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创新教研形式提高教研效益
1创新教研形式提高教研效益山东省栖霞市唐家泊中学林泮山东省栖霞市教体局教研室王志进为了进一步深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促进各学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栖霞市教研室初中室初中数学学科于2014年3月18日上午在唐家泊中学举行了小组合作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主要有三个活动内容:观摩课堂、学校经验介绍,最后由开课教师林泮和数学教研员王志进共同解答了各学校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为了提高教研效益,本次研讨活动做了一定的探索,主要体现如下的四个方面:1、课堂展示是原生态的,拒绝刻意雕琢这是本次教研活动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亮点.这就是教师培训中的课例研究.本堂课是原生态、常态课、家常课,不是反复演练、精雕细琢的表演课、做假课、作秀课.据我所知(各位老师也可以侧面求证一下),这一堂课4班(上课的班级)一遍也没有演练过,但是,在3班上过.我上个周星期二来听课的内容是梯形的中位线的内容,这一节课是反比例函数的内容,本次活动完全是按照教学进度进行.在这里我们不研究公开课的优与劣、是与非、对与错,一个事物的产生必然有期存在的理由,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的(“存在即合理”是一个哲学论题,不是勘误的标准.查阅《西方哲学思维观》一书,其中解释该名言的意思是“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找到其存在的理由.”事实上,黑格尔的名句并非善恶扬弃的借口,只是阐述了任何事件皆有因果关联,套句俗话就是“事出有因”,即已有的事物都可以找到恰当的解释)我们不去界定.我们提供这样的课型给全县的数学教师,希望我们的课堂教学是要真实的,可操作性,绝不是表演在云端跳舞的,而是踏踏实实的在地面上行走.不是为了应付而造假,我们研讨的目的就是为了会诊,就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课堂.有的教师说,这样的课堂我也能上出来,但是说易行难,你试一试就会知道的.林老师敢于亮出的不足,供全县的数学老师评判.这确实需要需要实力,更需要追求的高效课堂的勇气,这种敢于亮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课堂评价多维立体拒绝无效课堂为了准确的评价本节课,我们采用了多维的评价方式.我们认为:只有学生学会了课堂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才是高效的课堂,因此,我们委托听课教师对学生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只有学生喜欢的课堂才可能是高效课堂,因此,我们采用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授课方式进行评价;只有经过同行检验的课堂有可能是高效的,因此,我们采用听课老师的现场参与评价;只有过程性材料积累的探索才是高效的保证,因此,我们查看了林老师班的学生堂清本、小组评价本.我跟林校长说过要当堂检测,但是我没有说过检测的方法、方式、内容.林老师当时完全同意.3、评课过程由报改问,拒绝无的放矢为了提高本次研讨的效果,我们改革了评课和研讨模式,把通常由事先准备的任课老师的说课和教研员的报告模式改为答记者问的形式;这样就使本次的研讨活动更具实效性,针对性,改变了以前无的放矢的教研模式.当然,这对承办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无怨无悔,这是教师的责任和兴趣.4、研讨过程全程录像,拒绝无根教研由于研讨过程由报改问,因此,教研活动充满了随机性、生成性,而教师的记录水平有限,所以就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它能帮助我们积累教研成果,把教研的根留住.对于林老师来说,他可以借助于录像,反思整个教研过程,实现自己教学水平的攀升;录像也为全县的数学教师来校本教研活动提供了素材;录像也可以反映出来各校在校本教研水平,是对各校开展教研活动的一次展示,也是对各校的学科教研进行的一次评估.我们要充分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发挥信息装备效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观念更新.通过教研活动的创新,创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外部环境,并利用教师相互影响的群体作用,激活教师的“内驱力”,引领广大教师主动走向“我要发展”的道路,把教师全员提高的希望变为现实.附:研讨会现场应答中的16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问题一如何划分学习小组?在小组划分上我走了一些弯路.一开始小组的划分采用的是优优组合、中中搭配、差差结合的方式,这样的小组划分极易导致两极分化,小组合作也就成了形式化、走了过场,效果不明显,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组建模式:参考上一学期期中和期末两次数学学科测试的平均成绩划出一定数量的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然后按照同一优、中、后搭配比例组建七个小组,小组内选出一名小组长,而且小组成员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学期调整一次,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实践,人人都有一定的合作能力.这在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全体同学参与合作的可能性,提高了合作的参与度与合作效率.这样的小组组建机制保证各小组能有一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为后续的小组评价提供真实、可行的评价环境.问题二小组是如何开展合作学习的?这个问题比较大,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小组长的具体分工.小组长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领导者、组织者,他要想针对组内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必须要有先前的预知和协调,了解每个层次学生的具体表现,以便应对小组内的和谐交流,结合课堂知识点,进行具体分工,主要目的是促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高和发展.(2)组员的自我了解.学生对自己能力的充分认识是保证自己迅速融合于小组合作学习氛围的先决条件,这样也能顺畅接受小组长的分工,较好的完成小组交流学习,为小组的融洽合作奠定基础.(3)教师的提前认知.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那就必须要求教师课前对每个小组的具体表现有一个先知、有一个规划,针对不同小组、不同学生而提出不同形式的问题,至少在保证大部分后进生提高的基础上,适当提高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这在教学中是比较难把握的一个方面,这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备课过程中的备学生.问题三小组合作学习中为什么要采用导学提纲?如何使用导学提纲呢?