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高中语文苏教版红楼梦选读(选修)探春理家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苏教版红楼梦选读(选修探春理家教学设计【名师授课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探春理家的前因后果和具体措施。2、了解探春人物性格和命运。3、体会曹雪芹高潮的写人叙事技巧。2学情分析1、大部分学生对《红楼梦》很有阅读兴趣,但缺乏阅读指导。2、部分学生对《红楼梦》的相关情节并不清楚,无法贯穿前后。3、学生尚无法领会《红楼梦》的妙处。3重点难点1、通过事件处理了解探春的性格和命运。2、体会曹雪芹高潮的写人叙事技巧。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探春理家》一、导入:同学们,在《红楼梦》中,这个人物第一次出场是这样描写的:“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这是谁?(探春)的确,探春颇做了几件“不俗”的事情,其中最重要事件之一就是(探春理家)。二、前情提要:1、贾府应该是谁管家?(王熙凤)为什么变成探春理家了?(凤姐小月,且调养了大半年。王夫人让李纨、探春、宝钗理家)这个组合中谁最可能发挥作用?(探春,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宝钗毕竟是外人。)(第五十五回)“刚将年事忙过,凤姐儿便小月了,在家一月,不能理事,天天两三个太医用药。……王夫人便觉失了膀臂,一人能有许多的精神?凡有了大事,自己主张,将家中琐碎之事,一应都暂令李纨协理。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未免逞纵了下人。王夫人便命探春合同李纨裁处,只说过了一月,凤姐将息好了,仍交与他。谁知凤姐……一直服药调养到八九月间,才渐渐的起复过来。……王夫人见他如此,探春与李纨暂难谢事,园中人多,又恐失于照管,因又特请了宝钗来,托他各处小心。”2、在五十五回中,探春已经做了两件事情,一是生母赵姨娘兄弟赵国基死了,探春按例只给了二十两;而是蠲了宝玉、贾环、贾兰家学里的每年八两学钱。第五十六回的回目前半句叫“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探春在这一回“兴利除弊”做了哪两件事?(蠲了姑娘们的头油脂粉钱。承包大观园。)哪一件是重点?(承包大观园)三、文本分析:1、四件事情,三把火,一把烧舅舅,一把烧弟兄,一把烧姐妹,探春很厉害啊!但我看这篇课文,最震惊的地方是,这么一件重要的事情,居然是在几个女子的笑谈中完成的。我数了一下,他们议论兴利除弊,一共说了42句话,其中十几次次是“道”,剩下有将近30次是“笑道”。我们经常说:“曹公著文,真真一笔一墨不废。”那这一字之差,就值得我们揣摩,“笑道”与“道”有什么区别呢?(“道”可能是严肃的,“笑道”可能是随意的。)2、请大家找找探春的“道”,也就是可能是严肃说的几句话在哪里?(第2节)探春便命他脚踏上坐了,因说道:“我想的事不为别的,因想着我们一月有二两月银外,丫头们又另有月钱。前儿又有人回,要我们一月所用的头油脂粉,每人又是二两。这又同才刚学里的八两一样,重重叠叠,事虽小,钱有限,看起来也不妥当。你奶奶怎么就没想到这个?”(第5节)探春道:“因此我心中不自在。钱费两起,东西又白丢一半,通算起来,反费了两折子,不如竟把买办的每月蠲了为是。此是一件事。第二件,年里往赖大家去,你也去的,你看他那小园子比咱们这个如何?”(第5节)探春道:“我因和他家女儿说闲话儿,谁知那么个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第7节)探春因又接说道:“咱们这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若此时也出脱生发银子,自然小器,不是咱们这样人家的事。若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有许多值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也似乎暴殄天物。