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节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学课前自学预案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在语言表达中如何选择和锤炼词语和句子。学习目的是理解选词和炼句的重要性,并能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正确使用。语言表达要遵循的原则是切合语境和达到效果,因此一定要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最恰当的词语和句子。一、选词:准确、鲜明、生动1.准确:用词恰当,表意明确准确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讲,准确是指遣词造句能恰当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用词忌晦涩、词义宜贴切、指称要明确三个方面。2.鲜明:意图清晰,态度明朗“鲜明”指遣词造句能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主要包括:用词切合语体,态度鲜明,不模棱两可,不含糊其辞;语言富有形象性,能给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空间。3.生动:语言讲究,表现力强“生动”是指具体形象,新鲜活泼,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主要包括:恰当使用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对事物进行形象的描摹,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灵动性。二、写作对“炼句”的要求锤炼句子的基本要求就是简洁和连贯。简洁就是要用经济的句子形式表达最丰富的思想,力求言简意赅。连贯就是前后句子在内容和形式上要恰当地衔接,做到行云流水。对语言表达连贯的要求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重点。连贯,就是语言表达时要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其基本要求是:1.话题叙述的一致性。统一的话题是保持语言连贯性的首要条件。一般来说,同一主旨的话题,陈述对象是明确集中的,围绕同一陈述对象所展开的话题,前后衔接紧凑,思维顺势而下,如果转换了陈述对象,话题的一致性因素遭到破坏,语句就不连贯。2.句子结构的一致性。一组在统一话题下的句子,对多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的多个方面进行叙述时,它们各自的内部语法结构往往有组合上的一致性。如:同是主谓短语,同是动宾结构。3.感情基调的一致性。写景抒情的语段,要考虑情景的相融性,几句话选取的景物,描绘的性状,表达的情感都要谐调。4.思维逻辑的合理性。思维的逻辑性,在语句连贯中的体现一般是时间先后、空间方位、表象本质、深浅大小等。语句的组织要按一定的顺序,做到合情合理。5.语句前后的照应性。这里讲的照应,是指中间间隔的语句,前后相互照应,如果前面或后面出现了某一词语,再寻找相对应的词义,就会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确定其先后顺序。三、高考仿写的方法仿用句式通常的形式是给一个例句或画线的句子,然后再让考生仿写。命题要求都是和例句“句式相同”,因此仿写句式拿分的关键是:仿写出的句子和例句句式相同。也就是说第一步要做到形式上的相似,简称“形似”。“形似”包括两点要求:一是仿写句式必须和例句句式、结构相同,也就是差不多要和例句构成对偶关系,甚至有些关联词都可以原样保留。仿写句式的第二步是要注意内容上的要求,也就是除“形似”外还要“神似”。要仔细分析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使仿写句式在内容的联系和逻辑关系上和例句保持一致。“神似”要求把“虎”画成“虎”,而不能画成“猫”。第三步要看看自己仿写的句式是否合理,是否通畅。仿用句式的基本要求有三条:1.句式一致。试题往往给出了范例句式,或要求与某一画线句句式相同。这样,所造语句是否符合要求句式成了关键。有时候要仿写的是一个短语,那就要首先考虑到短语结构,如例句是主谓结构,仿写语句也应是主谓结构。2.内容统一。仿造语句在内容上要与上下文衔接自然,连贯统一,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叙述层次或论述结构,它往往要求仿句与所给语境思想一致,内容贯通,往往还涉及感情一致、风格一致等问题。如所给语句文采飞扬,充满褒奖之情,那么所仿写语句也应与之一致,否则就会显得不协调,不统一。3.修辞恰当。高考往往把句式考测与修辞考测结合起来,如近几年全国高考试题,既要求结构句式相同,又要求同种辞格。从考题来讲,比喻、排比、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法出现的几率较高。修辞恰当这一要求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当然,“句式一致”“内容统一”“修辞恰当”三个方面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往往结合在一起,要求综合运用有关技巧和方法。1.写作中的遣词造句,首先是选择和锤炼________。选词要做到准确和生动。准确就是用词要精当,选择最能表达你要说的意思的那个词。生动就是不要堆砌陈词滥调,要善于使用新颖别致的词语,形象地表情达意。答案:词语2.锤炼句子的基本要求就是______和_______。前者说的是要用最经济的句子形式表达最丰富的思想,力求言简意赅;后者说的是前后句子在内容和形式上要恰当地衔接,做到行云流水。“简洁”要求语言表达只要能够抓住要害、切中事理,即使只是片言只语,能传情达意便无须多言。写作中正确而又巧妙地选择不同的句式也很重要。适当地调整句中成分的顺序,形成各种变体句式,不但可以突出语句的重点,照顾语句的连贯,有时还可以化长句为短句,协调语句的语音和节奏。答案:简洁连贯研课堂探究学案1.你从“修饰不只是‘装饰’”这一课堂活动中发现了什么?试作出结论。【探究参考】原文用简洁朴素的文字,表达真挚深沉的情感,主要在于使用了恰当的修饰语,致使修饰语在文章中起到修饰和限制作用。改文没有必要的修饰语,致使文章表达索然无味,全文顿失生气和对生命的震撼力。结论:恰当准确地使用修饰语对表现文章内容和表达作者感情都有重要的作用。2.阅读课堂活动——生命在于“动”,体会文中动词在整个句子中的核心地位并试作出结论。【探究参考】上文中的动词都是动词妙用的经典段落,这些动词别致生动,能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如:“微微的云在我们的顶上流着”,一个“流”字,就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水”,让浮云流动起来,充满灵气。结论:动词往往是句子谓语部分的核心成分,也往往是表达句子意义的核心成分,动词选择的优劣直接影响语言表达的效果。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准确:唯一的一个词生动:最妙的一个词炼句简洁:“多少”和“加减”连贯:“衔接”和“照应”1.