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试题: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9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选择题:1.清朝谈判大臣对鸦片战争后某一条款的订立颇为得意,认为把清政府最担心的麻烦——诉讼推给外人处置,有使中英之间的商务矛盾不至于上升为两国间武力冲突的好处。该条款涉及()A.割让香港岛B.领事裁判权C.巡查贸易权D.关税协商2.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3.“这支队伍……在它离开南京大江(扬子江)北岸的那一天起……所有同南京友军的交通都是被截断了的。”“这支队伍”指的是太平天国的()A.东征军B.西征军C.北伐军D.石达开部4.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A.《资政新篇》B.《天朝田亩制度》C.《万大洪告示》D.《原道觉世训》5.某专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下列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的是()A.金田起义仓促举事B.《天朝田亩制度》流于空想C.定都天京斗志松懈D.《资政新篇》因故未能实行6.甲午战争后,李鸿章曾试图派出使节谒见英国女王,希望英王出面劝止日本割占台湾。但是英国政府拒绝此次觐见,声称:“君主接见外国使节,不符合一般外交惯例,也不合乎英国宫廷习惯。”这次外交失败的实际原因可能是A.英国默许和支持日本对华侵略B.英国女王是“虚君”,统而不治C.不符合国际外交惯例D.李鸿章缺乏国际外交常识7.1899年驻美公使伍廷芳在发表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演讲中指出:“作为一个市场,中国的一个省比整个非洲更有价值。中国的政策对待所有国家都一视同仁,他们都真正享有最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试题: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9惠国待遇。”其主要目的是A.竭力满足列强寻求市场的需要B.顺应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C.利用国际均势来谋求民族利益D.站在国际视野上阐释外交政策8.学者马勇在论述晚清后二十年历史时写道:“会议进行了两天,他们终于达成一致行动的谅解,同意适度向中国增兵,计划在条件适度成熟时先夺取天津,然后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向华北用兵,拯救被困在那里的外国人。”此后,列强发动了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的“先驱”活动体现在()A.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最早进行了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斗争C.最早领导推翻了封建制度D.最早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0.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是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D.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11.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两国“光荣革命”()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流血牺牲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12、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A.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开国大典13、“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4.毛泽东指出:“(湘南特委)批评我们太右,烧杀太少,没有执行所谓‘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于是改变原来前委的领导人……湘南特委提出的‘一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试题: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3/9切工厂归工人’的口号,也宣传得很普遍。”毛泽东的这一说法()A.反映了湖南特委的“左”倾错误B.体现了党中央实事求是的作风C.旨在维护湘南特委的正确方针D.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5.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负责人瞿秋白说:“为彻底实现土地革命,工人阶级就不能不领导着农民根本推翻中国的资产阶级,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他的这一认识()A.模糊了民主革命的性质B.破坏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团结C.扩大了革命斗争的范围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6.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17.“虽训练犹未充足,装备犹未齐备,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周的阵地,竞能抵抗十周。不只军队甘于牺牲,视死如归,一般老幼男女,无不争为军队服务。但是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无法遏止日军前进,预设的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不守。”材料反映的战役。()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B.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C.失败的原因是消极的抵抗D.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战对日军侵华步伐的延缓18.“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证据汇编,历经辗转呈递给国联调查团。因其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此事反映了()A.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B.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C.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D.国联调查决定了“九一八事变”性质19.1945年5月,蒋介石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只有消灭共产党,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而8月份他却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和平问题。其真实用意是()A.争取时间准备内战B.继续维持国共合作C.争取和平民主建国D.把内战责任转嫁给共产党20.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试题: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4/9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二、非选择题21.上海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上海也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材料二近代上海开埠后,外滩地区率先跨出了传统的农业社会,走上近代城市化发展的道路。百余年来,它作为展示西方文化的窗口、上海城市发展繁荣的标志而备受关注。(1)“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的时候,英国是怎样的历史状况?上海是如何开始“与地上的世界接触”的?(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上海开埠后,上海外滩所处的地位。(3)根据以上材料,鸦片战争给上海带来的最重要的客观影响是什么?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洪秀全从农民阶级立场出发,把《劝世良言》中关于上帝是真神、人皆上帝子女,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材料与儒家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传统思想结合起来,宣传“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天下凡间。分言之则有万国,统言之则实一家”的平等内容,使宗教的教义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印证而取得了合法的地位。——赵去章《〈劝世良言〉与洪秀全早期思想》材料二(东王)杨秀清给英国公使文翰发了一纸诰谕,其中说:“尔海外英民不远万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兹特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试题: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5/9降谕:准尔英酋,带尔人民,自由出入,随意进退,无论协助我天兵歼灭妖敌,或照常经营商业,悉听其便。深望尔等能随吾人勤事天王,以立功业而报答天父之深恩。”——《浅析太平天国与西方的关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洪秀全成功发动农民起义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杨秀清对发展中英关系的态度。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抗日战事甫告结束,我们政府立即揭举和平建国的方针,更进而以政治商谈、军事调处的方法解决共党问题。不意经过了一年有半的时间,共党对于一切协议和方案都横加梗阻,使其不能依预期的步骤见诸实施。而最后更发动其全面武装叛乱,危害国家的生存。我政府迫不得已,乃忍痛动员,从事戡乱。——蒋介石《元旦声明》(1949年)材料二回忆三年前,当抗战胜利的初期……我们曾集合各方代表和社会贤达于一堂,举行过政治协商会议……我们也曾经商定了一个和平建国纲领和解决各方争端的具体方案。……可惜当时各方既未能完全放弃小我的利害,全国人民亦未能用最大的努力去促进这个和平运动的成功,遂致战祸复发,生灵涂炭。——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孙科的元旦广播演说(1949年)材料三抗战之后,继之以三年内战,不仅将抗战胜利后国家可能复兴之一线生机毁灭无遗,且战祸遍及黄河南北,田园庐舍悉遭摧毁荒废,无辜人民之死伤成千累万,妻离子散啼饥号寒者到处皆是。此一惨绝人寰之浩劫,实为我国内战史上空前所未有……中共方面所提八项条件,政府愿即开始商谈。——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发表声明(1949年1月22日)(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中谈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概括总结蒋介石、孙科、李宗仁对这个问题的各自看法。(2)简略介绍三段材料产生的背景。(3)依据史实对材料一、材料二的观点进行批驳。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试题: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6/9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诉讼推给外人处置”说明中国丧失司法主权,领事裁判权使中国丧失司法主权,B项正确。【答案】B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海盗的行为是充满暴力和血腥的,其手段是极为残忍和具有灭绝性的。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洗劫了圆明园且烧毁它,体现了其毁灭性的一面。【答案】D3.【解析】从材料中“离开南京大江(扬子江)北岸”“同南京友军的交通都是被截断了的”等信息可知,其反映了太平天国北伐军的孤立无援,故选C项。A、B、D三项都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C4.【解析】《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故选B。《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A排除;《万大洪告示》《原道觉世训》不属于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C、D错误。【答案】B5.【解析】《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明显是流于形式的空想,未能真正实施,故B项正确。【答案】B6.【解析】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甲午战争后。日本割占台湾,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在中国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再一次对中国疯狂的侵略扩张,所以,这次外交失败的实际原因只可能是英国默许和支持日本对华侵略,所以本题答案是A。【答案】A7.【解析】据材料“1899年驻美公使伍廷芳”、“中国的政策对待所有国家都一视同仁,他们都真正享有最惠国待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提出了“门户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过关检测试题: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401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