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中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2—2013学年第2学期《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作业班级:10国贸1班姓名:叶妙玲学号:2010524105成绩:中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一、中国运输服务贸易的现状(一)我国运输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运输是国际收支项目中服务项下的最主要项目之一,其在服务项下收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运输项下收支逆差不断扩大,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情况如表1,由表可知,2007-2012年,我国运输服务贸易进口年均增长25.23%,占我国服务贸易进口额的比重由29.5%增长到34.3%,成为中国最大的服务进口部门;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37.91%,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由14.5%增长到25.7%;运输服务贸易的逆差从78.92亿美元上升到133.54亿美元。由表1可见,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快于进口增长率,改变了长期低于运输服务贸易进口发展速度的局面,从图1可以看出,运输服务贸易差额有减少的趋势,但运输服务贸易出口额占总服务贸易出口比重较少,由于历史逆差原因,以至于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差额依然增长。(二)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结构分析从水路运输看,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需求国。2012年我国水路外贸运输34.5亿吨。我国海运船队一方面承运中国进出口货物,另一方面也积极承揽第三国货物。据调查,我国外贸海运货物的1/4由中国船公司承运,但外贸海运出口货物3/4由境外船公司承运,造成了我国海运服务贸易逆差。从公路运输看,我国公路口岸运输需求8000多万吨(含内地与香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内陆汽车公司承运比重只有5.2%,内陆公路口岸运量最大的是内地与香港的货物运输,占内陆公路口岸总量的84.8%,由香港卡车公司承运;第二位是越南,占我国公路口岸运量的5.6%,内陆卡车公司承运比重只有15.3%;第三位是俄罗斯,占我国公路口岸运量的2.1%,2内陆卡车公司承运比重只有20.5%,这造成我国公路服务贸易出口发展不快。在我国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贸易结构的变化导致对运输方式需求结构的变化。按重量计算,我国外贸的97%是由公路和水路运输完成的,其中水路承运外贸运量1995-2012年年均增长15.5%,所占比重呈现逐步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88.6%上升为2012年的91.6%,同期公路外贸运量也保持年均6.3%的发展速度,但所占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8.7%下降至2012年的6.0%;按价值计算,我国外贸运输主要由水路、公路和航空3种运输方式完成,3种运输方式完成了我国外贸运输的98.6%,水路交通依然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水路在大宗散货、低价值货物运输中占有明显优势,所占价值比重低于重量比重,公路运输所占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24.5%下降至2012年的18%,航空运输具有快捷性的绝对优势,对时间要求快的高价值货物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高价值货物的提高,航空运输在外贸运输中的价值份额迅速提高,在价值上成为与公路运输相当的运输方式。从国别(地区)情况来看,中国香港、美国、欧盟是中国运输服务的前三大出口市场,三者合计约占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2/3。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东盟是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进口来源地,合计占总额的70%以上。运输服务贸易逆差主要来自韩国、东盟、欧盟、中国台湾和日本等国家或地区。二、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一)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巨大运输服务贸易是传统货物贸易的增值服务形式,也是一国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运输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具有极强的关联性,也就是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为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原动力和市场机会。然而,我国运输服务贸易较之世界发达国际比较落后,所以我国的货物贸易发展也相当滞后,国际运输服务贸易也连年高额逆差。在1999-2008年连续10年比当年全国服务贸易的差额还要大,2009年虽然比同期服务贸易差额要小,但却创出了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总额和逆差同比扩大的两个新纪录。巨大的运输服务贸易逆差,不仅昭示我国运输服务进出口严重失衡,也严重地制约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收支平衡和发展。(二)运输服务贸易持续逆差,且主要逆差来源于海运虽然运输服务贸易出口额逐年扩大,但始终处于逆差状态,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运输服务贸易出口额2009年相比2001年增长了408.50%,年均增长26.42%;同期运输服务贸易的进口额增长了311.25%,年均增长20.03%。尽管如此,2001-2009年间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仍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只是在2012年有了明显的回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2001年为66.89亿美元,2009年达到230.05亿美元的峰值。在运输服务贸易中,主要逆差来源于海运,2001年海运逆差为48.83亿美元,占运输服务贸易逆差的73%,这个比例持续上升,2009年逆差达到214.08亿美元。(三)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弱国际上常用TC指数来测定、衡量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大小。TC指数反映的是贸易竞争力指数,它是一国某一产业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数值均在±1之间。指数值越接近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指数值越接近于1则竞争力越大,等于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指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等于-1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3国际上还常用RCA指数来测定、衡量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大小。RCA指数表示的是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出口额占其当年出口总额的份额与世界该种产品出口额与当年世界出口总额的份额的比率,它剔除了国家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所以较好地反映了该产品的相对优势,成为目前最常用的反映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一般认为,若RCA指数大于2.5,则表明该出口产品(或产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若RCA指数在1.25--2.5之间,则表明该出口产品有较强的竞争力;若RCA指数在0.8-1.25之间,则表明该出口产品具有中度竞争力;若RCA指数小于0.8,则表明该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较弱。从表五可知,丹麦在世界运输贸易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美国、英国、韩国、新加坡等国有较强的竞争力,日本、德国具有中度竞争力,而我国的竞争力则显得较弱。同时,我们也欣喜的看到,随着我国货物贸易的强劲增长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运输服务的RCA指数趋势向好,显示性比较优势竞争力正在有所增强,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三、提高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的对策(一)全面推进海运强国战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海运大国,但不是海运强国。当前,我国已经完成海运强国战略的准备阶段,应充分利用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海运大国的基础,全面推进海运强国战略,到2010年完成战略框架,届时我国海运国际竞争力将明显提高,为提高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地位和缩小逆差扩大态势作出贡献。(二)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组织活动,努力在相关规则制定上发挥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组织在规则制定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些规则对各国运输服务竞争力都将产生较大影响。我国应充分利用世界贸易大国和海运大国的优势,政府与大型企业联合互动,在国际组织活动和相关规则制定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以利于我国运输企业公平参与国际竞争。(三)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重要通道事务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逐步建立高级别政府交流和对话的定期会晤机制,在国际运输上为我国运输企业营造平等竞争环境。马六甲海峡、龙目海峡、巽他海峡等国际海运咽喉要道对我国海运发展影响巨大,我国应不断加强与这些沿岸国家的海事合作,逐步扩大我国在东南亚国际事务和马六甲海峡安全的影响,维护这个地区的和平稳定,争取国际事务的主动权。4四、结论经过分析,我国运输贸易发展既存在挑战又存在机遇。从挑战来看,我国运输贸易供给不容乐观,运输服务产业基础差,辅助产业发展薄弱,使得运输服务生产力不强;运输贸易需求也存在问题,国际上基本无市场,而市场对外开放度较高,国内部分市场由国外企业占据;政府政策干预和扶持力度不够。从机遇来看,我国是贸易大国,有发展潜力;我们可借加入WTO锲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市场优势;政府有给予政策支持的能力,企业可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同时加大对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投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总之,我们可多方面积极面对挑战的同时抓住机遇,最大限度的提高国际竞争力。
本文标题:中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293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