个老师,他们也不明白自己是学生。学生们在思想交流中作出反应,明白这个人的出现有多好。他们愿意让他们的儿子来听这个人讲座。很快空间形成了,这就是最初的学校。学校的创立是必然的,因为这是人类愿望的一部分。我们庞硕的教育体系,如今穿上了种种学术的外衣,都是从这些小学校衍生而来的,但它们起源的精神却被忘却了。各种学习用的房间,陈俗老套,缺少激情。要求划一的各种教室,存放物柜的走廊,一起其他功能性用房和设施,的确由建筑师安排得精到利索,满足学校提出的面积和预算限额。这些学校看上去不错,但在建筑艺术上看是浅薄的,因为它不反应那个坐在树下的人的精神。如果事情的起点与人的天性不和谐,那么有起点而演变来的整个学校系统就不可能存在。也就是说,学校的存在意志,在一个人坐在树下的情况发生前既已存在。这就是为什么说,让思想回到起点上去是好的。因为一切已有的人类活动的起点是其最有动人的时刻。在这儿有其全部精神和源泉,我们必须在这里汲取我们今日所需的灵感,把这一灵感的意义赋予我们所做的建筑,我们就能使我们的各类机构变得出色。再看学校,有精神的学校,精髓是存在的意志,建筑师应该在他的设计中有所体现。即使设计与预算不相符合,也必须那么去做。走廊做的宽一些,可以俯览花园,它就可以成为我们自己的教室。在这些空间中可以上课,讨论方案,而不仅仅是课间通行,它会变成一个聚会的连接体。走廊变成学生的教室。教室应以各种不同的空间来刺激它的使用,不应是通常学校单一乏味一致感的尺度。因为那个坐在树下的人所具有的最动人的精神之一,是他意识到每个人的个性。‛这个机构的原初欲望:一个科学家可以倾心研究(学习的欲望),自由聚集,交流(与人接触的欲望),保持充沛体力和脑力(追求健康的欲望)的地方。在康看来,欲望和需要是被区分开来的。“需要容易满足而欲望难以实现”需要只是针对已有的事物而提出,而欲望则可以指向未知。康认为,愿望产生需要。业主萨尔克:科学与人文是结合体,是可以容纳毕加索的场所康转化为可丈量的(静谧)不可丈量的(光明)‚科学家需要不可度量的事物出现,而那是艺术家的领域‛生物实验中心生活服务中心会议中心1.楼梯间、厕所2.实验室3.机械设备4.走道5.研习室6.图书馆7.庭院1.楼梯间、厕所2.实验室3.机械设备4.走道5.研习室6.图书馆7.庭院躯体心灵社会精神朝向大海的“冥想单元”——研究室光和结构‚房间是建筑的开始。它是精神的场所。你在房间里和它的尺度、它的结构、对它的特征起作用的光线、它的精神的光芒在一起,你会意识到不管人类的目的是什么,创造了什么,它都是有生命的。房间的结构在方面中必须非常明显。结构是光亮的赐予者。‛——康光是结构的创造者——金贝尔艺术博物馆偏爱间接性的光源,这与其厚墙、中心性布局相对应。墙的理论:双层表皮“我终于明白,每一扇窗前都要有一片独立的墙相对而立。这堵墙从向天空敞开的洞口处接收日光,因此使窗户的眩光减轻,但又不遮挡视线。⋯⋯我把墙环绕在建筑物周围来处理眩光。我认为软百页帘、窗帘等等设施不是建筑艺术。那是百货公司的货物,与建筑艺术无关。建筑师应当具有处理眩光,防风等等的建筑艺术手段。建筑的形式和尺寸皆应由此而来。”内部空间‚我不喜欢管道,我极为讨厌它们。正因为我极为讨厌它们,我觉得必须给它们一席之地。如果我只是讨厌它们因而撒手不管,我想它们会侵入建筑物,并完全毁掉它。‛结构和设备材料的使用(1)充分反映材质本体,忠实于所有材料的特性.形式和材料的真实性结合在一起。(2)把材料作为表现光的载体。(3)强调材料质感所能表达的精神性‚伟大的建筑师超越某个特定的时代,因为如果建筑师只为他的时代而设计,必然会被那个时代所局限……一栋伟大的房子应察觉,尽管使用的需求因时代而变化,但人的深处内在是不变的……对最初使用它的人说出了那个时代的意义,对将来的使用者,也告诉他们过去的历史……告诉人们有关超越时间的永恒。借着与永恒的接触,康达到一种超越任何特定时代的伟大,他触及了建筑的道‛。——约翰肯贝尔
本文标题:路易斯康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218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