不如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事,派准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有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至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年日在园中辛苦;四则亦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未为不可。”(第11节)探春道:“虽如此说,也须得回你奶奶一声。我们这里搜剔小遗,已经不当,皆因你奶奶是个明白人,我才这样行,若是糊涂多蛊多妒的,我也不肯,倒像抓他乖一般。岂可不商议了行。”我们发现,前几句是在讨论“兴利除弊”的正经事,最后一句是要平儿去咨询王熙凤的意见。我们重点来看一下承包大观园相关的几句话。(1)(生齐读第七节的“道”回答)探春的计划是早有打算还是临时起意?(早有打算)怎么看出来的?(盈利估算好了,“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人员设定好了“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事”园中、老妈妈、本分、老诚、能知园圃事;好处计算好了,“四则”有专人修理花木,产出的东西可以卖或用,老妈妈得补贴;省工费;决心也已经下好了,“未为不可”,双重否定。)探春想得清楚,那么这个计划好不好呢?曹公在这里用了宝钗的反应来侧面回答。宝钗正在地下看壁上的字画,听如此说一则,便点一回头,说完,便笑道:“善哉,三年之内无饥馑矣!”(2)我想问的是既然早有打算且计划那么好为何还要征求王熙凤的意见?如果探春不问王熙凤就干,会怎么样?(王、探矛盾),如果和王有了矛盾,又会怎样?(可能就干不成)。这就对了,探春不是个自己蛮干,不懂世故的人,更何况平儿就在旁边。我们来看探春的这一处“道”,如果你是王熙凤你怎么回答?(请一生读后回答)(只能同意)为什么?(不同意就是个多蛊多妒的)探春厉害啊!(王熙凤评价第五十五回)凤姐因问何去这一日,平儿便笑着将方才的原故细细说与他听。凤姐儿笑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利害一层了。”所以回目里曹雪芹用来哪个字来形容探春?(敏)3、我想指出的是,有一处探春也是在谈重要的事情,却是“笑道”,在哪里?(第18节)探春笑道:“我又想起一件事:若年终算帐归钱时,自然归到帐房,仍是上头又添一层管主,还在他们手心里,又剥一层皮。这如今我们兴出这事来派了你们,已是跨过他们的头去了,心里有气,只说不出来,你们年终去归帐,他们还不捉弄你们等什么?再者,这一年间管什么的,主子有一全分,他们就得半分。这是家里的旧例,人所共知的,别的偷着的在外。如今这园子里是我的新创,竟别入他们手,每年归帐,竟归到里头来才好。”(1)探春提了个什么建议,这个建议有没有问题?(生自读,年终算账归钱,归到里头)探春是代表公家还是私人理家?(公家)那么如果有盈利应该交给谁?(公家)如果不加就可能(造成账房与探春的矛盾。)(2)偏偏是一处“笑道”出了问题,但是还好,有个人很快就弥补了这个漏洞?(宝钗)宝钗的建议是什么?(一生读19节)(第19节)宝钗笑道:“依我说,里头也不用归帐,这个多了那个少了,倒多了事。不如问他们谁领这一分的,他就揽一宗事去。不过是园里的人的动用。我替你们算出来了,有限的几宗事:不过是头油,胭粉,香,纸,每一位姑娘几个丫头,都是有定例的;再者,各处笤帚,撮簸,掸子并大小禽鸟、鹿、兔吃的粮食。不过这几样,都是他们包了去,不用帐房去领钱。你算算,就省下多少来?”(不归账)干什么用?(承包的人负责买姑娘的用品、打扫的工具、动物的饲料)这样有什么好处?大家可以从账房、老妈妈们、姑娘们、夫人们的不同角度去讨论下。(不用去账房领钱,账房满意;这笔钱“四百良”,比起买这些东西,肯定划算,老妈妈们不用交钱,也满意;姑娘们的了头油脂粉当然满意;夫人们看到园子管得好,也满意;所有人都得到好处。)这就是曹雪芹在回目里说到宝钗的(“小惠”全“大体”)要注意的是,宝钗也是“笑道”。是临时提出的建议,却完美,宝钗多厉害!4、那么,宝钗严肃地“道”的又是那些话呢?(第6节)宝钗道:“朱子都有虚比浮词?那句句都是有的。你才办了两天时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把孔子也看虚了!”(第6节)宝钗道:“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难为你是个聪敏人,这些正事大节目事竟没经历,,也可惜迟了。”(第6节)宝钗道:“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第16节)宝钗道:“断断使不得!