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章成本利润分析本章讨论厂商的生产成本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企业要决定最佳的产量,必须经过充分的成本分析。本章假定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即假定生产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竞争竞争生产领域部门内部竞争部门之间竞争争夺市场优势争夺投资场所流通领域市场竞争卖方竞争买方竞争买卖双方竞争一、管理决策中重要的成本概念二、成本函数分析三、成本利润分析方法一、生产决策中重要的成本概念1、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2、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3、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4、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1、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会计成本:会计人员必须按照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把与企业已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有关的实际支付、费用等计入成本,以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种财务意义上的成本称为会计成本。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是指生产资源因用于某一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在其他可供替代的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入在管理经济学中,企业的生产成本应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理解。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其他家禽,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假设养猪可以获得A元,养鸡可以获得B元,那么养猪的机会成本是B元,同样的,养鸡的机会成本则为A元。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那么在图书馆看书学习的机会成本是少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享受电视剧的机会成本是失去了在图书馆看书学习所得到的东西。假若一人拥有一所房子,那人选择自住的机会成本就是把房子租给他人所能拥得的收入。因为这机会成本并不牵涉实际金钱交易,所以也可成为隐含成本讨论:机会成本概念对我们的启示从杭州到北京坐飞机1小时,坐火车13小时。假定飞机票价1000元,火车票价400元。如某人不进行这种旅行时每小时收入为30元。请问:坐火车与坐飞机哪种方式的成本更低?如果每小时收入50元和100元时又是哪种方式成本更低?为什么即使总经理的打字速度比秘书快,仍然是让秘书打字,而不是自己亲自打字?家里应该由谁来做饭?2、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显性成本(ExplicitCost):生产者在要素市场上为购买或租用所需的生产要素而发生的实际支出。隐性成本(ImplicitCost):生产者自身所拥有的,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的生产要素的价值。以机会成本衡量。总成本是所有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3、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成本:生产的代价中由生产者承担的部分称为私人成本。社会成本:是从社会角度看待的成本。社会成本既包括私人成本也包括私人经济活动造成的没有得到补偿的利益和应支付损失(有无外部效应)4、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增量成本:是指因执行一项管理决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它既可以是固定成本也可以是变动成本。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支出的费用,或者根据协议将来必须支付的费用。它是非相关成本,不列入决策考虑因素。二、成本函数分析1、短期成本函数分析2、长期成本函数分析1、短期成本函数分析短期成本函数短期成本的分类1、短期成本函数已知短期生产函数为:Q=f(L,K)其中K为常数,则厂商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所对应的短期总成本为:STC=w·L(Q)+r·K短期成本的分类总固定成本TFC=rK总可变成本TVC=wL(Q)=TVC(Q)总成本TC=TFC+TVC平均固定成本AFC=TFC/Q平均可变成本AVC=TVC/Q平均成本AC=TC/Q=AFC+AVC边际成本MC=dTC/dQ70055035020033002100120063505202802402600140012005150562.5262.530022501050120041007003004002100900120032001000400600200080012002600180060012001800600120011200012000MCACAVCAFCTCTVCTFC边际成本平均成本总成本产量Q短期成本表CTCTVCTFCQMCACAVCAFCQCACA’BA”B’C’OO2、长期成本函数在长期,企业不存在任何固定要素,因而也不存在长期固定成本。长期成本包括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1)长期总成本LTC厂商在长期内在各种产量水平下通过调整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小总成本.长期总成本函数:LTC=LTC(Q)CLTCQ常见的长期总成本曲线的形状0(2)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LAC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总成本。(3)长期边际成本长期边际成本LMC表示在长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最低总成本的增量。LACQCQ1OLMC三、成本利润分析方法1、贡献分析法及其应用2、盈亏分界点分析法及其应用(在企业决策中,短期成本的应用)1、贡献分析法及其应用贡献分析法贡献是指一个方案能够为企业增加多少利润。贡献就是增量利润,等于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收入减去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成本。