清朝有一位文学家叫袁枚。一天,家中的老仆人说:“梅树有一身花了。”袁枚大受启发,佳句偶成:“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你认为诗句中哪一个字最有表现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孕”字。“孕”是指一个新生命新事物正在酝酿中、发育中。一个“孕”字既写出了梅花的生发,又展现了冬天的神韵,使诗句有意象更有意境,有形更有神。一言以蔽之,效果是化腐朽为神奇。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本着语言简明、清晰的原则,完成后面的题目。(只填序号)当记者、编辑,当然不是搞文学的,但是你要报道、要知①道的东西方面极广。自然科学方面,最大的门类是六个字:数、理、化、天、地、生;社会科学一般是文、史、哲,其实②③还有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个方面,这么广泛,而且自④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人们日常要接触的,不多学一些东西,⑤⑥怎么能行呢?(1)应删去的两处语句是________。(2)应当增加词语使内容清晰的一处是________,应增加的词语是“________”。(3)应写得简略的一处是________,可以改为“________”。答案:(1)①③(2)④的内容(3)⑤这些东西3.以“小巷细弄”为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使其成为因果关系的句式,不能改变句子原意。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平直简约,一条条幽深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连着古街,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把整个一座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小巷细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小巷细弄)幽深幽深,一条条的;一头勾连着古街,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把整个一座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可见古镇的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平直简约。4.最近,为给地铁建设让路,南都市大安北路上的49棵悬铃木开始迁移。这些一人合抱的大树在2月底被砍去枝杈,只剩光秃秃的主干,在料峭的春寒中伫立了十多天。(1)请以大树的口吻,写一句形象的话,表达大树对自己命运的不解或委屈。(不超过3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以南都市民的身份,在微博上写一句议论性的话,表达对这种做法的批评。(不超过3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人们啊,我们像一把把大伞为你们遮风挡雨几十年,你们为何如此无情?(2)牺牲环境(绿化)搞建设,目光短视,必将会受到环境的惩罚!5.柳永有词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请将此句在情与景两方面进行扩展,要求: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②想象合理;③语言生动;④不少于20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略练课后备考方案语言“简明、准确、生动”以及“炼字”这一节主要是了解选词炼句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理解选词炼句的基本内涵。对应的考点是“简明、准确、生动”以及“句式的选用和变换”(“连贯”在第一课第一节已涉及,此处不再讲解)。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的写法。①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②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③“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④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⑤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⑥“荼”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A.④⑥⑤②①③B.⑥②①⑤④③C.⑤④⑥②①③D.⑥④⑤②③①解析:作答本题,宜从整体思路上把握,由熟悉的茶叶说起,即⑤,之后说到“茶”字的最初写法,再具体说明怎样由“荼”省作“茶”。最后从下文的“如”字入手,衔接最紧的应为③。即可确定答案为C项。答案:C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字。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①________。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②________,也同样要“望”。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在园林建筑艺术中,③________,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④________,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丰富了。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望”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⑤________。解析:本语段谈论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可游、可居、可望。作者先说“望”的重要性,接着讲述“望”在“居”“游”中的体现。考生可按这个思路进行梳理,找准语句的衔接点。答案:①“望”最重要②即便是“居”③窗子起着“望”的重要作用④景色都不相同⑤丰富的审美感受分析下图,得出结论,并合理推断其原因。要求:①语言表达准确、简明;②结论和原因均不超过25字。)(1)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6课语言的艺术第1节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32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