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电子设计/PCB > 17《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117《紫藤萝瀑布》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紫藤萝瀑布》。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小结这五个方面来说明。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散文。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通过感悟作者对于人生的体验和思考,使学生树立起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信仰。本文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宗璞于1982年所作的一篇散文,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到一树盛开的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藤萝花衰败到茂盛的变化,感悟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细腻,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忆花、思花三部分层层深入,表达主旨。(二)教学目标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抓住景物特征体会作者感情领会语言特点学习修辞方法2、能力目标:把握描写方法培养读写能力3、情感目标:理解情感变化培养高尚情怀(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品味文章中的优美句段2、教学难点:揣摩作者的感情,理解文章主旨设计说明:王国维先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考虑到初一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接触较少,阅读此类文章,学生会无从下手,我就将教学重点放在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品味文章中的优美句段上。学生对写景文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对情中景,景中情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文的教学难点就在于揣摩作者的感情,理解文章主旨。二、说教法学法启发与讨论为主多种媒体辅助阅读与探究结合诵读带动感悟设计说明: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据此我以启发式和讨论式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三、说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2、检查预习3、整体感知4、设问分析5、拓展延伸)设计说明:基于以上目标的考虑,我设计了五个教学步骤来达到教学目的。这五个步骤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一)谈话情境导入: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许多。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紫藤萝这样的花。它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抒写了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看看作者如何传达这种情感的。过渡:由此进入课题,上课伊始我插播紫藤萝花盛开的图片,以此更直观、更形象地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中,身临其境地去体会“紫藤萝瀑布”的美妙景象,并由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不断探究的欲望。(二)了解作者及检查预习:1、作者:宗璞,当代女作家,本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成名作《红豆》,主要作品有小说《三生石》《野葫芦引》《弦上的梦》。散文集《丁香结》《铁萧人语》等。设计说明:了解作者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2、检查字音。宗璞pú迸溅bèng仙露琼浆qióng伫立zhù伶仃língdīng盘虬卧龙qiú穗suì嚷嚷rāng·rang依傍bàng沉淀diàn绽放zhàn花苞bāo酒酿niàng忍俊不禁jīn2设计说明:检查字词是能督促学生认真预习,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教师对重点的词语加以点拨强调。(三)整体感知课文:听录音朗读,思考以下三个问题①作者看到了怎样的紫藤萝花?(茂盛像瀑布生机勃勃顽强等)②勾画出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焦虑悲痛遗憾宁静喜悦)③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脚步”,有什么变化呢?(作者由停住脚步到加快脚步)设计说明:这三个问题是紧扣着教学重点与难点提出的,为下一步的教学设计做铺垫。带着问题听朗读,可以让学习有目的,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四)设置问题,逐层分析设计说明:这是本课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我以设问的形式解决2个教学目标1、解决目标一:抓住景物特征,把握描写方法(为此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脚步”,但却有所不同,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却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是什么使作者有如此矛盾的行为变化呢?(生答:紫藤萝)(2)紫藤萝究竟有哪些魅力让作者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生答:美丽茂盛顽强生机勃勃)(3)在文章的1-6段寻读描绘紫藤萝花的语句,然后用下面的句式说话。例子:“紫藤萝美,美在它的__________,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的手法(修辞),你看,__________(文中的词句)。学生合作讨论交流,学生的回答可能有:⑴紫藤萝美,美在它的繁茂,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修辞)你看,“它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⑵紫藤萝美,美在它的花色,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修辞)不信,你看,那“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⑶紫藤萝美,美在它的勃勃生机,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修辞)你看,“花朵儿一串接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⑷紫藤萝美,美在它的花穗,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修辞)你看,“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设计意图:任何一篇文章都有“突破口”,选择恰当的“突破口”有助于更好更快地切入文章,让教学更顺手。第一个问题的设置非常关键也是“突破口”。问题很简单、有趣,但能使学生对紫藤萝的神奇功能产生好奇,为文本的深入理解打下基础。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整体感悟;第三个问题是学生具体分析,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修辞的运用。这一环节的设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提高自我阅读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和想象力,培养了合作精神。2、解决目标二:揣摩作者的感情,理解文章主旨(为此我设计了六个问题)(1)如此美丽的花,以至于作者产生了什么想法?那她摘没有?为什么没有摘呢?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相关理由的句子?(生答: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2)到底作者是因为什么而焦虑和悲痛呢?(自然过渡到补充介绍背景)(背景:宗璞一家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在作者的心头萦绕。而写作此文时,她的小弟——一一位为新中国的航空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英才却身患绝症;长期的抑郁,再加上突如其来的打击,使作者陷入极度的悲痛中。才有了文中的“生死的疑惑、疾病的痛楚”。)(3)、作者的人生有如此的痛楚,难道紫藤萝就没有了吗?(曾经稀落,甚至差点面临被拆除的命运,但紫藤萝却没有有向命运低头,坚强勇敢地活了下来,由衰而盛,一派生机盎然。)(4)、于是作者感悟出了什么?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就把文章的中心给引了出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稀落,遭遇不幸,过了这么多年,又开花,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这样生机勃勃,想到自然界生命的顽强和美好。而人类也是如此,小弟虽然身患绝症而死,但人类的生命长河并不因某个人的逝去而停止流动。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因此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5)那么作者的情感的抒写是借助于什么来表达的?(紫藤萝)这种写作方法叫什么?(教书点拨: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3(6)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原因是什么呢?其作用是什么?(教师点拨:“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茂盛、生机勃勃所吸引。“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所催促,她要振作起来,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洪流中去,抒写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因该学习的。前者的作用是引起悬念,后者的作用是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设计意图:前几个问题设计逻辑性强,但各有侧重点,第一个问题简单有趣,第二个问题引出背景介绍,第五个问题引出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这几个问题都是为引出中心服务的,第六个问题再次回顾“突破口”可以使课堂浑然一体,学生如梦方醒。所以课堂问题不在于多,而在精,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有逻辑联系,环环相扣,才能串气起整个课堂教学,抓住了学生的思维。(五)、拓展延伸。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总能引起我们的联想,也能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鼓励和慰藉。我们也来练一练,运用比喻,展开联想,抒发自己的情怀。请你选择一种花草:梅花、小草、菊花、莲花、梨花、白杨树、昙花、向日葵等等,以“我看______花,因为它教会了我……”为开头,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写300字左右的一段话。设计意图:可以巩固本课所学习的写作方法“托物言志”,让课堂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丰富学生知识,培养他们全面的语文素养。在展示作品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四、附:板书设计紫藤萝瀑布宗璞顽强的紫藤萝停住——顿悟——加快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设计说明: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简单明了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从而理清文章脉络。五、课堂小结课堂结束语:宗璞的这篇《紫藤萝瀑布》笔触生动而细腻,手法灵活而多变,它的意义真实而深远。那一树蓬勃旺盛、花开如瀑的紫藤萝感染了作者,给身心疲惫的她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其实平淡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花开花落,冬去春来,一个微笑,一句叮咛……只要用心感悟,我们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的精彩!所有的苦难都无所畏惧,只要用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去面对,相信我们会有一个灿烂美好的人生!各位老师,以上就是我对《紫藤萝瀑布》的授课说明,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17《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430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