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同心县境内的十座古城
同心县境内的十座古城——金玉山同心县境内的十座古城金玉山同心县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厚,古代文明灿烂辉煌,应该进行深入挖掘,续通历史文脉。笔者根据文史资料和实地调查,考证了县境内先后出现过十座城堡,它们分别是三水县城、杨家河湾古城、细腰城、夹道堡城、沙嘴城、金鸡城、韦州城、下马关城、豫旺城和半个城。一三水县城三水县城是汉代早期在同心地区修建的第一个县城级城堡,其遗址在今同心县下马关镇红城水上垣村,坐落在罗山东坡下,南北560米,东西530米,呈方形,城周四里四分。它背靠罗山,面向韦州下马关平原,很适于从事农牧业生产,在军事上更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北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说“肥水北出峡注于高平川,水东有山,山东有三水县古城,西南去安定郡三百四十里,侍郎张奂为安定郡属国都尉(西汉桓帝元年,公元155年)治此。县东有温泉,温泉东有盐池。”文中“水”指清水河,“高平川”就是固原到同心的平川地,“山”指罗山。罗山东面的“三水县”就是红城水古城,去它东南三百多里的“安定郡”乃固原城,其“温泉”当为韦州镇巴庄村的暖泉,而“盐池”则为惠安堡的盐池。古地名与今天各种情况完全吻合,证实古“三水县”城为红城水无疑。三水县人卢芳在汉代中期曾经与匈奴勾结,并反汉自立为皇帝的事件,可能最终导致三水县被撤,直至清代同治十三年,在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内,同心地区再未设置县级机构。在一九六四年的考古时,红城水古城址出土有汉代陶片、唐代瓷片、唐三彩、明代青花瓷等文物,说明这里一直有人居住。汉代之后,由于不断被部族侵扰和战火摧残,官府难能顾及这孤独的古老城堡,使一座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的古城终成废墟。二杨家河湾古城杨家河湾古城与红城水古城具有许多相同点,是汉代在同心地区清水河岸边的另一座城池。该城坐落在丁家塘镇杨家河湾村东500米处。古城坐北向南,东西640多米,南北450多米,城周约四里四分,呈长方形,不知毁于何朝何代,现有遗址残墙高约1-1.5米,出土的有灰陶片,青砖,柱础石,还有汉代独有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吉祥动物图案的瓦当,可知该城乃汉代所建。同心地区出现以上两古城,证实了这里曾经有过发达的古代文明。究其原因,是秦汉时这里水草丰盛,畜牧发达,从汉代始,在这里实施了“马政”,鼓励当地农牧民饲牧马匹,每年以优惠价格收购约30万匹马以补充军需。那时从固原到同心“人民炽胜,牛马布野”“畜牧为天下优”,呈现一片兴旺景象。以红城水古城与杨家河湾古城各自“城周四里四分”,显示出这两座宏伟的边关城镇的气势和当地经济的繁茂。到了宋朝,党项族建立了西夏政权,这里成了宋夏分界处。夏军狡诈异常,宋军常吃败仗。韩琦、范仲淹等朝廷重臣兼任延绥军政长官时,提出“修城堡,运兵甲,积粮草,移士马”的攻守之策,从1040年起,在同心县境内沿清水河出现了五座军事要塞式的城堡。三可可水城可可水城,又名细腰葫芦城。在本县王团镇张二水村,是宋明时镇戎所的所在地。此城始建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因当时在固原与环县(甘肃省属)一带有三个部族有一定实力,联合西夏,经常侵犯宋朝边境。宋军不堪其扰,宣抚使范仲淹主持筑了此城。城址选在一块形似葫芦的斜坡地上,坐北向南,东侧有山水沟,沟东有青石山,城墙依地形而筑,成不规则形,长323米,宽250米,城周二里三分。此城易守难攻,是固原往西北通向灵武,盐池的必经之道。明代成化九年(1473年)重修,嘉靖三年(1524年)又增筑辖墩台十九座,在抵抗西夏和明代防御蒙古部族南侵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现古城遗址尚存。四金鸡儿城金鸡儿城位于同心县丁塘镇杨家塘村西北面井家口子一座八字形的平缓台地上,是范仲淹在同心县境内修筑的最北边的城堡,可阻挡西夏军从红寺堡向西南方向的进攻。该城东西约280米,南北有265米,城周二里多,南北有被山水沟切割的两条小山梁,东西北三面临山水沟,易守难攻。古城遗址出土有宋代文物,但何时遭毁坏,没有记载。五沙嘴城沙嘴城坐落在清水河东岸,边墙沟南,此城遗址呈正方形,边长320米,有西、南二门,从出土文物考证系宋代所建。大概距半个城太近,被人们所忽视,加之战争的摧毁,而不被历史着墨,《平远县志》无所记载。六夹道堡夹道堡,现名王团庄,《平远县志》“里甲”篇有“城野之地今有十里(古‘里甲’制度,一里相当现在的一乡,每里110户),曰在城,曰豫旺……曰可可水,曰夹道堡,曰同心城,曰韦州”。夹道堡是古代同心县“十里”之一,城在今王团镇南边清水河东岸,离河不到百米,因战乱城毁,又未加善意保护而成耕地。