你们这里多少得用的人,一个一个闲着没事办,这会子我又弄个人来,叫那起人连我也看小了。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人来:怡红院有个老叶妈,他就是茗烟的娘。那是个诚实老人家,他又和我们莺儿的娘极好,不如把这事交与叶妈。他有不知的,不必咱们说,他就找莺儿的娘去商议了。那怕叶妈全不管,竟交与那一个,那是他们私情儿,有人说闲话,也就怨不到咱们身上了。如此一行,你们办的又至公,于事又甚妥。”(1)我们重点来看第六节,宝钗的三句“道”,大家注意,这是宝钗在这个事件中第一次发言,我们看看宝钗开口先说的是“名分”还是“利益”,她认为“名分”和“利益”哪个重要?(三女生分别读。是名,第一句是“朱子、孔子”是正名;宝钗家可以经商的,她懂利益的的。但是宝钗认为“学问中便是正事”先正名后得利,名比利重要。)(2)那么,为什么宝钗这么看重“名”?与宝钗对这三句话的时候,探春可都是“笑道”,她为什么并不看重呢?(她是客座身份,她性格又很传统;她要参与变革,首先要为自己“正名”。)可以看到的是,在此之前,宝钗一句没说,在此之后,宝钗越说越多,最终一番长篇大论,说道众人“欢声鼎沸”。这就是宝钗,做什么说什么都那么合适。大家注意到没有,在回目里,曹雪芹用了哪个字来评价宝钗?(时)(3)这个字比较特别,我查了一下这一回回目的三个版本,大家讨论下哪个最合适?(第五十六回)“时宝钗小惠全大体”(庚辰本)时:合于时宜“识宝钗小惠全大体”(戚本)识:具有见识“贤宝钗小惠全大体”(程乙本)贤:德才兼备确实,还是“时”这个字最好,以后大家要好好看《红楼》,最好就买庚辰本,这是较早较好的版本。四、拓展研讨1、讲到这里,我想问问大家,如果没有探春,王夫人或者李纨会不会进行这样的改革?(不会,没有能力,甚至恐怖根本不会知道这些情况。“王夫人们”是“不能改”)2、那么,凤姐呢。如果王熙凤没生病,她改不改?为什么?(1)王熙凤知不知道要节省?(第五十五回)(凤姐)说着,又向平儿笑到:“你知道,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也没个不背地里恨我的,我如今是骑上老虎了。虽然看破些,无奈一时也难宽放;二则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凡百大小事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却一年进的产业又不及先时。多省俭了,外人又笑话,老太太、太太也受委屈,家下人也抱怨刻薄;若不趁早儿料理省俭之计,再几年就都赔尽了。”(2)可见,凤姐是清清楚楚的。那么以王的精明,她有没有能力改?(当然有)(3)那么,她为什么不改?请大家讨论一下。(变革要动人利益,伤损人际关系;对自己又没好处;而且还是见麻烦事)那么,做事情首先考虑自己有么有好处的,这叫什么?(私)。在贾府里,像凤姐这样想的人恐怕有很多,所以,如果说“王夫人们”是“不能改”;“凤姐们”则是“不愿改”。3、我想问问大家,上下这两类人,哪一类是明写的,哪一类是暗写的?(探、钗明写,王、往暗写)哪一类是贾府中的大多数,哪一类是直流?(下一类)那么,顺着这两个箭头下去,你说,贾府最终的命运会是怎样?(贾府大厦将倾)所以,曹雪芹在第七十四回里,借着探春的口,说出了问题的本质。(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元妃省亲、元宵夜宴正是贾府最辉煌的是时候,第五十五、五十六回的探春改革论理应是更上一层楼,可却偏偏是贾府衰败的开始!脂砚斋在这里批了三个字——说得透!4、可惜了探春,最后远嫁他乡。到这里我们再来看探春的判词,也许就有些感触了。(探春判词第五回)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探者,叹也。探春者,叹春去也。这样一个“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的人,怎么能不让人慨叹?(红楼梦曲)“奴去也,莫牵连。”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奴去也,莫牵连。”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苏教版红楼梦选读(选修)探春理家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447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