通过贡献的计算和比较,来判断一个方案是否可以被接受的方法,称为贡献分析法。贡献=增量收入-增量成本贡献大于零,说明这一决策能使利润增加。单位产品贡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在短期决策中,决策的准则应是贡献(增量利润)而不是利润。例:企业单位产品变动成本2元,总固定成本10000元,原价3元,现有人按2.5元价格订货5000件,如不接受订货,企业无活可干,企业是否应接受此订货?解:接受订货,总利润为利润=2.5×5000-(2×5000+10000)=-7500贡献=(2.5-2)×5000=2500贡献分析法的应用(1)是否接受订货(2)是自制还是外购(3)发展何种新产品(4)亏损产品要不要停产或转产(5)有限资源怎样最优使用(6)向公司内,还是公司外购买例:某企业生产X1-9型和X2-7型计算器。现有一商店按8元价格向它购买20000台X1-9型计算器。由于生产能力限制,若接受订货,企业就要减少X2-7型计算器5000台。有关成本、价格数据如下。问:企业是否接受这家商店每台8元的订货?X1-9X2-7材料费1.651.87直接人工2.323.02变动间接费1.031.11固定间接费5.006.00利润2.002.40价格1214.4解:如果接受20000台X1-9型的订货:贡献=20000×(8-1.65-2.32-1.03)-5000×(14.4-1.87-3.02-1.11)=18000(元)应该接受订货。2另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公司需要一朝零件,过去一直依靠外购,购入单价500元,现该厂车间有剩余生产能力,经测算,自制每个零件单位成本如下直接材料180元直接人工120元变动制造费用120元固定制造费用130元单位成本550元同时,自制还需增加专用机器一台固定成本16000元,问(1)若产量为100件,采用自制还是外购?解(1)外购成本=500×100=50000自制成本=420×100+16000=58000所以,采用外购方案。(2)在什么产量下采用自制,什么产量采用外购?解:两个方案的成本公式如下:外购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500Q自制成本=16000+(180+120+120)Q求成本平衡点:外购成本=自制成本Q=200个当需要量200个,采用自制方案当需要量200个,采用外购方案3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分析例:公司生产A、B、C三种产品,年终计算出三种产品利润,如下:摘要A产品B产品C产品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000件20元/件9元500件60元/件46元400件25元/件15元固定成本总额18000元(按产品销售额比例分摊)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2000090003000023000100006000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1100060007000900040003000净利5000-20001000问(1)是否停产B产品?解:如果B产品停产,则B产品有贡献毛益,可以负担固定成本。只要产品提供的贡献毛益0,该产品不应停产。产品名称A产品C产品合计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2000090001000060003000015000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1100012000400060001500018000净利-1000-2000-30002、盈亏分界点分析法及其应用盈亏分界点分析法盈亏分界点分析法也称量—本—利分析法。它的功能如下:(1)研究产量变化、成本变化和利润变化之间的关系(2)确定盈亏分界点产量(保本产量)(3)确定企业的安全边际盈亏分界点分析法的具体方法及其应用A、求盈亏分界点产量公式:P•Q=FC+AVC•QQ==C(单位产品贡献)FCP-AVCFCB、求保目标利润的产量公式由于:P•Q=FC+AVC•Q+(目标利润)所以,Q==F+P-AVCF+CC、安全边际:实际或预计销售量超过保本点销售量的差额1)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销售量2)安全边际额=实际销售额-保本销售额3)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实际(预计)销售量(额)安全边际率10%以下11%-20%21%-30%31%-40%41%以上安全程度危险值得关注较安全安全很安全例: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60000元,平均变动成本每件1.8元,产品价格每件3元。求:(1)该产品销售多少件才能保本?(2)该企业要想获得60000元利润,至少要销售多少件产品?(3)该企业目前销售量为80000件,安全边际是多少?解:F=60000,C=3-1.8=1.2(1)保本点Q=60000/1.2=50000(件)(2)利润=60000元Q=(60000+60000)/1.2=100000(件)(3)安全边际=80000-50000=30000(件)安全边际率=30000/50000=60%例:有一种产品,市场价格4元,可用三种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生产。A方案技术装备程度最低,所以固定成本较低,为20000元,但单位变动成本为2元。B方案技术装备中等,固定成本45000元,单位变动成本1.0元。C方案技术水平最高,固定成本7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0.5元。问:(1)若预计销售量为12000件,应选择哪个方案?(2)三种方案各适合什么产量范围?解:(1)当产量为12000件时,A方案总成本=20000+2×12000=44000元B方案总成本=45000+1.0×12000=57000元C方案总成本=70000+0.5×12000=76000元所以,A方案总成本最优解:(2)总成本函数为:A方案总成本:CA=20000+2QB方案总成本:CB=45000+1.0QC方案总成本:CC=70000+0.5Q令:CA=CB,得Q=25000件CB=CC,得Q=50000件CA=CC,得Q=33333.3件CQ(万件)2.53.35CACBCC产品定价决策某公司生产产品单位变动成本40元,固定成本总额10000元,现在销售部经理为参加洽谈会,要求会计人员提供(1)销售量500—1000件之间,每隔100件的保本价格报价单(2)为获得20000元利润,销售量500——1000件之间,每隔100件的保利价格报价单销售量5006007008009001000保本价格6056.6754.2952.551.1150保利价格1009082.8677.573.33703经济学原理与盈亏分界点分析法的实践(1)盈亏分界点分析法只宜在相关产量范围内进行ABTRTC(2)分析用的成本数据,应当在会计成本的基础上,根据机会成本原理加以调整。1)设备、原材料应当按现价进行调整;2)应当把内含成本考虑进去。本讲结束大家辛苦!
本文标题:第四讲成本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4642 .html