据老年人讲,该城呈方形,城周约二里。因为战乱,早期居民迁徙已尽,新住居民全都是王姓回族,且居住在新建的居民点,地名也改为“王家团庄”,现在是同心县五座古镇之一。七半个城半个城是同心城的古老名称,处同心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宋代在同心地区沿清水河所筑的最后一座古城。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朝廷命秦凤经略使刘仲武率军五万,从会州(今甘肃靖远)向东北进攻西夏。当时西夏军驻地在韦州镇,名为左厢军,又叫静塞军。刘仲武一路行军至清水河而止,在此筑城屯兵镇守,大军返回靖远。当年从靖远往韦州只有一条行军道,必经同心城。刘仲武所筑之城乃今同心清真大寺所在之地。它北临20余米深的北沟,西南为清水河冲积的河滩地,是一个东西500余米,南北有300多米的半岛形高台地。城堡南北长320米,东西宽约240米,因其正好占半岛形高台地的一半,被人们称作“半个城”。因其地处高台,易守难攻,它控扼灵武、盐池过韦州往西南的咽喉,又处银川往固原平凉的要道,所以从该城筑就后就成为军事要地。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也就是该城建筑三百多年后重建,明末该城遭到攻打时,由于军民协守而未被攻破,此后人们就改称同心城。元朝,西北回族大聚居,半个城也成为回族为主的城堡。到明初,清真大寺在喇嘛召的原址建起,人口也急剧增加。西关修出了西街,南面河滩地上住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在这里建造成上街,下街,还有许多居民点,开展了集市贸易。《平远县志》称“同心城列肆拾余处,逐日交易”。一个原来只有“城周二里半”的“半个城”被扩建为城周五里多(800X500平方米)的新城,成为当地的集市贸易中心。昔日的半个城原城堡被称为“城里头”,成为含巡检署、守备署、军粮库、军械库等功能的“衙门地”。八韦州城韦州城是同心县最东偏北的古老城堡,它有新、旧两城堡。旧城往西,新城在东,二城相连。旧城是西夏时元昊所筑,东西长570米,南北宽540米,四面辟门,建筑气势很大。城内东南隅有康济寺塔,是西夏时所修,西北隅有元代所修的喇嘛教基塔,二塔相应,成为城内亮景。新城位西,与旧城相连,南北长572米,东西宽294米,新城建于明初,是明代庆王行宫,城内有王宫。韦州又是庆王与历代王子及其妃子的陵寝地,有十四位王及妃子墓地,共三十四处,现在其陵墓已成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韦州是西夏左厢,叫静塞军,李淳祚时又改称祥祐军,乃西夏重点驻军防守之地,加上明庆王二百五十年的行宫,有庆王宫、东湖、鸳鸯湖、明王陵、康济塔等遗迹,加之罗山自然景观,是同心县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九下马关古城下马关古城在韦州南四十里,小罗山东面的平川地上。下马关城建筑较晚,明嘉靖五年始筑成。此城规模较大,城周五里七分,墙高阔均三丈五尺,外砖内土,清光绪年间又经修补,城南筑有小钥城,二十丈见方,南门楼顶悬刻“重门设险”,东门外顶端石刻“橐钥全秦”,门顶镶嵌“固镇第一关”石刻巨匾。初名长城关,因三边总制每年秋防时必先在此下马,故改名下马关。下马关是明代军事重镇,关城雄伟,易守难攻,从弘治时就驻参将,设参将营,有2180名马步军丁和1827匹马骡等,成为防蒙古部族军入侵的重要关防。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平远县成立,县府就设于下马关。十豫旺城豫旺城修筑于元代中期。1329年元朝封阿剌忒失里为豫王,遂筑豫王城于这里,后被人称豫旺城。城周五里三分,高厚各十米有零,设南北东三门。当时这里修盖有钟鼓楼、大佛寺、玉皇阁、城隍庙、牌楼等。街道整齐,很为壮观。这里曾是同心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城镇很是繁华。1936年红军西征到达豫旺,成立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同心地区的十座古城,由于历史的原因,现今已湮没五座,现存的仅有同心城、王团镇、豫旺镇、下马关镇和韦州镇。从汉到今的两千多年来,这里的回、汉等民族共同创造了同心县的历史,也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为提高同心县的历史文化品味,应该对各城堡遗址加以整修,使其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光彩。联系地址:宁夏同心县豫海镇银东1巷13号联系电话:13895254709
本文标题:同心县境内的十座古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306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