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七章色彩设计基础方法第一节色彩与视知觉色彩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赏心悦目的色彩中,人们获得了美的享受,但人们对于色彩的视觉原理,色彩的配合原理并不都有机会了解,初学者都很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课题。我们先来区分颜料和色彩两个不同的概念:颜料是指色料本身,如从吸管里直接挤出的未经配制的颜色可称为颜料。而色彩是指按一定的美的原则混合、组合及合理配置的颜色关系。当然直接利用颜料、油漆、染料也可以画出颜色,但如果没有相关的色彩知识,缺乏合理的搭配,画面上只会是一堆堆互不相关的颜料,就难以达到所需的视觉艺术美感。这一节我们从色与光的关系和色彩与视知觉这两方面来初步认识色彩现象。一、色与光的关系我们知道,色彩所展示给我们的无穷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光为我们作出的贡献。生活中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在碧空万里的夏日海滩上,蔚蓝的大海,金黄的沙滩,身着五颜六色服装的人们,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夺目绚丽的色彩,充满迷人的魅力。但当黑夜降临,灯火俱灭之时,这一切都会黯然失色。只有当灯光再明或黎明来到,才能使万物重现色彩。这一现象使我们知道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即:色彩的形成与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说无光即无色,无光即没有人对色彩的视觉感受。光的产生来源于不同的发光物,即光源,如:太阳、白色荧光灯、白炽灯、霓虹灯、蜡烛的光焰等等。不同光源发出来的光带有不同的色彩倾向,一般太阳光呈白色光,月光呈青绿色光,日光呈冷白色光,电灯泡呈橙黄色光……。不同光源发出来的光照射在物体上,物体就带上了相应的色彩感觉,这是需要在进行色彩表现时注意的。从物理学的角度看,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通过三棱镜的折射,将日光分解得到红、橙、黄、绿、兰、靛、紫七色的光谱,为我们展示了光与色的科学世界;从美术学的角度看,印象派画家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描绘获得了对色彩的感性认识。物质颜料的混合与色光的混合原理也有不同,物质颜料是色的混合越多,色彩的纯度越低,故称减色混合;而色光的混合正好相反,色的混合越多,合成色的纯度越高,故称为加色混合。二、色彩与视知觉现象人类的视觉现象必须具备光、物和人的眼睛这三个条件。人眼对色彩的感受由经视觉神经传向大脑,从而判别色彩差别并产生色彩的审美。也就是说,色彩通过视觉生理作用之后会对心理产生连索反映,并且确确实实在影响着人的情感、性情和行为。例如,冬天走进橙色、咖啡色调的房间,会让人有温暖之感,夏天走进绿、蓝色调的房间则会有凉爽清新之感;人们还有这样的体验:政治会议的会场不知色彩会让人有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追悼会的会场布置色彩则会使人产生静穆哀悼之感;而参加宴会婚礼的会场布置色彩则有一种欢悦、喜庆的情调。之所以看色时有冷与暖的感觉,这是由于视知觉的感情作用并且与视觉的经验相关。冷与暖的感受是视觉经验积累作用于大脑加以联想而形成的,所以我们常常会把红色看作火焰、旗帜的象征;蓝色看作水、冰、永恒或理智的象征。视觉还具有同时追求冷色和暖色的视觉生理特性,看多了冷色需要有点暖色,而看多了暖色又需要点冷色,能够满足人的这种生理和心理需要的配色,就会产生视觉上的调和美。2色彩对人的视觉还产生前进与后退、膨胀与收缩的感觉,一般来说,红、橙、黄暖色系的色呈前进感。兰、绿、紫冷色系的色呈后退感。前进色一般看起来面积比实际大,所以又叫膨胀色,后退色看上去比实际面积要小故叫收缩色。基本规律是:暖色、高纯度色、大面积色具有膨胀、前进感;冷色、低纯度色和暗色一般具有收缩和后退感。色彩的前进与后退、膨胀与收缩的视觉现象,对于实际配色效果有很大影响。人们对色彩视觉感受有共性也有个性,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层次、性别差异、职业特点不同,对色彩就会有明显的不同喜好与选择。