导学提纲是帮助学生了解本节知识安排、熟悉本节能力要求、快速预知知识和整合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所采用的导学提纲主要有这样几种模式:一是印刷式的,把知识点、学习重点和难点、课程的导入、小组的合作、练习的掌握、检测的设计以及小组的汇总,以文本的形式发给学生,以自学、探讨、交流、自主为手段,让学生从感官上先有一个认识,带着这个认识去感知教材、熟悉教材,从而更好的为提高学习能力而努力;二是小组内的导学要求,以小组为中心,以组长为核心,针对教材上的设计意图,各个小组自主交流和总结、自主解答和解疑,把不理解的问题口头提出或板书演示,以求得其他小组的帮助,意见不统一的,交由全班解决,解放了教师,也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意识,锻炼了他们的自学水平的提高,我现在比较欣赏的是这种模式,因为它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小组的团结合作精神,同时也为小组之间的完美交流和融合铺垫了道路.问题四学生的疑问本的用途是什么?如何发挥疑问本的作用?疑问本主要展现和解决学生对知识的不解和模糊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疑问写在一个本子,并注明疑问人的姓名和数量,如果是个性化的问题,教师在本子上直接解答;如果是小组或小组间共性问题,教师在黑板上统一解答.在今后教学中我将采取你问我答的方式来解答疑问,“你”、“我”即可以是组内的,也可以是别的组的,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和探讨,把教师进一步的解放出来.我现在不太满意学生小组疑问本的使用,学生在记录疑问时,大多是记录知识方面的,缺少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疑问记录,但这并不表明学生已经没有疑问.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知识向过程和方法方面转化,注重对思维和思想的疑问,而不是单纯的就题论题,这需要时间,我相信:随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入,学生的疑问会从单一化逐渐向多元化过渡,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到那时我的学生将会发生质的变化.问题五小组合作学习中,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尤其是后进生的问题越来越多,你是怎样解决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反馈,我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生的提高是巨大的,但后进生的进步却微乎其微,更使我静下心来认真反省,究其原因是我的思想在作怪,我始终认为后进生的出现不是我造成的,只要不再产生新的后进生就可以了,这却遭到了王老师的反对,他说:你在推卸责任,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转变后进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目的是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每一位学生进步,抛弃学生、放弃学生是教师最大的犯罪.于是,在转化后进生方面,我做出了如下改进:①在小组合作中,利用生教生、生帮生、生管生的策略,使小组更加融合,更加团结,小组也发出了豪言壮语:对小组内的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不抛弃”,体现出了小组的凝聚力,小组处处以“一人落后、小组耻辱”为准则,不断改进,不断鞭策,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尽管收到的效果不太明显,尽管学生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但万事开头难,只要迈出了这关键的第一步,相信日后的道路将会更加平坦.②在问题和练习方面,多给后进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双倍积分、优先回答、小组激励、共同评价,尽一切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养成勤于学习的好习惯,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小组学习意识,努力矫正自己的不良习惯,会学、爱学、乐学.③在评价上,小组多给以表扬,我多给以鼓励,表扬方式多种多样,既有课堂上的总的评价,小组内的单独评价,也有评语中的激励性语言,从全方位给后进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想他们所想、做他们所做.问题六如何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学生错误在所难免,我和学生这样说过:没有错误说明我本节课不成功,我甚至让学生大胆尝试,不要害怕错误,有错误说明你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错误说明你们心存疑虑,有错误说明你们小组的合作不到位,正视错误,改正错误才是你们的重中之重,这就是我对学生的错误所采取的方法,虽然还不完善,但足以说明我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的,尊重学生的现实.我认为一堂成功的课,不是看教师的个人表演,而是要体现师生互动的多幕话剧,有失败才能迎来成功,没有经历失败的成功是虚渺的,这是我的真实做法.对学生练习和测试中的错误,我总是先让学生自我查找原因,再在小组探讨解决,最后不明白的交由全班解决,我只是引导、点拨,这样能发挥学生和小组的主体能动性,锻炼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能力.问题七你是如何理解当堂检测的?使用当堂检测本需要抄题吗?我本人认为,当堂检测很容易让学生“照葫芦画瓢”,生搬硬套的东西较多,不利于学生的新知识、新思维的形成,只是象征性的对学生评价,大家可能也看到了,在本节课的当堂检测这个环节中,错误的学生数不少,学生出现的问题多,恰恰说明学生在接受新的知识时,没有及时反省、消化、吸收,而只是一味的“为知识做奴隶”,我教给学生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知识,如果本节课教师只是针对检测而去教学的话,相信学生大部分都正确,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但这能说明成功吗?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这是我一贯坚持的!而我更加重视的是课后对本节课的检测,这样才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回顾、温习知识,找出自我的分析思路,以他们自己的理解进行检测,才能在过程和方法上独树一帜,形成自己完成的体系,实行以来,效果特别明显,举一反三的场面时时出现.关于抄不抄题,那要看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一般情况下,需要抄题的是后进生学生,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抄题可以在小组订正时帮助学生认清题意,迅速找出解决方案,其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学生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已经掌握了原则,我这一点不用担心.问题八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意识?上课气氛沉闷、学生课上参与意识淡漠是教师的同感,我是这样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①看课节.如果这是下午第一节课,我会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例如小组PK、个人抢答、
本文标题:创新教研形式提高教研效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414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