各种色彩带给人的感觉还与人的联想、民俗等有关,这些也很大程度的影响着人们对色的喜好程度。设计人员掌握有关色彩与视知觉的知识,对于更好地把握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二节色彩的基本性质一、色彩的分类大千世界是彩色的世界,在五光十色的城市风光与自然动植物中色彩是千差万别的,几乎没有相同的色。只要我们略加注意就能在我们周围辨别出很多不同的色。白色的墙红色的瓦,浅蓝色的书本;深绿色的钢笔;豆绿色的衬衣;姜黄色的帽,灰红色的毛衣,紫色的裙等等也只是一个大概,各种看似相同的颜色之间又不知又有多少差别。色彩学实验证明人眼辨别色彩差异的能力,对色相(红或兰)的色类区分大约可达2百多种,对明度(明或暗色)辨别大约可达5百种。对鲜艳的色或暗淡的色感的辨别,因色类不同。大体可达7百种左右,另外把不同的色搭配起来,因辨别时,看的人和看的条件不同,大体上又可达200万至800万种。可以说是无数多的色。如果再加上这些随着表面色本身的物体的光泽、材质等区别,其色彩更是变化无穷。因此将这些色彩作系统地分类整理是很有必要的。(一)无彩色系是指颜料中的白、黑和由这二色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按其深浅等间隔排列构成系列,称无彩色系列,也称黑白系列。我们将这个色所具有的明暗叫明度,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黑白灰并不属于色彩范畴,它不属于可见光谱,而属于无色的明度系列。与色彩有明显的区别,因为无色系列只具有一种特质,那就是明度。但是不能硬性把它们排除色彩之外,因为它们在色的搭配上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颜料中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颜料的各种色彩中加入白色能使深色逐渐变浅,白色加得越多,原色就越浅越亮,加入黑色能使颜色变深,加入灰色能使鲜艳的色变为不艳的中性色。可以看出,黑白灰在人的心理以及化学等方面都表现出具有“色”的性质,呈有色之态,它们在颜料的混合变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黑白灰也具有表达情感的特性和象征性,我们将在后面详叙。(二)有彩色系“彩色”是指光谱中的红、橙、黄、绿、青、兰、紫所呈现的各种色,都属有彩色系。有彩色也有各种不同的明度,同样是红的系统色,浅红色亮、深红色暗。反之色相不同,却可以有明度相同,如果我们将有彩色按从黄到紫依次排列也可以得到一个明度阶段。有彩色系的颜色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色相”“明度“纯度”(色彩的三大要素),是色感觉的三属性。熟悉和掌握色彩的三特征,对于认识色彩和表现色彩是极为重要的。二、色彩的三属性作为色彩都存在这三种属性(色相、明度、纯度)上的差别,当色彩运用于设计组合中,它们还会有大小面积差、形状差、位置差筹因素。(一)关于明度即光度或亮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绘画上称素描关系,它是色彩因受光程度不同而3产生的明暗变化。一个颜色由明到暗由浅到深可以划分为很多色阶,产生不同的明暗层次。(譬如、光照情况的变化、物体色在强光照射下明亮,反射率高其明度大,而在弱光下灰暗、反射率低明度低)。在一个色中加入不同量的白或黑色混合其明度也会改变。白颜料属于反射率高的色,将其它颜料混人白色,可以提高混合色的反射率,也即提高了混合色的明度,混入白色愈多,明度提高愈多。黑颜料是属于反射率极低的物体,在其它颜料中混入黑色,可以降低混合色的反射率,稍加一点,反射率就明显降下来,也就降低了混合色的明度。混入黑色愈多明度就愈低。黑白与不同明度的灰色,可以构成有秩序美的明度序列。在可见光谱中,红、橙、黄、绿、兰、紫色彩本身作相互比较时,在明度上也有区别。黄色是一个很浅的亮色,紫色近似于黑色。色带呈现不同程度的深浅亮面貌(从黄、橙、红、绿、兰、紫).掌握好明度变化的关系,能处理好画面的深浅变化,把握主次与色彩的层次。为了判断色彩的明度,需要有一个衡量明度的标准,即明度色标。这个色标制作的方法是:选黑色作零度色标,白色为11度色标,再用黑与白混合出9个不同明度。每两个色之间的明度差要求均等的灰色,按序排列,即是从0度到11度的明度色标。并且可用这一色标序列来表现具有明暗推移的秩序构成。另外,还可任选某个色相加白混合成单相明度色标作构成练习。(二)关于色相色相是指颜色的相貌,确切的说是根据不同波长的光,对眼睛的感受不同,形成色彩的区别。它是色彩显而易见的最大特征。所谓红、橙、黄、绿,每个字都代表一类具体的色相。在红色系中,玫红、大红、朱红、橙红、紫红都标明一个特定的色相。特定色相之间的差别也属于色相的差别,如果再用这些颜色调配出其它颜色,这些颜色之间的差别也是色相的差别。如果将大红加白,混出明度不同的浅红,或者加黑混出明度不一的深红。它们之间的差别,就不算色相的差别,只能属于一个色相内彼此明度不同的色彩。如果将大红加灰色,会混合出很多鲜艳程度不一的红灰色,有些红灰色还容易误认为灰紫色,但从波长角度来看,它们的色相依然是相同的。色相的感受主要是波长来决定,只要色彩的主波长相同,色相就相同,主波长不同就体现出色相的区别来。在“光与色”一节里,已经讲过波长与色相的关系,这里要指出的是,色相并非光波,色相是眼分辨光波的结果,所以光波差不能完全等于色相差,就光波而言,差距最大的是780红光与400nm的紫光,从视觉来说它们同属于接近视觉极限的色光。色相感因此比较接近。色彩学家们把红、橙、黄、绿、兰、紫、红紫等色相连起来构成色相环,所依据的就是一这视觉规律,而不是纯光学规律。讲色相主要是用来区别色彩、培养准确识别色彩的能力,便于在设计色彩时能正确地认识和组织配色。(三)关于纯度纯度指色相纯净和饱和的程度,也有艳度、彩度、饱和度等提法,含意基本一致。在光源色中是指可见光辐射波长的单一程度。可见光辐射如果波长混杂就会看不出任何色相感,其色彩纯度为零。一般视觉对红色光感觉最敏锐,因此红色相的纯度在有彩色中显得特别高,对绿色光波感觉相对就低一点,其余色相的纯度居两者之间,接近红的偏低。另外就是一种颜色除了明度之外,也还有鲜艳与不鲜艳的差别,不掺杂黑白、灰和其它色相的颜色,其纯度基本就是饱和状态,色彩纯度越高颜色越鲜艳,越能充分发挥色彩的固有特性,当颜色纯度高到饱和状态时就是该色的标准色,一般从锡管挤出来未经调配的颜色应该算是标准色。在一般光照下,各色相的物体在纯度最高时都有特定的明度,视觉上可以感受到。假如明度变了,纯度就会下降,这亦是视觉的生理条件所决定的。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并不是一致的,明度强的不一定纯度就高,如红色加白越加多明度越高,但纯度就越低。因此,颜色纯4正而饱满就是色彩纯度的最高标准。有色物体色彩的纯度与物体的表面结构有关,如果物体表面粗糙,光线的漫反射作用将使色彩的纯度降低。如果物体表面光滑、色彩的纯度就越高。水粉色为什么湿的时候,色泽觉得鲜艳,而干了以后会有色彩变灰的感觉,这是因为颜料是由分子颗粒组成的,湿的时候颜色分子颗粒之间的空隙被水填满,表面看上去光滑,减少了漫反射的白光掺和。所以彩色的纯度看上去高,颜色干了,水分被蒸发,颜色颗粒显露,表面变粗糙了,所以色泽就变灰暗了。总之,纯度是根据色相和明度而定的,若色相明度不同,即便是同样的纯度,其色彩的鲜艳度也是不等的。高纯度色相加白或加黑,不但改变了这个色的明度,同时也降低了该色的纯度。(一个颜色加白后,该色的明度就会提高,而纯度则降低;若加入黑色,该色的明度降低,纯度也降低;若加入灰色,也可以降低色相的纯度)纯度色标制作方法:①选出高纯度的色相,例如:大红色或玫红色②再找一个明度与该色明度相等的中性灰色,(反复比较用感觉求得它们的明度相等)③然后将红色与这一灰色直接混合,混出9~11个纯度依次增减,纯度差非常均等的含灰色。(由于颜料的混合是减光混合,混合的含灰色若明度有所降低,可以适当加白,把各含灰色的明度提到与红和中性灰色一样,再依次排列成纯度序列)以灰色的纯度为零、红色纯度为最高,中间各色依次等间隔递增就是红色的纯度色标,也可用来作为纯度推移的色彩构成。三、色彩的相关要素(一)关于面积客观物象,无论是点、线、面、体,一旦在视网膜上成象,都得占有面积,没有面积就不可能成象,没有面积也不会有立体感,那么视面积是色彩存在不可缺少的形式。视面积的大小对色彩心理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视面积大,心理作用强,视面积小,心理作用弱。人对色彩的感觉及感情反应,因其面积大小不同所形成的差别是明显的。例:一平方公分的黑,清晰干净。一平方公尺的黑,严肃暗闷。一百平方公尺的黑,阴
本文标题:色彩设计基础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379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